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長壽實驗中學初一要哪些條件和手續
重慶市長壽實驗中學 重慶市長壽實驗中學校,位於長壽區城西,系原重慶市長壽師范學校轉制 ,始建於1947年, 2001年由市教委和長壽區人民政府更名授牌成為全日制普通中學,現已發展為初一至高三年級共63個教學班,學生3000餘人、教職員工230餘名的大型高完中。
學校是國家基礎教育實驗中心外語教育研究中心授牌的「外語實驗學校」、重慶市高中聯招學校、重慶市園林式學校、重慶市文明禮儀示範學校、長壽區初中名校、長壽區文明單位,集實驗性、示範性、先進性於一體,為學生的成長營造了最佳環境。
學校綜合教學大樓雄偉壯觀,學生公寓和學生食堂設施齊備,擁有現代化電視全程監控系統、多媒體教室、語言教學室等。校園內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環境宜人。
學校以「質量立校、科研興校、特色強校、誠信辦學、以人為本」為辦學理念,以「立德為魂、法情相依」為教育思路,張揚學生個性,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封閉式管理、開放化教學」為教育教學模式,形成了五大辦學特色:一是管理到位,被社會贊譽為長壽地區校風最好的學校;二是大膽實施「導師制」管理,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全面提高了教育教學質量;三是重素質、抓特長,在全區奧賽和其它競賽中獨占鰲頭;四是形成了以外語為代表的特色學科,促進了其他學科的良性競爭和快速發展;五是抓教育科研 ,促學校發展,實現了「管理一流、服務一流、質量一流」的辦學目標。
學校師資隊伍強大,實力雄厚。高級講師和中學高級教師占 20人,中級職稱有80餘人。全校90%以上教職工具有大學本科學歷,有4人獲得研究生文憑。長壽區首次實施「三名工程」,學校被授牌「名學校」,雷文超被評為「名校長」、蔣興中等8人被評為「名教師」。近年來,有30多位教師在國家正規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80餘篇。
學校黨政一班人把改革創新作為促進學校快速、持續和健康發展的先決條件,率先 在普通中學嘗試實施「導師制」管理,並不斷將實施「導師制」管理推向深入, 以努力形成「導師、班主任、學科教師、學生家長」四位一體的教育管理和服務合力,最大限度地促進了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
學校視教育質量為生命線,高度重視教學教研工作,教學教研工作管理嚴格規范、入格到位,促進了教育質量的大幅度攀升。 2002年首屆初中畢業生參加中考以來,連年蟬聯全區初中教育質量考核一等獎,最終確立了初中教育在整個長壽區的領先地位。2004年首屆高中畢業生參加高考,完成率雄居城區高中聯招學校第一。
目前,學校正進一步改善辦學條件,全面提高教育質量,昂首闊步向重慶市主城區優質學校行列邁進,努力佔領全市教育新的高地。
『貳』 中國古代如詩仙李白還有什麼仙
