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褚時健去世!曾反思:我活著究竟為了什麼
最新消息:原紅塔集團董事長、褚橙創始人褚時健去世!
當年有人問"褚老,你希望留給自己的墓誌銘是什麼?"
屬兔的褚老緩慢而堅定地回答了五個字:褚時健,屬牛!
褚時健的一生確實夠牛!他是農家子弟,31歲被打成右派帶著妻子和女兒下農場勞改,51歲接手玉溪卷煙廠,用18年時間成為中國煙草大王,71歲在人生最高峰時鋃鐺入獄,保外就醫後以74歲高齡再次創業,承包幾千畝荒山種橙子,85歲時他的「褚橙」紅遍大江南北,颳起一股橙旋風。
這樣的人生起伏和經歷足夠讓人肅然起敬。羅曼·羅蘭說,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 那就是在看清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創造生活。褚時健,無疑就是這樣的英雄和傳奇。
王石對他的經典評價是:
看一個人,不要看他的高峰,要看他在低谷時的反彈力!
他是傳統企業的爆品王,造酒、製糖、產煙,種橙子,干什麼都是最好的!
他從低谷中再次雄起的勵志故事激勵了無數年輕人!
他,影響企業家的企業家,他的故事和創業精神,深深影響了中國企業界包括柳傳志、王石等一些大佬,以及無數要為明天而奮斗的年輕人。
他,就是褚時健!
褚時健,這個曾被報告文學形容為像太陽一樣燦爛的男人,淡然外表下的內心,似乎沒有一個人能觸碰到。觀其容,聽其語,你也許讀不出跌宕起伏的人生,看不到在老人溫暖笑容中刻下的滄桑,但一定不會忽略那親自鑄就了紅塔山與褚橙傳奇的雙手。
人生,不是一蹴而就的!
1、現在的年輕人都太急了
現在社會上太多人想做些可以一蹴而就的事,都想找條直路走。尤其年輕人,大學讀完書進入社會剛幾年,就想搞出名堂,實際不是這樣。人生很多事,不是一條直線。
我也曾經是年輕人,從新中國成立後到現在,社會變動很大,很多希望都破滅了。尤其是我40來歲的時候,幾乎所有希望都不存在了。當你抱著很大希望的時候,失望很多;當看不到希望之後,希望又好像慢慢看得著一點。
時代不同了,年輕人期望值很高,很多人想一夜暴富,不能承受短期內沒有回報的事。我年輕時,一家三口人從昆明到玉溪,看到修路工人們臨時住的房子,都非常羨慕。當時我們都覺得:"一輩子能住上這樣的房子,這一生就得了!"
現在年輕人的知識面、信息量比我們那時強多了,但年輕人的特點還是一樣:把事情想得很簡單。
有一次,一個年輕人從福建來找我,說自己大學畢業六七年了,一件事都沒成功。他是性子急了,目標定得很高,想"今年一步、明年一步,步步登高"。我對他說:你才整了六七年,我種果樹10多年了,你急什麼?
2、跌得越低,反彈力越大
年輕人現在不過二三十歲,人生歷程還很長,也不一定每個人都要做大事業。
困難多,搞好一點,信心就大一點,只有這樣走,一步一步來。比如橙子,只要一公斤能賺一分錢,上萬噸就能賺多了。你想心急,就做不成。
以前有不少人在社會變動的時代抓住機會,一下發了大財,比如搞房地產。還有人靠親戚、靠父母,現在財富很大,我也認識。但現在這樣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即使是靠機遇、靠父母,我也認為他將來守不住。
很多人說我十二年來種橙子是"觸底反彈",跌得越低,反彈力就越大。
種橙子的人不少,但今天可以說,要像這樣種好上千畝的還不多見。有的人來我的果園看了一次,回去就開了八九萬畝的新果園,但我看來,基礎沒打好,後頭要吃虧。
我們碰到過的難關,十幾年沒遇過。連續高溫一個多月,果子都被曬掉了。但你看我們的五條管道從對面大山來,面對高溫,果園有水維持。別的果園如果基礎不好,損失就大。而我們還能保住和去年一樣的產量,就是因為農業基礎打實了。
這個也是年輕人最難理解的。人在年輕時,要先學會吃苦,要實實在在掙錢,才能拿得住。就像搞農業,如果你質量搞不好,經過一個周期,10元資產就變8元了。
無論做什麼都要有敬畏心
種橙這件事我2002年正式開始搞時借了1000多萬元錢,到2007年的時候就全部還清了。
前幾年的銷售全靠朋友幫忙,你幾十噸他幾百噸地團購,慢慢就消化掉了。
我老伴兒那個時候管銷售,帶著橙子到處去參加展銷會,也是受了不少苦。好在前面幾年果樹還幼,我們的技術也不完善,產量不算很大。
2008年之後,我外孫女他們從國外回來幫著我和我老伴兒,開始抓我們自己的銷售。
2009年產量開始飛速增長,銷售也慢慢步入正軌,所以產品還從來沒有積壓庫存過。水果這種生鮮產品,積壓庫存是很大的災難,相當於就是毀掉了。很幸運,我們沒有過這種情況。
2014年以前我們的果園一直是增產,每一年都比上一年增產不少。
所以,我一直說我們是沒有大小年的,的確像我們這樣連續10年都是增產的果園幾乎沒有。但是2014年我們出現了減產,有氣候的關系,也有果樹生長的自然規律:大小年的關系,盡管我們採取了很多措施,挽救了許多產量,但規律就是規律,一定要服從。
無論做什麼事情,人都要有一顆敬畏心,自然規律、市場規律都要遵守。
1、產品:產品的競爭是質量和價格的競爭
我們現在果園已經擴展到幾萬畝。到2020年,我們的果子產量能達到6萬噸。我知道現在我們的橙子在市場上很好賣,聽說有人拿它和當年的紅塔山煙相提並論,都是緊俏商品。
我很高興大家這么抬舉,但是我思想上不敢輕飄飄。
頭幾年可能大家因為是我種的橙子,因為好奇心都買來吃吃,但是如果果子不好吃,或者只是普通過得去,我相信買了幾次人家就不買了。
我們賣得也不便宜,要是不好吃、品質不高,人家憑什麼真金白銀買你一個老頭子的賬?
