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八十歲古稱什麼
八十歲古稱杖朝之年。
朝枚之年、朝枝之年、耄[mao]耋[die]之年:均指八九十歲。
其中內」杖朝之年「年容齡稱謂,指男子80歲,意思是年過八十就可以允許撐著拐杖入朝。
年齡稱謂是古代指代年齡的稱呼,古人的年齡有時候不用數字表示,而是用其他稱謂來表示。年齡稱謂大多是記載在書籍之中,然後被沿用至今。
古人的年齡有時不用數字表示,不直接說出某人多少歲或自己多少歲,而是用一種與年齡有關的稱謂來代替。
其他年齡稱謂介紹:
1、赤子
本意是指初生的嬰兒,因為嬰兒的皮膚呈赤色。
2、孩提
指2—3歲的兒童。也有寫作孩提包或提孩的。
3、始齔(chèn)
男孩8歲,女孩7歲。根據生理狀況,男孩8歲、女孩7歲換牙,脫去乳齒,長出恆牙,這時叫齔。
4、垂髫
亦作垂齠 。3、4歲至7歲(女)、8歲(男)的兒童。
5、總角
8、9歲至13、14歲的少年。古代兒童將頭發分作左右兩半,在頭頂各紮成一個結,形如兩個羊角,故稱總角。
㈡ 70被稱為古稀之年,那80是什麼
80歲稱為「耄耋之年」。
耄[mào]:古稱八十歲至九十歲的年紀,形容年老,引申為昏亂之義。
耋[dié] :七八十歲的年紀,泛指老年。
耄耋(mào dié):八九十歲。耄,形聲字,上形下聲,音「冒」。耋,音「迭」。耄耋是指年紀很大的人。古時男女稱呼年齡是有區別的,一般來講,男性稱「壽」,而女性是不稱壽的,一般稱「福」。
【出處】三國.魏.曹操 《對酒》詩:「人耄耋,皆得以壽終。」《北史·尉元傳》:「雖老、更非官,耄耋罔祿,然況事既高,宜加殊養。」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鍾生》:「君無大貴,但得耄耋足矣。」 李大釗 《青春》:「斯則人類之壽,雖在耄耋之年,而吾人苟奮自我之欲能,又何不可返於無盡青春之域?」
【反義詞】垂髫
(2)古時80歲是什麼擴展閱讀:
襁褓:初生
孩提、總角、垂髫:童年
金釵之年:女子12歲
豆蔻之年:女子13歲
及笄之年:女子15歲
碧玉年華:女子16歲
桃李年華:女子20歲
花信年華:女子24歲
弱冠之年:男子20歲
而立之年:男子30 歲
不惑之年:男子40 歲
知命之年:男子50 歲
花甲之年:男子60 歲
古稀之年:男子70 歲
喜壽:男子77歲
杖朝:80歲
耄耋之年:80~90歲
米壽:男子88歲
鮐背之年:90 歲
白壽:男子99歲(取百去「一」之意)
期頤之年:男子100
茶壽:男子108歲
另外,還有稱青少年為束發,女子待嫁稱待年或待字,稱老年為皓首或白首,稱長壽老人為黃發等等 。
㈢ 古代對40、50、60、70、80、100歲的人怎麼稱呼
1、40歲:不惑之年、強壯之年
2、50歲: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內服之年、大衍之年
3、60歲:花甲、容平頭甲子、耳順之年、杖鄉之年
4、70歲:古稀、杖國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5、80歲:杖朝之年
6、100歲:期頤
當然,古代年齡稱謂並不止這些,還有許多散見於各類古書中,因較少使用而未被流傳下來。有些由於使用頻率高,生命力強而被後人沿用了下來。
年齡稱謂介紹:
年齡稱謂是古代指代年齡的稱呼,古人的年齡有時候不用數字表示,而是用其他稱謂來表示。年齡稱謂大多是記載在書籍之中,然後被沿用至今。
古人的年齡有時不用數字表示,不直接說出某人多少歲或自己多少歲,而是用一種與年齡有關的稱謂來代替。
垂髫(tiáo)是三四歲至八九歲的兒童(髫,古代兒童頭上下垂的短發)。總角是八九歲至十三四歲的少年(古代兒童將頭發分作左右兩半,在頭頂各紮成一個結,形如兩個羊角,故稱「總角」)。
㈣ 古代稱80歲的人是什麼
這個年歲的稱謂為杖朝之年、中壽。歲,是年齡的計量名詞。語出《漢·曹操·對酒歌》。
朝枚之年、朝枝之年、耄[mao]耋[die]之年:均指八九十歲。
耄:指八九十歲的年紀,泛指老年,如:老耄、耄耋之年。
耄耋:耄[mào],《鹽鐵論·孝養》中寫道:「七十曰耄。」《禮記·曲禮》說:「八十九十曰耋。」耋[dié],《爾雅·釋言》註:「八十為耋。」
「耄耋」是指人的高壽,大約是「七老八十」了。耄[mào]耋[dié]:泛指晚年。耄,八九十歲的年紀。耄,七八十歲的年紀。耄(mao)耋(die)指八九十歲。
毛傳又雲:「耋,老也,八十曰耋。」後人因稱八九十歲的老人為「耄耋」。
