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三道拐古街的歷史
根據文獻記載:長壽舊屬巴郡枳縣,元朝末年改置長壽縣,縣址在今鳳城街道河街,瀕臨長江。河街是長壽縣的政治、文化、經濟中心。大約在明代中葉,開始建造後街和上後街,這就是現在三倒拐的下半部分。到了清嘉慶四年(1799),江蘇狀元石韞玉從翰林院出守重慶,來長視察,因「周覽原隰,相度厥基,故治瀕流,不可營造」,決定將縣署遷往鳳山新署街即現在的鳳城。但河街仍是經濟和文化的中心,為方便民眾往來,修建三倒拐,與上下後街相通。長壽縣城由新城和舊城兩部分組成,連接新城和舊城的通道就是三倒拐、和平街,統稱三倒拐。 在民國三十三年(1944)長壽縣志有河街的詳細記述:「時有三倒拐共二里,與新街、長樂街、下後街、上後街、上魚市街相通,皆相連接由城至江岸碼頭之大道。」當時,河街與城內居住的人口大體相當,兩地往來均經過三倒拐。在抗戰時期,三倒拐是長壽最繁華的地段,民族工業發達,有麵粉廠、鹽、茶等店鋪100餘家,為重慶提供了大量的糧食、蔬菜、肉類等後勤保障物資,為中國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都做出一定的貢獻。三倒拐中部原有一座武廟,抗戰時期曾作為國民政府第十一陸軍醫院,專門接受在前線負傷的軍人,許多從前線下來的傷員治好傷後就在三倒拐定居,至今仍有人健在。三倒拐已成為市民休閑健身的去處,居住人口逾千人。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縣人民政府將建築全部收歸國有,由房管部門管理,由城鎮居民居住。
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三道拐手工一條街非常發達,很多人以此為生。從山下到山頂,有酒館、卷煙廠、布鞋廠、老相館、川劇院等等。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國開展第二次全國文物普查,首次對三倒拐進行了調查,並加以保護,禁止拆除,禁止非法改造。
2001年12月25日,經國務院批准,長壽撤縣設區。之後,長壽區政府對三道拐作出旅遊開發規劃,對這條老街的道路和房屋進行了局部的修復改建,安裝了路燈和垃圾箱等。
2006年,長壽區建委委託重慶大學進行三倒拐保護更新設計,得到長壽區政府的支持。三倒拐的保護納入了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
② 請問中國歷史上的寡婦清是誰
巴寡婦清,今長壽千佛人,中國最早的女企業家,秦始皇眼中的「一姐」,出巨資修長城,為秦始皇陵提供大量水銀。晚年被接進宮,封為「貞婦」。
巴寡婦清
巴寡婦清生卒於秦惠文王設置巴郡之後到秦朝初期,為當時我國南方著名的大工商業主。據史籍記載,巴寡婦清一家,因擅丹穴之利數世,積聚了數不清的資財。到她掌管經營家業後,更至「僮僕千人」。她曾憑借財力而保一方平安,並對國家修築萬里長城給予過資助,連秦始皇也十分看重她,尊其為「貞婦」。她死後,就埋葬在家鄉今千佛寨溝龍寨山。隨後,秦始皇又下令在其葬地築「女懷清台」,以資表彰。獲此殊榮者,在有秦一代,並不多見。其事跡。《史記》、《一統志》、《括地誌》、《地輿志》、《輿地紀勝》、《州府志》等史載有記載。 推薦評語:巴寡婦清實為巴國、巴郡時期今重慶地區工商業發展水平的標志性人物。 梁海燕攝
[1]位於重慶市長壽區江南鎮龍山寨的巴寡婦清的原墓地,給經濟讓路,龍山寨已變成開發區。目前巴清尚沒有「入土為安」。
身世探究
晉 華陽國志
人常琚在<<華陽國志.巴志>>中說巴寡婦清是巴郡枳縣(今涪陵)人,<<長壽縣志>>因此認定她是長壽人,而彭水近幾年也提出種種理由證明她是彭水人。由於司馬遷沒有明確交待巴清的藉貫,後世只能分析和猜測,<<華陽國志>>也只是一種猜測,不能全信,<<長壽縣志>>的結論也只能是一家之言。巴寡婦清很有可能是重慶酉陽人,其理由有二:首先,從歷史沿革和行政歸屬上看,今酉陽上古為梁、荊二州接壤之域,春秋為巴之南鄙,秦屬巴郡,兩漢為巴郡涪陵(治所在今彭水郁山鎮)、武陵郡遷陵(治所在今湖南保靖遷陵鎮)二縣地。因此,巴清是酉陽人,在行政轄區上沒有矛盾;其次,巴清世代以采煉丹砂致富,今涪陵、長壽等地從來不藏丹礦,而酉陽縣地是丹礦蘊藏帶,早在商代就有采煉丹砂的文字記載,元、明、清歷代,酉陽歷代土司每年均向中央王朝納貢獻丹。如果說巴清是長壽人,在兩千多年前的交通運輸條件下,要從上千里之外的酉陽運礦加工,純屬天方夜譚。所以,巴清應當是酉陽人。
是否有私人武裝
