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老人講的勵志故事
有哪些勵志的故事適合給老人演講的呢?一起來看看吧。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老人講的勵志故事,供大家參閱!
有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講的是一個不停奔跑的老人的故事。
澳大利亞每年都會舉辦一次超長距離跑步比賽,參賽人員要從悉尼跑到墨爾本,全程約875公里,是世界上最艱苦的比賽之一。比賽耗時5天,吸引著許多世界級的運動員參加,這些運動員年齡通常在30歲以下,經過了專門的訓練,背後還有耐克這樣的大公司資助。
然而,1983年,有一位61歲老人的出現,使得這個比賽一時成為人們議論的焦點。這位老人名叫克里夫·揚。
出現在起跑線上時,克里夫穿著一身工裝,腳上則是一雙工作鞋。觀眾們起初以為克里夫是一名觀眾,當他走向工作台檢查號碼並來到運動員中間時,人們無不表示震驚。
媒體對克里夫的到來立刻感到好奇,紛紛過去采訪。他們對克里夫說:“你真瘋狂,你無法完成比賽的。”面對人們的質疑,克里夫回答說:“我知道我一定行,你看,我在一個農場里長大,那裡沒有卡車和馬,無論什麼時候,即使是暴風雨快要來臨,我都必須外出放羊。當羊亂跑時,我總是能抓住他們。所以,我相信我能完成比賽。”
比賽開始後,克里夫很快就被所有人甩到了後頭。人們的話題轉移到了克里夫本人身上:克里夫居然不會正確地跑步!他看起來更像是在拖著腳步走路。更多人甚至開始擔心起他的安全來。專業的運動員都知道,比賽要花費5天時間。為了跑完全程,他們一般一天跑18個小時,睡6小時覺。可是,克里夫不知道這些。第二天早上,人們驚奇地發現,克里夫居然出現在比賽隊伍中,原來,他整夜都在跑!
有記者好奇地問克里夫,他餘下來的比賽打算怎樣完成。克里夫的回答讓人們懷疑,他聲稱他會一直跑下去,直到完成比賽。
克里夫就這樣一直跑著,每天一點點地接近領跑運動員集團。最後一個晚上,在別人還在沉睡時,他超過了所有的參賽者,第一個撞向了終點線,還創造了一項新的賽會紀錄!
克里夫獲得了冠軍1萬美元的獎勵。賽後,他說他並不知道還有獎金,堅稱他不是為了金錢而參賽。最後,他把自己所得的全部獎金用來購買禮物,送給了其他運動員,此舉讓澳大利亞人肅然起敬。
2003年,克里夫81歲時因病去世。今天,由於能節省體力,“克里夫·揚式拖步走”已經被許多參加超長距離馬拉松賽的運動員所採用。而且,在現在的比賽中,人們也已經不睡覺了。人們知道,要想贏得比賽,就必須像克里夫·揚一樣,整日不停地跑。
有人問深圳萬科集團董事長王石:你最尊敬的企業家是誰?王石沉吟了一下,說出了一個人的名字。不是全球巨富巴菲特、比爾 .蓋茨或李嘉誠,也不是房地產界的某位成功人士,而是一個老人,一個跌倒過並且跌得很慘的人。
他擔任一家小廠的廠長後,曾經是位英雄,披荊斬棘,以非凡的膽識和能力, 用18年的拼搏,使這家小廠成長為每年利稅991億元的大型集團,一時求他寫條子批煙的人絡繹不絕。然而,他輝煌的人生之路在他71歲時偏離了航向,1999年他因貪污 174萬美元被判無期徒刑。
他的女兒在獄中自殺身亡。這對一個七十多歲的老人來說,應該是一生中摔得最重、跌得最慘的一跤。許多人認為他的這輩子完了。但是,這位老人並沒有垮掉,他先是獲得減刑,改為有期徒刑17年,2002年他因為嚴重的糖尿病獲批保外就醫,回到家中居住養病。按照我們的設想,他能在家頤養天年,就已經是最好的結局了。
然而他再次讓人大跌眼鏡:他承包了 2000畝的荒山,開種果園!這時,他已經75 歲,身體不好,要承包的荒山又剛經歷過泥石流的洗禮,村民都說那是個鳥不拉屎的地方。
這些困難並沒有阻擋他的“瘋狂”行為 ,他帶著妻子進駐荒山,昔日的企業家成為一個地道的農民。幾年的時間,他用努力和汗水把荒山變成果園,而且他種的冰糖臍橙在雲南1公斤8塊錢你都買不到,原來這些產品一採摘就運往深圳、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效益驚人。
這一年,愛好爬山的王石來到了雲南 ,特意抽時間去看望他,他看到了一個面色黝黑但健康開朗的農民。他向王石介紹的都是果園、氣溫、果苗的長勢。言談之間 ,他自然地談到了一個核心的問題:2000畝的荒山如何管理?