醫仙:華佗 詩仙:李白 酒仙 劉伶 飲中八仙:指唐朝嗜酒的八位學者名人,亦稱酒中八仙或醉八仙。《新唐書·李白傳》載,李白、賀知章、李適之、汝陽王李進、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為「酒中八仙人」。杜甫有《飲中八仙歌》。瓷器畫面繪飲中八仙,每每於人物之上書以人名。以清朝為多見。 一仙賀知章: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二仙汝陽王:汝陽三斗始朝天,道逢曲車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三仙李適之:左相日興費萬錢,飲如長鯨吸百川,銜杯樂聖稱避賢。 四仙崔宗之: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 五仙蘇晉:蘇晉長齋綉佛前,醉中往往愛逃禪。 六仙李白: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 七仙張旭:張旭三杯草聖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雲煙。 八仙焦遂: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談闊論驚四筵。 《飲中八仙歌》 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中眠。 汝陽三斗始朝天,道逢曲車口流涎, 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興費萬錢, 飲如長鯨吸百川,銜杯樂聖稱避賢。 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 皎如玉樹臨風前。蘇晉長齋綉佛前, 醉中往往愛逃禪。李白一斗詩百篇, 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 自稱臣是酒中仙。張旭三杯草聖傳, 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雲煙。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談闊論驚四筵 八仙:西漢淮南王劉安最為著名的八位門客,即 蘇飛、呂尚、左員、田由、雷被、毛被、伍被、晉昌。相傳劉安與八人服食仙丹後,俱成仙體。故後人稱此八人為「八公」或「八仙」。 蜀八仙:早見於晉,譙秀在《蜀記》中載:「容成公,李耳,董仲舒,張道陵,嚴君平,李八百,范長生,爾朱,為蜀之八仙」。宋.李昉等編的《太平廣記》中記述了五代時期,西蜀有位叫張素卿的道士畫了一幅《蜀八仙圖》,其八人與上述八人大同小異,他們是李已,容成,董仲舒,張道陵,嚴君平,李八百,范長壽,葛永貴。 茶仙:盧仝著有《茶譜》,被世人尊稱為「茶仙」。
『叄』 宣和畫譜的作品目錄
卷一
道釋敘論、道釋一三教鍾馗氏鬼神附、顧愷之、陸探微、張僧繇、展子虔、董展、閻立德、閻立本、張孝師、范長壽、何長壽、尉遲乙僧
卷二
道釋二、吳道玄、翟琰、楊庭光、盧楞伽、趙德、齊范瓊、常粲、孫位、張南本、辛澄、張素卿、陳若愚、姚思元
卷三
道釋三、王商、燕筠、支仲元、左禮、朱繇、李升、杜子瓌、杜齒龜、張元、曹仲元、陸晃、僧貫休
卷四
道釋四,孫夢卿、孫知微、句龍爽、陸文通、王齊翰、顏德謙、侯翌、武洞清、韓虯、楊棐、武宗元、徐知常、李得柔
卷五
人物敘論,人物一,前代帝王等寫真附,曹弗興、衛協、謝稚、鄭法士、楊寧、楊升、張萱、鄭虔、陳閎、周古言
卷六
人物二,周昉、王朏、韓滉、趙溫其、杜庭睦、吳侁、鍾師紹、趙嵓、杜霄、丘文播、丘文曉、阮郜、童氏
卷七
人物三,周文矩、石恪、李景道、李景游、顧閎中、顧大中、郝澄、湯子升、李公麟、楊日言
卷八
宮室敘論,宮室舟車附,尹繼昭、胡翼、衛賢、郭忠恕,番族敘論,番族番獸附,胡瓌、胡虔、李贊華、王仁壽、房從真