因為司馬遷說巴寡婦清"用財自衛,不見侵犯"、"禮抗萬乘,名顯天下"之語,近幾年來便有人撰文猜測,她可能養有一支龐大的私人武裝,並計算她每年要支出巨額的軍費。巴寡婦清作為一名商人,沒有必要花龐大的軍費養一支私人武裝。我們知道,商人的終結目的是賺錢,是用盡可能少的投入換取盡可能多的利益,從古至今,還沒見真正的商人花巨額資本維持一支武裝力量。巴寡婦清是一個極具商業頭腦的工商企業主,她不會去干那種傻事,她只需有適當的保安力量護礦護廠就夠了。擁兵自重從來是那些有政治野心和權力慾望的人,她對政治權力不感興趣,何況,擁有一支龐大的武裝,必然引起各方勢力的關注,必然成為眾矢之的。至於所謂"禮抗萬乘",並非巴寡婦清和秦始皇相抗衡,而是有萬乘之尊的秦始皇對她以禮相待。所以,巴寡婦清不可能擁有一支龐大的私人武裝。
不是「貞婦」勝似「貞婦」
因為司馬遷"秦皇帝以貞婦客之,為築女懷清台"之語,有人便憑豐富的想像,說巴寡婦清用丹葯討秦始皇歡心而得寵,並以易學得出她是"巫女"的結論。這是對巴寡婦清妖魔化曲解。雖然司馬遷對巴清得秦始皇最高禮遇的原因未作交待,但我們分析可以得出一種可能。巴寡婦清早年喪夫,為了繼承家業沒有再嫁,並非是為守節而從一而終。在中國歷史上,秦漢在兩性問題上是比較開放的,婦女喪夫再嫁本屬常事,有的再嫁多次也無人非議。如<<史記.陳丞相世家>>記載,陳平所娶之妻張氏,就是曾克五夫的女子,也就是說,陳平是她第六任丈夫。巴寡婦清一生沒有再嫁,主要原因是為支撐龐大家業,不是守節做"貞婦"。她不是什麼"巫女",她得秦始皇最高禮遇,很可能是晚年將自己的全部財富捐給長城工程,同時為秦始皇的驪山陵墓提供大量的硃砂和水銀,所以,秦始皇十分感動,將她迎去咸陽客居以頤養天年,並為她築「懷清台」以示彪炳。
編輯本段重慶名人典
兩名古代女子入選 在名人典上,兩名女子格外引人注目。秦朝時期,今長壽區千佛鄉的巴寡婦清,其夫家在巴地經營丹砂,為富有的大工商業主。丈夫死後,她不僅守住了家業,並在晚年捐贈巨資,支持秦始皇修築長城。巾幗英雄花木蘭是民間的虛構人物,但「重慶」卻出了一位真資格的巾幗英雄秦良玉,秦良玉是重慶府忠州人(現忠縣人),明朝1599年,隨夫率兵平定多場叛亂,收復成都重慶等地,因軍功卓越封誥命夫人,委以總兵官,是中國正史唯一記載的巾幗英雄,且是帶兵的大將。
編輯本段秦始皇眼中的一姐
當御醫微微搖頭輕嘆一聲退下之後,一股寒意沿脊樑迅速遍及秦始皇全身,他長長地嘆了一口氣,默默地坐在巴寡婦清的病榻邊,靜靜地凝視著眼前這張蒼老而安詳的臉,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母親趙姬。 在秦始皇叱吒風雲的一生中,女人既起了最關鍵的作用,又在他眼中微不足道。他既感激母親趙姬與呂不韋為自己所付出的一切努力,又為自己無法明了的身世惱羞成怒,他無法容忍自己的母親是一個與若干男人有染的庸俗女人,因此一怒之下將她永遠囚禁在深宮。而眼前這位已經悄然離開人世的老婦,一位來自西南偏僻窮鄉的寡婦,卻使他產生了平生少有的感動與憐憫之情。在後世眾多的史籍中,都曾記錄下這位「千古一帝」與「絕世暴君」跟這個來自重慶的寡婦非同尋常的關系。 巴寡婦墓
清,是巴寡婦的姓名。她是重慶長壽人,生於秦惠文王設巴郡(重慶)之後到秦朝初年。據說,清出身寒微,少年時跟父親學習詩書,因為相貌與氣質出眾,嫁給了當地一位青年企業家。不幸的是,事業有成的丈夫英年早逝,寡婦清不顧世俗偏見,毅然挺身主持起丈夫留下的偌大家業——當時勃勃興起的開汞煉丹業。 因為那時的人們沉迷於尋求長生不老之葯,尤其是秦始皇兼並天下之後,作為煉丹用的原材料丹(朱)砂供銷兩旺,而且秦始皇耗時費力的龐大皇陵地宮工程需要無法估算的水銀,看準商機的寡婦清,很快將自己生產銷售網路遍布全國,成為當時的丹砂業壟斷企業,富甲天下,「僮僕千人」,前來投靠打工的人更是成千上萬,其實力足以與萬乘公卿分庭抗禮。 先富起來的寡婦清不僅為富能仁,全力以赴搞好勞工福利待遇,積極扶貧濟困,還組建了龐大的私人武裝保護一方平安,被鄉人奉為「活神仙」,並被作為成功民營企業家受到越來越多的人尊崇。 封她為「貞婦」。並感她年歲已高,並念她在鄉下孤寡無後,詔她住進皇宮,給以公卿王侯的禮遇。從此,巴寡婦清的事跡「名顯天下」。 秦始皇按清的遺願,將其靈柩運回清的家鄉,厚葬於長壽龍山寨,在墓地修建高台,並親筆題寫了「情清台」,寄託自己無限的哀思,表達對清的懷念和敬意。 長期以來,以農業生產的歷代王朝都對工商業加以打擊和節制,因此歷來對寡婦清及她與秦始皇的關系都褒貶不一,連思想激進的王安石,也嘲笑「兼並乃奸回……秦王不知此,更築懷青台」。到了手工業相對發達的後明時期,人們才開始正視寡婦清的成就和偉大胸懷,明末詩人金俊明就有詩雲:「丹穴傳貲世莫爭,用財衛國能守貞。龍祖勢力傾天下,猶築高台懷婦清。」 