所以我一直和孫輩還有作業長們說,不要陶醉人家怎麼誇你怎麼捧你,做好自己的本分,把橙子種好,每年多豐收點,味道更好一點,人家繼續揣著錢等你的橙子,不然,人家的口水等著噴你。
現在整個新平縣種冰糖橙的越來越多,差不多一年的總量要到200萬噸去了。我們規模算大的,品質也算高的。但是,必須要看到,這個橙子過剩是必然會發生的。
供求關系從來都是有松有緊,什麼情況都有可能發生,市場經濟是不留情面的。產品一過剩,首先來的就是降價,降到你的銷售價是成本以下都會有可能。咋辦?到那個時候,還是質量和價格方面的競爭。
我如果質量好,其他人賣不完,我賣得完,另外我成本控製得好,別人虧著本賣,我還能賺到錢。
2、管理:只管大事
我做事的習慣是,凡是經我的手做的事情,我只管大事。
這個大事決定了我干這行能不能成功,其他的那些雞毛蒜皮的事情我就不管了。
以前我有四五個副廠長,我給他們的權力非常大,每人管一塊,四五個億美金的投資我就讓他們簽了。要委託書的話就給他們寫一份,我就畫一個框框在這兒,讓他照著辦,有什麼錯誤我來承擔。
以前改革開放剛開始的時候,大家都瞎指揮,我做那個小煙廠的時候,有13個黨委委員,每天早上8點所有委員都要集中開會,討論的都是雞毛蒜皮的事:這家打架了,那家豬肉不夠吃了等等。
管得了那麼多嗎?所以那些雞毛蒜皮的事就不要管了,有很多事情比這重要的多。
也有看走眼,選錯人的時候。
很多不了解我的人都覺得我在工作中比較霸道,其實當時我的目的就是要讓玉溪卷煙廠成功,成為全國最好,做到很多指標跟全國水平差不多。
大的錯誤我是不會給他機會的。
當時我一個人忙不過來,黨委系統有很厚的一沓文件,我也不能隨便簽字說我都看過了,我就找別人來當黨委書記,但這個人一來就胡鬧,到差不多的時候,他就通過活動想當廠長,在這種情況下,我就說他是破壞玉溪卷煙廠的形象。後來報告到省里,就把那個黨委書記趕走了。
還有另外一個廠長,也是類似這樣的情況,所以人家都認為我很霸道。
3、關系:對得起做過的事,對得起處過的人
我這個人,心裡放不下事,也算是個急性子。
像2014年天干,老是不下雨,我每天晚上想到我的果樹,半夜四五點就睡不著了,起來翻書翻資料,第二天叫上司機去找專家,一定要找到解決辦法。我想著,我這么認真,果子的質量不會不好吧?
我一直和兒孫們強調,一個人工作、過日子都要認認真真,對產品要認真,對周圍的人也要認認真真。這些年我們的果子賣得好,除了我們產品過硬,周圍人的支持也有很大關系。
像早幾年我們果子不成熟,沒有朋友的幫忙,銷售會很成問題。
現在我們名聲在外了,心裡要知道感激,更要學會讓大家利益都得到平衡。
我一直對和我打交道的合作夥伴也好,朋友也好都有一個心理,那就是怕虧了人家。這個習慣我一直都有。
做人做事要隨時隨地都在檢查,做這件事我朋友虧了沒有?
我一直經常提醒褚一斌,不要粗心大意,要經常想到身邊跟著你的那幾個人,誠誠懇懇和人家相處。我們生活條件比他們好一點,我們就多照顧他們一點。
我們現在果園里的農戶,在我們這里幹活兒,我就希望他們比別的農戶生活條件要好一些;我們的作業長,我也希望他們收入一年比一年高。
新平的縣長有一次聽說我們作業長的待遇,很驚奇:"工資比我還高?!"
對得起做過的事,對得起相處過的人,我能做到這兩點,我這幾十年也算沒有什麼遺憾了。
回頭看看,我這一路走來,沒有白費精神。我辦事認真,確定了目標就追求到底。在每一個工作的地方我都有人生的記號,我也沒在工作上鬧出什麼大事故。
想到這些,我也就甘心了。
我活著為了什麼?
只想贏,不想輸。
這些困難有些是原來想到的,有些是沒有想到的,但我相信我能克服它。很多年以來,不管幹大企業還是小企業,不管幹哪個行當,都會遇到不同的困難,這些困難到最後還是解決了。
所以,人的信心很重要。如果我們接二連三地幹不成事,那就沒有信心了。
我在74、75歲時怎麼想起來搞這個苦差事(種植褚橙),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因為我們的處境,我的生活來源沒有辦法(保障),我只有一條出路,必須要搞成功。
我從小就閑不住,爬高上低的,我這個房子一天上去八回,下去八回,時間還打發不了,總得有點事情做。
這都是我從小養成的習慣,認定了要乾的事,只想贏,不想輸。
王石:我為什麼是褚時健的粉絲?
