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知命之年是指50歲,耳順之年稱為60歲,那麼八九十歲高齡被稱為什麼之年
嬰兒:人初生襁褓:周歲以下 孩提:2至3歲、垂髫:童年 髫年:女孩7歲 齠年:男孩7歲 黃口:10歲以下 舞勺:13歲至15歲 舞象:15歲至20歲 豆蔻:女子13歲 及笄:女子15歲 弱冠:男子20歲 而立:30 不惑:40 知天命:50 花甲,耳順:60 古稀:70 仗朝:80 耄耋:90 期頤:100 花甲重開:120歲 古稀雙慶:140歲 部分農村地區在人死亡時稱呼年齡 0——20歲為夭折 21——30歲為短壽 31——40歲為強壽 41——50歲為艾壽 51——60歲為周壽 61——70歲為稀壽 71——80歲為耋壽 81——90歲為耄壽 91——100歲為期頤
㈡ 20.30.40.50歲各稱什麼之年
弱冠 而立 不惑 知天命
㈢ 古人五十歲叫什麼之年
五十歲: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古人的年齡有時不用數字表示,不直接說出某人多少歲或自己多少歲,而是用一種與年齡有關的稱謂來代替。垂髫(tiáo)是三四歲至八九歲的兒童(髫,古代兒童頭上下垂的短發)。總角是八九歲至十三四歲的少年(古代兒童將頭發分作左右兩半,在頭頂各紮成一個結,形如兩個羊角,故稱「總角」)。
兒童、 黃口:垂髻之年;
十歲:十歲以下、幼學;
十三至十五歲:舞勺之年;
十五歲:志學;
十五至二十歲:舞象之年;
二十歲:弱冠;
三十歲:而立之年;
四十歲:不惑之年;
五十歲:知天命、知非之年;
六十歲:耳順、花甲之年;
七十歲:古稀之年;
八十歲:杖朝之年;
八十、九十歲:耄耋。
㈣ 40歲是不惑之年,那50歲是什麼呀
50是半百或者知天命。
年齡,指一個人從出生時起到計算時止生存的時間長度,通常用年歲來表示。年齡是一種具有生物學基礎的自然標志,一個人出生以後,隨著日月流逝,年齡也隨之增長,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
人在進行自身再生產的同時,也進行著年齡的再生產,它總是由不同年代出生的不同年齡的個人所組成。此外,各種人口現象,如結婚、生育、求學、就業、遷移、死亡等,都與每個人的年齡密切相關。所以,正確計算年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4)50歲叫什麼之年擴展閱讀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知天命
六十花甲
七十古稀
未滿周歲的兒童――襁褓
2-3歲――孩提
童年——總角,垂髫
8歲(男)——齠年
10歲以下――黃口
10歲(女)——髻年
12歲(女)――金釵之年
13—14歲(女)――豆蔻年華
13—15歲——舞勺之年
15歲(女)——及笄之年
15歲(男) -------志學之年,束發
16歲(女)――碧玉年華
15—20歲——舞象之年
20歲(男)――弱冠
20歲(女)――桃李年華
24歲(女)――花蓓(信)年華
出嫁——標梅之年
30歲(女)――半老徐娘
30歲(男)――而立之年
40歲(男)――不惑之年
50歲――知命之年、半百
60歲――花甲,平頭之年、耳順之年,杖鄉之年
70歲――古稀、杖國之年
77歲——喜壽
80歲――杖朝之年
88歲——米壽
80-90歲――耄耋之年
90歲――鮐(台,駘)背之年
99歲——白壽
100歲――期頣,人瑞
108歲——茶壽
㈤ 40歲是不惑之年。60是花甲之年。50是什麼跪謝!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說,我十五歲立志向學,三十歲能堅定地立於所學,四十歲對各種各樣的事情都不再迷惑,五十歲懂得了什麼是天命,六十歲對於聽到的一切都能明曉它們各由天命,因而不再感到與自己心意相違逆,七十歲心性與大道合一,因而隨心所欲也不會越出規矩了。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立,就是學有所成,准確地說,就是弄通了所學的東西,由知而信,有了堅定的信念。孔子的信念就是禮與仁。現代人說到「三十而立」往往理解為成家立業,人生已邁出了一個新的台階。三十到四十歲正是幹事業的好時候,由於為事業為家庭而奔波,時光便覺得飛速前進,當有一天發現自己已經四十歲的時候,才覺人生已走過了大半,到了不惑之年,人生不過如此,不斷堅定地走下去。這樣人生才充實,有意義,為了家庭為了妻兒,為了自己,還要再努力,雖然沒有了年輕時的激情,但卻有中年的成熟穩重,這些往往是男人的想法,但也有的男人在這個時候,事業有成,家庭穩定,便喜歡到外邊沾花惹草的,的確,這時候的男人確實有其吸引女孩子的魅力,我到是特看不慣這樣的男人,因為現代社會里太多的這樣的人,他們一方面根本就不想離婚,另一方面還想品嘗更多的禁果,所以就是家裡紅旗不倒,外邊彩旗飄飄,還有甚者便是家外有家之人。社會在發展,也不知道這種已經滅亡的一夫多妻制度的復燃是進步了還是退步了,從封建時候的一夫多妻子到解放時候的一夫一妻,那麼說發展到今天便應該是一妻都夫制才是的,而不應該又回去了,所以說四十歲的男人是很可怕的,他可怕的不是事業的小成,而是對婚姻的一種態度。
再說到女人了,女人過了三十歲,便覺得自己已經不再年輕貌美,三十到四十歲,為了更多的忙於家庭很少再照顧自己,不過,當然衣服依舊是要買的,美容也是要做的, 體型還是要保持的,但是那些只是為了增加一些自己做女人的自信,這時女人最不應該與那些二十幾歲的女性相比容顏,
那到是雞蛋碰石頭的,因為年輕就是最美麗的,更不能問丈夫是那姑娘好看還是我漂亮,因為這本身就是缺少自信心的。女人應該忘記自己的年齡,三十歲的女人,有其成熟而不失青春的美麗,四十歲的女人,有著更為豐韻的成熟女性的韻味,更多了幾份母性,這些都是年輕的小姑娘所無法具有的,也是其吸引男人之所在,因為這時的女性更具有豐富的內涵。說到這個時期的女人對家庭的看法,那就多了,她們特別怕自己缺少吸引丈夫的魅力,當然也很懼怕離婚了,為了家庭自己付出了許多,現在還要守護這個堡壘,生怕被別人攻破,所以即便是丈夫在外邊有了艷欲,也不去計較了,只要想,他對這個家還算負責任就可以了。
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最重要的是要不斷的去學習,去進步,自由自己的砝碼多了,自己的魅力多了,自然不再怕失去什麼,不怕失去工作,不怕家庭危機,因為自己是最加強的守護者!