時至今日,巴寡婦清已經被奉為代表重慶地區巴國、巴郡時期工商業發展水平的標志性人物。 這位有感皇恩浩盪的女實業家,到咸陽後不久就卧病不起,幾經御醫治療無效,最終客死京城。不知道她如何看待一直守候身邊的皇帝,她與他,一個馳騁商海風光無限,一個縱橫天下所向披靡。他那麼敬重她,讓她享受到他的母親都無法享受的禮遇,是惺惺相惜?還是將她視為一個胸懷天下的尋常母親?不知道,在清的彌留之際,她在想些什麼,她又跟眼前憂傷的皇帝說了些什麼;也不知道,他看著她在眼前漸漸遠去,又在想些什麼,又對這個看起來像自己的母親的一樣衰老的母親的女人說了些什麼。——這一切都將永遠是一個迷,而正是這些像迷一樣的細節才最富真情,這樣的真情永遠是被歷史疏漏的重要環節。那也許更可能是一語成讖,誰又知道呢?
編輯本段中國最早的女企業家
兩千多年來,對巴寡婦記載最明確、詳細的是司馬遷的《史記·貨殖列傳》。但這個記載也非常簡單——— 「巴寡婦清,其先世獲得丹礦,數代擅其利,家財之多難以計量。這個窮鄉僻壤的寡婦,禮抗萬乘,名顯天下,難道不是因為她太富有了嗎!」 在若干典籍中,我們還發現巴寡婦清「捐資長城,以贊軍興」的記錄,這一點,在民間也有很多傳聞。長城是當時一項耗資巨大的國防工程。 現在,我們對這個商業帝國有了第一個概念———禮抗萬乘,財富難以計量。 《華陽國志·巴志》說,巴寡婦清是巴郡枳縣人,死後葬於長壽縣千佛場龍山寨。 《長壽縣志》對她的記載則有更多的信息,說巴清家族的僕人上千、徒附和私人保鏢上萬。 秦始皇?恐怕沒有人不知道的,他叱吒風雲,統一六國,成為中國的第一任皇帝,他高高在上,無人能比……巴寡婦清?知道的恐怕就沒有幾個人了,然而,她與秦始皇的關系卻非同一般。 巴寡婦清,有《史記·貨殖列傳》記載曰:有個寡婦名叫「清」,數代壟斷丹砂開採的生意,秦始皇曾為她修築了一座豪華的紀念碑——懷清台,以表彰她的「貞節」。巴清,秦始皇時期巴郡枳縣人,其祖上從商業,開采丹砂,日漸形成了壟斷,後等到她繼承祖業的時候,他們家族產業已經如雪球般滾得很大很大了,在當時,她成了今天名副其實的商界女強人!但是,在重農抑商的秦皇時,她怎麼會和秦始皇扯上關系呢?而且非一般的關系?! 正是由於巴寡婦清掌握並提高了煉丹技術,合理安排生產布局規模,從而被近代史學家、經濟學家稱作「中國最早的企業家」或「中國最早的工商業主」。 秦皇統一六國,除了在治理國家方面大肆改革,促進國家的發展,同時,卻沒有忘記給自己修建陵墓——酈山陵,有形容:秦始皇陵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又據考古研究勘查推論,陵墓中地宮里的水銀正如司馬遷描繪的那樣:以百川、江河、大海為藍本。保守估計至少有100噸水銀。100噸水銀在現在的今天,也不是個小的數目,這100噸水銀從何而來呢?再有研究:天然水銀非常稀少,當時,水銀主要是用丹砂提煉出來的!在當時巴清壟斷丹砂和水銀的時代,秦始皇陵中的水銀理所當然,是由巴清提供的。 不僅如此,在秦皇修建長城時,巴清也出了巨資捐款,表面上看,在巴清與秦始皇之間架上橋梁的,是水銀和提煉水銀的丹砂,以及修建長城的捐資。但再細想下,在權力壟斷的秦朝,始皇要獲得水銀,長城要獲得民間資金的支持,並不需要通過對商人的極端恩寵來實現,可以直接強硬的沒收或者拿來,不用費那麼大的周折等著捐助,這個,還因為巴清的另一種身份所致。 一切的一切,已經明了,巴清,秦皇時巴郡枳縣人,早年喪夫,無子無女,後又繼承了祖上水銀和丹砂產業,並形成全國性的壟斷,後捐巨資修建長城,捐巨量水銀修建秦皇墓,……秦皇敬重其人又專門下旨修築「懷清台」以示褒揚,又譽其為「貞婦」者。
編輯本段龐大的私人武裝
在《史記》、《漢書》等正史的記載中,專家們都注意到了巴寡婦「用財自衛,不見侵犯」這個描述。這是什麼意思呢? 專家們認為,巴寡婦用她無法計量的財富豢養了一支龐大的私人武裝,以保護其遍及全中國的商業網路。 《華陽國志·巴志》說,巴寡婦清是巴郡枳縣人,死後葬於長壽縣千佛場龍山寨。 《長壽縣志》對她的記載則有更多的信息,說巴清家族的僕人上千、徒附和私人保鏢上萬。 比秦朝稍後的漢代,地方豪強擁有成百上千的徒附、家丁是常見的。「徒附」,既指豪強地主土地上的依附農民,又指豪強豢養的私人武裝———家丁。結合《史記》、《漢書》記載巴寡婦「禮抗萬乘」的情況,我們大體可以相信《長壽縣志》的記載。 一些學者從秦滅巴國改設巴郡的歷史,考證當時巴清家族的所在地———枳縣(包括今長壽、涪陵、武隆、南川、彭水、墊江、綦江、黔江等地),全縣人口總計不到5萬人。那麼,巴清家族的徒附家丁竟占據枳縣人口五分之一。這可以讓我們從側面看清巴清勢力的龐大。 我們可以確信,即使保守估計,巴清也應當擁有一支數千人的私人武裝。 豢養這樣一支武裝是個什麼概念呢?
