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的全詩賞析及作者出處
詩句「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出自毛澤東的詩作《採桑子·重陽》。全詩的鑒賞如下:
【作品鑒賞1】
據《毛澤東年譜(1893—1949)》記載:「(1929年)10月11日,農歷重陽節,當時臨江樓庭院中黃菊盛開,汀江兩岸霜花一片,觸景生情,填詞《採桑子·重陽》一首:『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這首詞通過度重陽,詠菊花,贊秋色,抒發了詩人的人生感悟和革命豪情,獨具神韻,極富曠古絕倫的藝術魅力。毛澤東以特有的胸懷、氣魄和藝術眼光,譜寫了一曲革命人生的壯美頌歌。
逆境人生多感慨
1929年1月,毛澤東、朱德率紅四軍主力離開井岡山,轉戰贛南、閩西。6月下旬,在龍岩召開的紅四軍第七次黨代表大會上,紅四軍內部關於建軍原則和建立鞏固的革命根據地等問題發生意見分歧。毛澤東的正確主張未能被多數同志理解和接受,他也因此未能繼續當選前委書記。此後,他身患疾病,在閩西一邊養病,一邊開展地方工作。10月,毛澤東帶病坐著擔架趕到剛解放不久的上杭,住在汀江岸邊的臨江樓。第二天,適逢重陽節,毛澤東倚樓遠眺,詩興油然而生,吟成這首《採桑子·重陽》。
《採桑子·重陽》是毛澤東身處逆境時寫的感懷之作。大病初癒的毛澤東心情復雜、百感交集。起句「人生易老天難老」,人生短暫,而自然界的發展變化則比較緩慢,好像不容易衰老。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中有「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之句,這里反用其意,以「天難老」反襯「人生易老」。1964年1月,毛澤東對英譯者口頭解釋說:「與人間比,天是不老的。其實天也有發生、發展、衰亡。天是自然界,包括有機界,如細菌、動物。自然界、人類社會,一樣有發生和滅亡的過程。」
「歲歲重陽」,每年都有重陽節。古人認為,重陽是一個值得慶賀的吉祥日子,有飲宴祈壽之俗。「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既是「天難老」的特點,也是「人生易老」的證明。每年都有重陽節,景色依舊,而人的年齡卻不斷增加,特別容易使人感慨人生短暫。面對重陽節,想到人生短暫,悲觀者嘆息「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樂觀者表達「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1929年的毛澤東年富力強,但又身處逆境,對於像他這樣一個胸懷宏圖大志而又深感創業維艱的人來說,內心的體驗是極其豐富的。單純看詞開頭這幾句似乎有些沉悶,略感壓抑,但毛澤東終究是有偉大抱負的政治家,不會因時間無涯、人生有涯的感慨而消沉衰頹,反而更加激發起「及時當勉勵」的緊迫感。
吟詠菊花有新意
「戰地黃花分外香」,作者筆鋒突然一轉,寫出今年重陽節獨特的感受和不同尋常的意義。「黃花」即菊花,典出《禮記》:「季秋之月,鞠有黃華。」菊花與重陽習俗有密切關系,重陽節也被稱作菊花節。早在西漢,我國就有重陽節登高、飲菊花酒的習俗。重陽節登高賞菊,也是千百年來詩人吟詠的傳統主題。如王勃《九日》:「九日重陽節,開門有菊花。不知來送酒,若個是陶家。」杜甫《復愁》:「每恨陶彭澤,無錢對菊花。如今九日至,自覺酒須賒。」蘇軾《南鄉子·重九涵輝樓呈徐君猷》:「佳節若為酬。但把清尊斷送秋。萬事到頭都是夢,休休。明日黃花蝶也愁。」
「戰地黃花分外香」一句在不同的手跡中有不同的文本。初稿作「但看黃花不用傷」,後改為「野地黃花不用傷」和「大地黃花分外香」。1963年12月,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毛主席詩詞》時才定稿為「戰地黃花分外香」。客觀地說,初稿的「但看黃花不用傷」最能反映毛澤東當年寫詩時的心境狀態,但它的境界不如定稿。改成「戰地黃花分外香」,給讀者創造出一個色香俱佳的非凡意境,原來的感傷情緒一掃而空,顯得格外開朗灑脫。著一「戰」字,把戰地的環境和氛圍烘托出來了,從而為此詞塗抹了一筆革命色彩。
古代詩人中,把菊花和戰爭、戰場聯系在一起的並不多。唐代岑參《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中寫道:「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表達了詩人濃重的思鄉之情。唐末黃巢《不第後賦菊》:「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詩人把菊花與戰爭相提並論,但充滿了血腥殺氣。