他使用了以前的方法,採用和果農互利的辦法。他給每棵樹都定了標准,產量上他定個數,說收多少果子就收多少,因為太多會影響果子的質量。這樣一來,果農一見到差點兒的果子就主動摘掉,從不以次充好。他制定了激勵機制:一個農民只要任務完成,就能領上4000塊錢,年終獎金 2000多塊,一個農民一年能領到一萬多塊錢,一戶三個人,就能收入三四萬塊錢,比到外面打工掙錢還多。
他管理煙廠時,想到煙廠上班的人擠破頭,現在管理果園,想到果園幹活的人也擠破頭。這個已經80歲的老人,把跌倒當成了爬起,面對人生的波瀾,他流過淚,但又一次點燃希望之火,用心過日子,將日子過得紅紅火火,讓周圍的人幸福快樂。
他就是紅塔集團前掌門人褚時健。他把一個很小型的玉溪煙廠,辦成了可以和進口洋煙抗衡,每年創造200億稅收的大型集團。
王石感慨地說,我得知他保外就醫後 ,就專程到雲南山區探訪他。他居然承包了2000畝山地種橙子,橙子掛果要6年,他那時已經是75歲的老人了,你想像一下,一個75歲的老人,戴著一個大墨鏡,穿著破圓領衫,興致勃勃地跟我談論橙子掛果是什麼情景。2000畝橙園和當地的村寨結合起來 ,帶有扶貧的性質;而且用沼氣作肥料, 環保且原生態。他的那種淡定,讓他作為企業家的氣質和胸懷呼之欲出。我當時就想 ,如果我在他那個年紀遇到挫折,我一定不會像他那樣,而是在一個島上,遠離城市,離群獨居。
王石的感慨,褚時健並沒有聽到。他在紅塔集團時帶的三個徒弟,現在已是紅河煙廠、曲靖煙廠、雲南中煙集團的掌門人,但這一切與他無關,對他來說,他在曾經的輝煌中跌倒,但在跌倒後又一次創造神話,這就足夠了。我們都曾失敗過,是一蹶不振還是再次站起,褚時健這個最富爭議的人物,給了我們一個答案 。
有一個老人以低價買下一塊長滿野草無人問津的荒地。
老人每天早上六點就開始工作:除草、鬆土、下種、澆水、施肥、捕蟲。每天都忙到太陽下山後才收工回家,真正是門出而作,日落而息。在老人辛辛苦苦地工作半年後,這片原是無人要的荒地已經長滿了鮮艷奪目的花樹了。
這片艷麗的花園吸引了無數的人們。人家都贊不絕口。有一個人忍不住上前對老人說:“老伯,你的花園真美,我非常羨幕,看來上帝真的很照顧你啊!”老人笑笑問答說:“先生,也許上帝真的很照顧我,但你是否知道這位老人每天早上六點就開始努力地工作直到傍晚才收工呢?”