我有很多粉絲,但我是褚時健的粉絲,他不僅是雲南人的驕傲,更是我們這些企業家的驕傲。
所以,我每次來都不能說是看望他,每次都是帶著崇敬的心情來取經的。他一年創造300億元利稅的時候,萬科的經營規模才30億,差距非常大;我們去年才繳300億元的稅,20年前褚廠長就達到這個數字了,這還是20年前的300億。
所以在褚廠長面前,我是來學習的,他一直給我非常強烈的內心觸動。
十年前我第一次到哀牢山,我見到他的時候,老人家戴著破草帽,衣服是圓領的還是破的,比現在穿的還舊,正和一個人討價還價。那個人幫他修水泵,開價80元,褚廠長說:"最多給你60元",他倆就圍繞著80還是60討價還價。想想看,他曾經是多麼叱吒風雲的人物!
之後我們開始聊天,我很好奇地問他,"您前後做的事情差別太大了,我相信您能搞成,但有一點不明白,既然種橙子,為什麼不引進國際上很好的橙苗,而是從湖南引進種苗呢?"
他就給我講道理,說哀牢山的土壤怎麼樣、氣候怎麼樣,說:"我一定能種過他們",之後大談掛果之後是什麼情況,又說這個橙子怎麼怎麼好。我就問他掛果要多長時間,他說要六年,但我當時一盤算,六年之後他就80多歲了,一個70多歲的老人創業,大談80歲以後的場面,這是一種什麼精神啊!
而我對晚年的安排,和他的境界完全不一樣。所以,我從內心佩服他。和褚廠長接觸過程中就能理解,他為什麼能在當年把企業搞得那麼成功,絕不是因為政策、因為特許經營、因為偶然。
那之後我們總是通電話。十年後,大家都看到了,褚橙已經很有名了。
一般來說,我和褚廠長會被當作同一代企業家。我們都創業過。我1983年到深圳,1984年創建萬科,我記得很清楚,創業時,我在萬科辦公室的地板上寫了兩行字,一句引用肯尼迪就職演說,"不要問社會能為你做什麼,而是要問你能為社會做什麼";第二句話是巴頓將軍講的,"衡量一個人成功的標准,不是看這個人站在頂峰的時候,而是看這個人從頂峰上跌到低谷時候的反彈"。
巴頓將軍是我心目中的英雄,我非常欣賞這段話。我到深圳以後,有低谷、有反彈、有很多曲折,但再怎麼曲折也不像褚廠長那麼曲折,所以我那一次非常感慨,褚廠長已經70多歲了,還在展望六年之後的漫山遍野,所以用巴頓將軍的話來衡量褚廠長是再恰當不過了。
當時我專門寫了一篇文章《哀牢山上冰糖橙》。但那篇文章不是寫給別人,而是在談我的感受。之後很多企業家因為這篇文章知道了褚廠長的現狀,都想到這個地方來看看,包括柳傳志先生,去年他專門到這里拜訪了褚廠長。可以這樣說,褚廠長身上集中體現了中國企業家的一種精神,是一種如何在前進中遇到困難,並從困難中重新站起來的精神。
這次來,我又不僅僅吸收營養,還想讓更多中小企業家能系統地知道他。所以,我希望能夠有商學院做他的研究。
因為褚廠長把一個看上去不可能做成的事情做成了,而且這種成功是可示範、可借鑒、可學習的。他就在這里,他就在做,做得很輝煌,他可以給世人提供鏡鑒。
褚時健和其妻子一起切蛋糕
馬靜芬:下一生如果褚時健還要我的話,我還嫁給他
褚時健90歲的生日宴上,馬靜芬也回憶了自己和老伴的老年創業生涯,"開始種果樹時,的確是很困難。開始的時候,很多人覺得我們在搞著玩。"
她表示,種果樹最難的就是修剪。而現在,自己已經敢說,(褚橙)已經搞成功了,"放在以前什麼時候都不敢說自己的東西最好,都是悄悄地做,碰到的困難很多很多。褚時健買了一人高的書,家裡床頭都是書,就是從頭開始學。"
令人感動的是,馬靜芬在現場提及有人問她的一個問題——下一生怎麼過?她說,"如果褚時健還要我的話,我還嫁給他。"說完還看了看身邊有些走神的褚時健,小小地抱怨說"褚時健沒有聽見"。
有人問她為什麼,她說,"如果我這輩子不是嫁他的話,我就沒有今天。雖然有很多磨難,但就是因為這些磨難,才有我的今天。"
⑵ 老人創業的例子有么古今皆可
有人問深圳萬科集團董事長王石:你最尊敬的企業家是誰?王石沉吟了一下,說出了一個人的名字。不是全球巨富巴菲特、比爾.蓋茨或李嘉誠,也不是房地產界的某位成功人士,而是一個老人,一個跌倒過並且跌得很慘的人。
他擔任一家小廠的廠長後,曾經是位英雄,披荊斬棘,以非凡的膽識和能力,用18年的拼搏,使這家小廠成長為每年利稅991億元的大型集團,一時求他寫條子批煙的人絡繹不絕。然而,他輝煌的人生之路在他71歲時偏離了航向,1999年他因貪污174萬美元被判無期徒刑。
他的女兒在獄中自殺身亡。這對一個七十多歲的老人來說,應該是一生中摔得最重、跌得最慘的一跤。許多人認為他的這輩子完了。但是,這位老人並沒有垮掉,他先是獲得減刑,改為有期徒刑17年,2002年他因為嚴重的糖尿病獲批保外就醫,回到家中居住養病。按照我們的設想,他能在家頤養天年,就已經是最好的結局了。
