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世界上那個國家人最長壽,他們的平均年齡多少
日本壽命最長.要想長壽,首先要有良好的心態,良好的生活習慣,合理的飲食,經常運動。聽說日本人最喜歡吃豆腐了。
世界衛生組織(WHO)9日公布了《2006年世界衛生報告》,報告顯示,中國男性平均壽命70歲、女性為74歲,人均壽命平均72歲,比日本人均壽命短10年。非洲26國和阿富汗的國民則平均活不到50歲。
台灣地區民眾平均壽命達76歲,是中國人均壽命最長的省。
② 正常人活到多大年齡算長壽
前幾天和朋友聊天,聽他說家裡老人這幾天老胃病又犯了。吃不好,睡不好的,然後感慨說做子女的最希望的就是家裡人能夠身體健康平安。這是前幾年的時候朋友的父親,因為買保健品被騙了十幾萬塊錢。一些賣保健品的推銷員,打著親情感情陪伴的幌子。陪老人家逛超市,陪老人家下棋,買菜做飯,給老人家陪伴,填補他的孤獨與空虛。讓老人家心甘情願的上當。
總結來說,對於我們正常人而言壽命達到80歲,且無疾無憂,就已經算是非常幸福了。不知道對此問題你是怎麼看的呢?也可以在下方提出來。
③ 人能活到多少歲能長生不死嗎
理論上可以活150歲
現存的最老的壽星:
130歲 印度發現世界上壽命最長的人 (2002年07月31日 10:34 大洋論壇)
大洋網訊 據印度北部喜馬偕爾邦布朗村的居民講,生活在這座村子裡的老太太戴弗吉·黛維已經至少130歲高齡了。
如果她的年齡能夠被證實,那麼她將是世界上壽命最長的人,比已知的世界上最長壽的一位中國婦女還大14歲。
我們到底能活多久?
美國科學家認為,即使科學不斷進步,人類的壽命也很難達到100歲,至少在未來的一個世紀內不會成為現實。
本世紀出生的人平均壽命85歲。
芝加哥伊利諾大學研究公共保健的教授奧勒尚斯基說,在現今的世界上還沒有一種神奇的葯物、荷爾蒙、抗氧化劑、基因工程或生物技術的方法,可以像有些人預言的那樣,使人類的壽命增至120歲或150歲。
舊金山加州大學研究壽命問題的專家赫福利克完全同意奧勒尚斯基的觀點,認為人類「超長壽」的說法簡直是「無稽之談」。
但是奧勒尚斯基並不否認,有一些事實還是令人鼓舞的。
他在舊金山召開的美國科學發展協會的年會上說,自從1900年以來,由於醫療水平的提高,人類的平均預期壽命已經增加了30年。 例如,一個在1900年出生的美國女孩的預期壽命僅為48。
9歲,而於1995年出生的女孩的預期壽命已達到79歲。奧勒尚斯基在本周即將出版的一期《科學》雜志上發表一份報告稱,在法國和日本出生的嬰兒至少要在200年後,才能活到100歲;而在美國出生的嬰兒則要到 600年後才能加入這個百歲俱樂部。
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是,在這3個國家裡,死亡率下降的速度不同。從1985年到1995年,法國的死亡率下降了 1。5%,日本下降了1。2%,而美國只下降了0。4%。根據這個數據推測,法國人平均預期壽命到2033年就能達到85歲,日本為2035年,而美國則要到2182年。
根據資料記載,迄今為止壽命最長的人是一個名叫卡爾梅特的法國婦女,她於1997年去世時是122。45歲。英國王太後也是少數長壽的例子之一。赫福利克教授稱,人的壽命與預期壽命是兩個概念。
壽命是指某一個人能活多久;而預期壽命是指在某一年出生的人群預計平均能活多少年。 人類的最長壽命大約是 125歲。即使人類最常見的死因如癌症、心臟病和中風等消除了,預期壽命也最多增加15年,然後人會因衰老而死亡。