職場感悟:
看見別人上台領獎,親述成功的心路歷程時,不要只是羨慕,應該體悟到別人在成功的背後所付出的代價。成功都是由許多辛酸和汗水所結成的果實。成功並不是一時的,它的關鍵是靠平時的准備與辛勤開墾。
『貳』 78歲奶奶減肥成功逆襲成世界冠軍,還有哪些類似的勵志人物
人生總是會經歷起起落落,其中不乏因為一點點困難就退縮的人還有一直堅持著努力的人,對於我們來說堅持就是勝利所以我們常常為了一件事情而去奮斗,因為我們知道這是我們的目標,所以現在的生活中也有著許多的人因為實現自己的目標而努力著,這類人一般都是非常令人勵志的也一直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而勵志的人物其實有很多但是我目前影響最深的就只有三個人。
一、乒乓球運動員鄧亞萍相信喜歡乒乓球的人應該對這名運動員非常的熟悉,鄧亞萍是我們國家的乒乓球世界冠軍表面光鮮的她卻有著非常勵志的故事,原來啊小時候的鄧亞萍非常喜歡打乒乓球但是卻無奈於自己天生手比較短但是呢她又不願放棄,所以為了打好乒乓球她都會付出比別人多幾倍的努力去訓練這導致他因為常年訓練導致身體出現了很多的問題,但是鄧亞萍還是一樣的堅持下來了還拿下了世界冠軍。
所以你還知道那些勵志的人物呢,歡迎在下方評論區評論。
『叄』 看完80歲大爺走秀的勵志感想是什麼
如果有夢想,只要堅持不放棄,就有實現的一天,即使實現的時間有些晚,但是人生價值得到體現,就不會後悔。
『肆』 80歲創業成功人士
年輕的時候,想創作出天馬行空的作品,想在自己熱愛的行業成為專家,想賺取數之不盡的財富,但一老了就覺得不行了,該穩定了,卻不知有些人80歲了,依舊在創業,在為自己的夢想拼搏。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了關於80歲老人創業成功人士的相關 文章 ,供大家閱讀參考。
80歲老人創業故成功人士:褚時健
定位:要種最好吃的橙子
開始 種植 褚橙的時候,褚時健還是保外就醫,從人生巔峰跌落谷底,遭遇牢獄之災、喪女之痛,種種打擊並沒有摧毀褚時健。在他身上非常鮮明地體現了企業家的素質:直面殘酷現實並且擊敗它。
選擇種植“褚橙”,源於褚時健當時了解到美國新奇士,他說:新奇士的外觀漂亮,口感不行,價格卻賣得很貴。一個有利條件是,橙子是他老家雲南華寧縣的傳統作物。他後來常告訴員工,現在還不能得意,如果哪天橙子的外表、口感都超過了新奇士,那才是真正的牛。褚時健說:“干什麼都要爭第一!”
有個細節是,坐車的時候他喜歡車開得很快,別人都有點頭暈了,他還很興奮。80多歲的老人,不想輸給時間,更不想輸給所謂的命運。褚時健老伴馬靜芬說:“以前社會上有很多人說,你褚時健搞煙廠搞得那麼好,那是因為政策好,雲南煙得天獨厚,煙廠交給挑扁擔的都成。他做果園,就是想否定這個。”
資源:人脈架起創業路
幾年前,記者曾經兩次前往位於雲南新平縣嘎灑的褚時健果園。記者估算了一下2002 ~2009年總成本是4000多萬元。褚時健非常捨得投入,果園修了 足球 場大小的水池,用於果林灌溉,引水工程大概花了幾百萬元,有機肥料廠、冷酷、鮮果廠大概花了900萬元。另外還有土地流轉費用、修路等費用。每年人工費用是200多萬元。這些錢是褚時健找他原來的部屬和朋友借的。
對於70多歲的人出獄孑然一身, 4000多萬元創業資本從何而來?褚時健曾經梳理了在紅塔集團時的人和事,由於之前他的聲譽很高,盡管被判入獄但對他的信譽沒並未受啥影響,反而是曾經的部屬和朋友們紛紛解囊支持,讓褚老如願以償實現創業夢。
時隔六年,橙子上市,褚時健再次利用人脈資源,實現褚橙順利銷售。根據記者2009年的采訪數據,當年全國煙草系統就要幫他消耗1千噸左右,紅河集團的廠長是褚時健的弟子,前幾年,每年紅河集團就幫他消費400噸,當時產量也才1千多噸
管理:以身作則深入一線
不過,這不是“褚橙”做起來的關鍵原因。“褚橙”有褚時健本人的人脈、資源、名氣等因素的加成,但“褚橙”能發展到今天這個地步,最本質的原因還是褚時健把他的企業家管理能力運用到種植中。