耄[mao]耋[die]之年:指八九十歲。九十歲也可稱耄耋之年。
中壽:指80歲以上。
傘壽:80歲壽辰。因「傘」字的草體形似「八十」,故稱「傘壽」。
(4)古時80歲是什麼擴展閱讀
未滿周歲:男女相同——襁褓,襁指背負嬰兒用的寬頻,褓指包裹嬰兒的被子,在古代泛指1歲以下幼童,現在以此借指未滿周歲的嬰兒。
2~3歲:男女相同——孩提,指幼兒始知發笑尚在襁褓中。
3~6歲:男女相同——總角,古時少兒男未冠,女未笄時的發型,頭發梳成兩個發髻,如頭頂兩角。
7~11歲:男子——齠年,值兒童換牙的時期;女子——髻年,指盤在頭頂或腦後的發結。
12~15歲:男子——15歲稱為志學之年;女子——12歲稱金釵之年,13歲稱豆蔻年華,15歲稱及笄之年。
16~20歲:男子——20歲稱弱冠;16歲稱破瓜年華、碧玉年華、二八年華,20歲稱桃李年華。
20~40歲:男子——30歲稱而立之年,,40歲稱不惑之年;女子——24歲稱花信年華,至出嫁稱梅之年,30歲稱半老徐娘。
50~60歲:男女相同——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70歲:男女相同——花甲(我國自古以來用天乾地支互相錯綜相合紀年,可組成六十對干支,因而稱作「六十干支」或「六十花甲子」)、平頭甲子、耳順之年、杖鄉之年、還歷之年。
70~80歲:男女相同——古稀、杖國之年(謂八十歲可拄杖出入朝廷)、致事之年、致政之年,從心之年、懸車之年。
80~90歲:男女相同——耄耋之年,指年紀很大的人。
90歲~100歲:男女相同——鮐背之年,鮐背上的花紋特別像90歲老人臉上的皺紋。
100歲:男女相同——期頤,又可稱為「人瑞」,「期」是期望、指望的意思,「頤」是贍養的意思,「期頤人瑞」指由於年事已高,需要、指望兒孫贍養他。
120歲:男女相同——花甲重開,花甲是60歲,花甲重開,就是兩個60歲。
140歲:男女相同——古稀雙慶,古稀是70歲,古稀雙慶,就是兩個70歲。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網路-杖朝之年
㈤ 古代的80歲叫什麼
80歲――杖朝之年
1歲到108歲
不滿周歲的兒童――襁褓
2-3歲――孩提童年—總角,垂髫
8歲(男)—齡年
10歲以下――黃口
10歲(女)—髻年
12歲(女)――金釵之年
13—14歲(女)――豆蔻年華
13—15歲——舞勺之年
15歲(女)——及笄之年
15歲(男)
--
志學之年
15—20歲——舞家之年
16歲(女)――碧玉年華
20歲(女)――桃李年華
24歲(女)――花蓓(信)年華出嫁——標梅之年
30歲(女)――半老徐娘
20歲(男)――弱冠
30歲(男)――而立之年、壯年時期---春秋鼎盛
40歲(男)――不惑之年、強壯之年
50歲――知命之年、半百
60歲――花甲,平頭之年、耳順之年,杖鄉之年,還歷之年
70歲――古稀、杖國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從心之年
80歲――杖朝之年
88歲——米壽...
80歲――杖朝之年1歲到108歲不滿周歲的兒童――襁褓2-3歲――孩提童年—總角,垂髫8歲(男)—齡年10歲以下――黃口10歲(女)—髻年12歲(女)――金釵之年13—14歲(女)――豆蔻年華13—15歲——舞勺之年15歲(女)——及笄之年15歲(男)
--
志學之年15—20歲——舞家之年16歲(女)――碧玉年華20歲(女)――桃李年華24歲(女)――花蓓(信)年華出嫁——標梅之年30歲(女)――半老徐娘20歲(男)――弱冠30歲(男)――而立之年、壯年時期---春秋鼎盛40歲(男)――不惑之年、強壯之年50歲――知命之年、半百60歲――花甲,平頭之年、耳順之年,杖鄉之年,還歷之年70歲――古稀、杖國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從心之年80歲――杖朝之年88歲——米壽80-90歲――耄耋之年90歲――鮐(台,駘)背之年99歲——白壽100歲――期頣、耄期
,人瑞108歲——茶壽
展開
㈥ 80歲在古代文學中稱什麼
耄 mào
《禮記.曲禮上》:「七十曰老,而傳;八十、九十曰耄」。
耋dié
(形聲。從老、專至聲。本屬義:年老。古指七、八十歲的年紀,泛指老年) 同本義 。
年八十曰耊。字亦作耋。--東漢·許慎《說文》
耄耋(mào dié):八九十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