「戰地黃花分外香」化用楊萬里的「若言佳節如常日,為底寒花分外香」,與元好問「高原水出山河改,戰地風來草木腥」的句意完全相反,將消沉情緒轉化為激揚的格調。毛澤東筆下的戰地菊花與革命戰爭聯系在一起,經受丹心熱血撫育,因而更加芳香四溢。1996年1月28日,《文匯報》所載《舒同與毛澤東》一文中寫道:「1932年春漳州戰役結束,毛澤東同舒同第一次會面。打掃戰場時,毛澤東握著舒同的手說,早就知道你了,看過你的文章,見過你的字。毛澤東邊走邊從彈痕遍地的地上撿起一顆彈殼,輕輕地說:『戰地黃花呵!』舒同會心地一笑,他為毛澤東如此豐富的情感世界和如此神妙的結句所觸動。」這是革命家的視角, 這是思想家的氣魄, 這是革命樂觀主義的自然流露。
激越豪邁贊秋景
詞的下闋通過吟詠秋景表達對待秋天的態度。「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一年一度的秋風猛烈地吹來,與春天明媚和煦的春光迥然不同。秋季不及春天那樣萬紫千紅,嫩綠嬌黃,香郁迷人,但秋風具有掃盪酷暑、盪滌塵埃的巨大威力。「勁」字寫出了秋天強勁有力的個性,也隱隱透露出詩人的人生追求和價值取向。
春夏秋冬四季中,秋以蕭瑟凋敝、滿目蒼涼等特質給人以悲傷之感。「睹落葉而悲傷,感秋風而凄愴。」絕大多數古代詩人每每將悲情愁緒與草木搖落、萬物凋零的秋景聯系在一起,以蕭瑟的清秋意象傳達人生的煩悶、生命的憂患。無論是風格婉約的柳永、李清照,還是詞風豪放的蘇軾、辛棄疾,在紅衰翠減、萬物凋零的秋天,都禁不住感傷身世,悲從中來。
然而,毛澤東沒有附和古代文人的悲秋情調。「勝似春光」一句,寓意非凡。在毛澤東看來,秋色比春光更加美好,更有魅力。他打破了肅殺哀婉的文人悲秋傳統,高揚贊秋情愫,展現出遼闊豪邁的藝術境界,彰顯了豁達激越、超凡脫俗的人格魅力。
「寥廓江天萬里霜」,秋高氣爽,水天相接,這是對「勝似春光」的具體詮釋。雖是繪景寫實,卻又胸襟寬廣,有「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的壯闊之感。如果說「戰地黃花分外香」是芬芳秀麗的近景,表達詩人對戰斗勝利的溫馨心境,那麼「寥廓江天萬里霜」則是遼闊壯麗的遠景,寄託詩人對革命前途的美好遐思,余韻悠揚。「萬里霜」之「霜」不是霜雪之霜,而是秋色的代字,是「霜葉紅於二月花」的「霜」,色彩斑斕,絢麗迷人。
這首詞的原稿是下闋在先,先描寫秋天的壯美和江天的寥廓,再感悟人生的短暫和宇宙的無限。詩人進行修改時,將上、下兩闋互易位置。採用這種「挪移法」之後,原先字里行間透出的抑鬱情緒銳減,先抑後揚,境界變得更加開闊,更使人感受到生生不息、激越豁達的活力。這是毛澤東創作於逆境中的作品,有沉鬱的思索,但全然不見怨天尤人、消沉鬱悶的牢騷與哀嘆,呈現給世人的是積極樂觀、豁達昂揚的人生追求與灑脫心態。
【作品鑒賞2】
《採桑子·重陽》是現代革命家、文學家毛澤東於1929年創作的一首詞。此詞通過重陽述懷,表達了詩人對革命根據地和革命戰爭的贊美之情;表達了革命的人生觀、世界觀;表達了詩人寬廣的胸襟和高度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前後闋都是由議論轉入寫景,寓情於景,景中抒情。哲理寓於直敘,議論,寫景之中;深情寓於宏觀秋光之中。整首詞寫得鮮明爽朗、氣度恢宏,有著鼓舞人心的巨大力量。
【出處】
《採桑子·重陽》—— 毛澤東
【原文】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譯文】
人容易衰老而蒼天卻不易衰老,重陽節年年都會到來,今天又逢重陽日,戰場上的菊花是那樣的芬芳。
一年又一年秋風剛勁地吹送,這景色不如春天的光景那樣明媚,卻比春天的光景更為壯麗,遼闊的江面水天相接,秋高氣爽。
【關鍵詞註解】
重陽:陰歷九月初九,傳統上文人登高賦詩之日。一九二九年的重陽是十月十一日。
天難老: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黃花:指菊花。
不似:不類似,不像。
寥廓:空闊遠大。
【創作背景】
此詞作於1929年的重陽節(10月11日)。此時距離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也有兩年了。而此一階段毛澤東過得並不舒心:紅四軍第七次代表大會落選,丟掉了前委書記的職務,前委書記的職務由陳毅同志代替,他的游擊戰術被冠以「流寇主義」,被指會像黃巢和李自成一樣難成大器,而他在會上強調黨對軍隊的領導必須加強,又被冠以有「形成家長制度的傾向」,遭到部下的反對;身染瘧疾,缺乏科學的醫治,並且在永定縣蘇家坡養病期間差一點兒被捕;紅四軍第八次代表大會召開,他被擔架抬到上杭縣城繼續養病,卻沒有恢復前委書記的職務。當時,毛澤東在上杭縣城的臨江樓上養病,重陽佳節來到,院子里的黃花如散金般盛開。重陽,一個秋高氣爽、登高壯觀天地間的日子,一個把酒臨風、月下賞菊、遍插茱萸懷念先人的節日,毛澤東的夢想和現實再一次發生了位移,因而作了此詞。
【作者簡介】
毛澤東(1893—1976年),字潤之,筆名子任。湖南湘潭人。詩人,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著有《毛澤東詩詞》《毛澤東文集》等。
㈡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下一句是什麼
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作品出自出自《採桑子·重陽》作者毛澤東。