那裡離玉溪有200多公里(褚時健家在玉溪),1963年到1979年,褚時健在嘎灑辦過糖廠。他准備東山再起的時候,他選擇在這里承包2400畝土地種植冰糖橙。嘎灑屬於乾熱河谷地帶,氣溫很高。玉溪25攝氏度的時候,這里能達到35攝氏度。這易於冰糖橙轉化糖分,口感更甜。
2002年開始種植褚橙,褚時健那時已75歲。這些年,80多歲的他每個月下地8~10天,對果園管理盯得非常細致,嚴格管理。從玉溪到嘎灑果園,200多公里,全是山路,行車至少3個多小時。褚時健打電話通知次日8點到果園開會,第二天絕對准時到,所以沒有一個下屬敢遲到。
在附近,褚時健的弟弟褚時佐也在種果園。當地人說,差別大著呢。他弟弟的果園,工人上班還像大鍋飯時代,上午7、8點幾十名農民一窩蜂地到田地幹活,下班時再一轟而散,幾十個人在一起,肯定會有偷工減料的、渾水摸魚的。但這在褚時健的果園行不通,每個技術員、每戶農民幹得怎麼樣,存在什麼問題,他都很清楚。
褚時健到果園時,吃住就和工人一起,一起吃飯,一起聊天,深知工人的想法和情況。他對質量把關極嚴,品種不好的、個子太小的、質量不好的橙子,他都讓農民摘掉,這是怕別人說:這是褚時健種的橙子,如果差了,丟臉,也壞名聲。據褚時健說,以前他在紅塔時,不在集團辦工,他一般在田地間考察,煙葉的質量就是這樣出來,煙葉的質量也和氮磷鉀成分有關,還有農民的種煙技術,他關注農民、煙草質量。
凡事親力親為,重視技術,永不滿足,力爭第一,這些都是褚時健到84歲仍未丟棄的性格標簽。從2002年開始種植自己並不熟悉的冰糖橙後,他更要依靠自己對細節的嚴格掌控,確保二次創業的成功。果園的技術員張偉告訴記者,冰糖橙是一種非常費人工的作物。年初要剪梢,保證果樹能吸收足夠的陽光;開花後要保花保果,結果後要控制果實的大小、外觀;生產環環相扣,一年四季不得閑。這正合了褚時健“閑不住”的性格。
激勵:利益與員工捆綁
幾千畝的橙子都達到自己設定的質量,在於工人,對於80高齡的褚老如何管理工人?每年人工成本200多萬元,一部分是支付給農民的。果園按照面積又轉為承包給農民管理,每月支付農民500元工資做生活費,到摘果的時候,按照公斤數量給予農民獎勵。
2009年一公斤0.5元,每戶果農產量能達到四五十噸,也就是兩萬元的收入。褚時健採取激勵 措施 ,將果園的利益與農民利益捆綁在一起。農民非常現實,滿意就干,不滿意就不幹。褚時健與農民打交道數十年,能把握農民的心態。
80歲老人再獲成功
記者11月底致電褚時健果園的一位負責人,了解到今年的數據:2013年估計產量有1萬噸,批發價為10-14元/公斤,預計收入在1億元以上,利潤估計有幾千萬元。但褚時健並不滿足,大舉擴張,除了原有的雲南新平縣嘎灑鎮2400畝果園外,又在新平縣漠沙鎮種了3000多畝,在永勝縣金沙江邊種了1300多畝,加上嘎灑鎮周圍擴充的果園,目前種植規模已經有一萬畝。
在嘎灑的果園中間,褚時健投資2500萬元建了一座高檔酒店,明年將投入使用,作為觀光旅遊用。
80歲老人創業成功人士:吳勝明
一位近80歲高齡的老太太,最近在微博上“紅”了。在新浪微博上輸入她的名字,相關微博有19781條。
有的把她列為財商領袖,分享她的傳奇人生,感慨她曾經輝煌到天上,又曾經落難到海底;
有的說她是公益達人,12月初,在陝西西安舉行的第五屆救助貧困先心病患兒大型公益盛會,就是由她發起;
一份“盤點10年來出獄的企業家”18人名單中,她也在列:“2003,吳勝明,個體戶”。同一名單上還有紅塔集團前董事長褚時健、健力寶前董事長張海、創維創始人黃宏生、德隆系創始人唐萬新等。而她,是唯一女性。
她叫吳勝明,一個再有一個多月就要過八十大壽的老太太。
她的人生,跌宕起伏。從富商世家的大小姐到逃婚後的小保姆,從千萬富翁到階下囚,從掃廁所到創實業、做公益。
她的情感,聚散無常。兩歲時母親遠走台灣,初戀被“棒打鴛鴦”,丈夫無情背叛,女兒絕望自殺。
她人生最輝煌時和最落魄時,都和鄭州緊密相關——
因投機倒把等罪名,她入獄18年,出獄後在鄭州靠打掃廁所維持生計;人生跌入谷底時,鄭州人一聲“吳老師”的稱呼,讓她重拾尊嚴,溫暖至今……
在網上,她被描述成“女版褚時健”——輝煌一時、跌入牢獄、古稀創業、重歸富有……
她究竟是怎樣一個人?是不是如網上所傳那樣坎坷、傳奇、勵志、富有?她與鄭州的短暫交集中,還發生了什麼 故事 ?