卷九
龍魚敘論,龍魚水族附,袁義、僧傳古、趙克敻、趙叔儺、董羽、楊暉、宋永錫、劉寀
卷十
山水敘論,山水一案石附,李思訓、李昭道、盧鴻、王維、王洽、項容、張珣、畢宏、張璪、荊浩、關仝、杜楷
卷十一
山水二,董元、李成、范寬、許道寧、陳用志、翟院深、高克明、郭熙、孫可元、趙斡、屈鼎、陸瑾、王士元、燕肅
卷十二
山水三,宋道、宋迪、王谷、范坦、黃齊、李公年、李時雍、王詵、童貫、劉瑗、梁揆、羅存、馮覲、巨然、日本國
卷十三
畜獸敘論,畜獸一,史道碩、漢王李元昌、江都王李緒、韋無忝、曹霸、裴寬、韓斡、韋鑒、韋偃、趙博文、戴嵩、戴峰、李漸、李仲和、張符
卷十四
畜獸二,羅塞翁、張及之、厲歸真、李靄之、趙令松、趙邈齪、朱義、朱瑩、甄慧、王凝、祁序、何尊師
卷十五
花鳥敘論,花鳥一,滕王、李元嬰、薛稷、邊鸞、於錫、梁廣、蕭悅、刁光、周滉、胡擢、梅行思、郭乾暉、郭乾祐
卷十六
花鳥二,鍾隱、黃筌、黃居寶、滕昌祐、趙宗漢、趙孝穎、趙仲佺、趙仲間、趙士腆、趙士雷、曹氏
卷十七
花鳥三,李煜、黃居寀、丘慶余、徐熙、徐崇嗣、徐崇矩、唐希雅、唐忠祚
卷十八
花鳥四,趙昌、易元吉、崔白、崔愨、艾宣、丁貺、葛守昌
卷十九
花鳥五,王曉、劉常、劉永年、吳元瑜、賈祥、樂士宣、李正臣、李仲宣
卷二十
墨竹敘論,墨竹小景附,李頗、親王趙頵、趙令穰、趙令庇、王氏、李瑋、劉夢松、文同、李時敏、閻士安、梁師閔、僧夢休,蔬果敘論,蔬果葯品草蟲附,顧野王、唐該、丁謙、郭元方、李延之、僧居寧
『肆』 重慶長壽實驗中學
重慶市長壽實驗中學校,是重慶市重點中學,位於長壽區城西,系原重慶專市長壽師范屬學校轉制 ,始建於1947年, 2001年由市教委和長壽區人民政府更名授牌成為全日制普通中學,現已發展為初一至高三年級共95個教學班,學生5500餘人、教職員工400餘名的大型高完中。
學校師資隊伍強大,實力雄厚。高級講師和中學高級教師占 20人,中級職稱有80餘人。全校90%以上教職工具有大學本科學歷,有4人獲得研究生文憑。長壽區首次實施"三名工程",學校被授牌"名學校",雷文超被評為"名校長"、蔣興中等8人被評為"名教師"。有30多位教師在國家正規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80餘篇。
學校黨政一班人把改革創新作為促進學校快速、持續和健康發展的先決條件,率先 在普通中學嘗試實施"導師制"管理,並不斷將實施"導師制"管理推向深入, 以努力形成"導師、班主任、學科教師、學生家長"四位一體的教育管理和服務合力,最大限度地促進了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
『伍』 「蜀之八仙」包括
【蜀之八仙】容成公、李耳、董促舒、張道陵、嚴君平、李八百、范長生、爾朱先生。
一、容成公
上古皇帝之臣(又說為皇帝師,老子師)。嘗棲太姥山 煉葯,後居崆峒山。年二百歲,善補導之術(道家的雙修密法),守身養精氣,發白復黑,牙齒掉了又重新長了出來,傳說他最先創建律歷,其著作有《榮成陰道》二十六卷,但未見傳世。他與蜀的關系可查的資料有下列幾處:1,居崆峒山,查崆峒山有多處,其一在四川平武縣境內,山谷深險,直接番界;2,居青城山。譙秀《蜀記》說,「容成分隱於鴻蒙」,鴻蒙即今之青城山;3,《列仙傳》雲,容成為「老子師也」,老子居蜀,其師焉能不居蜀?因此,容成公列入蜀仙。
二、李八百