然而他再次讓人大跌眼鏡:他承包了2000畝的荒山,開種果園!這時,他已經75歲,身體不好,要承包的荒山又剛經歷過泥石流的洗禮,村民都說那是個鳥不拉屎的地方。
這些困難並沒有阻擋他的瘋狂行為,他帶著妻子進駐荒山,昔日的企業家成為一個地道的農民。幾年的時間,他用努力和汗水把荒山變成果園,而且他種的冰糖臍橙在雲南1公斤8塊錢你都買不到,原來這些產品一採摘就運往深圳、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效益驚人。
他使用了以前的方法,採用和果農互利的辦法。他給每棵樹都定了標准,產量上他定個數,說收多少果子就收多少,因為太多會影響果子的質量。這樣一來,果農一見到差點兒的果子就主動摘掉,從不以次充好。他制定了激勵機制:一個農民只要任務完成,就能領上4000塊錢,年終獎金2000多塊,一個農民一年能領到一萬多塊錢,一戶三個人,就能收入三四萬塊錢,比到外面打工掙錢還多。
他管理煙廠時,想到煙廠上班的人擠破頭,現在管理果園,想到果園幹活的人也擠破頭。這個已經80歲的老人,把跌倒當成了爬起,面對人生的波瀾,他流過淚,但又一次點燃希望之火,用心過日子,將日子過得紅紅火火,讓周圍的人幸福快樂。
他就是紅塔集團前掌門人褚時健。他把一個很小型的玉溪煙廠,辦成了可以和進口洋煙抗衡,每年創造200億稅收的大型集團。
王石感慨地說,我得知他保外就醫後,就專程到雲南山區探訪他。他居然承包了2000畝山地種橙子,橙子掛果要6年,他那時已經是75歲的老人了,你想像一下,一個75歲的老人,戴著一個大墨鏡,穿著破圓領衫,興致勃勃地跟我談論橙子掛果是什麼情景。2000畝橙園和當地的村寨結合起來,帶有扶貧的性質;而且用沼氣作肥料,環保且原生態。他的那種淡定,讓他作為企業家的氣質和胸懷呼之欲出。
⑶ 有個一老人靠種植橘子發家的,這個老人叫什麼名字
你問問周圍年歲大一點的人,90年代什麼香煙最出名啊,得到的回答肯定是:紅塔山、阿詩瑪。負責這個企業的就是這個老人,雲南省紅塔集團原董事長,曾經是中國有名的「中國煙草大王」褚時健。他一手將紅塔集團建成大型企業,後因貪污被捕,是中國最具有爭議性的財經人物之一。2002年,保外就醫的褚時健承包了一片2400畝的荒山,種起了橙子,這一年他已經75歲。靠種植橘子發家的,就是這個老人--雲南省紅塔集團原董事長褚時健。
⑷ 80歲創業成功人士
年輕的時候,想創作出天馬行空的作品,想在自己熱愛的行業成為專家,想賺取數之不盡的財富,但一老了就覺得不行了,該穩定了,卻不知有些人80歲了,依舊在創業,在為自己的夢想拼搏。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了關於80歲老人創業成功人士的相關 文章 ,供大家閱讀參考。
80歲老人創業故成功人士:褚時健
定位:要種最好吃的橙子
開始 種植 褚橙的時候,褚時健還是保外就醫,從人生巔峰跌落谷底,遭遇牢獄之災、喪女之痛,種種打擊並沒有摧毀褚時健。在他身上非常鮮明地體現了企業家的素質:直面殘酷現實並且擊敗它。
選擇種植“褚橙”,源於褚時健當時了解到美國新奇士,他說:新奇士的外觀漂亮,口感不行,價格卻賣得很貴。一個有利條件是,橙子是他老家雲南華寧縣的傳統作物。他後來常告訴員工,現在還不能得意,如果哪天橙子的外表、口感都超過了新奇士,那才是真正的牛。褚時健說:“干什麼都要爭第一!”
有個細節是,坐車的時候他喜歡車開得很快,別人都有點頭暈了,他還很興奮。80多歲的老人,不想輸給時間,更不想輸給所謂的命運。褚時健老伴馬靜芬說:“以前社會上有很多人說,你褚時健搞煙廠搞得那麼好,那是因為政策好,雲南煙得天獨厚,煙廠交給挑扁擔的都成。他做果園,就是想否定這個。”
資源:人脈架起創業路
幾年前,記者曾經兩次前往位於雲南新平縣嘎灑的褚時健果園。記者估算了一下2002 ~2009年總成本是4000多萬元。褚時健非常捨得投入,果園修了 足球 場大小的水池,用於果林灌溉,引水工程大概花了幾百萬元,有機肥料廠、冷酷、鮮果廠大概花了900萬元。另外還有土地流轉費用、修路等費用。每年人工費用是200多萬元。這些錢是褚時健找他原來的部屬和朋友借的。
對於70多歲的人出獄孑然一身, 4000多萬元創業資本從何而來?褚時健曾經梳理了在紅塔集團時的人和事,由於之前他的聲譽很高,盡管被判入獄但對他的信譽沒並未受啥影響,反而是曾經的部屬和朋友們紛紛解囊支持,讓褚老如願以償實現創業夢。
時隔六年,橙子上市,褚時健再次利用人脈資源,實現褚橙順利銷售。根據記者2009年的采訪數據,當年全國煙草系統就要幫他消耗1千噸左右,紅河集團的廠長是褚時健的弟子,前幾年,每年紅河集團就幫他消費400噸,當時產量也才1千多噸