12月9日,大河報記者輾轉聯繫上吳勝明,聽她講述“從不向命運低頭的叛逆人生”。
跌宕之痛
從富商世家的大小姐到逃婚後的小保姆,
從千萬富翁到階下囚;
古稀之年,
從掃廁所到創實業、做公益……
逃婚出來的大小姐,白手起家打拚成千萬富姐
“一位命運多舛身世傳奇的女性”,《魯豫有約》對吳勝明的專訪開頭,曾這樣描述。
1933年,吳勝明出生在浙江嵊州一個富貴商賈世家,母親在她兩歲時改嫁到台灣,吳勝明由祖母帶大,性格獨立又叛逆。當時,她很少出去玩,經常在自家鋪子里,看長輩們忙葯鋪、米店等生意,經商的“種子”,悄然埋入心中。
12歲時,吳勝明被家人做主定了一門親事,她不同意。1949年,她16歲,找機會逃了婚。為了生計,曾寄人籬下做過小保姆。
生意場上,吳勝明的故事也頗為傳奇——
她回憶說,1952年,19歲的她和初戀男友遭遇“棒打鴛鴦散”,她遠離傷心地,隻身遠走。後來獨自闖盪上海灘,白手起家,從開小賣部到經營商場、飯店。“2000塊錢創業,到1984年前後,已創下2000多萬元的資產。”吳勝明平靜地說起當年。上個世紀80年代,“萬元戶”已經是“先富起來的人”,2000多萬元對很多人都是“天文數字”。她穿梭往來於浙江紹興、河南鄭州、四川南充等地,業務遍及大江南北諸多省市。
生活中,她一擲千金,相當奢華。吳勝明還記得女兒在鄭州過10歲生日時的盛況,“幾乎全校老師和同學都來了,最後擺了四五十桌。”當天,請客連同給貧困的同學每人發20元紅包,花費近20萬元。“在上海,那時好多人都叫我‘大姐大’。”至今說起,吳勝明仍有出人頭地的自豪感。
掙錢靠智慧也耍“手段”,相信金錢是萬能的
一個女子,白手起家,如何掙得數千萬資產? 吳勝明說,可能和經商的遺傳基因有關。
她的老家嵊州,是中國乃至世界有名的“領帶之鄉”。有2000多年歷史的嵊州,商業傳統綿長,並在清代中後期鼎盛一時。從小耳濡目染,跟長輩學做生意的吳勝明,學到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意經:祖父心善,誠信經營,時常做好事施捨窮人;父親刁滑,比如賣米時,加粉,噴水,只為多賺錢。
改革開放之後,吳勝明緊跟“潮流”,逐漸做起了“倒爺”。她到廣東等地大量購進收音機、布匹等緊俏商品,再倒到西寧、西安、鄭州等地銷售,賺得人生“第一桶金”。
當時,老百姓多穿棉布,穿尼龍布是時髦。很多商人倒布賺錢,她是其中之一。“批發布料,論斤賣,別人都搶著挑重的,我不搶,等著要他們挑剩下的。”“大方”背後,是吳勝明心裡有數的精明——她發現重袋子里多是碎布,輕的是大塊布。老闆看她不搶不挑,貨底兒全要,誇她人好,主動再給她優惠。低價買來布後,吳勝明再找人深加工,做罷上衣、褲子,再用布頭做小孩衣服、拼單子,賣好價錢。
1985年夏天,無權經營汽車的吳勝明,通過疏通關系,拿到了進口48輛高級轎車的計劃,獲利幾百萬元。
“有錢能使鬼推磨,疏通關系要花錢,再賺更多的錢,能賺的錢一定要賺。”那時,吳勝明相信金錢是萬能的。
金錢變成手銬,她失去了自由、家庭和女兒
相信金錢萬能的人,為了金錢而在一條路上越走越遠,最終,很可能走向萬丈深淵。不顧一切忙賺錢的吳勝明,很快嘗到了苦果——賺到的錢,變成了冰冷的手銬,她失去了自由,還有家和孩子。
警方發現了她投機倒把、合同詐騙等違法證據,52歲的吳勝明被抓。1986年年底,被判死刑,後改判為無期徒刑。在獄中,她一次次努力爭取減刑,最終服刑18年。
在她入獄後,家裡也發生大變故。小她7歲的丈夫,和保姆私奔去了安徽。
對她打擊最大的,是女兒的絕望自殺。
