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華鱘的簡介資料
【名稱】:中華鱘
【產地】:中國
【俗稱】: 鱘魚 鰉鱘 大癩子 黃鱘 著甲
【拉文種名】:Acipenser sinensis Gray
【英文種名】: Chinese sturgeon
【簡介】
中華鱘(Aclpenser Sinensis Grdy)是一種大型的溯河洄遊性魚類,是我國特有的古老珍稀魚類。世界現存魚類中最原始的種類之一。被譽為「水中的大熊貓」和「長江魚王」。遠在公元前1千多年的周代,就把中華鱘稱為王鮪魚。
中華鱘,又稱鰉魚,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屬於軟骨硬鱗魚類,身體長梭形,吻部犁狀,基部寬厚,吻端尖,略向上翹。口下位,成一橫列,口的前方長有短須。眼細小,眼後頭部兩側,各有一個新月形噴水孔,全身披有棱形骨板五行。尾鰭歪形,上葉特別發達。中華鱘魚,屬世界27種鱘魚之冠,它個體碩大,形態威武,長可達4米多,體重逾千斤。
中華鱘生理結構特殊,既有古老軟脊魚的特徵,又有現代諸多硬骨魚的特徵。形近鯊魚,鱗片呈大形骨板狀;魚頭為尖狀,口在頜下。從它身上可以看到生物進化的某些痕跡,所以被稱為水生物中的活化石,具有很高的科研價值。是長江中的瑰寶!
鱘魚類的祖先在地球上已有1.4億年的歷史,主要分布於長江幹流。中華鱘是一種大型洄遊性魚類。平時,中華鱘棲息於北起朝鮮西海岸,南至我國東南沿海的沿海大陸架地帶。在海洋里生活了9—18年後,性腺發育接近成熟時,便成群結隊向長江洄遊,到達長江上游四川宜賓一帶和金沙江下段繁殖。 每年夏秋,聚集於長江口,溯江而上至長江上游金沙江一帶產卵,和幼鱘順江而下,到東海,黃海的深水中成長。長江葛洲壩水電站的建設,使此魚在長江失去了產卵繁殖的場所。為使中華鱘魚保存下來,我國投資興建中華鱘人工繁殖研究機構,並獲得成功。
【中華鱘概述】
中華鱘(Acipenser sinensis Gray)隸屬於魚綱,輻鰭亞綱,鱘形目,鱘科,鱘屬。
體呈紡錘形,頭尖吻長,口前有4條吻須,口位在腹面,有伸縮性,並能伸成筒狀,體被覆五行大而硬的骨鱗,背面一行,體側和腹側各兩行。鱘是一億五千萬年前中生代留下的稀有古代魚類,它介於軟骨與硬骨之間,骨骼的骨化程度普遍地減退,中軸為未骨化的彈性脊索,無椎體,隨顱的軟骨殼大部分不骨化。尾鰭為歪尾型,偶鰭具寬闊基部,背鰭與臀鰭相對。腹鰭位於背鰭前方,鰭及尾鰭的基部具棘狀鱗,腸內具螺旋瓣,肛門和泄殖孔位於腹鰭基部附近,輸卵管的開口與卵巢遠離。
中華鱘個體較大,壽命較長,最長命者可達40齡。但其性成熟較晚。
據研究,在產卵群體中,雄魚年齡一般為9至22齡,體重40至125公斤;雌魚為16至29齡,體重172至300公斤。據文獻記載最大體重達560公斤,是魚類的龐然大物。因為它們是長江中最大的魚,故又有「長江魚王」之稱。據觀察,中華鱘年平均增長速度,雄魚5至8公斤,雌魚為8至13公斤。但從幼魚長到大型成魚需8至14年。
一般認為中華鱘是淡水魚類,它們是典型的溯河洄遊性魚類。
它們平時棲息在海中覓食成長,開始成熟的個體於7—8月間由海進入江河,在淡水棲息一年性腺逐漸發育,至翌年秋季,繁殖群體聚集於產卵場繁殖,產卵以後,雌性親魚很快即開始降河。產出的卵粘附於江底岩石或礫石上面,在水溫17—18℃的條件下,受精卵約經5—6晝夜孵化。剛出膜的仔魚帶有巨大的卵黃囊,形似蝌蚪,順水漂流,約12—14天以後開始攝食。再年春季,幼鱘漸次降河,5—8月份出現在長江口崇明島一帶,9月以後,體長已達30cm的幼鱘陸續離開長江口淺水灘塗,入海肥育生長。
中華鱘是底棲魚類,食性非常狹窄,屬肉食性魚類,主要以一些小型的或行動遲緩的底棲動物為食,在海洋主要魚類為食,甲殼類次之,軟體動物較少。河口區的中華鱘幼魚主食底棲魚類蛇鯤屬和蛹屬及鱗蝦和蜆類等,產卵期一般停食。
據研究記述,因中華鱘特別名貴,外國人也希望將它移居自己的江河內繁衍後代,但中華鱘總是戀著自己的故鄉,即使有些被移居海外,也要千里尋根,洄遊到故鄉的江河裡生兒育女。在洄遊途中,它們表現了驚人的耐飢、耐勞、識途和辨別方向的能力,所以人們給它冠以閃光的「中華」二字。