管理:以身作則深入一線
不過,這不是“褚橙”做起來的關鍵原因。“褚橙”有褚時健本人的人脈、資源、名氣等因素的加成,但“褚橙”能發展到今天這個地步,最本質的原因還是褚時健把他的企業家管理能力運用到種植中。
那裡離玉溪有200多公里(褚時健家在玉溪),1963年到1979年,褚時健在嘎灑辦過糖廠。他准備東山再起的時候,他選擇在這里承包2400畝土地種植冰糖橙。嘎灑屬於乾熱河谷地帶,氣溫很高。玉溪25攝氏度的時候,這里能達到35攝氏度。這易於冰糖橙轉化糖分,口感更甜。
2002年開始種植褚橙,褚時健那時已75歲。這些年,80多歲的他每個月下地8~10天,對果園管理盯得非常細致,嚴格管理。從玉溪到嘎灑果園,200多公里,全是山路,行車至少3個多小時。褚時健打電話通知次日8點到果園開會,第二天絕對准時到,所以沒有一個下屬敢遲到。
在附近,褚時健的弟弟褚時佐也在種果園。當地人說,差別大著呢。他弟弟的果園,工人上班還像大鍋飯時代,上午7、8點幾十名農民一窩蜂地到田地幹活,下班時再一轟而散,幾十個人在一起,肯定會有偷工減料的、渾水摸魚的。但這在褚時健的果園行不通,每個技術員、每戶農民幹得怎麼樣,存在什麼問題,他都很清楚。
褚時健到果園時,吃住就和工人一起,一起吃飯,一起聊天,深知工人的想法和情況。他對質量把關極嚴,品種不好的、個子太小的、質量不好的橙子,他都讓農民摘掉,這是怕別人說:這是褚時健種的橙子,如果差了,丟臉,也壞名聲。據褚時健說,以前他在紅塔時,不在集團辦工,他一般在田地間考察,煙葉的質量就是這樣出來,煙葉的質量也和氮磷鉀成分有關,還有農民的種煙技術,他關注農民、煙草質量。
凡事親力親為,重視技術,永不滿足,力爭第一,這些都是褚時健到84歲仍未丟棄的性格標簽。從2002年開始種植自己並不熟悉的冰糖橙後,他更要依靠自己對細節的嚴格掌控,確保二次創業的成功。果園的技術員張偉告訴記者,冰糖橙是一種非常費人工的作物。年初要剪梢,保證果樹能吸收足夠的陽光;開花後要保花保果,結果後要控制果實的大小、外觀;生產環環相扣,一年四季不得閑。這正合了褚時健“閑不住”的性格。
激勵:利益與員工捆綁
幾千畝的橙子都達到自己設定的質量,在於工人,對於80高齡的褚老如何管理工人?每年人工成本200多萬元,一部分是支付給農民的。果園按照面積又轉為承包給農民管理,每月支付農民500元工資做生活費,到摘果的時候,按照公斤數量給予農民獎勵。
2009年一公斤0.5元,每戶果農產量能達到四五十噸,也就是兩萬元的收入。褚時健採取激勵 措施 ,將果園的利益與農民利益捆綁在一起。農民非常現實,滿意就干,不滿意就不幹。褚時健與農民打交道數十年,能把握農民的心態。
80歲老人再獲成功
記者11月底致電褚時健果園的一位負責人,了解到今年的數據:2013年估計產量有1萬噸,批發價為10-14元/公斤,預計收入在1億元以上,利潤估計有幾千萬元。但褚時健並不滿足,大舉擴張,除了原有的雲南新平縣嘎灑鎮2400畝果園外,又在新平縣漠沙鎮種了3000多畝,在永勝縣金沙江邊種了1300多畝,加上嘎灑鎮周圍擴充的果園,目前種植規模已經有一萬畝。
在嘎灑的果園中間,褚時健投資2500萬元建了一座高檔酒店,明年將投入使用,作為觀光旅遊用。
80歲老人創業成功人士:吳勝明
一位近80歲高齡的老太太,最近在微博上“紅”了。在新浪微博上輸入她的名字,相關微博有19781條。
有的把她列為財商領袖,分享她的傳奇人生,感慨她曾經輝煌到天上,又曾經落難到海底;
有的說她是公益達人,12月初,在陝西西安舉行的第五屆救助貧困先心病患兒大型公益盛會,就是由她發起;
一份“盤點10年來出獄的企業家”18人名單中,她也在列:“2003,吳勝明,個體戶”。同一名單上還有紅塔集團前董事長褚時健、健力寶前董事長張海、創維創始人黃宏生、德隆系創始人唐萬新等。而她,是唯一女性。
她叫吳勝明,一個再有一個多月就要過八十大壽的老太太。
她的人生,跌宕起伏。從富商世家的大小姐到逃婚後的小保姆,從千萬富翁到階下囚,從掃廁所到創實業、做公益。
她的情感,聚散無常。兩歲時母親遠走台灣,初戀被“棒打鴛鴦”,丈夫無情背叛,女兒絕望自殺。
她人生最輝煌時和最落魄時,都和鄭州緊密相關——
因投機倒把等罪名,她入獄18年,出獄後在鄭州靠打掃廁所維持生計;人生跌入谷底時,鄭州人一聲“吳老師”的稱呼,讓她重拾尊嚴,溫暖至今……
在網上,她被描述成“女版褚時健”——輝煌一時、跌入牢獄、古稀創業、重歸富有……
她究竟是怎樣一個人?是不是如網上所傳那樣坎坷、傳奇、勵志、富有?她與鄭州的短暫交集中,還發生了什麼 故事 ?
