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匈奴人為什麼總是侵擾中原
匈奴人除了吃肉還吃糧食,他們又太不會種地,而糧食是從哪裡來的?這個問題非常有意思,我們也許能從中為漢武帝發動漢匈戰爭找到一個強大的理由,即是不願被他們搶劫、騷擾,也不願意給他們那麼多糧食,所以,戰爭打響了。
《史記·匈奴列傳》和《漢書·匈奴傳》中都說匈奴「自王以下鹹食畜肉」 。這就是說匈奴的老百姓是不吃糧食,大量食肉的。但近日讀民族學者谷苞相關的文章時,谷苞先生認為這種說法是不成立的,匈奴人不但吃糧食,而且糧食在他們的生活中必不可少。然而,匈奴那麼多人,吃的糧食從哪裡來呢?會種地嗎?他們是如何解決呢?先來回答第一個問題:匈奴到底有多少人?
學者馬長壽最早斷定為70萬,後來改寫為50萬,學者林干覺得這兩個數字多了,就假定成了30萬。不管是誰,這種斷定、改定、假定都不足以讓人信服,但沒辦法,因為這方面確實沒有資料讓人查詢。然而,匈奴人在冒頓單於時有三十萬軍隊,這在史書里是有記載的,是明確的,根據這個數字,個人認為匈奴人口為50萬相對來說合理一些。
如果按照游牧民族以肉食為主計算,我們給每個匈奴人每天半斤糧食,那麼這50萬人每天要消耗25萬斤糧,一年365天,即需要9000多萬斤糧。顯然,游牧的匈奴人是很難弄到這么多糧的。
B. 段氏的由來起源那裡
1、源自共叔段,根源於姬姓,屬黃帝的後代。段姓受姓始祖是共叔段。他的曾祖父是周厲王,公元前841年,發生 「國人暴動」, 厲王死於囚所。
2、來自段匹磾,根源於鮮卑族後裔。段匹磾,遼西石城人。據《辭海》載,西晉時,鮮卑族的一個部落首領叫段務勿塵,在歸順朝廷後被封為遼西公。
他的領地內原有三萬家,分布在今遼寧西部。但後味他的領地被十六國之後趙石虎於太寧元年(349年)佔領,其屬民逃到中 原各地,與漢 人雜居,並逐漸與漢人融合,在生活習慣上也沒有兩樣。
又據清人張澍《姓氏尋源》一書載,段務勿塵本鮮卑人檀石槐之後,其屬民在與漢人融合之後,其東晉懷帝時的左賢王兼幽州刺史,段匹磾,作為段務勿塵之後人,即將這「段」作為這些屬民統一的姓氏,使之成為段姓族人重要的一支。是為遼西段姓。
3、雲南白族(還有哈尼族),根源於段思平。唐宋時期,在今雲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一帶,白蠻出身的段思平,建立了大理王朝,其子孫在這里相繼統治了317年 (737—1053年)。
(2)馬長壽擴展閱讀:
段姓名人:
段韶:南北朝時北齊姑臧武威人,累官至左丞相,封平原郡王。
段隨:十六國時西燕人。初為西燕大將,國內大亂之時被推為王,旋被殺。
段業:西安人,十六國時北涼國君,初為後涼建康(今甘肅省高台南)太守,後為匈奴人所擁立,在位三年被殺。
段規:先秦時期曾以崇高的聲譽而被韓康子禮聘為相。
段干木:戰國時魏國人,求學於子夏,與田子方、李克、翟璜、吳起俱為魏國才士。其潛學守道,不事諸侯,受到魏文侯敬重,據傳文侯每過段干木家門,定站立伏於車前橫木,以示尊敬。
段會宗:天水上邽(今甘肅省天水)人,西漢任西域都護、雁門太守等職。為人義氣,重功名,受到各族敬畏。
C. 大蒙古國政治制度的發展
「既存漢法,又行國俗」,淺析蒙元體制的「二元性」特徵
柚子愛歷史
2019年06月日 · 優質歷史領域創作者
導語:成吉思汗統一草原諸部,建立大蒙古國後,確立了三項最基本的游牧國家政治制度,即「千戶百戶制度」、「怯薛制度」以及「兀魯思分封制度」(「兀魯思」在蒙古語中,最初意為「人民」,後來發展成為「人民——國家」的意思)。這三項制度對於蒙元政權的建立和鞏固有著極為重要的推動作用和歷史意義,對後世王朝的政治制度也有著極為深遠的影響。
1260年,忽必烈在上都即位,建元中統以後,以草原本位為立國基礎的大蒙古國逐步轉變成為一個以中原本位為基礎的漢式中央集權統治的王朝。然而,即便是到1271年,忽必烈取《易經》「大哉乾元」之意改國號為「大元」,建立元朝,在大規模採用漢法治理漢地的同時,也始終保留著「蒙古舊制」,此即所謂「既存漢法,又行國俗」。漢法,即中原之法;國俗,或稱「舊俗」,即蒙古汗國之習俗。
忽必烈
中統、至元之交,忽必烈建立了省、院、台等漢式中央政府機構,也確立了路、府、州、縣等地方行政機構的基本框架。與在同時,作為蒙古汗國的三項政治制度並沒有被完全廢止,它們仍然在元朝的日常政治生活中,或多或少地發揮著各自不同的功能和作用。
所謂蒙元制度的「二元性」特徵,是指蒙、漢兩種不同的政治制度雜糅在一起,兩種不同背景、不同來源的制度,互相聯系,嵌合在同一系統中進行運轉。政權主體形式仍然是傳統的漢式中央集權統治體系,而部分蒙古舊制被靈活配置在這一體系的不同部位繼續發揮著作用。
那麼「千戶百戶制」、「怯薛制」以及「分封制」這三大制度在中原漢地究竟起到了怎樣的作用和影響呢?