作品原文: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
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作品譯文:
人之一生多麼容易衰老而蒼天不老,重陽節卻年年都來到。
今天又逢重陽,戰場上的菊花是那樣的芬芳。
一年又一年秋風剛勁地吹送,那不是春天的光輝。
卻勝過春天的光芒,無涯的汀江之上有綿綿不絕的秋霜。
(2)歲歲又重陽80歲二維碼擴展閱讀:
此詞以極富哲理的警句「人生易老天難老」開篇,起勢突兀,氣勢恢宏。「人生易老」是將人格宇宙化,韶光易逝,人生短促,唯其易逝、短促,更當努力進取,建功立業,莫讓年華付流水。「天難老」卻是將宇宙人格化。寒來暑往,日出月落,春秋更序,光景常新。
但「難老」並非「不老 」,因為「新陳代謝是宇宙間普遍的永遠不可抗拒的規律」(毛澤東《矛盾論》)。「人生易老」與「天難老」,一有盡,一無窮;一短促,一長久;一變化快,一變化慢。異中有同,同中有異,既對立又統一。
這並非「天行鍵,君子以自強不息」這一古老格言的簡單趨附,而是立足於對宇宙、人生的清理並茂的認知和深刻理解的高度,揭示人生真諦和永恆真理,閃耀著辯證唯物主義的思想光輝,具有極強的審美啟示力。
「歲歲重陽」承首句而來,既是「天難老」的進一步引申,又言及時令,點題明旨,引起下文:「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今又重陽」是「歲歲重陽」的遞進反復,年年都有重陽節,看似不變,其實也在變,各不相同:如今又逢佳節,此地別有一番風光。
㈢ 「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的全詩賞析及作者出處
「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這句詩的賞析是:
重陽指的是陰歷九月初九,傳統上專文人登高賦詩之日。它寫屬了濘秋的戰地風光,寫得那麼鮮明爽朗;它表現了對自然和人生的看法,表現的那麼豪邁樂觀。天空海闊,氣度恢宏。使人讀過以後,毫無肅颯之氣,而會受到無限鼓舞。這首詩反映了病中的心情。
作者是毛澤東,出自《採桑子·重陽》這首詩。
㈣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的意思
意思是:人之一生多麼容易衰老而蒼天不老,重陽節卻年年都來到。今天又逢重陽,戰場上的菊花是那樣的芬芳。
一、原文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
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二、翻譯
人之一生多麼容易衰老而蒼天不老,重陽節卻年年都來到。今天又逢重陽,戰場上的菊花是那樣的芬芳。一年又一年秋風剛勁地吹送,那不是春天的光輝。卻勝過春天的光芒,無涯的汀江之上有綿綿不絕的秋霜。
三、出處
毛澤東《採桑子·重陽》
(4)歲歲又重陽80歲二維碼擴展閱讀:
一、創作背景
此詞作於1929年的重陽節(10月11日)。此時距離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也有兩年了。而此一階段毛澤東過得並不舒心。當時,毛澤東在上杭縣城的臨江樓上養病,重陽佳節來到,院子里的黃花如散金般盛開。毛澤東的夢想和現實再一次發生了位移,因而作了此詞。
二、賞析
整首詞有情有景,有色有香,熔詩情畫意、野趣、哲理於一爐,形成生機盎然的詩境,既歌頌了土地革命戰爭,又顯示了作者詩人兼戰士的豪邁曠放的情懷。以壯闊絢麗的詩境、昂揚振奮的豪情,喚起人們為理想而奮斗的英雄氣概和高尚情操。
三、作者簡介
毛澤東(1893—1976年),字潤之,筆名子任。湖南湘潭人。詩人,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
㈤ 謎語:「歲歲重陽,今又重陽。」猜一數學名詞。答案為什麼是循環節
因為「歲歲」就是"年年"、「每年」的意思,重陽就是中國傳統佳節,每年都循環過節,所以答案是循環節。
重陽節是指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日,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易經》中把「九」定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九九歸真,一元肇始,古人認為九九重陽是吉祥的日子。
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飲宴求壽等習俗。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於重陽之日享宴高會,感恩敬老。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是當今重陽節日活動的兩大重要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