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長壽老人 > 長壽怡能鋼管

長壽怡能鋼管

發布時間:2024-02-05 11:21:22

㈠ 請提供一些有關橋的資料

1.中國古代的橋(潘洪萱)

根據史料和考察,在原始社會,我國就有了獨木橋和數根圓木排拼而成的木樑橋。早在戰國時期,單跨和多跨的木、石樑橋已普遍在黃河流域及其他地區建造。公元前三百多年建於陝西省藍田縣藍峪水上的藍橋,就是多跨木樑木柱橋的一個代表。《詩經·大雅·大明》第一次記敘周文王娶妻,在渭河上造了座專供帝王使用的浮橋。長江、黃河上曾設過近二十座浮橋。第一座黃河浮橋建於公元前541年臨晉關附近,是秦景公的母弟後子,怕被景公殺害,乘車逃奔晉國途中所建。第一座長江浮橋是公元35年東漢光武帝建造的,橋址在宜昌至宜都之間的江上。

吊橋首創於我國,吊索由藤索、竹索發展到鐵鏈。在唐朝中期,就有了鐵鏈吊橋,比西方早八百年以上。拱橋始建於東漢中期,其形式之多,造型之美,為世界少有。

灞橋、洛陽橋、安平橋、虎渡橋、紹興八字橋、陰平橋、程陽橋等是木、石樑橋的代表。西安灞橋建於漢代,是座木樑石柱墩橋,它用四段圓形石柱卯榫相接(中間還加石柱)形成一根石柱,由六根石柱組成一座輕型橋墩,墩台上加木樑並鋪設灰土石板橋面。是石柱墩的首創者。

「閩中橋梁甲天下」是宋朝(特別是南宋)閩中地區大量建造石樑橋的真實寫照。南宋一百五十年中,建成七十餘座石樑橋,其中五公里以上的長橋就有四五座。被譽為「天下無橋長此橋」的安平橋,宋紹興八年到二十一年(1138—1151)建造,長約2.5公里,故又名五里橋,用花崗石砌築,為我國現存最長古橋。1240年建成的虎渡橋(又名江東橋),它最大的石樑長23.7米,寬1.7米,高1.9米,重二百餘噸,即使在今天要開采、運輸、架設這樣的石樑,也是十分困難的。1979年5月,我國有關部門發現現存最古老的石樑橋——晉江縣大橋和小橋,這兩座橋均建於北宋太平興國年間(976—984)。紹興八字橋是座宋代城市石樑橋,布局十分巧妙,既保證了水陸交通,在建造中又不拆房屋,不改街道。程陽橋坐落在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林溪河上,是一座四跨石墩伸臂的木樑橋,建於1916年,全長64.4米,分四個橋孔,每孔凈跨12.2米,寬3.4米,高16米。五個橋墩之上各有民族形式的寶塔型、宮殿型橋亭,橋亭檐層層而上,如翼欲飛,宏偉壯觀。整座橋梁建築不用一顆鐵釘或其他鐵件,均採用榫槽結合或竹木梢釘,但結構聯系卻十分牢固。程陽橋精湛的建橋技術充分顯示我國侗族人民傑出的智慧和創造力。

四川灌縣的珠浦橋是竹索橋的代表,它位於著名的都江堰口,橫跨岷江的內外兩橋,長340米,8孔,最大一孔跨徑為61米,它的24根粗5寸的竹索由細竹篾編織而成,橋的兩端和中間石室中,安放絞竹索和木絞車等設備,橋始建於宋代以前,歷代時毀時修。瀘定縣的大渡河鐵索橋建成於1706年4月,凈跨100米,凈寬2.8米,橋面距枯水位14.5米。用了13根鐵鏈9根底索承重,兩邊各放二根作為扶手纜。每根鐵鏈平均由890個扁環扣聯而成,重約一噸半。1935年紅軍長征中,飛奪瀘定橋,創造了震驚世界的奇跡。它在國際橋梁展覽活動中多次展出。據調查,跨徑不小於瀘定橋的鐵鏈橋或鐵眼桿橋,在四川、雲南山區不止一座。由於它結構簡單、用料節約,當地人民又有世代相傳的建造經驗,因此解放後這種橋型不僅沒有淘汰,還有所發展。