「千戶百戶制度」與中原地區路府州縣制度並行
1204年,在征討乃蠻部太陽汗之前,成吉思汗曾對手下部眾進行過一次整編。對於這次整編《蒙古秘史》是這樣記載的:「數自的行共數著,千那裡千做著,千的官人,百的官人,十的官人那裡委付了。」這次編組的百戶、千戶,對於後來蒙古制定的「千戶百戶制度」的影響十分重大。
《蒙古秘史》成書770周年紀念郵票
1206年,成吉思汗在1204年整編部眾的基礎上進一步將蒙古高原各部百姓,按照「千戶」的組織形式進行了編組,將全國的草原部眾共劃分成95個千戶,每個千戶設千戶長一名(蒙語稱「敏罕那顏」)。千戶以下,每百戶設百戶長(蒙語稱「扎溫那顏」)一名,百戶以下每十戶設十戶長一名,又稱「牌子頭」(蒙語稱「阿兒班」那顏)。
千戶是草原上最基本的軍事、行政和社會單位。千戶之上有博爾術任右翼萬戶長,木華黎任左翼萬戶長;納牙阿則為中軍萬戶長,管轄「怯薛」軍。千戶那顏可以認命百戶長,百戶長也可以任命自己的十戶長,由此形成自上而下的等級制度,這就是千戶百戶制度的由來。
蒙古大軍南下席捲中原時,草原游牧性質的千戶百戶制度,也被同時帶到了中原地區,對各地的基層官制系統形成了沖擊。各路、府、州、縣的長官職銜很多都兼有萬戶、千戶頭銜,或者佩有虎符、金符等。
成吉思汗把大蒙古國分為95個千戶
事實上,蒙古的千戶百戶制度,如果與中原路府州縣制體系加以對應的話,萬戶相當於中原的路、府單位,千戶則相當於州、郡單位,形成了一種「萬戶路」、「千戶州」,千戶百戶制度與路府州縣制度並存的格局。當然,這只是蒙元政權對征服地區初期的一種管理模式,等元廷統治漸趨穩定以後,草原制度又逐漸讓位於中原傳統的漢制,這一歷史進程是不容忽略的。
怯薛組織成員參政與漢式官僚體系並存
怯薛制度是蒙元政治制度的核心組成部分。所謂「怯薛」,本義為「輪值」,有輪流值宿守衛的意思。「怯薛軍」就是指成吉思汗的侍衛親軍。
早在1203年,成吉思汗就以「那可兒」為基礎組建了一支親衛軍,當時只有五六百人。1206年成吉思汗將怯薛軍擴充到一萬人,成為萬人怯薛。他把精心挑選的一萬名怯薛 , 建成大中軍 , 並把他們分編為宿衛、箭筒士、散班等。任命其最信任的「 四傑」博爾術、木華黎、博爾忽、赤老溫為怯薛四大長官,四怯薛可以世襲。同時還任命其心腹那可兒為各級怯薛長官。一萬名怯薛中, 有一千名箭筒士、一千名宿衛、一千名勇士軍和七千名散班。四怯薛輪流值守,三天一換班。
弓馬嫻熟,武藝高強的怯薛軍戰士
當時怯薛集團的首要職責就是守衛大汗金賬,護衛大汗;其次,還要負責大汗賬內幾乎全部的日常生活事務;此外,還要協助大汗處理日常軍政事務,因而怯薛成員也起到了重要的行政職能,這一特點一直延續到元代,終有元一朝,怯薛組織成員始終在中樞系統參與軍政大事。
怯薛成員的地位是很高的,它既是大汗的護衛軍, 又是汗國的柱石。所以, 成吉思汗給予怯薛軍特殊的權力和地位。成吉思汗下令: 「 我的護衛地位高於在外的千戶那顏之上, 在外千戶那顏和我的護衛同等斗毆, 罪罰千戶那顏! 」任意一名怯薛士兵都比外面的千戶長地位高,不得不說怯薛軍地位之尊崇。
護衛在大汗金賬周邊的怯薛軍
正因如此,雖然元朝建立了漢式官僚體系,來對漢地進行統治,但是怯薛體系人員參政的局面依然顯得十分突出。由異姓貴族所組成的怯薛組織,一直都是高級官僚的主要來源。若是皇帝權利慾較弱,不勤政務,大臣的權勢必然被強化,如元代後期的大臣燕鐵木兒、伯顏相繼擅政,其權力幾乎與皇帝相當,已危及黃金家族的統治。
「兀魯思分封制」及分封食邑對中原部分路、府、州的促成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國,同時被推舉為大汗,享有最高的權力和地位。同時,他「所有兒子、孫子、叔伯都分享權力和財富」(《世界征服者史》),孛兒只斤氏成為草原上的黃金家族。