編輯本段不受法典約束的寡婦
秦統一後,首先在全國各地展開了一場收繳兵器的運動。那時的環境,就連私藏一把殘戈鈍劍,都要受嚴厲的懲罰,更別說擁有私家武裝。 《史記·秦始皇本紀》說,始皇兼並天下後,立即收繳了天下兵器,運到咸陽加以熔化,鑄造成編鍾,又鑄造了十二個重3萬公斤的「金人」(銅人)安放在宮廷里。這表明秦始皇對民間武裝的忌諱之深。 《秦律》也有明文規定:天下兵器,不得私藏。 在一個嚴禁民間私藏兵器的時代,巴清竟擁有自己的武裝,可見其個人勢力的龐大。而這種勢力,顯然是以她龐大的產業實力為基礎的。 現在,我們看見了一個能夠凌駕於嚴苛的法典之上的,擁有無量財富的單身女人。而她,身處2200多年前被視為「窮鄉」的峽江地區。
編輯本段窮鄉寡婦,禮抗萬乘
兩千多年來,對巴寡婦記載最明確、詳細的是司馬遷的《史記·貨殖列傳》。但這個記載也非常簡單——— 「巴寡婦清,其先世獲得丹礦,數代擅其利,家財之多難以計量。這個窮鄉僻壤的寡婦,禮抗萬乘,名顯天下,難道不是因為她太富有了嗎!」 司馬遷為什麼感嘆? 「一個窮鄉僻壤的寡婦」,居然「禮抗萬乘」,與一個強盛帝國的君王相匹敵!這是當時任何人都不敢想像的,或者說,這是十分反常的。 在若干典籍中,我們還發現巴寡婦清「捐資長城,以贊軍興」的記錄,這一點,在民間也有很多傳聞。長城是當時一項耗資巨大的國防工程。 現在,我們對這個商業帝國有了第一個概念。
編輯本段後人評價
先富起來的寡婦清不僅為富能仁,全力以赴搞好勞工福利待遇,積極扶貧濟困,還組建了龐大的私人武裝保護一方平安,被鄉人奉為「活神仙」,並被作為成功民營企業家受到越來越多的人尊崇。 封她為「貞婦」。並感她年歲已高,並念她在鄉下孤寡無後,詔她住進皇宮,給以公卿王候的禮遇。從此,巴寡婦清的事跡「名顯天下」。 秦始皇按清的遺願,將其靈柩運回清的家鄉,厚葬於長壽龍山寨,在墓地修建高台,並親筆題寫了「情清台」,寄託自己無限的哀思,表達對清的懷念和敬意。 長期以來,以農業生產的歷代王朝都對工商業加以打擊和節制,因此歷來對寡婦清及她與秦始皇的關系都褒貶不一,連思想激進的王安石,也嘲笑「兼並乃奸回……秦王不知此,更築懷青台」。到了手工業相對發達的後明時期,人們才開始正視寡婦清的成就和偉大胸懷,明末詩人金俊明就有詩雲:「丹穴傳貲世莫爭,用財衛國能守貞。龍祖勢力傾天下,猶築高台懷婦清。」 時至今日,巴寡婦清已經被奉為代表重慶地區巴國、巴郡時期工商業發展水平的標志性人物。 這位有感皇恩浩盪的女實業家,到咸陽後不久就卧病不起,幾經御醫治療無效,最終客死京城。不知道她如何看待一直守候身邊的皇帝,她與他,一個馳騁商海風光無限,一個縱橫天下所向披靡。他那麼敬重她,讓她享受到他的母親都無法享受的禮遇,是惺惺相惜?還是將她視為一個胸懷天下的尋常母親?不知道,在清的彌留之際,她在想些什麼,她又跟眼前憂傷的皇帝說了些什麼;也不知道,他看著她在眼前漸漸遠去,又在想些什麼,又對這個看起來像自己的母親的一樣衰老的母親的女人說了些什麼。——這一切都將永遠是一個迷,而正是這些像迷一樣的細節才最富真情,這樣的真情永遠是被歷史疏漏的重要環節。那也許更可能是一語成讖,誰又知道呢? 中國最早的女企業家 兩千多年來,對巴寡婦記載最明確、詳細的是司馬遷的《史記·貨殖列傳》。但這個記載也非常簡單——— 「巴寡婦清,其先世獲得丹礦,數代擅其利,家財之多難以計量。這個窮鄉僻壤的寡婦,禮抗萬乘,名顯天下,難道不是因為她太富有了嗎!」 