導航:首頁 > 長壽老人 > 衰老與長壽

衰老與長壽

發布時間:2024-06-19 15:11:21

A. 衰老以及限制長壽的近期機制是什麼

最近的研究找到了好幾個。自由基,是一種性質活躍的化學結構,任何與自由版基接觸的物質都會受到自權由基破壞。我們的身體開發了一系列防禦機制,特別是被稱作過氧化物歧化酶(SOD)的蛋白蛋,能在自由基造成損害之前中和它。缺少正常的SOD可以引起肌肉營養不良性側索硬化症,這是一種以肌肉萎縮為特徵的致命的疾病。SOD水平在各動物中與壽命成正比關系。從一方面看,自由基損傷確實是衰老的近期直接原因;從另一方面看,證明自然選擇又把防禦機制調節到正好符合需要的水平。

B. 防病、抗衰老與長壽的關系極為密切

我國對抗老延壽,防病治病的研究可追溯到2000多年以前,《黃帝內經》中已把「不治已病,治未病」即不但要善治已患的疾病,更重要地要防治還未出現的疾病的理論提到了重要位置。並把老年醫學列於首卷。在以後歷代的醫學著作中,對抗老延壽的理論都有精闢的論述,認為攝生(養生)、防病、抗衰老即可長壽。可以說我們的祖先早就開始了長壽之道的研究和探索。

衰老是不可逆轉的生命過程中的變化規律。但可以通過調節情緒,積極參加運動和勞動,養成良好的飲食和生活衛生習慣,戒除不良嗜好等等手段來延緩衰老。反之會導致未老先衰,難盡天年之壽。

健康是長壽的基礎,而疾病則是健康的大敵。

盡管人的自然壽命應在百歲以上,但在實際生活中百歲老人還是極其稀少的,說明多數人來盡天年。為什麼呢?主要是疾病、外傷或其他意外,過早地奪走了他們的生命。德國老年醫學家法蘭克教授曾提到,根據他的調查,人們不存在生理性死亡,也就是說沒有真正因衰老而死去的。老年人的死亡都是由於某種或某些疾病所造成的。真正完全沒病的老年人極少,基本上每位老人至少都能查出二三種疾病,不過是患病的嚴重程度不同而已。有的很輕,不影響日常生活活動,只有在體力極度衰退後才出現問題。

抗衰老,這是目前醫學生物領域中「最新的一個尖端課題」,世界上許多科學家正在從事多種研究。這是因為,同樣年齡的人,有的衰老得早,有的衰老得遲。有的科學家把預防衰老的方法分為「初次預防」和「二次預防」兩種。

所謂初次預防,就是醫學所說的「未病先防」正好與《黃帝內經》「治未病」的思想相符。即是對健康人進行保健,使人不生病或者少生病。

二次預防,就是中醫的「既病防變」。若機體已經發生了某種病理性的改變,或者發生了一些衰老的跡象後,能及早發現治療,使身體迅速康復,從而達到預防衰老、保障健康之目的。

防病、抗衰老與長壽的關系極為密切。

早在本世紀中期即有人論斷,僅注意老年病簡纖的防治,人均壽命只能延長到100歲,很難突破百歲大關。但是用特殊的生物學方法即老年生物學和老年心理學的抗衰老手段,卻可延長到130~140歲左右,甚鄭咐姿至180歲以上。

近年來的醫學進步和對衰老之謎的深入研究,對一些衰老的生理過程已能控制。影響壽命的慢性老年病,如腦血管病、心臟病及某些癌症已有了預防措施。因此,人類的平均壽命已有明顯的延長。過去常認為,隨著年齡的增加,所有的生物功能都在衰退;現在發現,一些生物功能和腦功能的衰退實際上是疾病的過程,而許多疾病已可預防並能夠治癒了。如老年骨質疏鬆是老年人致死和跛足的主要因素,事實上,只要增加食物中的鈣質,適當運動即可防治此病。看來預防疾病是延緩衰老的十分重要的一環。

許多研究發現,人體衰老的關鍵是喪失免疫力。

老年人肺炎的死亡率很高,而青年人患肺炎很容易治癒,就是因為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癌症也是免疫功能減退的反映,45~65歲年齡組,其癌症死亡率為最喊絕高峰。有人對17位100~103歲老人進行測定,發現他們均有一個年輕化的免疫系統,免疫器官的功能幾乎和年輕人相近;他們身體健康,思維敏捷,沒有嚴重的疾病纏身。可見只要採取調節免疫系統的措施,就可以延緩衰老。