成吉思汗雖然形式上成為了帝國的第一人,但是蒙古人的游牧生活方式和傳統決定了大汗只能通過分封的形式來實現對地域遼闊的游牧國家進行統治。
「太祖皇帝初起北方時節,哥哥弟弟每商量定,取天下了呵,各分地土,共享富貴。」(《元典章》卷九)
成吉思汗遵照草原游牧民族的家產析分系統,將整個蒙古國視為龐大的的家產,在黃金家族內部進行分封,家族各分支分封所得可以世襲。這就是蒙古作為游牧家產制國家的典型表現,也是蒙元「家天下」政治的基本內容。
成吉思汗的幼子拖雷
成吉思汗把新編組的95個千戶拿出了24個,分別封給了諸子、諸弟,其中他的兒子術赤、察合台、窩闊台因為封地在蒙古高原西側,被稱為「西道諸王」;他的弟弟合赤溫、斡赤斤等被封在蒙古高原東部地區,被稱之為「東道諸王」,而成吉思汗和幼子拖雷直接據有蒙古高原的中部地區,這塊地區被稱為「中央兀魯思」,它是為被分封的黃金家族的共有財產,是一種「公產」。
各宗室王擁有自己的兀魯思,他們成為一個個「宗藩之國」,管理各自的家產,各支宗王尊奉可汗為宗主,他們擁有推舉大汗、參與中央兀魯思重大事務決策的權利;同時,各宗藩國的王位繼承,則必須得到大汗的認可。
蒙元之宗藩各國
到窩闊台執政時期,他曾把中國北方地區(主要指今天的河北、山西、山東)的州、縣分封給諸功臣、駙馬等,成為他們的食邑。這些分封的州、縣因為分封時比較混亂,元廷在中統、至元之交又進行了調整,於是逐漸形成了一些路、府和直隸州。蒙古的分封食邑,對於元代北方地區部分路、府、州的形成有著直接的關系。
元朝政治的最基本特徵就是「家天下」的政治形態,主要體現在「皇權(含汗權)獨尊,臣僚奴化,宗親分封,家臣執政」。宗親貴族都是黃金家族成員,最為顯貴;外戚貴族次之,一般功臣貴族再次之。宗親貴族一般都擁有兀魯思領地,外戚貴族則被封受千戶部眾,同時也擁有自己的世居領地,這兩個階層的貴族一般平時都是留駐在自己的領地內。
而同時,元朝建立以後,漢地的一般功臣貴族是沒有領地的,他們只有參與朝政事務的權力。正如歷史學家馬長壽對匈奴游牧帝國的管理方式作出的精闢概括:「同姓主兵封於外疆,異姓主政居於廷內。」而這同樣也適應於蒙元的政治形態。
結語:總而言之,蒙元政權下有多種不同背景和不同來源的制度共存著。從他們之間的榫合來看,事實上蒙古制度的許多成分,保留在了南方漢地社會;同時,他們又與漢式制度進行「整合」,於是就會產生制度上的各種「變異」:原本屬於蒙古的制度成分,出現了對應的漢式譯名。如「扎魯忽赤」對應的概念相當於「行尚書省」,失吉忽禿忽曾為「也可扎魯忽赤」,也就是「大斷事官」。這一官職被漢人稱為「丞相」,是蒙古汗國最大的司法行政長官。
蒙元「二元性」特徵不僅體現在政治制度的具體安排上,在其他方面也有著顯著的表現。如元朝皇帝即位的儀式既有漢式的登基儀式,也有蒙式的「忽里台」即位儀式;紀年的方式既採用漢式的年號(如中統、至元、大德、至順等),也並存有蒙古式的「十二生肖紀年法」(諸如「狗兒年」、「豬兒年」等);帝號既有漢式廟號(如太祖、世祖、仁宗等),也有蒙式的尊號如「薛禪合罕(世祖)」、「完者篤合罕(成宗)」等。
總之,蒙元的很多制度體系都體現出了「二元性」的特徵。而蒙元體制的「二元性」特徵,反映了蒙元政權從兩種不同的政治資源中來獲取合法性的地位。於蒙古人而言,最高統治者始終是他們的大汗;於漢地臣民來說,最高統治者就是皇帝。
參考文獻:
《元史》
《蒙古秘史》
《世界征服者史》
《元典章》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我是柚子愛歷史,關注我,帶你一起了解更多歷史趣聞。)
相關推薦