人到中年,總會對人生有許多的感悟,只因歲月將自己磨礪,三十到四十的男人與女人,應該以這一年齡段為驕傲,這是人生的黃金時期。
--------------------
不滿周歲——襁褓;
2~3歲——孩提;
女孩7歲——髫年;
男孩8歲——齠年;
幼年泛稱——總角;
10歲以下——黃口,即乃稚氣未脫的少兒代稱也;
13~15歲——舞勺之年;
15~20歲——舞象之年;
12歲(女)——金釵之年;
13歲(女)——豆蔻年華,
15歲(女)——及笄之年;
15歲(男)——志學之年
16歲(女)——破瓜年華、碧玉年華,二八年華;
20歲(女)——桃李年華;
24歲(女)花信年華;
至出嫁—— 梅之年,標梅之年;
至30歲(女)——半老徐娘;
20歲(男)——弱冠;
30歲(男)——而立之年;
壯年時期——春秋鼎盛;
40歲(男)——不惑之年、強壯之年;
50歲——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歲——花甲、平頭甲子、耳順之年、杖鄉之年、還歷之年;
70歲——古稀、杖國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從心之年、懸車之年;
80~90歲——耄耋之年;
90歲鮐背之年;
100歲——期頤,又可稱為「人瑞」。
古代年歲的別稱
總角:指童年。
語出《詩經》,如《詩·衛風·氓》「總角之宴」,又《齊風·甫田》「總角兮」。以後稱童年為「總角」。陶淵明《榮木》詩序:「總角聞道,白首無成。」
垂髫:指童年。
古時童子未冠,頭發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潘岳《藉田賦》:「被褐振裾,垂髫總發。」
束發:指青少年。
一般指15歲左右,這時應該學會各種技藝。《大戴禮記·保傅》:「束發而就大學,學大藝焉,履大節焉。」
及笄:指女子15歲。
語出《禮記·內則》「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謂結發而用笄貫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歲。
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稱「待字」。
語出《後漢書·曹皇後記》「小者待年於國」。以後稱女子待嫁的年歲為「待年」。《文選·宋文皇帝元皇後哀策文》:「爰自待年,金聲夙振。」
㈥ 50歲是什麼年
20歲——弱冠
30歲——而立
40歲——不惑
50歲——知天命
60歲——花甲
70歲——古稀
㈦ 女人近50歲叫什麼年
五十歲——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
艾:指50歲。語出《禮記·曲禮上》「五十曰艾」。老年頭發蒼白如艾。
《民國通俗演義》三十七回:「……我年已及艾,還有什麼不滿意的事?」
五十歲一般稱「知天命」
不滿周歲——襁褓;
2~3歲——孩提;
女孩7歲——髫年;
男孩8歲——齠年;
幼年泛稱——總角;
10歲以下——黃口;
13~15歲——舞勺之年;
15~20歲——舞象之年;
12歲(女)——金釵之年;
13歲(女)——豆蔻年華,
15歲(女)——及笄之年;
16歲(女)——破瓜年華、碧玉年華;
20歲(女)——桃李年華;
24歲(女)花信年華;
至出嫁—— 梅之年;
至30歲(女)——半老徐娘;
20歲(男)——弱冠;
30歲(男)——而立之年;
40歲(男)——不惑之年、強壯之年;
50歲——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歲——花甲、平頭甲子、耳順之年、杖鄉之年;
70歲——古稀、杖國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歲——杖朝之年;
80~90歲——耄耋之年;
90歲鮐背之年;
100歲——期頤。
㈧ 五十歲是什麼之年
哈嘍,大家好,我是棉言麻語,每天都會有不同的精彩資訊分享給你。
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十三歲為豆蔻二十歲是弱冠,那五十歲又被稱為什麼年?
五十歲是知命之年。下面我們來具體說一下。
㈨ 「五十歲」雅稱是什麼
「五十歲」的雅稱是:知命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