查李八百者有三人。1,為周朝蜀人,傳說他歷夏自周活了八百歲,又說他一動能行八百里,故號李八百。《神仙傳》中,葛洪寫他為了考驗漢中唐公昉求道是否心誠,故意使唐及一妻三妾為他舔惡瘡毒膿,後授以度世之訣及丹經一卷,唐公昉終於入雲台山中煉丹,丹成登仙而去。2, 李八百是李脫。《晉書》中記:「時有道士李脫者,自言八百歲,故號(李八百)。」;3,李八百為李阿。《抱朴子》:「蜀有李阿者,穴居不食,號曰(八百翁)」。葛洪《神仙傳》:「李阿者,蜀人也,蜀人傳世見之,不老如故,常乞於成都市,而所得隨復以拯貧窮者。」李阿為「後漢蜀人」。李八百曾與其妹李真多修煉於三學山,即二十四化(治)的真多化。
三、李耳
即老子。老子有三種說法(見周生春《白話老子》)。1,老子是老聃,楚苦縣(今河南省鹿岜縣東)厲鄉曲仁里人,做過周朝的守藏室之吏(圖書館長),退隱後著書五千字。2,老子是戰國人李耳,著《老子》;3,老子是周太史瞻,戰國中期人。不管老子有幾種說法,但老子被道教捧為始祖這一點是公認的。《神仙傳》中說:「老子者,母懷之七十二年乃生,生時割母腋而出,生而白首,故謂之老子。」又雲:老子「生而能言」,指李樹曰:「此為我姓」,故姓李。唐代李冗《獨異志》記:「老君耳長七尺」,故名李耳。李耳曾為孔子師,劉向《列仙傳》記:「仲尼至周見老子,知其聖人,乃師之。後周德衰,乃乘青牛西去,入大秦過西關。」又傳說老子降生於成都青羊宮(唐以前稱青羊觀),故老子被列入蜀八仙。八仙中的老子是被神「化」了的李耳。
四、張道陵
一名張陵,東漢沛國(今江蘇豐縣)人,留侯張良的第八世孫,永平時拜江州(今重慶)令。章和年間征為太傅,官至三公之上,而他卻「三詔不就」,浪跡江湖,遠離官場到江西貴溪縣龍虎山築爐煉丹,修煉道成。漢順帝時至河洛入蜀,在四川大邑縣境內的鵠鳴山,(又稱鶴鳴山)結茅修煉。永和六年作道書二十四篇,自稱「太清玄元」,創立道派,凡入道者納米五斗,故稱「五斗米道」。建立二十四治(教區),教人悔過奉道,用符水咒法治病。《蜀記》中說他「避病虐於丘社之中,得咒鬼之術書為之,解使鬼法。」傳四川青城山鬼蜮甚眾,他率弟子降伏群魔,後人於山之巨石上刻「降魔」二字以記之。又傳張道陵為蜀人驅病降妖,開山築路,感動了太上老君,老君親臨鵠鳴山授於三洞眾經,雌雄二劍,都功印一枚,賜名「天師」,後人便稱他為「張天師」,青城山亦建「天師洞」道場以茲紀念。關於張道陵在四川驅鬼神,祛瘟疫的傳說甚多,不一而舉。 五、嚴君平
本名庄君平,又稱蜀庄,因避明帝劉庄諱而改姓嚴, 又名嚴遵。四川綿竹人,漢代道學家,思想家。知天文,識星象。常卜筮於成都市,每天占卜幾人得百許文錢夠基本生活就行了,然後關門落簾讀《老子》,其著作有《老子指歸》,《道德指歸論》等。西漢著名文學家,哲學家揚雄曾拜他為師。嚴君平無心仕途,當時益州牧想請他做官,被他婉言謝絕,終身不第,九十而卒。後人於武都山建「嚴仙觀」,鑿「君平池」以紀念他,成都亦曾有「嚴貞觀」, 郫縣郫簡鎮西北十五公里路的橫山南頭頂上有嚴君平的墓,唐代詩人羅隱書的「嚴君平的墓碑」,殘碑至今尚存。唐代李白,岑參都寫有詠贊嚴君平的詩傳世。李白《古詩》:「君平既棄世,世亦棄君平。觀變貧太易,探元化群生。寂寞綴道語,空簾閑幽情。……海客去已久,誰人測沉冥。」岑參《嚴君平卜肆》詩雲:「君平著賣卜,卜肆荒已久。至今杖頭錢,時時地上有,不知支機石,還在人間否?」嚴君平生於四川,卒於四川,列為蜀八仙當之無愧。
六、范長生