在若干典籍中,我們還發現巴寡婦清「捐資長城,以贊軍興」的記錄,這一點,在民間也有很多傳聞。長城是當時一項耗資巨大的國防工程。 現在,我們對這個商業帝國有了第一個概念———禮抗萬乘,財富難以計量。 《華陽國志·巴志》說,巴寡婦清是巴郡枳縣人,死後葬於長壽縣千佛場龍山寨。 《長壽縣志》對她的記載則有更多的信息,說巴清家族的僕人上千、徒附和私人保鏢上萬。 秦始皇?恐怕沒有人不知道的,他叱吒風雲,統一六國,成為中國的第一任皇帝,他高高在上,無人能比……巴寡婦清?知道的恐怕就沒有幾個人了,然而,她與秦始皇的關系卻非同一般。
③ 秦皇陵墓里上百噸的水銀是從和而來的呢
按照地理位置推想,秦始皇陵的水銀來源應該不止一個渠道。其中距離最近的一條線索,來自於陝西南部的旬陽。
旬陽,這座城市非同一般。因為漢江和旬河正好在此交匯,形成了一個天然的太極圖,所以旬陽縣成為歷史上有名的「太極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賦予了旬陽縣神奇的自然景觀,同時也蘊藏了豐富的礦產資源,它是全國最大的汞銻礦產基地。
就在旬陽縣公館鎮附近的礦山上,考古學家找到了大量的古礦洞,大小有一百多個,最深的有幾百米,最淺的十幾米,形狀最大的地方空間很大,小的則只能容納一個人進去。
這些礦洞是扁形的,人剛好能爬進去。之所以是扁形的,專家認為,是因為古時材料不行,是沿著礦脈打進去的,所以能勉強進去一個人。另外,礦洞外面結的足有一寸厚的古銹,也可以判斷出它的年代非常非常長。
老礦洞的存在證明了旬陽縣開采汞礦的久遠歷史,在旬陽縣博物館秦漢史展廳里,出土的文物又給人們提供了新的線索。
在古代,水銀的一個重要用途就是製造鎏金青銅器,而這些戰國時期的文物無疑證明了早在那個時代就已經有人開始使用水銀了。同時,館里眾多的文物也向我們傳達了這樣一個信息,早在秦朝以前旬陽就已經是一個重要的城鎮了。
到了諸侯割據的戰國時代,旬陽正處在秦、楚兩國的交界地帶,雖說位於山區,陸路交通十分不便,不過險要的地理形勢、便利的水路運輸又讓這里成為了秦、楚兩國必爭之地。
公元前221年秦國滅掉了楚國,終於佔領了著名的旬陽,也佔有了水銀的蘊藏地。於是今天人們可以遙想2000多年前的秦國人,就是在這寬闊的漢江水面上,為眾多的船隻掛起了風帆,裝載著大量的汞礦石浩浩盪盪地從旬陽駛向了秦始皇陵。
但是,按照當時秦朝的能力,這些水銀的開采應該是一個十分浩大的工程。專家們認為,除了陝西旬陽縣之外,這些水銀最有可能是從當時最大的汞礦產地重慶東南地區運過來的。而當地最大的汞礦主,是一個叫清的寡婦。她可不是一個普通的女人,因為她和秦始皇陵有著千絲萬縷的神秘聯系,留下種種千古傳奇。
揭秘一
水銀來自重慶
《史記》專門記錄經濟事件的篇章《貨殖列傳》里,特別提到了清這個特殊的女人,她是一名生活在四川的寡婦,因為她的家族掌握了丹穴山這個地方,世代靠著它,賺了很多錢。其中,丹穴山指的就是現在重慶市酉陽縣的銀嶺山,這里自古以來就以盛產丹砂而著名。
丹砂,在古代,除了用作書寫、繪畫和化妝的顏料外,另一個最主要的用途就是提煉水銀。《漢書》中的《食貨志》中更為明確地說到:巴寡婦清,其家族數代壟斷丹砂經營,成為巨富。
雖說史料中記載了清家族在巴蜀之地世代經營丹砂,在秦代時清也是當時最大的丹砂經營者,不過並沒有提到她和秦始皇陵有什麼關系,那麼如何認定秦陵地宮的水銀就來自清或者是巴郡這個地方呢?