【鱘魚的種屬及分布】
世界鱘科魚類計4屬24種,其中:鰉屬2種,鱘屬17種,鏟鱘屬2種,擬鏟鱘屬3種。我國有鱘科魚類計3屬8種其中:鰉屬1種,鱘屬6種,擬鏟鱘屬1種。
鱘形目魚類(Acipenseriformes)在分類學上屬硬骨魚(Actinopterygii),又因其內骨骼多為軟骨,體表多被覆著硬鱗亦將其列為軟骨硬鱗類(Chondroslei)。鱘形目魚是現在地球上生活著的魚類中最原始的類群。它們的化石最早發現於中生代三疊紀(大約兩億年前)的地層,很多種類在地球的演變的長河中滅絕了,只有極少數殘存至今,而且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北部。目前全世界已為人們認識的共有25種,其中我國分布的有8個種。在我國的遼寧和河北也曾於晚侏羅紀到白堊紀地層中發現過它們的化石。
由於我國地域遼闊,生態環境豐富多彩,鱘形目魚類的種類和數量都比較豐富,分布范圍廣泛,北自黑龍江、額爾齊斯河,南到珠江,以及我國沿海大部分近岸海區都曾有過它們的分布記錄,只是隨著緯度的降低,其種類和數量都略有減少。
據1834年的有關文獻記裁,中華鱘的模式產地是中國。盡管它不是中國特產,但卻由於模式產地在中國而出名。後來有人根據當時的中國歷史和後人的工作推測是廣州。它的分布較廣,在我國的渤海的大連沿岸、旅順、遼東灣、遼河;黃河北部遼寧省海洋島及中朝界河鴨綠江;山東石島、黃河、長江、錢塘江、寧波、甌江、閩江、台灣基雄及珠江水系等。在長江可達金沙江下游;在珠江水系可上溯西江三水封開,北江達乳源,甚至達廣西潯江、鬱江、柳江;在海南省沿岸亦產。國外見於朝鮮漢江口及麗江和日本九州西側。
現在中華鱘主要分布於我國長江幹流金沙江以下至入海河口,其他水系如贛江、湘江、閩江、錢塘江和珠江水系均偶有出現。
【中華鱘的保護現狀及其保護意義】
最大個體重達550公斤,幼年生活在我國東部沿海,性成熟後洄遊入江河繁殖,產卵場主要分布在長江,另在珠江也發現有少數中華鱘產卵。在長江葛洲壩水利樞紐修建前,中華鱘的產卵場位於長江上游幹流和金沙江的下段,由於葛洲壩樞紐的阻隔,不能溯游到上游產卵場的中華鱘,在緊接葛洲壩下的宜昌長航船廠至萬壽橋附近約7公里江段上,形成了新的產卵場,面積大約330公頃。為了補償葛洲壩工程對中華鱘的不利影響,成立了宜昌中華鱘研究所,從1983年起每年向長江放流人工繁殖的幼鱘,但由於培育技術和養殖規模的限制,每年只能培育出長度為8~10厘米、重3~5克的達到設計規格的幼鱘1萬尾左右。因此,中華鱘種群的補充,主要依靠在宜昌產卵場自然繁殖的幼鱘。
中華鱘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動物,是魚類的共同祖先—古棘魚的後裔,距今有一億四千萬年的歷史。和恐龍生活在同一時期。中華鱘在分類上佔有極其重要地位,是研究魚類演化的重要參照物,在研究生物進化、地質、地貌、海侵、海退等地球變遷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和難以估量的生態、社會、經濟價值。但由於種種原因,這一珍稀動物已瀕於滅絕。保護和拯救這一珍稀瀕危的「活化石」對發展和合理開發利用野生動物資源、維護生態平衡,都有深遠意義。從它身上可以看到生物進化的某些痕跡,所以被稱為水生物中的活化石。
它們生在江河裡,長在海洋中,在那裡成長、發育,成熟期約需9-12年。完全成熟後,再遷移到我國淺海地區進入河口,在那裡肥育、棲息。秋季,順長江逆流而上,直至長江上游的金沙江一帶產卵繁殖。幼魚孵出後,便跟隨著親魚遠征,向河口、海洋游去。中華鱘魚的壽命很長,可活一二百年。魚體可長達2米以上,雌魚體重約二三百千克。中華鱘魚肉質肥美,卵可制魚子醬,是珍貴食品;鰾和脊索可制魚膠,所以過去一直遭到過度捕撈。許多水利工程由於忽視生態平衡,也使這種魚類自然資源遭受嚴重影響。現在,中華鱘魚有瀕於滅絕的危險,因此要求嚴加保護。