一名延九,又名重九,字元。涪陵丹興(今黔江)人,十六國時成漢道士。後居青城山為當地天師道道首,時擁有部曲千餘家,頗有勢力。范長生博學多藝,精曉天文術數。傳說他從後漢到西晉活了一百三十多歲,人稱「范長壽」。劉備曾請他去做官,他執意不去,只好封他個「逍遙公」,並在青城山為他建造了「長生宮」(長生觀),供其修真養性。南宋詩人陸游有《長生觀觀月》詩雲:「碧天萬里月正中,清夜珥節長生宮」。明代楊升庵也有詩贊曰:「天谷隱者范長生,風御冷然獨整纓,避世已高巢父節,讓王還被務光名。」「讓王」之事見《晉書.李雄傳》:西晉時,巴氐族人李特、李雄率流民起義,范長生曾助以糧食物資,使義軍迅速佔領成都,據有益州,李氏為答謝范長生,以其有名有德為蜀民敬重,「欲迎以為君而臣之,長生固辭」。李雄於成都稱帝,國號大成,「乃拜(范長生)為相,尊為范賢,號為天地太師」,並封西山侯。范長生輔佐李雄大成國奉行道家「清凈無為,與民生息」的政策,使巴蜀一度出現了一個政局穩定,民生富足的局面,故蜀民奉范長生為神明。李雄還在灌縣離堆為他建造了「范賢館」,即今伏龍觀舊址。范長生也有著作世面,如《易注》,《道德經解》等。
七、董仲舒
西漢唯心主義哲學家,今文經學大師。廣川(今河北景縣董故庄)人,景帝時為博士,武帝時任江都縣等職。董仲舒人們都很熟識,不必細說。但從手邊資料查看,實在查不出他何以被譙秀拉來作了蜀八仙?筆者以為董仲舒是否為董仲君之誤傳?董仲君曾於青城山隱居,完全有資格被列為蜀八仙。晉.葛洪《神仙傳》卷七道:「董仲君者,臨准(今江蘇泗洪或盱眙)人也,服氣練形,二百餘歲不老,曾被誣系獄,乃佯死,須臾出,獄吏乃異出之,忽失所在。」看來此君頗有道法,能隱形破牆而出。另外還有兩位董仲,亦可冠以「君(先生)」字稱為董仲君。《神仙傳》卷六李少君款提到的董仲君,漢武帝時任儀郎,為人剛直,博學五經,然不達道術,常恥笑別人服葯學道,不久就大病數月不愈,才把仙道李少君送來的葯服食,僅服一半便大病全無,再服一半,「氣力如三十歲時」,於是始信仙術,棄官從道,白發轉黑,形容甚盛,活了八十餘歲,還勸兒子道生學道,後道生尋得秘方,活了三百多歲。另一董仲是後漢千乘(今山東高青縣東南)人,有名的孝子董永之子。董永賣生葬父感動了玉皇大帝的七仙女,下凡以身相許,才生下這位董仲君。傳他「數書符鎮怪,嘗游京山之潼泉,以得山多虺毒,書二符鎮之,其害遂絕。」今四川三台縣新德鄉有董永墓,董仲鋇,董仙橋。既然董仲君曾隱居四川青城,又通曉道術,將他列入蜀八仙更為合宜。
八、爾朱仙
爾朱為復姓,其先祖為契丹胡人部落,世居爾朱川,因以為姓。考爾朱仙似有二人:一是譙秀所指的爾朱,當在晉以前,目前筆者實在無從稽考。二是唐末五代孟蜀時的爾朱,名洞,字通微,號歸元子。傳爾朱洞為北魏大將爾朱羽健之後,爾朱榮之族弟。此人曾遇異人得道,落魄於成都市,經常揀白石頭往水裡扔,弄得市民莫名其妙。後又賣丹葯於市,每粒要錢十二萬。太守很想買,爾朱洞說:「太守金多,非百二十萬不賣。」這下激怒了太守,命人將他裝進竹籠子里,投入岷江。大約他經宜賓入長江,在重慶始逆水而上,過合川漂至涪江上游,在綿州河邊被姓石的漁人救撈起來時,他蜷伏在竹籠里睡得正香哩,後來便在綿州西山修道。此一說見於台灣高大鵬先生之《神仙傳》。另一說他沿岷江流入了長江,完成史無前例的長江第一漂,直漂到巫溪縣大寧鎮為漁人所救。故大寧「有巨石如鍾,下有三足,煙火之跡宛然,父老以為爾朱丹爐。」(見《方輿攬勝》)爾朱仙在綿州西山修道時曾去佛教聖地西域梵都「大漠」朝拜,得佛教真經,將釋道合為一體。
『陸』 「蜀之八仙」分別是
一、容成公
上古皇帝之臣(又說為皇帝師,老子師)。嘗棲太姥山 煉葯,後居崆峒山。年二百歲,善補導之術(道家的雙修密法),守身養精氣,發白復黑,牙齒掉了又重新長了出來,傳說他最先創建律歷,其著作有《榮成陰道》二十六卷,但未見傳世。他與蜀的關系可查的資料有下列幾處:1,居崆峒山,查崆峒山有多處,其一在四川平武縣境內,山谷深險,直接番界;2,居青城山。譙秀《蜀記》說,「容成分隱於鴻蒙」,鴻蒙即今之青城山;3,《列仙傳》雲,容成為「老子師也」,老子居蜀,其師焉能不居蜀?因此,容成公列入蜀仙。