吳勝明42歲時,經歷幾次流產後,好不容易有了這位寶貝女兒。她入獄後,女兒寄人籬下,跟著親戚生活。女兒懷著一線希望,等媽媽出獄。孩子16歲生日那天,第一次聽說媽媽被判無期徒刑,以為再也等不到她,絕望自殺……
她得知女兒死訊,已是兩年後。那是吳勝明記憶中,最後一次痛哭。她藏好刀片,要隨女兒而去。是女兒一個特殊的遺願,讓她堅強活了下來——辦養老院或孤兒院,讓孤單的媽媽和像她這樣的孩子,有一個安身之地。
她打掃的公廁如今已拆,留給她的小屋落鎖已多年,這里的人還記得愛干凈的南方老太太。
服刑18年出獄後被鄭州人收留,她難忘一無所有時那聲溫暖至今的“吳老師”,她說:“鄭州是我的第二故鄉。”
硬幣扔進鐵罐“叮當”聲
讓老太太心裡震顫
2003年,吳勝明70歲。古稀之年,走出牢獄,她孑然一身,四顧凄惶,被安排到戶籍所在地鄭州市銘功路街道辦事處,當起了公廁保潔員。
從鄭州火車站向北,或從二七紀念塔向西,約1公里,有個西陳庄,是鄭州鬧市裡的一處偏僻地。
西陳庄前街,是一條窄窄的街道,熙熙攘攘,路兩邊店鋪林立,耳邊傳來各種叫賣聲、火車的轟隆聲和二七塔的鍾聲……
街道盡頭,有一處不起眼的公廁,一位老人,守在公廁門口,安靜地打著毛衣,對周邊的嘈雜毫無所動。一個身影閃到公廁門口,隨手扔出兩枚1毛的硬幣,投向門外桌上的鐵罐子,“叮當當……”,老人的心應聲揪緊,不由得雙臂緊抱,身子微微發顫。
她害怕這聲音,覺得自己像個乞丐;她又盼望這聲音,投向鐵罐里的錢,是她當時的謀生之本……
那是她一生中,最落魄的時間。
這位老人就是吳勝明,西陳庄前街這個公廁,是她人生最低谷的安放地。
2003年夏天,服刑18年後出獄,吳勝明回到鄭州市銘功路街道辦事處西前街社區(現在的西彩社區)。多年前,她做生意時落戶在鄭州。
70歲的她不願去養老院,在派出所、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幫忙下,當起了公廁保潔員,每月四百元左右的收入。
如今,西陳庄前街熙攘依舊,經過擴路改造,她當年打掃的公廁沒了蹤影,路邊那棵老槐樹,依然枝丫遒勁,朝著天空倔強生長……吳勝明的“家”還在。街道西頭,循著“西陳庄前街97號”門牌,拐進一排低矮房屋的胡同,有座兩層小樓,樓下是公廁,樓上落鎖多年的小屋裡,存放著她的東西。
在鄭州當公廁保潔員時,沒錢買護膚品,她就用1元錢的寶寶霜;淘來便宜的眉筆、腮紅,化個淡妝;沒有香水,就噴花露水。
如今,條件好了,她每天化妝,還隨身帶著蘭蔻化妝盒,隨時補妝,包里還有多個項鏈、戒指的首飾盒,根據衣服顏色、款式時常變換。
2010年,接受電視專訪時,吳勝明聊到出獄後再度打拚,據說又有千萬資產。如今,記者問起,她說,最好別再說她有千萬資產的事兒。因為,不斷有人打電話讓她援助,可她其實真的沒那麼多錢。她說,這家老年公寓是別人辦的,她只是打工,每月掙工資。
她的其中一張名片上,印有兩家公司的名字。但她告訴記者,一家公司交給別人打理了,一家轉租了。
裝扮講究的吳勝明,描述起自己的住處,說:很亂。記者提出能不能去看看?她笑著回絕,“別看了,就給我留點兒面子吧。”
感謝鄭州,在我無家可歸時收留了我
時隔多年,如今一身俏打扮、擔任老年公寓院長的吳勝明,追憶那段打掃公廁的經歷,說,人生中那段最落魄的日子,內心飽受煎熬——
從千萬富姐到階下囚,那18年,是怎麼過來的?很多人問過吳勝明同樣的問題,她卻不願再多說。提到的只有兩件:在監獄里學會了織毛衣,還寫了幾萬字的自傳體小說。
18年牢獄生活結束,當年的“大姐大”,守在鄭州一條偏僻街道的公廁門口,擱一個小鐵桶收錢,聽著如廁人施捨般把硬幣扔進小鐵桶的聲音,“響一次,我心裡‘咯噔’一下。那時候我就這樣,不敢看人,低頭打毛衣……”至今,回想那種聲音,吳勝明仍覺得心裡發顫。