同胞被搶,成吉思汗復仇,抓來元兇,用銀水灌入眼中,這是何講究
袁載譽 3條評論
毛主席出訪蘇聯,斯大林告了一狀:你手下有個人挺牛的嘛
這才是戰爭 412條評論
抗美援朝最高級別戰俘,回國後被開除黨籍成農民,27年後平反
花香醉人育兒 1條評論
什麼是圖瓦人?| 地球知識局
地球知識局 18條評論
他22歲當縱隊司令,39歲授予
D. 為什麼永嘉之亂後長達200多年北方漢人沒有再在北方建立強勢政權
五胡十六國時期純屬漢化少數民族暴亂,而漢人還有正統政權東晉的存在,所以北方一些在永嘉之亂後出現的漢人軍閥,除了建立政權的前涼、西涼、北燕之外基本都會被選擇性無視了。 在與國力強盛的劉宋大戰時,北魏太武帝甚至這樣放話: 「吾今所遣斗兵,盡非我國人(指鮮卑人)。 城東北是丁零與胡,南是氐、羌。設使丁零死,正可減常山、趙郡賊;胡死,減並州賊;氐、羌死,減關中賊。」 整個魏晉南北朝最缺的資源是什麼?就是人口。 而軍事上最依賴的資源是什麼?就是依託於人口數量的兵源。 而整合了蒙古高原幾乎所有部落的北魏,不缺兵源。中原的胡人要是全死光了,蒙古高原的鮮卑人和丁零人可以完全取代他們。拓跋燾這里放的狠話也不完全只是恫嚇。 面對這樣的龐然大物,關中的胡人連年造反,每一次都是被北魏鎮壓下去,弄到北魏後期,關中已是赤地千里人口凋零。而北方的漢人大族,也只好妥協了。
E. 段氏由來的歷史
段姓是多源姓氏,主要來源有:
一、源自共叔段,根源於姬姓,屬黃帝的後代。
段姓受姓始祖是共叔段。他的曾祖父是周厲王,公元前841年,發生 「國人暴動」, 厲王死於囚所。據《左傳》、《史記》的記載,周宣王繼位,把他的弟弟姬友分封到鎬京附近的鄭(今陝西省華縣)。姬友就是共叔段的祖父鄭桓公。他是周幽王的司徒。公元前770年,犬戎攻破鎬京,姬友死於王事。姬友的長子姬掘突繼位,助周平王東遷洛邑有功,仍為周朝司徒,並把鄭室遷到洛陽東南,史稱「新鄭」。故城至今保存完好。武公娶了申侯的女兒武姜,生了兩個兒子。大兒子叫「寤生」,因難產,姜氏受了驚嚇,對他一直不喜歡。姜氏後來又生了一個兒子叫「段」,人們稱他「叔段」。共叔段死後,家人子孫四處逃散。鄭庄公的兒子鄭厲公繼位,態度有所改變,他曾對臣下說:「不可使共叔段無後於鄭。」並於周釐王四年(公元前678年)將出奔在衛國的共叔段的孫子公父定叔及其家人迎回鄭國。公父定叔的父親名叫公孫滑,定叔回鄭以後,共叔段的子孫始稱「公孫段氏」。這就是所說的河南段氏。共叔段的後代子孫將「段」作為自己的姓氏,這表明了他的後代子孫對共叔段的愛戴與尊重。
二、來自段匹磾,根源於鮮卑族後裔。
段匹磾,遼西石城人。據《辭海》載,西晉時,鮮卑族的一個部落首領叫段務勿塵,在歸順朝廷後被封為遼西公。他的領地內原有三萬家,分布在今遼寧西部。但後味他的領地被十六國之後趙 石虎於太寧元年(349年)佔領,其屬民逃到中 原各地,與漢 人雜居,並逐漸與漢人融合,在生活習慣上也沒有兩樣。 又據清人張澍《姓氏尋源》一書載,段務勿塵本鮮卑人檀石槐之後,其屬民在與漢人融合之後,其東晉懷帝時的左賢王兼幽州刺史,段匹磾,作為段務勿塵之後人,即將這「段」作為這些屬民統一的姓氏,使之成為段姓族人重要的一支。是為遼西段姓。