二、李八百
查李八百者有三人。1,為周朝蜀人,傳說他歷夏自周活了八百歲,又說他一動能行八百里,故號李八百。《神仙傳》中,葛洪寫他為了考驗漢中唐公昉求道是否心誠,故意使唐及一妻三妾為他舔惡瘡毒膿,後授以度世之訣及丹經一卷,唐公昉終於入雲台山中煉丹,丹成登仙而去。2, 李八百是李脫。《晉書》中記:「時有道士李脫者,自言八百歲,故號(李八百)。」;3,李八百為李阿。《抱朴子》:「蜀有李阿者,穴居不食,號曰(八百翁)」。葛洪《神仙傳》:「李阿者,蜀人也,蜀人傳世見之,不老如故,常乞於成都市,而所得隨復以拯貧窮者。」李阿為「後漢蜀人」。李八百曾與其妹李真多修煉於三學山,即二十四化(治)的真多化。
三、李耳
即老子。老子有三種說法(見周生春《白話老子》)。1,老子是老聃,楚苦縣(今河南省鹿岜縣東)厲鄉曲仁里人,做過周朝的守藏室之吏(圖書館長),退隱後著書五千字。2,老子是戰國人李耳,著《老子》;3,老子是周太史瞻,戰國中期人。不管老子有幾種說法,但老子被道教捧為始祖這一點是公認的。《神仙傳》中說:「老子者,母懷之七十二年乃生,生時割母腋而出,生而白首,故謂之老子。」又雲:老子「生而能言」,指李樹曰:「此為我姓」,故姓李。唐代李冗《獨異志》記:「老君耳長七尺」,故名李耳。李耳曾為孔子師,劉向《列仙傳》記:「仲尼至周見老子,知其聖人,乃師之。後周德衰,乃乘青牛西去,入大秦過西關。」又傳說老子降生於成都青羊宮(唐以前稱青羊觀),故老子被列入蜀八仙。八仙中的老子是被神「化」了的李耳。
四、張道陵
一名張陵,東漢沛國(今江蘇豐縣)人,留侯張良的第八世孫,永平時拜江州(今重慶)令。章和年間征為太傅,官至三公之上,而他卻「三詔不就」,浪跡江湖,遠離官場到江西貴溪縣龍虎山築爐煉丹,修煉道成。漢順帝時至河洛入蜀,在四川大邑縣境內的鵠鳴山,(又稱鶴鳴山)結茅修煉。永和六年作道書二十四篇,自稱「太清玄元」,創立道派,凡入道者納米五斗,故稱「五斗米道」。建立二十四治(教區),教人悔過奉道,用符水咒法治病。《蜀記》中說他「避病虐於丘社之中,得咒鬼之術書為之,解使鬼法。」傳四川青城山鬼蜮甚眾,他率弟子降伏群魔,後人於山之巨石上刻「降魔」二字以記之。又傳張道陵為蜀人驅病降妖,開山築路,感動了太上老君,老君親臨鵠鳴山授於三洞眾經,雌雄二劍,都功印一枚,賜名「天師」,後人便稱他為「張天師」,青城山亦建「天師洞」道場以茲紀念。關於張道陵在四川驅鬼神,祛瘟疫的傳說甚多,不一而舉。 五、嚴君平
本名庄君平,又稱蜀庄,因避明帝劉庄諱而改姓嚴, 又名嚴遵。四川綿竹人,漢代道學家,思想家。知天文,識星象。常卜筮於成都市,每天占卜幾人得百許文錢夠基本生活就行了,然後關門落簾讀《老子》,其著作有《老子指歸》,《道德指歸論》等。西漢著名文學家,哲學家揚雄曾拜他為師。嚴君平無心仕途,當時益州牧想請他做官,被他婉言謝絕,終身不第,九十而卒。後人於武都山建「嚴仙觀」,鑿「君平池」以紀念他,成都亦曾有「嚴貞觀」, 郫縣郫簡鎮西北十五公里路的橫山南頭頂上有嚴君平的墓,唐代詩人羅隱書的「嚴君平的墓碑」,殘碑至今尚存。唐代李白,岑參都寫有詠贊嚴君平的詩傳世。李白《古詩》:「君平既棄世,世亦棄君平。觀變貧太易,探元化群生。寂寞綴道語,空簾閑幽情。……海客去已久,誰人測沉冥。」岑參《嚴君平卜肆》詩雲:「君平著賣卜,卜肆荒已久。至今杖頭錢,時時地上有,不知支機石,還在人間否?」嚴君平生於四川,卒於四川,列為蜀八仙當之無愧。
六、范長生