中華鱘是溯河洄遊性魚類,一生主要生活在海洋中,產卵洄遊時進入長江,上溯數千公里抵達長江上游進行產卵繁殖,其生物學特性決定了中華鱘資源一旦遭到破壞將不易恢復。由於水土流失、工業廢水、生活廢水、農葯殘留物等造成的水污染;航運業對其的威脅和漁業捕撈的嚴重過度;尤其是葛洲壩截流阻斷了洄遊路線,三峽工程位於葛洲壩上游,不再存在阻隔中華鱘洄遊路線問題。
但三峽工程在每年10月份開始蓄水,將使下泄流量比天然流量有所減少,這就有可能幹擾中華鱘在葛洲壩工程下游的棲息和產卵活動。造成長江中中華鱘的數量急劇下降,導致中華鱘已成為瀕危物種。中華鱘有一億多年的悠久歷史,如此古老魚類已經不多。如不採取堅決果斷的保護措施。不出50年,中華鱘將有可能滅絕。
中華鱘的險惡生存處境引起了中國政府和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目前,長江的中華鱘已被列入國家級保護動物,在我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中被列為I級保護動物;在《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魚類》中被列為易危種。為了保護中華鱘資源,國家有關部門在湖北省荊州和宜昌先後成立了長江水產研究所及葛洲壩集團中華鯨研究所,並進行了一系列艱苦的工作。[6]目前人工投精繁殖幼鱘取得成功,增殖放流成效顯著。為保護這一珍貴動物,採取多項同步措施的工作正在進行中。
中華鱘保護工作急需解決的幾個的問題
第一,葛洲壩截流後出生和放流的中華鱘洄遊產卵繁殖的數量極少。
第二,目前中華鱘放流的規模和規格過小,中華鱘增殖放流實際效果不明顯。
第三,一旦三峽大壩截流,葛洲壩下的產卵場水位將降低,可能給中華鱘造成致命的威脅。
自1981年長江葛洲壩截流以後,農業部採取了果斷措施
(1) 實行全江禁捕和限制科研用魚,將中華鱘的管理納入法制軌道。國家先後投資支持湖北省、四川省在長江沿岸建立漁政站,並幫助漁民轉產轉業;1983年全面禁止對中華鱘的捕撈,並嚴格限制科研用魚;1988年《野生動物保護法》出台,中華鱘被列入國家一級保護名錄。嚴格執行了全江禁捕,從而保護了親鱘和幼鱘洄遊,最大限度的保存了產卵種群。
(2) 開展中華鱘科研,進行人工增殖放流活動。1983年,長江水產研究所、湖北省水產局、宜昌市水產研究所等單位組成的中華鱘人工繁殖協作組取得了葛洲壩下中華鱘人工孵化的成功,此後不久便開始向長江增殖放流中華鱘苗和幼苗。據統計,1983-1998年,共增殖放流各種規格中華鱘苗近600萬尾。1999年12月投放10萬尾10CM以上大規格中華鱘苗,超過15年來同種規格鱘苗的總量。
(3) 開展了廣泛的宣傳和教育活動,集中全社會力量來保護中華鱘。在沿江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漁業行政主管部門以及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努力下,全社會保護中華鱘的意識日益提高,沿江漁民誤捕中華鱘後均能自覺放生,發現不法分子偷捕能舉報,市場上經營利用中華鱘的行為已絕跡。
近年來的研究表明,由於對中華鱘採取了全面保護的對策,從而延緩了中華鱘資源衰退的進程,基本保全了溯河產卵親體,為中華鱘自然繁殖、研究和增殖放流打下了基礎,中華鱘物種數量已開始回升。
關於進一步做好中華鱘保護工作的建議:
第一,建立國家級中華鱘保護區,並強化管理。
第二, 大放流規模並提高放流規格。
第三, 大科研力度,力爭實現全人工繁殖。
中華鱘的商業經濟價值及合理利用
中華鱘由於它們自身所具有的一系列原始特徵,表現出它們既是介於軟骨魚類(鯊魚等)與硬骨魚類之間的類群,又是硬骨魚類中較原始的類群,在魚類演化史中有重要的學術價值、更由於它們的個體較大,肉、卵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本草綱目》記載:「其肝主治瘡疥,其肉補虛益氣,浴血淋,其鼻肉作脯補虛下氣,其籽如小豆,食之健美,殺腹內小蟲。」鱘魚和骨髓有抗癌因子,素有「鯊魚翅,鱘魚骨,食之延年益壽,滋陰壯陽」之說。