趙州橋、寶帶橋、盧溝橋、楓橋以及北京頤和園的玉帶橋、十七孔橋等都是拱橋的傑出的代表。河北趙縣的趙州橋是世界上第一座採用弓形拱的敞肩拱橋,歐洲在趙州橋建成七百餘年後才採用弓形拱。

解放後,橋梁建築事業取得巨大的成就,1968年南京長江大橋勝利建成,標志著我國橋梁建設事業達到了先進的水平。

(選自《旅遊天地》1980年第3期)

2.橋梁審美觀(樊凡)

橋梁主要用於交通負荷、跨越障礙,這是它的基本功能,所以橋首先要符合此要求。如果是一座不堪使用的危橋,搖搖欲墜,也就沒有什麼美可談了。因此,橋梁結構的造型應表現出有力量、穩定、連續和有跨越能力等等,以顯示功能的保證性。這也就自然地引起人們的美感。對於不同用途的橋梁,如園林、城市、公路、鐵路橋梁等,或同一用途而其所在環境條件不同時,其結構及各項附屬設施的造型都應准確鮮明地表現出符合使用要求,並能恰如其分。這也就是一種美的因素。就所有橋梁而論,交通使用功能要求和鑒賞要求在其重要性上,並不是等量齊觀的,它隨著建橋目的和建橋環境等因素而有所差異,並通過造型表現出來為人們所理解。如荒漠原野上的公路橋和繁華城市中的園林橋應當各自「量體裁衣」地選擇適合的型式。

正確的橋梁審美觀是功能、技術、經濟與美觀融合一體,共同作用,美寓其中。

3.橋梁美十則(樊凡)

關於橋梁美,很多人早就關心了,並提出過很多設想和措施,關於橋梁美的形態規律、審美標准等等,從一些文獻資料中披露出其看法、分類多不一致,可以說是眾說紛紜。現參考這些資料,並結合我國橋梁工程中慣用的一些原則,以簡單明了的形式擬以下橋梁美十則,並列舉橋例分別論述。這十則是:1.環境的協調;2.主從與對稱;3.韻律;4.均衡與穩定;5.統一;6.比例與尺度;7.連續與明暗搭配;8.力線明快;9.色彩;10.風格。這些法則也可以說是達到「協調」的法則。

(以上兩則資料均選自《橋梁美學》,人民交通出版社1987年版)

4.橋名談往(茅以升)

萬物皆有名,有的還要有專名,就像人有名字一樣。既然是名,就要起得好。我國近代橋梁,受了西方影響,題名時,總是從地理觀點出發的。只要能指出它的所在地,使人一望而知,就行了。鐵路公路上,更是用里程標記作名字,如同某某路上的「345,678公里橋」,那才真是確切不移的。然而我國古時橋名,不是這樣。它總要有些文學氣息,使人見了,不由地發生情感,念念不忘。或是紀事抒情,引起深思遐想;或有詩情畫意,為之心曠神怡。這樣,通過慎重題名,一座橋的歷史、作用或影響,就立刻表現出來,因而容易流傳。橋的「身價」,也因此而抬高。一座橋出了名,它的名字還會跟著多起來,除了正名,還有俗名、別名等等,就像人名,除了學名,還有別號、小字等等。有的是在民間自然而然地逐漸形成的,有的卻是文人學士,要藉此而為自己題名的。總之,橋成就要題名,成為風氣,也是我國古代文化的一個特色。