《晉書·卷八十六王浚傳》稱「鮮卑務勿塵」《 晉書·段匹石單傳》曰:「段匹石單,東部鮮卑人也。《晉書·惠帝紀》:「王浚遣烏丸騎攻成都王穎於鄴。光熙元年 ,司空越遣祁弘等帥鮮卑西迎車駕⋯⋯祁弘等入長安,所部鮮卑大掠⋯⋯「 《 《北史·徒何段就六眷傳》[1-3] 曰:「日陸眷,因亂被賣為漁陽烏丸大人庫辱官家奴。諸大人集會幽州,皆持唾壺,唯庫辱官獨無,乃唾日陸眷口中。日陸眷因咽之,西向拜天曰:『願使主君之智慧祿相,盡移入我腹中。』其後漁陽大飢,庫辱官以日陸眷為健,使將人詣遼西逐食,招誘亡叛,遂至強盛。」 魏晉之際,段氏祖先段日陸眷作為一個社會地位極低的家奴,以口接主人痰唾,獲得烏桓大人庫官氏的信任,並乘漁陽大飢,吞並了庫官大人「詣遼西逐食」的烏桓人眾,以此作為最初最基本的部眾建立起段部。而後,日陸眷又於遼西「招誘亡叛」,繼續擴充實力。日陸眷所招誘的「亡叛」, 都是一些零星分散的、沒有組織的匈奴、鮮卑等少數民族成員,或者是和日陸眷同樣身份的奴隸,他們沒有領袖與部落,很容易便統一於日陸眷的旗幟下,成為段部部眾。 據中國民族史家馬長壽先生《烏桓與鮮卑》等考據,段部可能是在東漢中葉遷入遼西的,段部世襲部落大人,歷經了段日陸眷、段乞珍、段務目塵、段就六眷、段涉復辰、段匹磾、段末波、段牙、段遼、段蘭、段龕、段勤等部落首領的統治,於東晉永和年間全部鮮卑化。段部其後裔以及與之相關的烏桓部落和高車部落全部鮮卑化,並融入北朝的鮮卑人之中。
鮮卑段氏也稱段部或者段國,是東晉十六國前期活躍於北亞的力量。 段部最初是由烏桓化的高車段氏家族主導的烏桓部落,在遷入遼西以後,又吸納 不少少數民族加入不斷壯大, 所統少數民族至少包括烏桓、鮮卑、匈奴和高車。段部與慕容部、宇文部並列為東部鮮卑三部,因其族屬為鮮卑,史書稱其為鮮卑部落。
段日陸眷本是高車族庫狄部落族人, 高車族的先祖便是春秋時期的赤狄。段日陸眷的祖先很有可能便是赤狄部落的鐸辰氏(段干氏),因而以段為姓。 唐代 《元和姓纂》卷九「遼西段氏」條記北平襄侯段文振是東部鮮卑段匹磾之八代孫。段匹磾即段日陸眷之侄孫、段務目塵之子。《周書》卷三十六《段永傳》記載周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瓜州刺史段永亦匹磾之後:「段永,字永賓,其先遼西石城人,晉幽州刺史匹磾之後也。」 段部後裔還有一支因避難改姓庫狄,恢復了段部首領先祖庫狄部落氏姓。 《周書》卷三十三「庫狄峙傳」:「其先遼東人,本姓段氏,匹磾之後也,因避難改焉。後徙居代,世為豪右。祖凌,武威郡守;父貞,上洛郡守。」唐朝《元和姓纂》卷八「庫狄」條記載:「鮮卑段匹磾之後,避難改姓庫狄,居代北,後遷中夏河南。後魏上洛太守庫狄陵生保真,保真生峙,周宣州刺史,生嶷、徽、崧;徽生璠,益州總管、樂成公;崧生仁志,千牛郎中;仁志生益利,益利生履溫,庫部郎中。」 唐代的襄陽令庫狄履溫即出自此族。 庫狄氏為 鮮卑著姓,《北齊書》為之立傳的有庫狄干、庫狄回洛、庫狄盛等,《周書》為之立傳的有庫狄昌、庫狄峙,《隋書》為之立傳的還有庫狄嶔。《北齊書》卷六《孝昭帝紀》:「趙郡王壑與庫狄顯安侍坐。帝曰:『須拔我同堂弟,顯安我親姑子。今序家人禮,除君臣之敬,可言我之不逮。』」
三、雲南白族(還有哈尼族),根源於段思平。
唐宋時期,在今雲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一帶,白蠻出身的段思平,建立了大理王朝,其子孫在這里相繼統治了317年 (737—1053年)。白蠻就是白族,段姓一直是白族的大姓之一。特別是大理王朝被蒙古人忽必烈滅亡之後,有更多的白族人改姓段氏。如今在大理一帶,多為段姓。清人張澍在《姓氏尋源》中說:「雲南蠻段氏,魏末段延沒蠻,代為酋帥。裔孫憑入朝,拜雲南刺史,本出武威。」這就是雲南段氏的來歷。始祖段延是出自武威的地道的漢人,是共叔段子孫西遷武威後的後裔。如此看來,雲南段氏同河南段氏本是同根生,雲南段氏被世人視為白族(還有的是哈尼族)。清人馮蘇在《滇考·段氏大理始末》一數千字的長文中說:「段氏之先為武威郡人。唐天寶末,段儉魏佐南詔王蒙氏有功,賜名忠國,擢清平官(相當於宰相)。六傳生思平。」
四、源於蒙古族,屬於文化上漢化改姓為氏。