他認為,只有在生物學研究人員發現如何延緩衰老過程,並使這一發現服務於全人類,人類壽命的下一次大飛躍才會出現。
我們到底能活多久
正常人到底能活多少年?不同的學者從不同的視角考察,採用不同的方法所推算出來的年限是不同的。
細胞分裂次數與分裂周期測演算法認為,人類壽命是其細胞分裂次數與分裂周期的乘積。自胚胎期開始細胞分裂50次以上,分裂周期平均為2。4年,從而推算出人類最高壽命至少是120歲。
性成熟期測演算法推算,人類的最高自然壽命應是112—150歲。生長期測演算法推算,人類的自然壽命為100—175歲。 懷孕期測演算法推算,人的自然壽命最高可達167歲。以上方法推算結果表明,人類正常的自然壽命都應該在100歲以上。
隨著人類環境衛生的改善、公共衛生質量的提高,人的壽命也在不斷延長。在4000年前的青銅器時期,人的平均壽命只有18歲。從青銅器時代到公元1900年的4800年間,人類的壽命估計約增加了27年。
從公元1900年到1990年短短90年間,增加的幅度至少也有這么多。
什麼決定人類壽命
科學界目前達成的共識是:人的壽命主要通過內外兩大因素實現。內因是遺傳,外因是環境和生活習慣。
遺傳對壽命的影響,在長壽者身上體現得較突出。一般來說,父母壽命高的,其子女壽命也長。 德國科學家用15年的時間,調查了576名百歲老人,結果發現他們的父母死亡時的平均年齡比一般人多9—10歲。
美國科學家發現,大多數百歲老壽星的基因,特別是「4號染色體」有相似之處。研究人員希望能夠開發出相應的葯物幫助人類益壽延年。
「外因」也不可忽視。許多研究表明,通往長壽之路的關鍵還在於個人科學的行為方式和良好的自然環境、社會環境。
完全按照健康生活方式生活,可以比一般人多活10年,即活到85歲以上。
樂觀的技術主義者認為,通過現代科學技術來延長細胞生命是完全可行的。但冷靜的保守人士認為,人的生命不是簡單的細胞分裂,衰老和長壽是多基因、多層面和多途徑的復合原因一起作用的結果。
而且人體非常復雜,很難保證用基因改變了這里而另一個地方還能如我們所願在運轉。 另外,我們生活的環境大系統更是在人力控制之外。[收起]
④ 在中國歷史上,有史料記載的最長壽的人究竟是誰
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里,長壽的人多不勝數,但有確切記載的不多。傳說中,彭祖活了八百年,是中國歷史中長壽星的代表,但經研究發現,彭祖當時的社會是以60天為一年計時的,所謂的八百年,換算下來其實是140歲。不過今天我們要介紹的這個人卻不是彭祖,而是個有史料記載的長壽之人,據說此人活了443年,而且有名有姓。
這個人名叫陳克明,是福建永嘉山人,在乾隆十三年的《永泰縣志》中有確切的記載。據說這位長壽星出生於唐朝禧宗年間,死於元朝泰定甲子年,算時間的話一共活了443年。
到後來的時候,因為年齡實在太大了,老人的子孫中都已經沒有活著的人了,只能由鄉里人輪流供養。而且隨著老人歲數的增長,身體也發生了異變,全身的軀干變得越來越小,看起來就像是小孩。被人放在菜籃里養著,所以當地人也叫他菜籃公。
不過雖是縣志記載,其真實性卻值得考究。因為首先當地的縣志一共有三本,但其他兩本中卻絲毫沒有提及這個這個長壽老人的事。所以這件事會不會是誤寫呢?畢竟如果真的有人在古代活了這么大的歲數,一定會轟動鄉里,算是個很大的事件,關於這件事的記載也應該很多,怎麼會就這一本縣志有記載呢?