原來,東漢學者許慎的《說文解字》記載,在上古時代,丹砂這種紅色礦石的主產地很少,主要集中在巴郡和南越兩地,也就是現在的重慶和廣西。
而先秦古書《逸周書》里,更是記載過,在西周時期,就有巴蜀地區的人向周王進貢丹砂。也就是說,早在秦朝之前,帝王們就知道並獲得過這里盛產的丹砂。這些歷史記載,讓專家們迅速圈定,秦始皇地宮的大部分水銀就來自於巴郡這個地方。
通過種種調查,考古學家認為,在秦漢時期,汞礦主要的開采地應當是在今天的重慶市,湖北的西部,重慶的東南部和貴州的東北部,就是武陵山區這一帶。
很多年前,重慶地質勘探大隊在銀嶺山上,先後找到了幾十個大小不等的老礦洞。
老礦洞的發現,證明了歷史記載的准確性:巴山地區的汞礦開發的確在秦朝就已經大規模開始。
那麼在2000年前的秦朝,又是如何翻山越嶺,把從深山中開采出來的礦石運到數百公里之外的秦始皇陵呢?
歷史上的嘉陵江是一條非常通暢的運輸的航道,從重慶開始沿嘉陵江而上,通過閬中。再北到廣元,然後翻過秦嶺通過嘉陵江進入陝西境內,這是水道。這是先秦以來一直到近現代川陝之間一條主要的交通要道。
揭秘二
巴女清的傳奇
豐富的汞礦資源,便捷的水路運輸,種種條件都可證明秦陵地宮里的水銀來自川東南地區。可在當時究竟有誰有數量如此龐大的水銀呢。擁有如此實力的,正是巴蜀女子清。
而清不僅僅是當時最大的丹砂經營者,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發現,這個女人有著非同尋常的人生經歷,秦始皇對待她,實在有著太多的反常舉動。
司馬遷在《史記》中,評價清時,用了意味深長的八個字,那就是「禮抗萬乘,名顯天下」。意思是,她可以與皇帝分庭抗禮,名揚天下。一個生活在窮鄉僻壤的女商人,居然能與君王的排場相匹敵,這在秦始皇當政的霸權時期,是任何人都不敢想像的。《史記》中還有描述清的另一段文字,那就是「用財自衛,不見侵犯」,就是說清用自己的財富豢養了一支私人武裝,來保護她的丹砂經營。《長壽縣志》里則詳細記載了清家族的僕人上千、私人保鏢上萬。
二十年前,在彭水縣郁山鎮,考古學家發現了在一些河流流經的地方,有許多神秘的山洞,它們有天然形成的,也有人工開鑿的,考古人員認定這些山洞是當年清囤放武器的山洞,可以想像,在這些山洞裡將會存放數量多麼龐大的武器,而這些武器背後的軍隊,也無疑是龐大的。
清收藏武器的山洞,進一步驗證了《史記》中提到的清有私人武裝的事實,這讓歷史學家感到震驚。
在一個嚴禁民間私藏武器的秦代,清竟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韙,不但沒有受到任何懲處,反而得到了帝王高度器重,這不能不說是件奇事。
就在專家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他們又在史書中發現了一個更為反常的記載,說:清早年喪夫,終生守寡沒有再嫁,秦始皇因此封清為「貞婦」,並命人在當地修建了一座「懷清台」來加以表彰。
對「貞操女子」大張旗鼓的表彰,是在宋明理學興起以後才出現的,在秦漢以前寡婦再嫁並沒有被禮教所束縛,例如東漢時期著名的蔡文姬,她一生嫁了幾次,也並沒有因此受到人們的嫌棄。
那麼秦始皇為什麼會對一個「女商人」的「貞節」大加表彰呢?他對她的器重,真是出於對「貞操」的贊賞嗎?
從禮抗萬乘,到用財自衛,再到貞節牌坊,清果然是一個不同尋常的女人,難道僅僅因為她的富有么?或是她擁有著美貌無雙的容顏?這其中是不是隱藏著更大的秘密呢?
揭秘三
她是巫山「神女」
清家族的所在地巴郡枳縣就是如今的重慶東南地區,幾年前,考古人員在重慶市長壽區江南鎮龍山寨找到了清的陵墓,由於年代久遠,墓穴的地上建築已經面目全非。但是正是這個發現,讓謎底的揭曉更近了一步。
原來,專家們把清墓穴所在的長壽區、武器庫所在的彭水縣、汞礦所在的酉陽縣,圈在一起觀察,竟然發現,清所掌控的勢力范圍,恰恰處在中國巫文化的發源地巫山的范圍之中。
巫山是上古神話中的神山,靈山,是中國巫文化的發祥地,更重要的是那裡還是「不死之葯」的主要產地,而在當時丹砂與水銀就是「不死之葯」的代名詞。
事實上,被譽為遠古智者的巴人巫師,很早就了解丹砂這種特性,開始了漫長而神秘的丹術之路,並以此擁有了峽江流域無可爭議的通神力量。
在進行巫術意識過程當中,有一個天和人之間交流的過程,而這個交流的過程不能像正常的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它需要有一些外在性的體征,服用丹砂或者丹砂的細末甚至服用輕微的水銀,它可以導致身體僵硬,全身發抖,這是巫術儀式當中必不可少的一個層面。
現在讓我們想想,清生活在一個巫師聚集的地方,巫師的力量離不開丹砂,而她又是丹砂的頭號掌控者,她應該是一個什麼身份呢?