12月9日,大河報記者輾轉聯繫上吳勝明,聽她講述“從不向命運低頭的叛逆人生”。
跌宕之痛
從富商世家的大小姐到逃婚後的小保姆,
從千萬富翁到階下囚;
古稀之年,
從掃廁所到創實業、做公益……
逃婚出來的大小姐,白手起家打拚成千萬富姐
“一位命運多舛身世傳奇的女性”,《魯豫有約》對吳勝明的專訪開頭,曾這樣描述。
1933年,吳勝明出生在浙江嵊州一個富貴商賈世家,母親在她兩歲時改嫁到台灣,吳勝明由祖母帶大,性格獨立又叛逆。當時,她很少出去玩,經常在自家鋪子里,看長輩們忙葯鋪、米店等生意,經商的“種子”,悄然埋入心中。
12歲時,吳勝明被家人做主定了一門親事,她不同意。1949年,她16歲,找機會逃了婚。為了生計,曾寄人籬下做過小保姆。
生意場上,吳勝明的故事也頗為傳奇——
她回憶說,1952年,19歲的她和初戀男友遭遇“棒打鴛鴦散”,她遠離傷心地,隻身遠走。後來獨自闖盪上海灘,白手起家,從開小賣部到經營商場、飯店。“2000塊錢創業,到1984年前後,已創下2000多萬元的資產。”吳勝明平靜地說起當年。上個世紀80年代,“萬元戶”已經是“先富起來的人”,2000多萬元對很多人都是“天文數字”。她穿梭往來於浙江紹興、河南鄭州、四川南充等地,業務遍及大江南北諸多省市。
生活中,她一擲千金,相當奢華。吳勝明還記得女兒在鄭州過10歲生日時的盛況,“幾乎全校老師和同學都來了,最後擺了四五十桌。”當天,請客連同給貧困的同學每人發20元紅包,花費近20萬元。“在上海,那時好多人都叫我‘大姐大’。”至今說起,吳勝明仍有出人頭地的自豪感。
掙錢靠智慧也耍“手段”,相信金錢是萬能的
一個女子,白手起家,如何掙得數千萬資產? 吳勝明說,可能和經商的遺傳基因有關。
她的老家嵊州,是中國乃至世界有名的“領帶之鄉”。有2000多年歷史的嵊州,商業傳統綿長,並在清代中後期鼎盛一時。從小耳濡目染,跟長輩學做生意的吳勝明,學到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意經:祖父心善,誠信經營,時常做好事施捨窮人;父親刁滑,比如賣米時,加粉,噴水,只為多賺錢。
改革開放之後,吳勝明緊跟“潮流”,逐漸做起了“倒爺”。她到廣東等地大量購進收音機、布匹等緊俏商品,再倒到西寧、西安、鄭州等地銷售,賺得人生“第一桶金”。
當時,老百姓多穿棉布,穿尼龍布是時髦。很多商人倒布賺錢,她是其中之一。“批發布料,論斤賣,別人都搶著挑重的,我不搶,等著要他們挑剩下的。”“大方”背後,是吳勝明心裡有數的精明——她發現重袋子里多是碎布,輕的是大塊布。老闆看她不搶不挑,貨底兒全要,誇她人好,主動再給她優惠。低價買來布後,吳勝明再找人深加工,做罷上衣、褲子,再用布頭做小孩衣服、拼單子,賣好價錢。
1985年夏天,無權經營汽車的吳勝明,通過疏通關系,拿到了進口48輛高級轎車的計劃,獲利幾百萬元。
“有錢能使鬼推磨,疏通關系要花錢,再賺更多的錢,能賺的錢一定要賺。”那時,吳勝明相信金錢是萬能的。
金錢變成手銬,她失去了自由、家庭和女兒
相信金錢萬能的人,為了金錢而在一條路上越走越遠,最終,很可能走向萬丈深淵。不顧一切忙賺錢的吳勝明,很快嘗到了苦果——賺到的錢,變成了冰冷的手銬,她失去了自由,還有家和孩子。
警方發現了她投機倒把、合同詐騙等違法證據,52歲的吳勝明被抓。1986年年底,被判死刑,後改判為無期徒刑。在獄中,她一次次努力爭取減刑,最終服刑18年。
在她入獄後,家裡也發生大變故。小她7歲的丈夫,和保姆私奔去了安徽。
對她打擊最大的,是女兒的絕望自殺。
吳勝明42歲時,經歷幾次流產後,好不容易有了這位寶貝女兒。她入獄後,女兒寄人籬下,跟著親戚生活。女兒懷著一線希望,等媽媽出獄。孩子16歲生日那天,第一次聽說媽媽被判無期徒刑,以為再也等不到她,絕望自殺……
她得知女兒死訊,已是兩年後。那是吳勝明記憶中,最後一次痛哭。她藏好刀片,要隨女兒而去。是女兒一個特殊的遺願,讓她堅強活了下來——辦養老院或孤兒院,讓孤單的媽媽和像她這樣的孩子,有一個安身之地。
她打掃的公廁如今已拆,留給她的小屋落鎖已多年,這里的人還記得愛干凈的南方老太太。
服刑18年出獄後被鄭州人收留,她難忘一無所有時那聲溫暖至今的“吳老師”,她說:“鄭州是我的第二故鄉。”
硬幣扔進鐵罐“叮當”聲
讓老太太心裡震顫
2003年,吳勝明70歲。古稀之年,走出牢獄,她孑然一身,四顧凄惶,被安排到戶籍所在地鄭州市銘功路街道辦事處,當起了公廁保潔員。
從鄭州火車站向北,或從二七紀念塔向西,約1公里,有個西陳庄,是鄭州鬧市裡的一處偏僻地。
西陳庄前街,是一條窄窄的街道,熙熙攘攘,路兩邊店鋪林立,耳邊傳來各種叫賣聲、火車的轟隆聲和二七塔的鍾聲……