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1、蒙古族土爾扈特氏,源出蒙古土爾扈特部等,本姓巴達蓋、給爾給斯氏、土爾扈特(陶爾高德)氏以部為氏。
2、蒙古族陶日根席日氏,陶日根沙拉(陶日根席日、陶爾干錫熱)氏、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字姓為段氏、黃氏等。
五、據《皇朝通典·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滿族段姓,其先清代八旗段氏。
六、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今錫伯族、土家族、苗族、回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段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字姓氏,世代相傳至今。
F. 阿壩州石棺葬的代表物是什麼
收集遺物時期
(1910—年)早在1910年代,英國傳教士陶然士就在理縣、汶川縣岷江上游兩岸的羌族村寨中搜集到數十件雙耳罐等古代陶器,後藏於華西大學博物館。該地區石棺葬遺物可能在同一時期已流傳海外,英國人庫珀1924年出版的《中國早期銅器》一書中便收集有可能出於該地區的銅雙耳罐。美國學者葛維漢1929年任華西大學博物館館長後,又大量收集石棺墓出土遺物,僅陶器就不下百餘種。
調查試掘時期
(1938—1960年代) 1938年,中國學者馮漢驥在岷江上游汶川縣一帶調查,並在雁門鄉蘿葡砦清理1座殘墓。這是首次運用近代考古學方法對西南地區石棺墓進行清理,也是中國學者涉足這一領域的開端。
1940年,前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和中央博物院組成川康民族調查團,由凌純聲負責,另有馬長壽、芮逸夫等,在岷江上游理縣佳山清理了10座殘石棺墓。這批資料於20世紀60年代在中國台灣發表。1941年,王文萱帶領暑假學生邊疆服務團在理縣佳山寨發現古墓群多處,葛維漢也參加了該團活動,並在理縣蒲溪溝收集古代陶器、銅器多種。1944年,金陵女子文理學院教授劉恩蘭在理縣一帶進行地理學調查時,也在當地鄉民手中收購了石棺墓出土遺物。
1951年,在甘孜縣發現一批銅器、陶器和骨器,其文化特徵屬於石棺葬系統。20世紀50年代前期,李紹明在理縣孟董溝上孟鄉發現大量石棺葬。
1964年,童恩正到岷江上游茂縣、理縣和汶川等地調查,並對暴露於外的28座墓葬進行了清理。這些墓葬連同馮漢驥1938年發掘的蘿葡砦1座殘墓的詳細資料,由馮漢驥、童恩正整理後於1973年在《岷江上游的石棺葬》一文中發表。這是首篇發表的關於西南地區石棺葬的詳細田野發掘資料。
大發現時期
(1970年代至今)
岷江上游1978年,四川省文管會等在茂縣城關清理了46座石棺墓,這是西南地區首次對石棺葬墓地進行大規模發掘。
1984年,四川省文管會等在茂縣撮箕山發掘清理64座石棺墓,1986年茂縣羌族博物館又配合基建清理360餘座墓,這是目前西南地區發掘數量最多的一處石棺墓群。
1992午,茂縣羌族博物館等在茂縣牟托村發現了一個特殊上層人物的石棺墓地,並清理了1座大型積石冢石棺墓和3座陪葬坑,其出土隨葬品數量之多,器物之精美,內涵之豐富,大大超出想像。
這一地區還有許多發現,1979年在茂縣營盤山清理9座石棺墓;1979—1980年在茂縣別立和勒石村清理31座石棺墓;1983年在茂縣三龍鄉和黃草坪發現8座石棺墓,並清理1座;1984年在理縣佳山清理15座石棺墓和1座祭祀坑;1984年在茂縣上南庄清理3座元明時期火葬石棺墓;1992年在馬爾康縣孔龍村清理十餘座石棺墓。