橋的題名,字不在多,如同人名一樣,一般都是兩個字,有時只有一個字。就只這一兩個字,而能顯示出橋的特徵,正是我國文字的妙用。這是由於我國歷史上的典故多和文學里的成語豐富的緣故。文史里的財富,大為橋名增光。然而橋多了,關於它的典故和成語也反過來為文史服務。比如,《史記》里「信如尾生」一辭來自橋的典故,《阿房宮賦》里,「長橋卧波」一辭來自橋的成語。橋的名字題得好,它對文史就可有貢獻了。橋名的重要,有如此者。

現在來介紹一些橋名,藉以窺知我國橋梁文學的豐富,它也許是世界無雙的。先談單名。較著名的有:「藍橋」,在陝西藍田縣藍溪上,「傳其地有仙窟,即唐裴航遇雲英處」;「楓橋」在蘇州,唐張繼有《楓橋夜泊》詩;「斷橋」在杭州西湖,唐張祜詩:「斷橋荒蘚合」,明朝莫仲有《斷橋殘雪》詞等。但單名之橋往往系泛指,而又可能是專名,其中有的以材料為名,如「石橋」,梁簡文帝即有《石橋》詩:「寫虹便欲飲,圖星逼似真」;「鐵橋」,明朝吳兆元有《渡鐵橋》詩:「寶筏群生渡,金繩八道開」;「竹橋」,杜甫有《觀造竹橋》詩等。有的指明橋的所在,如「山橋」,梁簡文帝詩:「卧石藤為纜,山橋樹作梁」;「江橋」,唐杜甫詩:「山縣早休市,江橋春聚船」;「野橋」,唐劉長卿詩:「野橋經雨斷,澗水向田分」等。有的指明橋的形狀,如「方橋」,唐韓愈詩:「君欲問方橋,方橋如此作」;「斜橋」,宋朝歐陽修詩:「波光柳色碧溟濛,曲渚斜橋畫舸通」;「畫橋」,宋朝范與求詩:「畫橋依約垂楊外,映帶殘陽一抹紅」;「朱橋」,唐朝鄭谷詩:「朱橋直抵金門路,粉堞高連玉壘雲」;「天橋」,山西太原保德州及雲南大理都有,大理的「下斷上連,石樑跨之,兩岩激水濺珠,宛如梅綻,人呼為不謝梅」等。有的與橋畔景物有關,如「花橋」,福建寧德縣、湖北長陽縣及廣西桂林都有,桂林的有「花橋煙雨」之稱;「柳橋」,在杭州西湖,宋周邦彥詞:「水漲魚天拍柳橋」等。有的比較特殊,如「草橋」,在北京右安門外;「席橋」,在山東東平縣,「相傳宋真宗東封泰山,車駕經行,以席鋪藉」;「瓜橋」,浙江富陽縣,「世傳孫鍾設瓜於此橋」;「鴨橋」在陝西陝城。「金橋」在山西上黨,唐潘炎有《金橋賦》。更有事涉怪誕的,如「暗橋」,在安徽建平縣,「舊傳伍員奔吳,避於山中,追者至此,雲氣護之,員及橋而天暗」;「鬼橋」,《初學記》「上方有鬼橋」;「赤橋」,在山西太原晉水北渠上,「宋太宗鑿卧龍山,血出成河,因更今名」等。

橋名用兩個字是最普遍而又標准化的,單名的橋已經不少,雙名的更是多得多。試思每橋皆有名,在我們古老的大國,該有多少橋名啊!然而在這成千上萬的單名和雙名中,重復的究竟不多,如果把這所有的橋名都搜集起來,編成一部《中國橋名錄》,該是夠洋洋大觀的了。