中華鱘在國內外水產品中商品價值也極高,又具有很大的經濟意義。皮可製革;鰾稱為「鰉魚肚」,含有豐富的膠質,可配製上等漆料,並可入葯;肉味道鮮美;脊椎骨、鼻骨等均為上等佳餚,素有「鯊魚翅,鱘魚骨,食之延年益壽,滋陰壯陽」之說;體表由硬磷形成的骨板是製作工藝品的材料;尤以魚卵最為名貴,用鱘魚卵製成的「魚子醬」,含脂量極高,被視為世界三大珍味之一。另據報導,中華鱘所含的抗癌因子是目前的主葯源鯊魚的15至20倍。可以說中華鱘渾身是寶,確屬難得的特有經濟魚類,在分布區其自古就為最要的漁業對象。因此,積極研究開發中華鱘的增養殖,並在大量增養殖基礎上合理開發利用將大有作為。
正是由於中華鱘具有這些優點,才造成了它們被大肆捕撈破壞,從而導致中華鱘資源遭到嚴重破壞。為保護和拯救中華鱘,國家不得不採取了嚴厲的保護措施,尤其是禁止捕殺上市流通。但正是這樣,才造成了關於中華鱘保護和利用之間的矛盾。
近年來,為拯救廣東省瀕危珍稀野生動物,經有關部門批准,順德、南海、三水、東莞等地先後辦起了一批中華鱘飼養場,如農業部批准成立的中華鱘南方養殖基地。中華鱘也在人們的精心繁殖飼養下已具有了數以百萬之眾。應該說它已擺脫了瀕危絕種的境地而進入了魚丁興旺的時代,其繁殖量已達25萬多尾,迅速扭轉了前幾年中華鱘瀕臨滅絕的局面。
據《羊城晚報》2002年3月3日報道,中華鱘已在廣東形成人工種群,目前5公斤以上幼魚存有量達20萬尾以上。如果這時仍硬要貼著"一級保護"標簽而讓人們品味望梅止渴,這不合乎情理。因此,關於中華鱘應允許上市銷售的呼聲也不絕於耳。然而中華鱘因是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一直被禁止捕殺上市流通。即使作為人工繁殖類群上市也必須依照有關法規。依照《野生動物保護法》有關規定,人工養殖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必須繁殖到子二代以上才能被市場利用,而中華鱘從魚苗到子二代約需30多年時間,若依照法律,其經濟價值需等到30多年後才能體現。長年賣不掉的中華鱘讓養殖戶備感資金壓力。中華鱘養殖業因科技進步而興起,又因法律滯後而遇阻。這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一種無奈的選擇。
其實,國際上已有不少物種從「絕境」中走出來後就為人類造福了。因此,我們大可不必擔心要背上什麼包袱而窒息了我們的思想,使中華鱘的保護和養殖陷入兩難的困境。作為管理部門應該尊重事實,體恤民情,實行有管制地開發,於公於私都大有裨益。墨守成規,一成不變的觀點是不符合形式發展的要求。因此,有關部門可根據現狀適時修改有關規定,有限度地放寬對中華鱘等野生動物的保護限制,允許少量中華鱘上市流通,以期合理利用中華鱘資源,充分實現中華鱘的價值。
中華鱘完全成熟後,再遷移到我國淺海地區進入河口,在那裡肥育、棲息。秋季,順長江逆流而上,直至長江上游的金沙江一帶產卵繁殖。幼魚孵出後,便跟隨著親魚遠征,向河口、海洋游去。中華鱘魚的壽命很長,可活一二百年。魚體可長達2米以上,雌魚體重約二三百千克。中華鱘魚肉質肥美,卵可制魚子醬,是珍貴食品;鰾和脊索可制魚膠,所以過去一直遭到過度捕撈。許多水利工程由於忽視生態平衡,也使這種魚類自然資源遭受嚴重影響。現在,中華鱘魚有瀕於滅絕的危險,因此要求嚴加保護。
中華鱘的產卵期在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當長江三峽工程建成運行後,10月份水庫將大量蓄水,將水庫水位從145米提高到175米,使下泄流量顯著減少,10月平均流量從建壩前的18980米、3/秒減少到11090米、3/秒,減少了41%,這將使本來就不大的中華鱘宜昌產卵場的面積進一步縮小,使中華鱘的自然繁殖受到更為不利的影響。今後應加強對中華鱘的保護工作,對用於人工繁殖和科學試驗親鱘的捕撈數量和捕撈地點、時間,應嚴格限制,切實保護沿江和河口區的幼鱘,擴大中華鱘人工繁殖放流的規模,讓中華鱘這一珍稀物種得以長期生存繁衍下去。