此外,1975年在理縣朴頭關口發現1座出土核桃形口沿黑陶雙耳罐的東漢磚室墓。
青衣江上游1970年代末寶興縣文化館在該縣瓦西溝清理9座土坑墓,這是首次在青衣江上游發現石棺葬系統墓葬。1982年寶興縣文化館在該縣隴東老場村墓地清理5座石棺墓,1985年四川省文管會等又在該墓地清理103座墓。該墓地向我們揭示了在漢文化進入這一地區後對當地文化所產生的強烈影響。1991年四川省文管會等在寶興縣漢塔山清理65座石棺墓,這為認識青衣江上游以石棺葬為代表的文化與巴蜀文化的關系提供了重要資料。
大渡河下游1979年漢源縣文化館在該縣大窯發現1座石棺墓。這是首次在該流域發現石棺葬。
川西高原1978年四川大學考古專業等在巴塘縣扎金頂清理8座石棺墓,在雅江縣清理幾座殘墓。這是首次在川西高原上發現石棺葬。1983年四川省文管會等在甘孜縣吉里龍清理8座石棺墓。1984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在爐霍縣卡莎湖清理275座石棺墓,這是目前西南地區已發表資料中規模最大的石棺墓地,它向我們展示了一種新的文化類型,時代可早到春秋時期。
此外,1980年代在四川雅江縣呷拉清理一批石棺葬;1985年在新龍縣穀日清理7座殘石棺墓;1987年在丹巴縣中路鄉發現大量石棺墓。
川西南山地1976年四川大學考古專業等在昭覺縣調查發現13處石棺墓地,並清理其中3個墓地的20座墓,這不但使我們認識到在川西南也有石棺葬分布,而且還展示了一種新的石棺葬類型。1980—1981年渡口市文管處在鹽邊縣漁門完小清理了4座石棺墓,其墓葬形制和隨葬陶器均與周邊地區的石棺墓有較大差異,可能代表了另一種新的石棺葬類型。此外,在木里、會理等也零星發現有石棺墓。
G. 花甲始於哪個朝代
六十花甲子是用天乾和地支搭配,循環組合成的60個干支,俗稱「六十花甲子」。花甲:指60歲。以天乾地支名號錯綜參互而得名。計有功《唐詩紀事》卷六十六:「(趙牧)大中咸通中效李長吉為短歌,對酒曰:『手挪六十花甲子,循環落落如弄珠』
至於「60歲不死也要活埋」這是中古時期因為生活資料缺乏而產生,為保證家族延續從而產生的殘酷的棄老行為,在世界各地的不同時期均有發生,但表現形式有所不同,最古老的例子是在距今50-60萬年北京人考古證據表明,在缺乏食物時期,北京人會殺掉本族的老年個體作為食物。一百多年前,達爾文在火地島考察的時候發現過一個遺棄老人的部落。那個接待過達爾文的原始部落,還跟北京山頂洞人一樣住在山洞裡或者樹窩里,而且不穿任何衣服。據說人類在七萬年前就已經開始穿衣服了,這個非洲部落竟然比他的祖先落後這么多年。達爾文最為驚訝的是,這個部落總是把年老的婦女放逐到森林裡讓她們餓死,請教他們為什麼這樣做,他們的酋長回答說,婦女是生孩子的,年長的婦女既然不會生孩子,還留著白吃飯干什麼呢?這個回答盡管赤裸裸,但是真實而又簡明。在那種生存資源極為缺乏的環境中,人類奉行的生存戰略就是如此殘酷。有限的食品與其養活老人,不如養大孩子,因為孩子長大了就成了生產力,可以生產更多的食品。可是如果食品過於匱乏,連孩子也難於養大了,那種環境中的人就選擇吃孩子。首先殺死孩子就為青壯年省出了糧食,其次孩子還可以作為食品補充生產的匱乏。
H. 涿鹿之戰成就了黃帝,其背後的功臣是誰
一樓錯的離譜啊
一樓肯定沒看過陳序經先生的《匈奴史稿》和馬長壽教授的《回北狄與匈奴》
陳序經先生的《答匈奴史稿》明確提到司馬貞的《史記索隱》關於匈奴族源的說法是錯誤的
因為只有司馬貞的《史記索隱》說匈奴源於東夷沒有旁證
馬長壽教授的《北狄與匈奴》明確說匈奴屬北狄系統