街道盡頭,有一處不起眼的公廁,一位老人,守在公廁門口,安靜地打著毛衣,對周邊的嘈雜毫無所動。一個身影閃到公廁門口,隨手扔出兩枚1毛的硬幣,投向門外桌上的鐵罐子,“叮當當……”,老人的心應聲揪緊,不由得雙臂緊抱,身子微微發顫。
她害怕這聲音,覺得自己像個乞丐;她又盼望這聲音,投向鐵罐里的錢,是她當時的謀生之本……
那是她一生中,最落魄的時間。
這位老人就是吳勝明,西陳庄前街這個公廁,是她人生最低谷的安放地。
2003年夏天,服刑18年後出獄,吳勝明回到鄭州市銘功路街道辦事處西前街社區(現在的西彩社區)。多年前,她做生意時落戶在鄭州。
70歲的她不願去養老院,在派出所、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幫忙下,當起了公廁保潔員,每月四百元左右的收入。
如今,西陳庄前街熙攘依舊,經過擴路改造,她當年打掃的公廁沒了蹤影,路邊那棵老槐樹,依然枝丫遒勁,朝著天空倔強生長……吳勝明的“家”還在。街道西頭,循著“西陳庄前街97號”門牌,拐進一排低矮房屋的胡同,有座兩層小樓,樓下是公廁,樓上落鎖多年的小屋裡,存放著她的東西。
在鄭州當公廁保潔員時,沒錢買護膚品,她就用1元錢的寶寶霜;淘來便宜的眉筆、腮紅,化個淡妝;沒有香水,就噴花露水。
如今,條件好了,她每天化妝,還隨身帶著蘭蔻化妝盒,隨時補妝,包里還有多個項鏈、戒指的首飾盒,根據衣服顏色、款式時常變換。
2010年,接受電視專訪時,吳勝明聊到出獄後再度打拚,據說又有千萬資產。如今,記者問起,她說,最好別再說她有千萬資產的事兒。因為,不斷有人打電話讓她援助,可她其實真的沒那麼多錢。她說,這家老年公寓是別人辦的,她只是打工,每月掙工資。
她的其中一張名片上,印有兩家公司的名字。但她告訴記者,一家公司交給別人打理了,一家轉租了。
裝扮講究的吳勝明,描述起自己的住處,說:很亂。記者提出能不能去看看?她笑著回絕,“別看了,就給我留點兒面子吧。”
感謝鄭州,在我無家可歸時收留了我
時隔多年,如今一身俏打扮、擔任老年公寓院長的吳勝明,追憶那段打掃公廁的經歷,說,人生中那段最落魄的日子,內心飽受煎熬——
從千萬富姐到階下囚,那18年,是怎麼過來的?很多人問過吳勝明同樣的問題,她卻不願再多說。提到的只有兩件:在監獄里學會了織毛衣,還寫了幾萬字的自傳體小說。
18年牢獄生活結束,當年的“大姐大”,守在鄭州一條偏僻街道的公廁門口,擱一個小鐵桶收錢,聽著如廁人施捨般把硬幣扔進小鐵桶的聲音,“響一次,我心裡‘咯噔’一下。那時候我就這樣,不敢看人,低頭打毛衣……”至今,回想那種聲音,吳勝明仍覺得心裡發顫。
“知恩圖報,我想為鄭州做點好事兒。”吳勝明暢想著,等條件成熟,可以回鄭州開養老院,更易實現的是開展 兒童 先天性心臟病方面的救助,“我們剛在西安救助了一批孩子,有基金會幫忙。”
走過人生的低谷和寒冬,她優雅地走進又一個春天
她樂觀地過好每一個今天,不斷為夢想打拚
“80後”老太太,做公益也是創業
失去了千萬富姐的優越感,失去了家和親人,吳勝明知道,莫斯科不相信眼淚。她唯一還沒有失去的,是生活的勇氣……
創實業、做公益、玩微信的“80後”老太太吳勝明,在人生第二春中,仍在不斷為夢想打拚。
如今的吳勝明,很忙。
她不時接聽電話,聊的大都是合作做公益的事兒,不到兩天,接連約見了三撥人,還經常出去參加活動。
12月10日上午,西安從事食品批發的王素梅和中華書畫家協會執行副主席李保瑞,專程給吳勝明送來書法禮物——“大愛無疆”。兩年前,李保瑞旅美時就聽說過吳勝明,回國後一見,覺得很投緣,對吳勝明大把年紀還忙創業的精神,由衷敬佩。
“吳媽媽人特別好,很慈善。”王素梅說,和吳勝明認識幾個月來,知道吳媽媽經歷坎坷,一生奮斗,也見過她對老年公寓的老人們好,還去醫院看望被救助兒童,是個有大愛的人。
當天中午,西安一家策劃咨詢公司董事長王女士趕來,說有商家打算和吳勝明合作開展公益活動,約在咖啡廳見面……
第二天上午,吳勝明又來到朱雀大街一寫字樓參加活動。屋裡有“吳媽媽愛心俱樂部”的牌子,還有一家基金會西北地區愛心工作站的標牌。幾個人圍坐在吳勝明周圍,聽吳勝明聊著下一步開展公益活動的打算。該愛心工作站主任代女士,和吳勝明結識3年,目前在聯合搭建愛心平台。
“我只和誠心想做好事兒的人合作。”吳勝明對周圍人強調說,暢想著在社區開展老人服務項目,改善老人處境,也讓志願者有所回報。
吳勝明的辦公桌上,有一個“最美心靈志願者吳勝明”的獎杯,標注日期為2013年10月16日,是一家基金會先心病公益救助專項基金頒發的。吳勝明的名片顯示,她是該專項基金會的榮譽主席。