現在再來舉一些雙名的例,說明橋名的豐富多彩。根據反映內容,一部「橋名錄」可分為五章。

第一章是「表揚」。首先是表揚橋的功用的,如「安濟橋」,即「趙州橋」,在河北趙縣南河上,一名「大石橋」,製造奇特,「隋匠李春之跡也」;「萬安橋」,即「洛陽橋」,在福建泉州,為渡海用,「去舟而徒,易危以安,民莫不利。」「滅渡橋」,在江蘇吳縣,橋成「南北往來者踴躍稱慶,名滅渡,志平橫暴也。」「安平橋」,在福建晉江,建成於宋紹興二十二年,全長2070米,俗名「五里橋」,舊有「天下無橋長此橋」的傳說。其次是表揚造橋人物的,如「績麻橋」,在湖北孝感縣,「世傳居民女績麻所建」;「夫婦橋」,即四川灌縣竹索橋,清何先德造,未完,其妻續成之;「葛鏡橋」,在貴州平越,明萬曆間葛鏡建,「屢為水決,三建乃成,靡金巨萬,悉罄家資」。

第二章是「紀事」,記載有關橋的流傳下來的故事。如「萬里橋」,在四川成都南門外,「昔孔明於此餞費聘吳,曰萬里之行,始於此矣」。唐陸肱有《萬里橋賦》,宋呂大防有《萬里橋》詩,杜甫詩:「萬里橋西宅,百花潭北庄」,唐張籍詩:「萬里橋邊多酒家,遊人愛向誰家宿」;宋蘇軾詩:「我欲歸尋萬里橋,水花風葉暮蕭蕭」,宋陸游詩:「雕鞍送客雙流驛,銀燭看花萬里橋」。「馬橋」,即「升仙橋」,在四川成都北,西漢司馬相如不甘貧賤,立志做官,「嘗題柱雲,大丈夫不乘馬車,不復過此橋」,唐岑參有《升仙橋》詩:「及乘馬車,卻從橋上歸」,宋京鏜有《馬橋記》雲:「茲建橋以馬名,自是長卿之遺蹤亦不泯矣。」「蘭亭橋」,在浙江紹興,「晉王右軍修禊處,橋下細石淺瀨(lài賴),水聲晝夜不絕」。「洗耳橋」,在河南汝州,相傳堯要將天下讓給許由,許由自命清高,認為聽了這話污了自己的耳朵,此橋所在「即許由洗耳處」。「虎渡橋」,在福建漳州,亦名江東橋,「江南橋梁,虎渡第一,昔欲修橋,有虎負子渡江,息於中流……乃因壘址為橋」。「宵市橋」,在江蘇揚州,即「小市橋」,「相傳隋煬帝時於此開夜市」。

第三章是「抒情」,通過橋名,來表達思想感情。如「銷魂橋」,即「灞橋」,在陝西西安,「東漢人送客至此橋,折柳贈別」。因「取江淹別賦句,又呼為銷魂橋」。唐王之渙詩:「楊柳東風樹,青青夾御河。近來攀折苦,應為別離多。」明葛一龍詞:「橋上飛花橋下水,斷腸人是過橋人。」「思鄉橋」,在河北豐潤,「宋徽宗北轅過橋,駐馬四顧,泫然曰,吾過此向大漠,安得似此水還鄉矣……人乃謂思鄉橋也」。「至喜橋」,在四川廣安,「昔歐陽修自吳入蜀,喜路險至此始平」。「情盡橋」,在四川簡陽,唐雍陶《題情盡橋》詩有序雲:「陽安送客至情盡橋,問其故,左右曰送迎之地止此。」「忘恩橋」,在陝西西安,「中官初入選,進東華門,門內有橋曰皇恩橋……俗呼曰忘恩橋,以中官既富貴,必仇所生,蓋恥之也」。

第四章是「寫景」,美化橋身及四周景物。如「垂虹橋」,在江蘇吳江,橋身環如半月,長若垂虹,宋王安石《垂虹橋》詩雲:「頗誇九州物,壯麗無此敵。」「春波橋」,在浙江紹興,賀知章詩雲:「離別家鄉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惟有門前鑒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故取此名橋。「海棠橋」,在湖北黃州,「宋時橋側海棠叢開,秦觀嘗醉卧於此,明日題其柱」。「胭脂橋」,在江西饒州,鄱陽王蕭儼生活奢華,宅中宮人,洗胭脂水流出,把橋下水都染紅了,故名。「月樣橋」,在山東青州,「採石凝結如天成」。「綠楊橋」,在湖北蘄水,「因東坡醉卧橋上,有『解鞍欹枕綠楊橋』之句,遂名」。按蘇軾《西江月》詞自序雲:「春夜行蘄水中……至一溪橋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覺已曉……書此語橋柱上」,即是橋也。