一名延九,又名重九,字元。涪陵丹興(今黔江)人,十六國時成漢道士。後居青城山為當地天師道道首,時擁有部曲千餘家,頗有勢力。范長生博學多藝,精曉天文術數。傳說他從後漢到西晉活了一百三十多歲,人稱「范長壽」。劉備曾請他去做官,他執意不去,只好封他個「逍遙公」,並在青城山為他建造了「長生宮」(長生觀),供其修真養性。南宋詩人陸游有《長生觀觀月》詩雲:「碧天萬里月正中,清夜珥節長生宮」。明代楊升庵也有詩贊曰:「天谷隱者范長生,風御冷然獨整纓,避世已高巢父節,讓王還被務光名。」「讓王」之事見《晉書.李雄傳》:西晉時,巴氐族人李特、李雄率流民起義,范長生曾助以糧食物資,使義軍迅速佔領成都,據有益州,李氏為答謝范長生,以其有名有德為蜀民敬重,「欲迎以為君而臣之,長生固辭」。李雄於成都稱帝,國號大成,「乃拜(范長生)為相,尊為范賢,號為天地太師」,並封西山侯。范長生輔佐李雄大成國奉行道家「清凈無為,與民生息」的政策,使巴蜀一度出現了一個政局穩定,民生富足的局面,故蜀民奉范長生為神明。李雄還在灌縣離堆為他建造了「范賢館」,即今伏龍觀舊址。范長生也有著作世面,如《易注》,《道德經解》等。
七、董仲舒
西漢唯心主義哲學家,今文經學大師。廣川(今河北景縣董故庄)人,景帝時為博士,武帝時任江都縣等職。董仲舒人們都很熟識,不必細說。但從手邊資料查看,實在查不出他何以被譙秀拉來作了蜀八仙?筆者以為董仲舒是否為董仲君之誤傳?董仲君曾於青城山隱居,完全有資格被列為蜀八仙。晉.葛洪《神仙傳》卷七道:「董仲君者,臨准(今江蘇泗洪或盱眙)人也,服氣練形,二百餘歲不老,曾被誣系獄,乃佯死,須臾出,獄吏乃異出之,忽失所在。」看來此君頗有道法,能隱形破牆而出。另外還有兩位董仲,亦可冠以「君(先生)」字稱為董仲君。《神仙傳》卷六李少君款提到的董仲君,漢武帝時任儀郎,為人剛直,博學五經,然不達道術,常恥笑別人服葯學道,不久就大病數月不愈,才把仙道李少君送來的葯服食,僅服一半便大病全無,再服一半,「氣力如三十歲時」,於是始信仙術,棄官從道,白發轉黑,形容甚盛,活了八十餘歲,還勸兒子道生學道,後道生尋得秘方,活了三百多歲。另一董仲是後漢千乘(今山東高青縣東南)人,有名的孝子董永之子。董永賣生葬父感動了玉皇大帝的七仙女,下凡以身相許,才生下這位董仲君。傳他「數書符鎮怪,嘗游京山之潼泉,以得山多虺毒,書二符鎮之,其害遂絕。」今四川三台縣新德鄉有董永墓,董仲鋇,董仙橋。既然董仲君曾隱居四川青城,又通曉道術,將他列入蜀八仙更為合宜。
八、爾朱仙
爾朱為復姓,其先祖為契丹胡人部落,世居爾朱川,因以為姓。考爾朱仙似有二人:一是譙秀所指的爾朱,當在晉以前,目前筆者實在無從稽考。二是唐末五代孟蜀時的爾朱,名洞,字通微,號歸元子。傳爾朱洞為北魏大將爾朱羽健之後,爾朱榮之族弟。此人曾遇異人得道,落魄於成都市,經常揀白石頭往水裡扔,弄得市民莫名其妙。後又賣丹葯於市,每粒要錢十二萬。太守很想買,爾朱洞說:「太守金多,非百二十萬不賣。」這下激怒了太守,命人將他裝進竹籠子里,投入岷江。大約他經宜賓入長江,在重慶始逆水而上,過合川漂至涪江上游,在綿州河邊被姓石的漁人救撈起來時,他蜷伏在竹籠里睡得正香哩,後來便在綿州西山修道。此一說見於台灣高大鵬先生之《神仙傳》。另一說他沿岷江流入了長江,完成史無前例的長江第一漂,直漂到巫溪縣大寧鎮為漁人所救。故大寧「有巨石如鍾,下有三足,煙火之跡宛然,父老以為爾朱丹爐。」(見《方輿攬勝》)爾朱仙在綿州西山修道時曾去佛教聖地西域梵都「大漠」朝拜,得佛教真經,將釋道合為一體。
『柒』 長壽實驗三小以前是什麼
原來是長壽師范學校附屬學校
『捌』 長壽范家橋水庫工程水面面積有多大啊
水面面積會因季節和蓄水量的多少而變化的,一般衡量水庫的都是總庫容量,范家橋水庫的總庫容量為2227萬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