此外,長壽老人的說法並沒有得到高級別官方的認可。大家都知道,清朝從康熙年間開始舉辦千叟宴,乾隆年間尤勝。辦千叟宴的目的主要是為了籠絡人心,以顯示皇恩的浩盪。在這種大環境下,各地以出長壽老人為榮。如果說這個陳克明確有其人的話,縣官一定會大大宣揚的。
由此可見,這樣的記載雖然有名有姓,但其真實性依然得不到考證,很有可能就是假消息,也或許就是著書的人跟後世開的一個玩笑呢,種種緣由也只能憑空猜想了。所以,史料記載的最長壽之人估計還是彭祖。不知各位有何見解~
⑤ 人生70古來稀,人活多少歲算長壽
我們可能在很多古裝劇中看到,不管是皇帝,還是武功蓋世的英雄,都追求長生不老。生老病死其實是一個自然現象,也是每個人都必須經歷的階段。從呱呱墜地到默然離開這個世界,每個人都是用自己的哭聲來到這個世界,然後在親人的哭聲中離開。
隨著時間和空間的改變,長壽的定義也就不一樣的了。在古代,活到七十歲算是長壽,在現代發達的社會,可能一百歲,可能一百多歲。
⑥ 人最長壽能達到多少歲
說起人類的壽命,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了,但要說到人類的極限壽命,估計大家都給不出准確的數字了,但是,通過目前人類已經掌握的壽命數據,科學家已經算出了這個數字,只不過,這個已經算出來的人類極限壽命的答案,卻讓人有些失望了。
在我們已經知道的人類平均壽命上,其實人類從古至今的壽命變化,尤其是在近幾十年,可以說是得到了飛躍式的變化,這也有賴於我們飲食上的健康,也包括我們的衛生條件,還有醫療條件,都要比從前好上很多,所以,現在出現一位七十或是八十歲的老人,可以說也是十分常見的。
不過這些都還是平均壽命,而人類真正的極限壽命又是多少,這一點,相信很多人也都十分好奇,通過目前的大數據分析,科學家給出了人類極限壽命會出現在125歲,也就是說,沒有任何疾病的情況下,人類可以活到125歲直至老死的情況出現。
⑦ 長壽幾乎是世界各民族的追求,你知道人活多大年齡才算長壽嗎
我覺得人活85歲以上就算長壽了,因為很少有人能活到85歲以上,而且這也是有科學依據的,所以我們一定要保護好自己的身體。
⑧ 人類的壽命極限是多少
近年來,我們經常可以看到科學家們在不斷預測人類的壽命極限:120、150……甚至有美國科學家預測本世紀末我們能活到200歲。這些預測,讓很多人產生了這樣的疑問:到底人類能活多久?怎樣才能長壽?帶著這些問題,本報記者采訪了國內外的科學家及研究機構,對世界長壽研究的最新進展做了初步了解。到底什麼叫長壽活到多少歲才算長壽?衛生部北京老年醫學研究所遺傳室主任楊澤教授告訴記者,目前,國際上一般認為,90歲以上為長壽,80歲叫高齡,65歲以上算老年。目前來看,我國人口的長壽比例是十萬分之二,而位於我國的兩大世界長壽鄉廣西巴馬和新疆和田,長壽比例分別為十萬分之三十五和十萬分之六十七。德國長壽醫學研究中心負責人迪特·普羅格教授告訴本報記者,一般認為,人類的自然壽命在100歲以上是確切無疑的。人的壽命,主要通過內外兩大因素實現。內因是基因,外因是環境和生活習慣。內因:基因研究逐漸明朗「長壽研究近百年來才開始科學化;近10年來,長壽研究逐步取得突破。」迪特·普羅格教授告訴記者,德國科學家用15年的時間,調查了576名百歲老人,結果發現,他們的父母死亡時的平均年齡比一般人多9—10歲。因此,科學家們認為,長壽的遺傳因素非常重要。他說,目前,長壽研究已成為一個跨領域、發展迅速的研究科目。在歐洲科學家看來,衰老是一種多基因的復合調控過程,表現為染色體端粒長度改變、DNA損傷、DNA甲基化和細胞氧化等。這些因素綜合作用,影響了壽命的長短。當前,科學家研究的重點主要集中在兩方面:1.尋找「長壽基因」。在采訪中,專家們主要談到了兩個研究方向。一是「4號染色體」。歐洲科學家認為,「4號染色體」上有長壽基因,如果能發明出刺激長壽基因的葯物,就能減緩人類衰老的速度。在國內,科學家們也在做同樣的研究。楊澤教授告訴記者,從2004年開始,他們在對廣西巴馬的長壽老人進行研究時發現,這些老人的4號染色體上可能存在長壽遺傳基因。接下來,他們計劃用2—3年的時間找到這些基因,並且研究它們的具體生理功能。「如果成功的話,對整個中國人群都有借鑒意義。」楊澤教授說。二是載脂蛋白E。這種基因分為2、3、4三種亞型,其中2型和3型均能延遲發病年齡,降低發病率,促進壽命增長。法國和義大利等國的科學家普遍認為,主要是載脂蛋白E2基因在對人的壽命起延長作用;在我國,楊澤教授等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長壽老人體內的載脂蛋白E3比較多,佔到了80%—90%的比例,這也是巴馬長壽老人的遺傳標志。