第五章是「神異」,把神仙和橋梁聯系起來,大多與道教有關。如「聖女橋」,在陝西白水,傳說為三神女一夜成之。「白鶴橋」,在江蘇句容,「漢永元間茅氏兄弟三人,乘鶴至此,有白鶴橋,大茅君駕白鶴會群仙處」。「集仙橋」,在江西安福,「相傳居人夜聞橋上仙樂繚繞,旦往視之,惟見書呂洞賓字於橋柱」。「乘魚橋」,在江蘇蘇州,「昔琴高乘鯉升仙之地」。「照影橋」,在湖北石首,「相傳有仙人於此照影」。

以上是單字和雙字的橋名錄。三字、四字或更多字的橋名,當然也有,但為數極少。三字橋名中著名的有二十四橋,在江蘇揚州。唐杜牧詩:「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中的「二十四橋」,北宋沈括在《夢溪筆談》中雲是二十四座橋,並列舉其名,但據南宋姜白石的《揚州慢》詞:「二十四橋仍在,波心盪,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葯,年年知為誰生。」則又似一座橋。後來清朝梁章巨在《浪跡叢談》中更提到在孟毓森所居宅旁之橋上,有「二十四橋」的題名榜,可見「二十四」已成為一座橋的專名。不過這種用數目字當專名的橋,並無他例,有的只是以數為序而已,如杜甫詩「不識南塘路,今知第五橋」。四字或以上的如「舊浣花橋」、「楊柳河橋」、「德陽王橋」(以上均在成都)、「新學前橋」、「建富木橋」(以上均在南昌)、「新飯店石橋」(四川溫江縣)等等,有的是地名或人名關系,其餘都是把單名或雙名的橋加以解釋,並非完整的專名。因此,中國橋名,基本上只有單名和雙名兩種,在《橋名錄》中把這兩種搜集齊全,所余就無幾了。

但是,我國古橋並非個個都有專名。有的本來並無名稱,後來有人隨便叫它一下,逐漸也就成了名字,如「大橋」「小橋」「新橋」「舊橋」「長橋」「短橋」「南橋」「北橋」等等。這些「俗名」,時間一久,就成為「正名」了,如福州的「小橋」,因在「萬壽橋」的大橋附近而得名,就此成為專名。有的「橋」,名氣非常之大,但實際上並無此橋,如「陳橋」,在河南開封,宋趙匡胤「黃袍加身」處,實系「陳橋驛」,「唐為上元驛,朱全忠縱火,欲害李克用之所」,但更多的橋,卻是不聲不響地在那裡服務,而它們的名字是早就湮沒不彰了。可見,橋和橋名,都有幸與不幸,有的是有名無橋,有的是有橋無名。然而,雖是無名,難道就不是「英雄」!

(選自1962年7月22日《光明日報》,有改動)

5.世界各地名橋

英國泰晤士河倫敦橋、義大利威尼斯里阿爾托橋、美國紐約布魯克林大橋、英國倫敦塔橋、加拿大魁北克橋、澳大利亞悉尼海港大橋、美國舊金山金門大橋、土耳其博斯普魯斯海峽大橋、英國恆比爾大吊橋、西班牙盧納巴里奧斯橋。