是獨立發展的民族系統屬通古斯語系
而蚩尤的是東夷的代表人物
涿鹿之戰後大部分的東夷人都被迫遷到黃河流域甚至包括太湖的良渚文化
剩下的後來演變為東胡和百越
東胡和百越與北狄不是同一系統
如果說烏桓和鮮卑是蚩尤族的後裔還有一定依據
至於布依族是百越的後人也很難說
現在南方的很多少數名族都與百越、苗蠻、百濮、甚至巴人有淵源
不能說布依族就一定是百越的遺民
應該說是諸少數民族的融合
強烈建議樓主去翻下《中國民族關系史綱要》
附表中列出了各民族的起源
I. 為什麼中國叫China
1. 梵文(或者說泛印度文化圈)在很早就把蔥嶺以東的某大國叫 Cīna (音近普通話「基那」)。據說書證可以早到先秦時期。很多人認為這是「秦」的對音,或者也有如音韻學家鄭張尚芳「支那」真正的來源一文所說,是晉的對音。都認為此詞原本就是指中原王朝的。但是看玄奘記錄的唐代印度各地關於支那的傳說,如「漢日天種」、「漢持來」什麼的,沒事就送個公主王子往北印度,感覺並不一定是中原王朝。
2. 不管怎麼說,隨著印度文化圈的擴張,Cīna 一詞在後漢六朝之際,肯定已經固定指中原王朝了。所以印度文化圈或者曾為印度文化圈的南亞、東南亞各國,歷來都把中國叫 cina 或者其語音變體。並且隨著佛教在東亞盛行,反過來進入漢字文化圈中成為支那、脂那、至那、震旦(來自 Cina 派生詞 Cin(a)stan(a) ,又是支那又是斯坦的)等詞形。
3. 雖然印度佛教學者並不對中國有什麼特殊的感情(高看之便是象、寶、馬、人四世界主之一的「人主」,低看之就是 mleccha,也就是「邊地」),但是 Cina 的音譯詞,在漢字文化圈始終是富含褒義的,比如「文物昌盛之大國」之類意蘊,這種褒義在現存的「震旦」用法中還可以管窺;不過,因為是帶有異文化性,又是固定指地理-文化區域,自然不存在王朝國名帶有的帝國政權與文化地區裹絞不清的缺點,或者「中國」一詞帶有的儒家傳統「天下」觀、「華夷」觀的潛台詞。
4. 在早期,印度文化圈幾乎完全隔開了東北亞與世界其他地區,因此其他地區了解中國幾乎必然經過其中介。又因為伊朗語缺乏c(如上所說,讀拼音j)這種塞擦音,所以他們就把Cina讀成了Sina,並作為中介借給了希臘語、拉丁語等歐洲地區。這就是英語高階表達中,漢的、中國的一意常用Sino-這一詞根的來源。
5. 物換星移,當馬可·波羅順著已經突厥化的絲綢之路到達大汗之國的時候,他並沒有關於 Cina 或者Sina的任何知識。他只知道汗八里附近的國土叫 Cathay,大江以南的新征服國土叫 Manji。前者來自契丹,Qitay;後者來自北方漢語對南方人的蔑稱「蠻子」。
6. 又數百年後,耶穌會士從海路來到廣州灣,深度接觸了這個東南亞向導稱作 Cina 的國家。這些西儒游歷南京、北京以及帝國腹地,知道他們自稱大明國,或者中國,也就是 Middle Kingdom。Cina 這個詞又一次傳入西方,成為現在泰西各國使用的 China 等詞形。不過他們還面臨一個問題,應該在歐亞大陸東端出現的,那個馬可波羅記錄的大汗之國在哪裡?莫非那個富饒的大汗之國,只是大明北邊韃靼人的一部分?南來的利瑪竇等人不禁猜測。
為了尋找 Cathay,葡屬印度派遣另一支探險隊從中亞出發尋找,隨著突厥人的商團,他們在北京與利瑪竇會合了,並且,當時的突厥人還按其傳統稱北京為汗八里,叫中國人黑大衣。
7. 這樣,歐洲世界對東亞地區的地理知識終於基本理清。馬可波羅的Cathay就是現在耶穌會兄弟所在的 China,Sina 顯然是 China 一詞的希臘形式,在學術使用中也得到了復興。歐洲各國之稱呼中國為 China,就此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