如果作為最高的軍事首領或軍事長官和行政長官,在當時巫文化盛行的狀況下,不掌握巫術肯定不行,只有將政權、軍權、神權統一掌握的人,才能真正控制強大帝國的財政力量,而清她能夠控制。
因為種種跡象表明清很可能就是一個著名的巴巫家族的傳人,她也許就是巫師群體中最具權威的巫師。
在秦始皇看來,清不是一個簡單的巫師,她一定是個最具專業功力的巫山神女。秦始皇可以完全控制她的丹砂水銀,但無法獲得她頭腦中所掌握的「不死之術」,所以,秦始皇為了實現永生的夢想,完全有理由為巴清的丹砂經營提供一切必要條件和庇護,而作為回報,巴清也完全可能為秦始皇陵地宮提供大量的水銀和不死之術。
所以,巴蜀女人清就能夠獲得秦始皇的極度恩寵,順理成章的擁有了至高無上的特權。
在考古學家的追問當中,清的面紗被逐漸揭開。
我們也終於明白種種反常,正是源於2000多年前一樁地下交易。那就是,巴清為秦始皇提供優質的丹砂水銀以及煉丹技術,同時為他主持著一個龐大的宮廷煉丹機構,而秦始皇則為清提供幕後的權利支撐。
或者我們也可以這樣理解,就是清家族龐大的丹砂產業,控制者已經不再是巴清了,而實際上正是秦始皇。現在流淌在秦始皇陵深處的涓涓水銀,不僅記述著一個女子的遠年傳奇,它更記錄中國古老的巫文化給予一代封建帝王的永生迷夢。
我本人認為,那些水銀最大的用處是產生作為動力的電! 因為秦始皇的銅棺加上水銀,如果再有必要的措施話,那麼皇陵內部會產生水銀毒氣,以及循環不熄的電作為防盜措施
④ 歷史上有哪些有名的女商人
史記》、《一統志》、《括地誌》、《地輿志》、《輿地紀勝》、《州府志》等史載有記載。
2000多年前的秦朝,除了秦始皇嬴政,誰最富有?倘若在當時來一個「百富排行榜」,摘走「大秦首富」桂冠的,恐怕不會是皇親國戚,而應該是重慶長壽的婦人巴清(《史記》中稱「巴寡婦清」)。
這位常年居住在深山裡的單身女人,憑借出色的煉丹技術和過人的商業頭腦,沖破大山與峽谷的阻礙,一手推動家族企業成為壟斷全國丹砂、水銀行業的商業帝國, 「企業員工」達萬人;她出巨資幫助秦始皇修建長城,為秦始皇修建陵墓提供大量水銀,晚年被秦始皇封為「貞婦」;在「收天下之兵」的秦朝,她「用財自衛」,擁有一支私人武裝;她死後,秦始皇專門下旨修築「懷清台」以示褒揚。
丈夫早逝 主持家業
巴清,秦朝巴郡枳縣(今重慶市長壽區)人,「清」是她的名字。我國古代女子出嫁後,一般要拋棄娘家姓,所以「清」的本姓已不可考,只好以地名冠之於名前,稱其為「巴清」。又因為她丈夫早逝,所以人們又稱其為「寡婦清」。
據說,巴清出身寒微,少年時跟父親學習詩書,因為相貌與氣質出眾,嫁給了當地一位「青年企業家」。不幸的是,事業有成的丈夫英年早逝,巴清不顧世俗偏見,毅然挺身主持起丈夫留下的家業——當時勃勃興起的開汞煉丹業,被近代史學家和經濟學家稱為「中國最早的女企業家」。
在古代,丹砂除了用作書寫、繪畫的顏料外,還用於制葯和提煉水銀。
丹砂還是古人煉丹的重要材料。自西周始,煉丹、服丹就成為一種社會潮流,這個潮流因秦始皇對「長生不死葯」的孜孜追求而被推向高潮。因此,巴清家出產的丹砂和提煉的水銀在當時的銷量非常可觀。
巴清在提升祖傳煉丹技藝的同時,採取一系列措施,很快使自己成為當時全國最大的「工業家」。她家到底有多富?據史料記載和考古發掘,她有家僕上千、徒附(依附於她的農民)上萬,而當時整個枳縣人口不過四五萬。
財大氣粗 擁有武裝
2000多年來,對巴清記載最明確、最詳細的是司馬遷的《史記·貨殖列傳》:「巴寡婦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數世,家亦不訾。清,寡婦也,能守其業,用財自衛,不見侵犯。秦皇帝以為貞婦而客之,為築女懷清台。」
「用財自衛,不見侵犯」是什麼意思呢?意思是說,巴清擁有一支龐大的私人武裝,以保護其遍及全國的商業網路。對此,考古工作者在重慶發現了巴清專門存放武器的庫房。
在盡收天下兵器的秦始皇時期,有私人武裝是難以想像的。《史記·秦始皇本紀》說,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立即收繳了天下兵器,運到咸陽加以熔化。這表明秦始皇對民間武裝的忌諱之深。
《秦律》也有明文規定:天下兵器,不得私藏。在一個嚴禁民間私藏兵器的時代,巴清竟擁有自己的武裝,可見其勢力之強大。
有人曾作過這樣一個假設:如果保守設定巴清家兵的規模為2500人,按每人每天支出6元生活費計算,2500人每天的生活支出就是1.5萬元,月支出45萬元,年支出540萬元。如果按人均月工資800元計,那麼2500人的月工資是200萬元,年工資是2400萬元。
捐出巨資 修建長城
在以專制著稱的秦朝,卻有一位女商人擁有一支龐大的私人武裝。她不僅沒有受到懲處,反而受到秦始皇的一再表彰,這究竟是為什麼?