(1)水溫
中華鱘是一種適應於水溫范圍相當廣的溫水性魚類,在人工養殖的條件下,中華鱘的生存水溫為0—37℃,生長適宜水溫為13—25℃,最佳生長水溫為20~22℃。親鱘適宜催產水溫為17~24.5℃。魚卵最佳孵化水溫為17—21℃。入冬之後,當水溫下降至9~6℃時,中華鱘攝食量很少,生長停滯,甚至出現體重下降的現象。立春前後,水溫逐漸回升至10~13℃,開始少量攝食,生長緩慢。清明之後,水溫回升至15℃以上,攝食開始活躍,生長加快。當水溫達到33~38℃時,中華鱘反而不能正常活動。
(2)含氧量
中華鱘對溶氧量要求較高,一般要求水中的溶氧量在5毫克研以上。如果當水中溶氧量下降至4毫克/l時,中華鱘的食慾就下降;當溶氧量繼續降至3毫克研或降至3毫克/升以下時,中華鱘攝食量迅速減少,甚至停止攝食,嚴重者發生活動遲緩、昏迷、甚至窒息死亡。值得指出的是,水的溶氧量變幅大的肥水,不應作為培育中華鱘仔、幼魚的水源。
(3)pH
中華鱘適宜於在pH為7.0~8.0的弱鹼性水中生活。當pH下降時,就意味著水中二氧化碳的增多,酸性增大,溶氧量降低,這對於要求較高溶氧量的中華鱘不利;當pH過高時,會使水中氨氮毒害作用加大,對於養殖中華鱘也不利。
(4)鹽度
中華鱘為廣鹽性魚類,耐鹽度范圍較廣,在自然條件下,往來於鹹水與淡水水域之中,在淡水中繁殖,在海水裡生長。
(5)光照強度
在垂直游泳階段,魚苗有極強的趨光性。轉為底棲後,趨光性消失。一般光照強度對仔、幼鱘的培育沒有明顯影響,但要盡量避免夏天強光直射水池而引起水溫的急劇上升,養殖水池上方要設置遮陽設施。
(6)底質
仔、幼鱘對底質的要求較高,要求池底很光滑,無污染;成鱘對底質的要求不很嚴格,泥沙底質即可。
(7)透明度
透明度反映了水中浮游生物、泥及其他懸浮物質的數量。在仔、幼鱘培育階段,透明度應控制在40~60厘米為好,要及時清除排泄物和加強日常管理;在成鱘飼養階段,透明度控制在30厘米左右即可滿足其要求。
(8)氨氮
氨氮主要是由養殖池中的有機物質分解而來。中華鱘長期生活在氨氮較高的水中,會出現活力減退、生長不良、引起爛鰓等病症,甚至導致大批死亡。對於仔、幼鱘,氨氮最好不超過0.2毫克/L。
(9)水流
中華鱘仔、幼魚,沒有明顯的溯水上游的習性,較喜歡集中在流水口。面積為3~10米2的養殖池,水流量以10~20升/分為宜。
『貳』 世界上什麼動物壽命最長烏龜有幾種動物的壽命比人類長,分別是什麼
烏龜、大象、鯨平均年齡比人長,長壽蟒蛇也有,但極個別的
人的壽命長的原因:首先,人一般吃熟食,能夠避免許多微生物、寄生蟲、細菌等;第二,人比較愛干凈,經常洗澡、洗手;第三,人的居住環境比較好,適應能力較強;第四,由人的基因(染色體)所決定
下面看看動植物壽星榜,最長壽的年齡
美國狐尾松:4844歲
英國櫟:1000歲
湖鱘魚:154歲
露脊鯨:130歲
人類(珍妮?卡門特):122歲
大象:78歲
馬:62歲
日本火蜥蜴:55歲
加拉帕戈斯陸龜:177歲
銀鷗:49歲
蝙蝠:32歲
狗:24歲
兔子:18歲
誠心為您回答,希望可以幫助到您,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好人一生平安,有用的話,給個積分吧!謝謝
『叄』 世界上最長壽的動物是什麼
動植物壽星榜 美國狐尾松:4844歲 英國櫟:1000歲 湖鱘魚:154歲 露脊鯨:130歲 人類(珍妮?卡門特):122歲 大象:78歲 馬:62歲 日本火蜥蜴:55歲 加拉帕戈斯陸龜:177歲 銀鷗:49歲 蝙蝠:32歲 狗:24歲 兔子:18歲。
最近有科學家在南太平洋發現了一種」綠茸線蛇「,它已經活了20萬年了,並且這條蛇還處於幼兒時期。
目前它是活得最長的動物
『肆』 海洋中最長壽的動物
世界最長壽動物是冰島海底的一種蛤類
英國科學家最新研究結果說,一種名為「明」的蛤類動物經鑒定被確認為世界上最長壽的動物.明生長在冰島海底,其貝殼上的紋理顯示,它現在的年齡已達到405歲.科學家將進一步研究其生長過程,以揭開它的長生之道.