一、關於橋的知識

1�梁橋:梁式又稱樑柱式,是在水中立橋柱或橋墩,上搭橫梁,連而成橋,有單跨多跨之分。

浮橋:用舟或其他浮體作中間橋腳的橋梁。

吊橋:古時設置在城壕上的橋,現在為懸索橋和斜拉橋的統稱。

拱橋:用拱作為橋身主要承重結構的橋。

立交橋:線路(如公路、鐵路等)交叉時,為保證交通互不幹擾而建造的橋梁。在既有線路之上跨越者又稱跨線橋,在地下穿過者又稱地道橋。

2�我國古代橋梁的藝術風格,首先表現在造型上,如曲線的柔和多變;其次,我國古橋十分重視與環境的協調,由於橋的存在,又增加了環境的美;第三,我國古代橋梁的藝術風格還體現在附屬建築和石作雕刻上,許多古橋上都有橋屋、亭、閣、欄桿以及牌坊等。

二、橋話

1�橋與山水山水本來就是美麗的,橋在這樣的天然圖畫中,真是相得益彰。杜甫詩「市橋官柳細,江路野梅香」,白居易詩「晴虹橋影出,秋雁櫓聲來」等,就描寫了山光水色與橋共同構成的美景。

2�橋與園林園林里有山有水必有橋,亭台樓閣,小橋流水,互相映襯,缺一不可。歐陽修的「波光柳色碧溟,曲渚斜橋畫舸通」這兩句詩,就是對此的寫照。

3�橋與文藝橋在水上山間,凌空越阻,千姿百態,普度眾生,歷來是文學和藝術中的絕好題材。著名的如蘇州的楓橋,在詩歌中,除張繼的《楓橋夜泊》詩外,還有杜牧的「長洲茂苑草蕭蕭,暮煙秋雨過楓橋」等。繪畫中,張擇端《清明上河圖》里的「虹橋」,結構非常巧妙。戲劇里,光京劇里演出「橋戲」的就不少。最著名的是《長坂坡》,還有《斷橋》《草橋驚夢》等。神話傳說里「鵲橋」的故事源遠流長,張果老倒騎驢過橋的故事也是婦孺皆知。

4�橋的歷史故事建於1937年的錢塘江大橋是由中國人自己設計建造的第一座現代化大橋,這一點你也許知道;不過你可知道,這座大橋1937年9月26日通車,12月23日就被我方自行炸毀,為的是不讓它為侵華日軍服務!

三、古今中外形形色色的橋

1�中國古代橋梁之最

現存最古老的敞肩拱石橋是河北趙縣趙州橋。隋朝開皇十五年至大業元年(595~605年)建。

現存最早的也是橋洞最多的聯拱石橋是江蘇蘇州寶帶橋。唐元和十一年(816年)始建。

蘇州寶帶橋

現存最早的十字橋是山西晉祠魚沼飛梁,北宋崇寧元年(1102年)建。

最早的開關活動式大石橋是廣州潮州廣濟橋。明宣德十年(1435年)建。

僅有的五亭橋位於江蘇揚州瘦西湖。

揚州五亭橋

2�立交橋給城市增添了現代化氣息。北京市興建最早的道路立交橋是位於昌平路上的白浮橋、藍靛廠路上的八里庄橋和車道溝橋三座跨路、跨河立交,均建成於1966年。1974年在城區建成第一座苜蓿葉形互通式立交復興門橋。

四元橋位於首都機場高速公路、京順路與四環路交叉處,是四層全互通式大型立交橋,共有大小橋梁26座,總長度2�6公里,是全國最大的城市立交橋。玉蜓橋位於南二環路與東浦路交叉處,是三層互通式蜻蜓型立交橋。

北京玉蜓橋

3�建造海底隧道耗資巨大,施工期長,因而人們更多地選擇了跨海大橋。目前,世界上較大的跨海大橋已達三十多座。位於波斯灣上的巴林—沙烏地阿拉伯跨海大橋全長25公里,是當今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

廈門跨海公路大橋

義大利墨西拿大橋把狀似皮靴的本土與狀似足球的西西里島連為一體。土耳其伊斯坦布爾市博斯普魯斯海峽大橋,跨度雖然只有1560米,但它卻是一座架在歐、亞兩大洲上的洲際橋梁。