這位80歲的老人,也多次以勵志形象亮相熒屏,講自己的坎坷經歷,從千萬富姐到一無所有,從不放棄希望,一大把年紀仍在打拚,來激勵他人。
前不久,她被邀請到上海一家電視台參加節目,給年輕人指點迷津:有個男孩兒大學 畢業 ,父母想讓他做公務員,他不願意,想自己創業,經營放心菜,後來房租一直漲,保不住本,不知道怎麼辦……吳勝明給對方指了出路,協調關系,讓男孩去海南發展。
“你掃一下二維碼,好,載入成功……”吳勝明熱情地邀請記者成為她的微信好友。采訪中,一有空閑,她就嫻熟地劃拉著手機玩微信,說自己有100多個微信好友。
“我忙得已經停不下來了,這把年紀做公益,是另一種創業。”吳勝明說,每天從早到晚,除了在老年公寓工作,其他時間和精力幾乎都用來忙公益。忙碌之餘,她還不忘看電視、看書、看報,了解時事,給自己充電。
女兒的遺願,她還沒有實現
公益之路,吳勝明走得並不平坦。
今年4月份,西安當地媒體報道,80歲的吳勝明為還女兒遺願,由她參與創辦的夕陽紅老年公寓在西安市長安區子午鎮台溝村開業,有中國首善之稱的陳游標專程趕來參加開業典禮。勞模等四類特殊人群可免費入住該公寓,共可容納120人。
“現在已經關了。”11日,吳勝明不無遺憾地說。為什麼?她說,這家養老院是租朋友的房子,想做好事,順便吸引愛心人士投些錢,可並沒獲得資金上資助,就停辦了。
“是暫時停辦,還是徹底停了?”面對詢問,她解釋說,主要是天太冷,養老院設備不行,不適合居住,天暖後也可以召集老人小住幾日。
吳勝明相信隨著老齡化加劇,養老是朝陽產業,而她投身養老行業更重要的緣由,則是至今未了的心結——想實現女兒的遺願。
她沒有存放女兒的遺書,只是聽別人轉述女兒的遺願。她至今能清晰地復述遺囑的內容:……你是一位有本事的媽媽,從監獄出來後,多做善事,比如,辦養老院、孤兒院,給無家可歸的爺爺奶奶和小孩兒,一個小小的家,如果你愛我,就用對我的愛,去愛他們吧。
復述遺囑的她脫口而出,特別流暢。
“到現在,我還沒實現女兒的遺願。”吳勝明嘆息。她說,辦養老院、孤兒院,需要不少錢,目前她在老年公寓掙的工資,僅夠維持自己的生活,名下兩家公司,但效益有限,不足以支撐這么大的開支。要實現女兒的遺願,也許需要5年,也許更長,她盼著有更多的愛心力量支持。
吳勝明說,自己有三個名字:吳安娜,是老師給起的;吳如英,是家族名字;逃婚後她給自己改名吳勝明,就是相信,今天一定會勝過明天。過好每一個今天,明天也會更好。
曾經的傷與痛,
如今是她開導別人的“良葯”
“我是一位從不向命運低頭的叛逆女性。”吳勝明 總結 自己,光彩的妝容背後,她的內心深處,仍有難以言說的痛。
沒有深夜痛哭過的人,不足以談人生。“別看我在大家面前打扮得光彩照人,夜深人靜的時候,有時也會非常難受……”回想當年東奔西跑打拚掙錢,很少陪丈夫和女兒,如今想來,吳勝明只留一聲長嘆。
兩歲時離她而去的母親,後來曾想和她相認,吳勝明拒絕了:我最需要母愛的時候,你在哪兒呢?她曾含淚質問。
她也是母親,對女兒也有無限的愧疚。女兒是她唯一的指望,女兒沒了,活著還有什麼意思?她說,是女兒留下的遺願,支撐她走到現在。而當年被拆散的初戀,也是她至今難以釋懷的心結。她心裡一直裝著那個人,身邊不乏想和她做“老來伴兒”的追求者,她卻拒絕接受新的感情。
她的手機鈴聲,是她很喜歡的一首歌: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80歲的她,依然想擁有那種幸福和浪漫,希望能有一個人把她當成手心裡的寶。
當年的痛心和遺憾,如今會成為她和其他人交流時的話題,她會拿自己的教訓來奉勸大家:工作和家庭一樣重要,男人需要的不是掙錢的機器,而是需要一個妻子。工作再忙,也要把家庭維護好,一定留下足夠多的時間多陪陪老公,多陪陪孩子。
“我站不起來了,不行了呀,要進火葬場了……”12月16日下午,吳勝明在老年公寓查房時,一位76歲的偏癱老太太對她訴苦。
“放寬心,像我一樣,沒心沒肺地過吧,別說死呀死的,自己救自己……”她趕忙勸慰,又說起自己丈夫背叛、女兒自殺的遭遇,“你有丈夫,有兒有女,不比我強?”說這些時,她的臉上看不到傷悲。
這家老年公寓里,住著100多位老人,絕大多數都是比吳勝明小的“弟弟、妹妹”,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比比皆是,挨個問候、開導一番後,吳勝明走出屋子,如釋重負一般,說,“每當看到他們,我又覺得自己很富有,我還健康不是?還能為大家忙活不是?”
說罷,她挺拔的身姿健步向前,高跟鞋敲出“嗒嗒”的節奏,留下戴著紅色坤帽的優雅背影,彷彿真是一位“80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