據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28日報道,去年,英國班戈大學海洋科學學院的科學家在大西洋北部的冰島海底捕撈3000多個空貝殼和34個存活的明.
這些明長度約為8.6厘米.
它因中國明代而得名
明是一種圓蛤類軟體動物,因為其生長初期正好處於中國明代而得名.
「我們並不知道它們就是明,」艾倫-沃倫麥可參與了當年的捕撈,他說,「於是就把它們送到了實驗室.」
隨後,英國慈善機構「幫助老人」斥資4萬英鎊(約合8萬美元)委託專家研究這些動物的確切年齡及其在海底的生長過程.
因為明身上的貝殼共有405條紋理,科學家們最後斷定,這些動物已經存活了405年.它們比此前發現最長壽的動物還年長31歲.
《泰晤士報》因此調侃說,在明成長初期,英國正處於伊麗莎白一世統治下,而文學大師莎士比亞正在寫作他的《溫莎的風流娘們》.
貝殼紋理如同樹干年輪
明貝殼上的紋理不但是人們斷定其確切年齡的依據,也使其成為紀錄環境變化的活標本.
據科學家介紹,明的貝殼只有在夏季才會生長.在海水溫度較暖,並且食物充足的情況下,明的貝殼上每年都會長出厚度約為0.1毫米的一條紋理.
正因為明貝殼上每條紋理的厚度取決於當時所處的環境,因此,人們可以以此為據,了解當時海底的生態環境以及氣候變化.
「明貝殼上的紋理就像是樹上的年輪,」主導本次研究的克里斯?里卡德松教授是海洋生活學專家,他說,「我們知道海洋圓蛤通常能活200多年,並將氣候紀錄『編入』貝殼中.根據這些數據,我們可以建立北大西洋氣候變化的詳細圖表.」
目前,由於明在研究過程中死亡,它們的肉體部分已被取出,剩下的貝殼將繼續用於科學研究.
長壽之謎尚未破解
限於目前對軟體生物的認識程度,科學家還無法得知明是如何在長達數世紀時間內在海底生活.
「對海底圓蛤的了解可能限於它們(作為食物)的味道,」參與這次研究的理查德?法拉格說,「我們需要破解它們是如何在這么長時間內保持肌肉活力,防止發生病變及保持神經系統完好無損.」
法拉格說,明可能一直處在一種安靜而安全的生長環境中,以使自己長時間存活.正因為這種有些「無聊」的生活,明的繁殖能力可能較差.
「也許繁殖能力因為年齡而衰退,」里卡德松說.