研究表明,不少中葯具有促進、抑制和調節免疫功能的作用,從而有助於祛病增壽。

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選用中葯水煎服或通過葯膳、食療以增強自身的免疫功能。常用的中葯有黃芪、人參、黃精、枸杞子、靈芝、桑椹、獼猴桃、百合、白術、茯苓、玉竹、山葯、杜仲、三七、大棗、川芎、生地及茶葉、黑木耳等等。

總之,中醫防病抗病理論,葯物防衰方法,對於人們益壽延年有重大意義。

C. 衰老的元兇竟是慢性炎症,長壽的真相究竟是什麼

最近我國最長壽的老人阿麗米罕-色依提剛剛迎來了她的134歲的生日,據說她出生在清朝光緒12年,也就是1886年, 至今已跨越了三個世紀,身體仍然健康。

同源染色體的好處是,可以使隱性疾病不發病,比如:位於X染色體上的血友病,由於女性擁有兩條X染色體,如果有一條不攜帶血友病,那麼該女性就不會發病。但由於男性只有一條X染色體,所以男性會發病。

除此之外,男性擁有Y染色體,如果Y染色體上有基因型疾病,那麼該男子也會發病,由此可見由於缺乏同源染色體,所以男性任意一條性染色體攜帶致病基因,都會導致該個體患病,因此男性壽命會略低於女性。除此之外,男性面臨的壓力等也比女性要稍大,還有一種說法是女生的性格更溫和,而男性情緒起伏較大,但這些假說與科學的相關性並沒有得到證實。

總而言之,因為各種原因,造成了女性的壽命普遍比男性更長一些。

D. 老年人的身體逐漸衰老,該如何調養,有助於長壽

E. 人的衰老有階段,35歲和60歲是分水嶺,中科院破解衰老密碼

去年,中國目前最長壽的老人,阿麗米罕·色依提去世了,享年135歲。他出生於光緒年間,有一個六代同堂的大家庭,歷經了中國最風雨飄搖的三百年。

一直以來,長壽都是人們十分關注的話題。運基碰按照我國目前的人口年齡來看,平均年齡有所增長,百歲老人也出現得越來越多了。這是人們生活水平提高的又一表現。但人們吃得好、不勞累,卻並不是長壽的必要條件。那麼,人體衰老有什麼秘密?人們如何能夠做到老而長壽,老而不衰呢?別急,慢慢告訴你。

老其實是一個任何人都無法避免的現象,但同時,它也是有不同程度的。即使是同地區同年齡同性別的人,也有不同的衰老程度。如何讓自己成為老得最慢的那一個,我相信是無數人在內心暗暗較勁的大事。近幾年各種內服外用的延緩衰老的產品,燕窩、珍珠等,更是鼓吹人類應該從20多歲就開始保養,這樣才能讓自身永遠保持在同齡人中的最佳狀態。真的是這樣嗎?

如果那一個20多歲的人和年僅50的人對比,衰老是非常明顯的,皮膚鬆弛、皺紋橫生、頭發花白、身形佝僂等等,都是衰老的表現。但20多歲到34歲之間,從外表看,卻不會有太大差異。從這里可以看出,34歲,是人身體狀態由巔峰開始轉向下坡路的一個分水嶺。

這時候,人體會進入一個平穩期;一直到60歲時,身體的衰老程度會再高一級;下一個更為衰老的階段,大約是在78歲左右。如果把人一出生定義為衰老的開始,你會發現,這三個衰老分界線,間隔的時間越來越短,每次會減少8年左右的時間間隔。古人說,人到七十古來稀,也就說明,隨著人體的衰老,70多歲已經是大多數人的生命極限了。

那麼,人的衰老是由哪些方面造成的呢?簡單地說,可以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兩大類。

我們都知道,細胞在支撐著人體的活性,但細胞的活性其實也是有時限的,在人類毫無察覺間,細胞已經進行了無數次的老化、死去、新增、再老化的輪回。而細胞的新舊更替,也會衰退,也就是說,新生細胞越來越少,而老化死去的也越來越多;這就會影響到人體的器官和各種組織的老化。科學研究證明,一個細胞一生可以分裂52次左右,細胞的分裂過程就是基因的復制過程。而細胞的衰老,會造成基因在復制的時候,總是會得到缺失的數據;細胞分裂的次數越多,基因復制中缺失的信息也就越多。外化到人體上,就是不知不覺地衰老。

人類的基因上,就已經寫好了衰老的終點,DNA中的線粒體長度,通俗地說,就可以看做你生命的長度。線粒體的長度是人類一出生就帶有的,而線粒體的磨損,則由細胞的代謝來控制。因為細胞的一切活動,都需要線粒體來提供能量,因此,線粒體是在不斷消耗中的。當線粒體的長度為0的時候,人體的細胞更新將會失去動力,你猜這時候會發生什麼?