秦始皇對仙道和長生的瘋狂熱愛,在中國歷代皇帝中是非常突出的。據《史記》記載,秦始皇20多歲的時候就迷上了長生葯。為了達到修仙的目的,在煉丹方士盧生等人的鼓動下,他甚至把皇宮搬進咸陽地宮,在裡面一面批閱奏章,一面「接引」神仙,不許外人打擾。
當時的煉丹方士,普遍將丹砂作為煉丹的主要原材料之一,巴清的企業作為全國最大的丹砂生產企業,對秦始皇的煉丹事業無疑具有巨大的幫助作用。
據《長壽縣志》記載,秦始皇曾邀請巴清訪問咸陽。在這次訪問中,巴清向朝廷捐獻巨資,以支持長城的修建。巴清捐款的具體數額雖然史料中沒有詳細記載,但從零星的記錄中可以推斷,這次捐款足以轟動全國。
除了提供丹砂煉丹和捐款修建長城,巴清還對秦始皇陵的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司馬遷在《史記》中談到,秦始皇陵的地宮中使用了大量的水銀。2003年考古工作者利用現代技術對秦始皇陵進行了探測,發現其水銀含量甚高,保守估計至少有100噸。
100噸水銀,放在今天都是一個龐大的數字。這些水銀從何而來?正是由巴清提供的。巴清為秦始皇做出了如此大的貢獻,難怪秦始皇對她一直青睞有加。
據《史記》記載,巴清去世後葬於「清台山」。清台山俗稱「貞女山」,位於今重慶市長壽區江南鎮龍山寨村,「懷清台」也建在這里。
⑤ 題目如下
你說的重慶長壽?
(1)李壽民(1902—1960),現代小說家
筆名還珠樓主,曾被譽為「現代武俠小說之王」。1924年任天津警備司令傅作義的中文秘書,後任天津《天風報》編輯。作品《蜀山劍俠傳》、《青城十九俠》、《雲海爭奇記》等。抗戰爆發後曾拒絕到敵偽政府任職,避禍上海賣字為生,先後創作了《蜀山劍俠後傳》、《蜀山劍俠前傳》、《虎爪山王》、《大俠狄龍子》、《長眉真人傳》、《蠻荒俠隱》、《大漠英雄》、《天山飛俠》、《邊寨英雄傳》、《女俠夜明珠》等武俠小說數十部,曾為尚小雲劇團創作《漢明妃》、《墨黛》、《卓文君》等六個京劇劇本,提倡「文戲武唱」。先後在上海天蟾京劇團、總政京劇團編導,創作和改編了《南山化蝶》、《李岩之死》、《十五貫》等數十個劇本,及長篇歷史小說《岳飛傳》、《大俠郭解傳》、《大俠劇孟》等,一生中的作品多達4000餘萬字。抗戰時期,曾因拒絕出任偽華北教育總署和廣播電台要職而被捕入獄。
(2)譙定(1023~?)字天授,北宋末年涪州人,今涪陵(重慶長壽)人,人稱譙夫子,自號涪陵居士。曾從郭曩學《易》,學術取儒、釋、道三家之長自成一家,為宋代巴蜀理學四大學派之一的涪陵學派的開創者,著有《易傳》,後人稱《譙子易傳》《宋史》《南宋書》新舊《長壽縣志》。宋欽宗曾兩次召其為崇政殿說書,他沒去,後宋高宗授「通直郎致仕」,赴揚州任中遇金兵未達即隱居青城山「譙岩」修道,後與師傅程頤一起在涪州但渡鄉北(今屬長壽)教學,培養了張浚、胡憲、劉勉之、馮時行、張行成等—大批著名程朱理學家,是程朱理學的形成和傳播的關鍵人物。
(3)楊應春 明英宗舉人,曾任太僕寺卿、封太子少保。
(4)陳新甲 明崇禎舉人,曾任兵部尚書,明末替君代罪被問斬。
(5)李希賢 清康熙、乾隆人,曾任山東臨淄、汶上、思縣、館陶等縣令、臨沂知洲、沂州知府等,後任雲南;為官三十多年間,共計開墾荒地24000多公頃,同時興修水渠無數,當時有名的「墾荒縣令」。
⑥ 天下第一壽長幾米
長壽湖安靜秀麗,和重慶山城的起伏截然不同,是重慶人雙休度假的後花園。除了坐快艇、滑翔機,大家還惦記著來吃魚。
⑦ 長壽菩提山多少步梯子
菩提山名字的由來
菩提山名字的由來據《長壽縣志》記載:因菩提達摩至此,故名。
萬壽天梯
萬壽天梯,全稱「長壽菩提山萬壽天梯」。
整個萬壽天梯,共有3梯。從菩提山大牌坊外公路,到菩提寺祖師殿,共有1789級台階。從萬壽天梯起點到菩提聖,共有1567級台階。
萬壽天梯,鐫刻了19999個形態各異的壽字因此稱:萬壽天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