盡管破解明的長壽之謎並非易事,「幫助老人」的發言人說,明的發現為人類探索如何在數百年中保持健康提供了機會.(新華社供本報專稿)
動植物壽星榜
美國狐尾松:4844歲
英國櫟:1000歲
湖鱘魚:154歲
露脊鯨:130歲
人類(珍妮?卡門特):122歲
大象:78歲
馬:62歲
日本火蜥蜴:55歲
加拉帕戈斯陸龜:177歲
銀鷗:49歲
蝙蝠:32歲
狗:24歲
兔子:18歲
『伍』 我需要關於中華鱘的資料,廣西地區有可能出現中華鱘嗎
中華鱘(Aclpenser Sinensis Grdy)是一種大型的溯河洄遊性魚類,是我國特有的古老珍稀魚類。世界現存魚類中最原始的種類之一。遠在公元前1千多年的周代,就把中華鱘稱為王鮪魚。中華鱘屬硬骨魚類鱘形目。鱘類最早出現於距今2億3千萬前的早三疊世,一直延續至今,生活於我國長江流域,別處未見,真可謂「活化石」。
中華鱘系我國特產魚類,體紡錘形,體表披五行硬鱗,吻長,口腹位,歪尾。這是一種海棲性的洄遊魚類,每年9—11 月間,由海口溯長江而上,到金沙江至屏山一帶進行繁殖。孵出的幼仔在江中生長一段時間後,再回到長江口育肥。每年秋季,當中華鱘溯江生殖洄遊時,在各江段都可捕到較大數量的中華鱘,故有「長江魚王」之稱。成體的中華鱘體大而重,雄體一般重68—106公斤,雌的130—250公斤,據稱,最高的記錄竟達 500公斤。中華鱘產卵量也很大,一條母鱘一次可產百萬粒魚子,只是成活率不高,最後成魚的仍為少數。因為長江水流較急,在動盪的水浪中進行受精,自然受精不完全,這就淘汰了一批魚卵。受精卵在孵化過程中,或遇上食肉魚類和其它敵害,或「驚濤拍岸」,又要損失一大批。即便孵成了小魚,「大魚吃小魚」,還會有一定的損失。如此「三下五去二」,下的魚子雖多,能「成魚長大」而傳宗接代的卻不多。實際上,這是動物在進化過程中生殖適應的結果。凡在個體發育過程中幼子損失大的種類,下子則多;反之,則少。這不是「上帝」的安排,而是那些下子少、損失又大的種類在歷史的長河中被淘汰了。
中華鱘雖然個體龐大,但卻攝食「斯文」,只以浮游生物、植物碎屑為主食,偶而吞食小魚、小蝦。據統計,長江上游每年可產中華鱘2、3萬公斤。但近年來捕撈過多,加之此魚繁殖率低、成熟期長(10年左右),其種群數量已日趨減少。為使這種我國特產的「活化石」免遭滅頂之災,有關部門已把中華鱘列為保護對象。但有些具體問題仍有待解決。譬如長江葛洲壩水利樞紐建成後,切斷了中華鱘由海口上溯金沙江生殖洄遊的通道,以致那些大腹便便的母鱘,被阻於壩下而喪身。如何解決壩區的魚道問題,已迫在眉睫。可喜的是,據悉,有關中華鱘的人工繁殖和放流工作已試驗成功。如若通過具體實踐,使中華鱘能在淡水中定居並繁衍後代,那就更有現實意義了。
我國曾在遼寧北票晚侏羅世(距今1億4千萬年前)地層中發現過鱘類化石,名北票鱘。這種鱘只在兩體側有一行側線鱗,其它體表裸露,與中華鱘體披五行鱗者不同
鱘形目鱘科鱘屬的一種。又稱鱘鯊、大臘子。因產地是中國而得名。體長1.7~3米;體重 40~ 378千克,最大個體重達500千克以上。體梭形。吻尖長。尾歪形。體具5縱行骨板狀大硬鱗 。 一般頭部和體背側青灰色或褐色 , 腹部白色,各鰭均為青灰色,側、腹板間的側板下方體色有過渡區。
分布於太平洋西北及中國海南島以東到黃渤海等海區和珠江、錢塘江、長江、黃河等淡水河流。為洄遊性的底層魚類。由海入江,喜聚於河口。成熟群體10~11月在江河上游產卵於深潭和水流湍急河床岩石壅 積處 。性成熟 9 ~ 25齡。懷卵量47.5~144.5萬。卵沉性,橢圓形,灰綠色 ,具粘性。生長較快。以動物性食物為主,產卵期一般停食。
鱘類最早出現於距今2億3千萬前的早三疊世,一直延續至今。
鱘科動物在兩億年前曾經盛極一時,資格比恐龍還老。現代鱘只是它們的子遺,所以中華鱘是有名的活化石,對古生物學,地質學的研究有重要意義。
中華鱘是我國特有的古老珍稀魚類。遠在公元前1千多年的周代,就把中華鱘稱為王鮪魚。它的吻尖突,口小無牙,身體呈橢圓筒形。口前有四條觸須,用來搜尋水底的無脊椎動物、小魚和其他食物。中華鱘魚是大型洄遊性魚類。它們像游牧民族,生在江河裡,長在海洋中,在那裡成長、發育,成熟期約需9-12年。完全成熟後,再遷移到我國淺海地區進入河口,在那裡肥育、棲息。秋季,順長江逆流而上,直至長江上游的金沙江一帶產卵繁殖。幼魚孵出後,便跟隨著親魚遠征,向河口、海洋游去。中華鱘魚的壽命很長,可活一二百年。魚體可長達2米以上,雌魚體重約二三百千克。中華鱘魚肉質肥美,卵可制魚子醬,是珍貴食品;鰾和脊索可制魚膠,所以過去一直遭到過度捕撈。許多水利工程由於忽視生態平衡,也使這種魚類自然資源遭受嚴重影響。現在,中華鱘魚有瀕於滅絕的危險,因此要求嚴加保護。