英國每日郵報曾報道,英國科學家的一項創新研究表明,有5%的人,由基因決定他們會比其他同等條件下的人更早衰老和死亡。持同樣觀點的還有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科學家,他們把這個現象,比作是人體內部的自我時鍾,少部分的時鍾運行速度,比其他人的速度更快。而即使這些人不抽煙不喝酒,早睡早起注重 養生 ,仍然無法降低自我時鍾的速度。

但這項研究也證明,如果人類採用 健康 的生活方式,那麼可以盡可能讓生命的長度和自我時鍾的運行終點相同。而不 健康 的生活方式,則一定會加速原本緩慢的衰老,通俗地說,就是一把好牌打得稀爛。

這個研究的基礎是基於美國和歐洲的1.3萬人的血液樣本,做出的DNA分析,並且採用了一種叫做「表觀遺傳時鍾」的東西作為工具,通過觀察DNA分子的分解過程,從旁談而計算出每個人的衰老速度;這個數據可以用來預測樣本本人最終的壽命。研究的最終結果發表在《衰老》雜志上。這個研究報告最後說,目前人類能夠做到的,也許是可以根據這份成果,再研究如何對人體進行有效干預,讓人的預定壽命延長至少5--20年。

生理性衰老,是無論採取何種措施,都不能逆轉的一種趨勢。而病理性衰老,這是在這個大鋒悔前提下,從外部施加壓力,加速了人體衰老的進程。這種外部作用,不僅僅是指肉體受到傷害,還包括人因為外部環境遭受到的精神和心理的壓力,也會加速衰老。一夜白頭,就是這種精神導致衰老的典型。

史料記載,伍子胥的父親和大哥都被楚平王殺了,而他要過城門的時候,又看到了自己的通緝令就清楚地貼在城牆上,留得青山在,才能不怕沒柴燒,伍子胥憂慮於如何平安出城,逃過楚王追捕,但同時又一籌莫展,一夜之間愁白了頭。

這個事情出自《東周列國志》,是以《史記》、《戰國策》、《左傳》、《國語》等著名史籍為基礎,所撰寫的關於東周 歷史 的章回體長篇小說。之所以敢自己命名為「志」,就是它裡面的故事基本都是真的,只不過在細節上做了自己的演繹,一些 歷史 事件還加上了作者自己的見解。所以一夜白頭,是一定的真實性,不過,這種極端的情況非常少見,現實生活中最常見的是,太過焦慮、緊張,會讓人大量掉頭發。

病理性衰老一般是不可逆轉的,但這個病理性的影響可以被終止。比如白了的頭發不能染黑,但經過一段時間的調養,新生黑發增多,這個人的衰老過程會再次回歸到人體自身的運行速度中。

關於基因的部分,普通人無能為力。但病理性的部分,也就是外部因素,我們卻能夠盡力避免。同一地域范圍內,無論處於哪種經濟層次,人群的總體 健康 狀況,都會有一些相似的特徵。比如,男性的 健康 指數高於女性,但女性卻能比男性更長壽。而差異性的那部分,通常表現在環境、病毒、輻射、不良飲食習慣、不良生活習慣、缺少運動、濫用葯物和心理壓力等方面。

當個體無法改變環境的時候,我們只能盡量約束自己,以最大限度地避免被環境所改變。具體地說,就是從飲食、作息、運動和興趣這幾個方面下手,讓自己盡量年輕。

《美國營養學會雜志》曾經發表過文章,明確表示常吃肉類、黃油、全脂牛奶和糖的人,要比常吃魚類、橄欖油和豆類的人皺紋更多更顯老。因此,建議人們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多喝白開水或者綠茶,另外,在做菜的時候,姜、大蒜、肉桂、丁香等香料,也有助於人體抗擊炎症、提高免疫力。同時,糖類加速皮膚老化,煙會加快皮膚和大腦同時老化,所以,該怎麼做不需要多說了吧。

如今大家都知道了睡眠的重要性了。人體的各項技能,只有在人們休息和睡覺的時候,才有機會得到修復。如果壓縮睡覺的時間,就相當於在高速路上疲勞駕駛,偶爾一兩次少睡可能不會有太大影響。但是長期睡眠不足,一定會造成未老先衰,這個衰老,並不只是外在的精神萎靡,更重要的是內部臟器一直處於過度的使用中,幾乎沒有得到修整的時間。現在 社會 中,長期高強度加班的年輕人,猝死的大部分原因,都是身體全面罷工,無以為繼了。

因此,專家建議,每天一定要盡量保證睡足7個小時;如果失眠,可以用小米粥、香蕉、蘋果、牛奶等幫助睡眠;泡腳也可以幫助我們盡快入睡。另外,卧室的溫度、氣味、安靜程度,也會對睡眠形成影響,專家們認為,15--20度是最佳睡覺溫度,而且這個溫度會激發人釋放促老激素,增強抵抗力。