“知恩圖報,我想為鄭州做點好事兒。”吳勝明暢想著,等條件成熟,可以回鄭州開養老院,更易實現的是開展 兒童 先天性心臟病方面的救助,“我們剛在西安救助了一批孩子,有基金會幫忙。”
走過人生的低谷和寒冬,她優雅地走進又一個春天
她樂觀地過好每一個今天,不斷為夢想打拚
“80後”老太太,做公益也是創業
失去了千萬富姐的優越感,失去了家和親人,吳勝明知道,莫斯科不相信眼淚。她唯一還沒有失去的,是生活的勇氣……
創實業、做公益、玩微信的“80後”老太太吳勝明,在人生第二春中,仍在不斷為夢想打拚。
如今的吳勝明,很忙。
她不時接聽電話,聊的大都是合作做公益的事兒,不到兩天,接連約見了三撥人,還經常出去參加活動。
12月10日上午,西安從事食品批發的王素梅和中華書畫家協會執行副主席李保瑞,專程給吳勝明送來書法禮物——“大愛無疆”。兩年前,李保瑞旅美時就聽說過吳勝明,回國後一見,覺得很投緣,對吳勝明大把年紀還忙創業的精神,由衷敬佩。
“吳媽媽人特別好,很慈善。”王素梅說,和吳勝明認識幾個月來,知道吳媽媽經歷坎坷,一生奮斗,也見過她對老年公寓的老人們好,還去醫院看望被救助兒童,是個有大愛的人。
當天中午,西安一家策劃咨詢公司董事長王女士趕來,說有商家打算和吳勝明合作開展公益活動,約在咖啡廳見面……
第二天上午,吳勝明又來到朱雀大街一寫字樓參加活動。屋裡有“吳媽媽愛心俱樂部”的牌子,還有一家基金會西北地區愛心工作站的標牌。幾個人圍坐在吳勝明周圍,聽吳勝明聊著下一步開展公益活動的打算。該愛心工作站主任代女士,和吳勝明結識3年,目前在聯合搭建愛心平台。
“我只和誠心想做好事兒的人合作。”吳勝明對周圍人強調說,暢想著在社區開展老人服務項目,改善老人處境,也讓志願者有所回報。
吳勝明的辦公桌上,有一個“最美心靈志願者吳勝明”的獎杯,標注日期為2013年10月16日,是一家基金會先心病公益救助專項基金頒發的。吳勝明的名片顯示,她是該專項基金會的榮譽主席。
這位80歲的老人,也多次以勵志形象亮相熒屏,講自己的坎坷經歷,從千萬富姐到一無所有,從不放棄希望,一大把年紀仍在打拚,來激勵他人。
前不久,她被邀請到上海一家電視台參加節目,給年輕人指點迷津:有個男孩兒大學 畢業 ,父母想讓他做公務員,他不願意,想自己創業,經營放心菜,後來房租一直漲,保不住本,不知道怎麼辦……吳勝明給對方指了出路,協調關系,讓男孩去海南發展。
“你掃一下二維碼,好,載入成功……”吳勝明熱情地邀請記者成為她的微信好友。采訪中,一有空閑,她就嫻熟地劃拉著手機玩微信,說自己有100多個微信好友。
“我忙得已經停不下來了,這把年紀做公益,是另一種創業。”吳勝明說,每天從早到晚,除了在老年公寓工作,其他時間和精力幾乎都用來忙公益。忙碌之餘,她還不忘看電視、看書、看報,了解時事,給自己充電。
女兒的遺願,她還沒有實現
公益之路,吳勝明走得並不平坦。
今年4月份,西安當地媒體報道,80歲的吳勝明為還女兒遺願,由她參與創辦的夕陽紅老年公寓在西安市長安區子午鎮台溝村開業,有中國首善之稱的陳游標專程趕來參加開業典禮。勞模等四類特殊人群可免費入住該公寓,共可容納120人。
“現在已經關了。”11日,吳勝明不無遺憾地說。為什麼?她說,這家養老院是租朋友的房子,想做好事,順便吸引愛心人士投些錢,可並沒獲得資金上資助,就停辦了。
“是暫時停辦,還是徹底停了?”面對詢問,她解釋說,主要是天太冷,養老院設備不行,不適合居住,天暖後也可以召集老人小住幾日。