近年來,水質的污染,對中華鱘親魚的性腺發育、自然繁殖受精卵的孵化以及幼鱘的生長和發育均不利。受水質污染的影響,長江口幼鱘分布范圍已明顯縮小,如70年代以前,中華鱘幼魚曾是杭州灣的四種主要捕撈對象之一,目前,該水域已難覓幼鱘蹤跡。而長江口的幼鱘也因水質污染出現了肝癌病變。80年代後,中華鱘產卵群體中性別比例嚴重失調,雌、雄比已達到3:1甚至5:1,中華鱘雄性親魚精子活力逐年下降,也可能與長江水質污染有直接關系。
葛洲壩水利工程的建設也對中華鱘的生存環境造成影響。這項工程建設以前,產卵的中華鱘逆水而上一直到達金沙江,葛洲壩截斷長江水道後,洄遊的中華鱘只能到達壩下,產卵江段由原來的800公里縮減到7公里,產卵場數量由原來的16處減少到1-2處,產卵場面積也只有0.4平方公里,這使得產卵洄遊的中華鱘數量銳減。
中華鱘數量減少的另一個原因就是人為捕撈。1988年以後,中華鱘雖然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但每年仍有相當數量的中華鱘被誤捕和非法捕撈。僅宜昌江段,1986-1996年間,漁民誤捕放流的中華鱘就達155尾,還有沿江的部分漁具對幼鱘資源的破壞也較嚴重。調查表明,1988-1992年間,僅在中華鱘幼魚集中分布的長江口崇明島東部灘頭及其部分延伸淺灘,每年幼鱘的總誤捕量為6350尾至7060尾。除此之外,中華鱘數量減少還因為初次性成熟年齡較高、重復繁殖間隔時間長、受精卵存活率低等自身及其它方面的原因,自身繁殖存活率低等方面的原因。
有關單位的調查資料記載:1981-1990年產卵洄遊的中華鱘年平均為2079尾,1998年為680尾,1999年為601尾,2000年約343尾,2001年為257尾。統計資料表明,中華鱘資源急劇下降,而處於瀕臨滅絕的狀態。
為保護好中華鱘的繁延,國家和相關地方均採取多種保護措施。
1988年,中華鱘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1996年,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宜昌中華鱘自然保護區。
2002年,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建立長江口中華鱘幼魚自然保護區。
建立宜昌和荊州中華鱘保護站。1986-1996年的十年間,僅宜昌江段,漁民誤捕放流的中華鱘達155尾。
建立了中華鱘幼魚搶救站,對誤捕的受傷的中華鱘幼魚進行搶救和護養,每年可搶救放生幼鱘數十尾至數百尾。
進行人工繁殖並將幼鱘放流長江。本世紀70年代,中華鱘人工繁殖在金沙江產卵場采獲得初步成功,並且進行了少量放流。1983年,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等單位在葛州壩下成功地進行了人工繁殖,同時也進行了人工放流。此後,原水利部中華鱘研究所也成功進行了人工繁殖。由於中華鱘人工繁殖的技術日趨成熟,特別是中華鱘人工蓄養成熟,使放流能夠有計劃地進行,中華鱘培育技術的不斷提高,使大規模的人工放流成為可能。目前採用的標記方法,還可以區分人工放流與天然繁殖的幼鱘。
長江水產研究所1997年開始,中華鱘苗種培育技術有新突破,大規模培育中華鱘成活率達到80%或更高,1998年在培育出約8萬尾體長12-20厘米中華鱘幼魚,大大突破了歷史記錄,為大規模人工放流奠定了基礎。
從1983年至1998年底,幾家科研所共向長江、閔江、珠江等水域放流各種規格的中華鱘約580萬尾。到2004年底,向長江水域放流10厘米規格的中華鱘幼苗約60萬尾。1981年以來共放流各種規格中華鱘600多萬尾及大規格中華鱘魚苗千餘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