關於運動。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的研究表明,長期保持一種運動,比如騎行、慢跑、快走或者游泳等,這些人的肌肉會比同齡人更具有活力,體脂和膽固醇的增長微乎其微,激素水平長期保持在一個較高水平。所以,不管是因為什麼原因,每天或者定期運動,是保持身心年輕的最有效手段。如果實在不喜歡運動,也不必太過於勉強,把時間花在自己的興趣愛好上,能夠積極、充實地度過每一天的人,往往心態樂觀,精神飽滿,這樣的人也會比同齡人老得慢。

好了,講完了我們每個人能夠做到的,接下來才是見證奇跡的時刻。

根據人類對於基因和衰老原因的研究,中科院花了7年時間,以千分之二的幾率,從千萬人的基因庫中,篩選和培養出了幾十種從未被發現過的促老基因。然後從這些新發現中,挑選出了一種名為KAT7的基因,它影響著人體內的T細胞的活性和生存能力,而T細胞又是人類的免疫細胞之一,可以幫助人體抵抗感染、控制腫瘤;不過,T細胞在沒有炎症和感染的時候,是起不到其他作用的。如果這個時候關閉KAT7,也就能減緩T細胞的更新換代的頻率,從而達到延緩衰老的目的。

基於這樣的猜想,科學家們在小鼠上做了實驗。實驗證明,體內關閉了KAT7 的老年小鼠,有80%的年齡超過了130周,約等於人類的80歲。而沒有關閉KAT7的小鼠,年齡超過130周的,則只有27%。答案不言而喻,在生命的早期就關閉KAT7,的確是能延緩衰老的。預計可以將人的壽命延長40年左右。

不過,這只是盡可能的延緩衰老,並不能阻止衰老。也就是說,老得慢,活得久,而不是長生不老。科學家們已經知道了人的心肌細胞可以運轉約120年,大腦細胞可以運轉150年左右,而到目前為止,人的極限壽命就是130歲左右。

自然界,永不衰老的生物也不是沒有,比如綠水螅、燈塔水母等。除了外界因素,幾乎看不到因為自身衰弱而自然死亡的綠水螅;而燈塔水母則更加逆天,它們可以逆轉生命周期,修復自身身體,以此來保持永不衰老。

能夠有效延緩衰老,已經是人類的一大步。但離長生不老或者永生,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也許,人類能破譯修復自身損傷的秘訣時,就是人類能夠無限重生之日。你們認為,人類有永生的可能性嗎?

F. 老年人應該怎麼樣做才能延緩衰老,做一個長壽的人呢

老年人無論是體質,還是精力,都比不過年輕人。並且身體的各項機能,也慢慢呈現出衰退的狀態,會引發各種疾病的出現。要想延緩衰老,做一個長壽的老人,也是需要一些方式方法。在生活當中,一定要多鍛煉身體,早睡早起,不要再減肥。要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多動腦,多用腦,適當的曬太陽,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多吃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多補鈣,多吃魚肉,多吃蝦米,蔬菜,多喝牛奶。並且要多動腦,多思考,因為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老年人的記憶力,也會持續降低。那麼為了維持大腦的活躍性,就應當多動腦。這樣也能夠避免,老年痴呆症的發生。曬太陽,也是非常有必要的,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體內的鈣含量,也會大量流失。多吃老年鈣片,多曬太陽,也能夠補充身體所需要的鈣元素,就能夠預防骨質疏鬆以及骨折的出現。

閱讀全文

與衰老與長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槍斗術在線觀看免費版 瀏覽:321
可以直接看片的網址 瀏覽:227
在線電影免費觀影 瀏覽:828
老年人扶手批發 瀏覽:501
養生快線怎麼加盟 瀏覽:896
善哭台灣電影 瀏覽:816
一吻定情日語版免費觀看 瀏覽:295
肺結核治好大學體檢怎麼辦 瀏覽:347
退休了還交企業年金嗎 瀏覽:701
養老保險海報 瀏覽:839
內蒙古養老金繳納 瀏覽:63
求個在線觀看網站 瀏覽:905
盜墓類電影100部電視軟體 瀏覽:638
陽春長壽面 瀏覽:176
美女出售自己穿過的內衣發快遞是什麼電影 瀏覽:248
在北海養老宜居買哪個區域的房子 瀏覽:654
姜銀慧電影 瀏覽:731
晚上電影 瀏覽:364
為什麼說跑步不長壽 瀏覽:429
不收費的古代的電影網站 瀏覽: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