對聯
縮千里為咫尺
聯兩地成一家

水光遙接漢
虹氣上凌虛

上下影搖波底月
往來人渡鏡中梯

「盤旋上下,通連左右,交叉東西南北;橫貫長江,縱接黃河,矚目紅旗宜賓。」(開津長江道立交橋)
「中化堪稱首,鐵索斜拉,坦途凌波,淞南沙北橫大道;世界亦數二,眾智輝燦,科技結晶,浦東滬西並東流。」(上海南浦大橋)

詩歌
李紳(772-856),唐大詩人,《靈汜橋》:「靈汜橋邊多感傷,分明湖派繞回塘。岸花前後聞幽鳥,湖月高低怨綠楊。能促歲陰惟白發,巧乘風馬是春光。何須化鶴歸華表,卻數凋零憶越鄉。」

華鎮(約1093年前後在世),北宋著名詩人,《還珠橋》:「溪上還珠太守家,小橋斜跨碧流沙。清風不共門牆改,長與寒泉起浪花。」

陸游(1125-1210),山陰人。古代愛國詩人
《五雲橋》:「若耶北與鏡湖通,縹緲飛橋跨半空。陵谷雙遷誰復識?我來徙倚暮煙中。
《戲作絕句, 以唐人句終之》「雨細穿梅塢,風和上柳橋。山居無歷日,今日是何朝?」
《柳橋秋夕》:「柳疏橋盡見,水落路全通。衣杵家家月,漁舟浦浦風。眼明無俗物,步蹇有枯筇。野逸誰能那,悠然西復東?」
《秋日雜詠》:「久雨初睛喜欲迷,青鞋踏遍舍東西。忽然來到柳橋下,露濕蓼花紅一溪。」《柳橋秋夜》:「青帝萬里月輪孤,掃盡浮雲一點無。正是吾廬秋好夜,上橋渾不要人扶。」《即事》:「小山榴花照眼明,青梅自墮時有聲。柳橋東岸倚筇立,聊借水風吹宿醒。」
《柳橋》:「村路初晴雪作泥,經旬不到小橋西。出門頓覺春來早,柳染輕黃已蘸溪。」
《獨行,過柳橋而歸》:「忽覺意稍佳,呼童扶下堂。寒雲覆江干,慘慘雪欲作。籬根犬迎吠,碓下雞俯啄。徐行過傍舍,醉笑盛酬酢。」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毛澤東)
造舟為梁,不顯其光。(《詩經.大雅.大明》)
橋西暮雨黑,籬外春江碧。
橋通小市家林近,山帶平湖野寺連。
輪勢隨天度,橋形跨海通。
水底遠山雲似雪,橋邊平岸草如煙。

橋的諺語:
橋頭上跑馬------走投無路
橋是橋,路是路------一清二楚
橋孔里插扁擔-------擔當不起

閱讀全文

與長壽怡能鋼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企業退休養老金上調 瀏覽:724
小孩腦震盪老年痴呆 瀏覽:832
非深戶社保交六年退休 瀏覽:269
老年人的生理特點不正確的是 瀏覽:840
老人辦什麼卡劃算 瀏覽:131
養老金怎麼打到卡上 瀏覽:76
每年交養老保險返一半 瀏覽:642
老年人積食如何治療 瀏覽:428
能做體檢的是哪個人民醫院 瀏覽:115
經期喝什麼茶好排毒養生 瀏覽:350
自古長壽 瀏覽:12
昌邑老人護理院多少錢 瀏覽:666
古往今來孝敬父母 瀏覽:315
肥東縣醫院體檢怎麼做 瀏覽:24
多少歲可領養老保險 瀏覽:623
河北省調整退休人員工資2015 瀏覽:309
足浴裡面的養生什麼意思 瀏覽:228
被父母打擊壓抑怎麼辦 瀏覽:680
藍田老人公交卡在哪裡辦 瀏覽:90
幫助敬老院老人圖片 瀏覽: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