吳勝明相信隨著老齡化加劇,養老是朝陽產業,而她投身養老行業更重要的緣由,則是至今未了的心結——想實現女兒的遺願。
她沒有存放女兒的遺書,只是聽別人轉述女兒的遺願。她至今能清晰地復述遺囑的內容:……你是一位有本事的媽媽,從監獄出來後,多做善事,比如,辦養老院、孤兒院,給無家可歸的爺爺奶奶和小孩兒,一個小小的家,如果你愛我,就用對我的愛,去愛他們吧。
復述遺囑的她脫口而出,特別流暢。
“到現在,我還沒實現女兒的遺願。”吳勝明嘆息。她說,辦養老院、孤兒院,需要不少錢,目前她在老年公寓掙的工資,僅夠維持自己的生活,名下兩家公司,但效益有限,不足以支撐這么大的開支。要實現女兒的遺願,也許需要5年,也許更長,她盼著有更多的愛心力量支持。
吳勝明說,自己有三個名字:吳安娜,是老師給起的;吳如英,是家族名字;逃婚後她給自己改名吳勝明,就是相信,今天一定會勝過明天。過好每一個今天,明天也會更好。
曾經的傷與痛,
如今是她開導別人的“良葯”
“我是一位從不向命運低頭的叛逆女性。”吳勝明 總結 自己,光彩的妝容背後,她的內心深處,仍有難以言說的痛。
沒有深夜痛哭過的人,不足以談人生。“別看我在大家面前打扮得光彩照人,夜深人靜的時候,有時也會非常難受……”回想當年東奔西跑打拚掙錢,很少陪丈夫和女兒,如今想來,吳勝明只留一聲長嘆。
兩歲時離她而去的母親,後來曾想和她相認,吳勝明拒絕了:我最需要母愛的時候,你在哪兒呢?她曾含淚質問。
她也是母親,對女兒也有無限的愧疚。女兒是她唯一的指望,女兒沒了,活著還有什麼意思?她說,是女兒留下的遺願,支撐她走到現在。而當年被拆散的初戀,也是她至今難以釋懷的心結。她心裡一直裝著那個人,身邊不乏想和她做“老來伴兒”的追求者,她卻拒絕接受新的感情。
她的手機鈴聲,是她很喜歡的一首歌: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80歲的她,依然想擁有那種幸福和浪漫,希望能有一個人把她當成手心裡的寶。
當年的痛心和遺憾,如今會成為她和其他人交流時的話題,她會拿自己的教訓來奉勸大家:工作和家庭一樣重要,男人需要的不是掙錢的機器,而是需要一個妻子。工作再忙,也要把家庭維護好,一定留下足夠多的時間多陪陪老公,多陪陪孩子。
“我站不起來了,不行了呀,要進火葬場了……”12月16日下午,吳勝明在老年公寓查房時,一位76歲的偏癱老太太對她訴苦。
“放寬心,像我一樣,沒心沒肺地過吧,別說死呀死的,自己救自己……”她趕忙勸慰,又說起自己丈夫背叛、女兒自殺的遭遇,“你有丈夫,有兒有女,不比我強?”說這些時,她的臉上看不到傷悲。
這家老年公寓里,住著100多位老人,絕大多數都是比吳勝明小的“弟弟、妹妹”,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比比皆是,挨個問候、開導一番後,吳勝明走出屋子,如釋重負一般,說,“每當看到他們,我又覺得自己很富有,我還健康不是?還能為大家忙活不是?”
說罷,她挺拔的身姿健步向前,高跟鞋敲出“嗒嗒”的節奏,留下戴著紅色坤帽的優雅背影,彷彿真是一位“80後”……
『伍』 84歲老爺爺執意參加高考,考完給自己估分630,他為何堅持參加高考
因為這名老人年輕的時候渴望讀書,渴望高考,沒有經歷高考,他就覺得人生並不完整。然而當時由於各種原因,老人並沒有實現,現在84歲了,早就已經退休。老人懷著當初的夢想,就去參加了高考。高考結束後還預估了分數,認為自己能夠考630分,很多網友質疑正常考生預估600分,結果出來後都會打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