如何刺激它們更好地發揮作用,將是科學家們下一步的工作重點。除此之外,還有研究發現,用轉基因技術可以增加人體細胞的增殖能力,延長細胞壽命;有的研究則顯示,給老化肌肉注入新基因能讓人恢復青春活力。2.抑制「減壽基因」。說到這一點,人們最熟悉的要算自由基了。老年醫學研究所老年保健品功能評價室主任胡剛教授告訴記者,目前,國際上基本認定,自由基對人體的損傷是導致人類壽命變短的重要因素之一。自由基要是多了,就會導致細胞膜的通透性降低,甚至會破壞酶和DNA,使細胞逐漸「衰老」。聽到這里,記者提出一個問題:現在市場上很多產品都打出「消除自由基,抗衰老」的口號,它們到底有多大作用?老年醫學研究所所長黎健教授告訴記者,要回答這個問題,先要了解自由基從哪裡來。目前,科學家們找到了一種NADPH氧化酶,這種酶廣泛存在於血管和血液細胞中,會導致自由基的產生。國外很多大公司都在研究怎麼能抑制這種酶的表達,從而阻止自由基的產生。「不過,這種酶也只是眾多導致自由基產生的物質之一,我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至於市場上的「消除自由基」產品,黎健教授指出,它們大部分是一條腿走路,只消除自由基,但不能抑制自由基的產生,因此作用不大。美國人曾經做過一個幾萬人的大型試驗,發現只服用能夠消除自由基的抗氧化劑,並不能降低冠心病等疾病的發生率,也就起不到延長壽命的作用。除了自由基,前面提到的載脂蛋白E的4型,會促使老年痴呆症的發作,損害壽命。如何抑制它的表達,也是科學家研究的熱點。外因:生活習慣的影響得到確認「內因」很關鍵,「外因」也不可忽視。在迪特·普羅格教授看來,環境和生活習慣在長壽上所起的作用甚至能達到66%。目前,在「外因」方面,科學家們提出,以下4點內容非常重要:一是飲食。歐洲的一篇研究報告說,少吃可以延緩衰老。德國海德堡素食研究會認為,素食者的壽命要長於沒有飲食忌諱的人。楊澤教授在研究中也發現,巴馬長壽老人每日人均攝入熱量比國際長壽協會推薦的1500大卡還低,只有1400大卡。二是心理。英國心理學家通過研究發現,旅遊度假能夠延長人的壽命。比起那些從不旅遊度假的人來說,每年外出度假的人在未來9年中死去的可能性要低21%。「精神作用對壽命的影響也很大。」黎健教授說,他在瑞士時,看到很多老人的獨立性都特別強,有的還在大街上當義工,這種積極向上的生活心態,對長壽無疑是有好處的。三是生活習慣。楊澤教授認為,人到30歲以後就應該注意保持生活規律,為以後的生活多積累一些能量。他說,人的一生其實是一個不斷消耗的過程,熬夜、酗酒、過度運動等都會導致身體消耗過度。而身體可供消耗的就那麼多,用一點少一點。記者在翻看普羅格教授提供的德國長壽醫學研究中心的研究資料時發現,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導致人類死亡的頭號原因。在歐洲,70%—80%的人死於「生活方式病」———心臟病、腦卒中、高血壓。德國富爾達大學健康學教授彼得·埃克斯特甚至認為懶人更長壽,理由是活躍的身體會產生更多「自由基」,加快衰老過程。四是生存環境。在廣西巴馬,長壽老人有一些共同特點:性生活開始得晚、生育晚;多代同堂,不寂寞;膳食清淡,吃的都是完全天然、綠色的食物;住的都是土坯房,房子里也沒有什麼現代化裝修材料。楊澤教授說:「有了這樣的生存環境,對長壽肯定是大有裨益的。」在那樣的環境當中,很多身體不好的人都會變得健康。楊澤教授告訴記者,社會要發展,但是一些傳統的生活習慣真的不能丟。他希望,將來能把一些好的傳統生活方式寫進長壽指南中,供人們參考。先健康,再長壽在采訪中,普羅格教授向本報記者說了這樣一句話:我們要認真體會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兩個口號「給生命以時間,給時間以生命」。它的意思是,即使生命能夠通過基因調控而無限延長,但仍要追求生命質量,要活得有意義。在總結長壽問題時,黎健教授告訴記者,現代人雖然壽命上去了,但很多人過了四五十歲就與疾病為伍,真正健康的「年齡」,和古代人的平均年齡差不多,後面的生命完全靠現代醫學技術維持。這樣的「長壽」,能有多大意義?因此,長壽必須引入健康概念。一個思維清晰、有一定獨立生活能力、沒有大病的高齡老人,才能稱為真正的長壽者。這樣的長壽,才能讓自己身心愉悅,同時也不會給家庭和社會帶來太多的負擔。
記得採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