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掛面和長壽面有什麼不同
掛面是一種細若發絲、潔白光韌,並且耐存、耐煮的手工麵食,有圓而細的,也有寬而扁的回,主要品種有答普通掛面、花色掛面、手工掛面等;按輔料的品種分有雞蛋掛面、西紅柿掛面、菠菜掛面、胡蘿卜掛面、海帶掛面、賴氨酸掛面等。
長壽面,漢族你民間壽誕習俗食品。慶壽吃長壽面這一風俗,在中國南北方都很盛行,凡有老人慶壽,宴請三親六眷、至友賓朋,被請者在送賀禮中,必有長壽面一品(此面長約 1.5公尺,過去市店有賣,俗稱為扯油麵)而壽星家宴客,在飲酒盡興之後,不是吃飯,而是每人給吃一大碗面,這叫吃「壽面」。
② 長壽面一般有多長
過生日吃長壽面的由來
民間有生日吃壽面的習俗,其由來可有漫長的歷史了。這個習俗源於西漢年間。
相傳,漢武帝崇信鬼神又相信相術。一天與眾大臣聊天,說到人的壽命長短時,漢武帝說:《相書》上講,人的人中長,壽命就長,若人中1寸長,就可以活到100歲。」坐在漢武帝身邊的大臣東方朔聽後就大笑了起來,眾大臣莫名其妙,都怪他對皇帝無禮。漢武帝問他笑什麼,東方朔解釋說:「我不是笑陛下,而是笑彭祖。人活100歲,人中1寸長,
彭祖活了800歲,他的人中就長8寸,那他的臉有多長啊。」
眾人聞之也大笑起來,看來想長壽,靠臉長長點是不可能的,但可以想個變通的辦法表達一下自己長壽的願望。臉即面,那「臉長即面長」,於是人們就借用長長的面條來祝福長壽。漸漸地,這種做法又演化為生日吃面條的習慣,稱之為吃「長壽面」。這一習俗一直沿襲至今。
這是一道香脆可口的麵食。做法也並復雜,先將蛋面煮熟,然後放入調味料和鹽,再用慢火煎成餅狀,切片起鍋。熟肉絲時,加入豆牙、韭黃、青紅椒,勾芡。此道麵食考究對火候的把握,不留神很容易燒焦鍋底,而師傅的做法是左手拎著鍋子,不停地擺動手臂,讓面餅均勻加熱,最後起鍋的「兩面黃」外嫩里滑
面條是我國糧食食品之一,歷史悠久,分布甚廣。面條烹調簡單,並可根據各人的口味和地方習慣,加入不同佐料製成咸面、甜面、辣面以及牛奶、雞蛋、番茄、可可等多種花色的面條,並可採用煮、蒸、炒、拌等多種烹調方法,因此很受消費者歡迎。地方傳統產品也很多,如福建的龍須面、棋子面,江蘇的空心面,山西的刀削麵、浙江的餛飩面等,各具特色,馳名全國。
製作方法
中國製作面條的方法大致有三條:
1.拉抻法:將經過充分熟化的面團反復拉抻成為面條。這種方法多為手工操作,經驗性強,對麵粉質量和熟化要求相當嚴格。許多名產面條,如龍須面、空心面等都屬此類。
2.擀壓法:將面團先反復擀壓或碾壓成片,然後鍘條。一般大宗市售機制新鮮切面屬於這一類,再加上晾乾(或烘乾)、切斷、包裝等環節則成為掛面(是因為將濕面條掛在竹桿上乾燥而得名)。面團熟化程度和面條乾燥條件是影響掛面質量的重要生產因素。
3.擠壓法:將面團放在壓模中加壓,面團從模孔中擠出成條。這種面條又特稱作「餄餎」,口感硬實。用摻小麥的粗糧粉或全部粗糧粉製作面條時常用這種方法。有機器壓制,也有小規模的手工壓制。陝北地區延安市內使用的面條擠壓機壓力較大,面條在擠壓過程中溫度升高,成品可達到半熟狀態,所製成的粗糧面條具有彈性。
面條製作方法,除在面條成型過程上有不同之處外,另外表現面條特色的重要環節是添加輔料,尤其是拉抻成型的名產面條,一般都添加適量的食鹽或小蘇打。
幾種名產面條的工藝特點
1.福建的龍須面(又稱長壽面、線面等)
製作特點是合面時加水較多(50~60%),面團的熟化時間長,並需根據原料麵粉的質量和生產時的氣候條件加入5~10%的食鹽。
工藝流程 合面→搓油條(拉成粗條)→搓粉條(拉、搓成細條)→串面→拉麵
在每經一步操作後面團都須經過熟化,最後拉成的細面要求直徑在0.6毫米左右。目前有的地方也有用機器代替手工的,但質量還趕不上手工製品。
2.福建的棋子面
將鹽水合好的4公斤重麵粉的面團(用鹽量與龍須面同)用擀麵杖將它壓平後放在兩根懸架著的竹桿上,然後用手工將面團向四周漸漸拉抻,隨著面積的增大逐漸增加竹桿,最後將面團拉抻成有10平方米大的、厚薄均勻而透明的面片,晾曬後切條。這種面條易消化,多供老、弱、病、小孩和產婦食用。
3.江蘇的空心面
面條中心並非空心,只是在合面時長時間的充分揉和,使用團內含有較多的空氣,呈微孔型,這種面條的其它操作步驟與龍須面相仿。
4.山西刀削麵
合面時加水量較少,經過長時間的用力揉合,使面團光滑、堅硬,然後將合好的面團擱置在左手臂上,右手持刀削麵,面條長約17厘米左右,斷面略呈三角形。目前已有不少飯館改用機器代替手工,其方法是將經過熟化後的面團,放入絞龍式的擠壓削麵機,在出口處裝有三把轉動著的刀,用來削麵,但口感還不及手工製作的好,主要是不夠「筋道」。
質量標准 我國目前對生產面條的原料(小麥麵粉)以及面條的本身質量尚無完整的指標和科學的檢驗方法。一般要求是:掛面在生產過程中不斷條,蘇面少,面條挺直,厚薄均勻,表面光潔,抗彎曲能力強;烹調時煮熟快,不糊湯,不粘結,不斷條,吃起來爽口而又有韌性。
③ 長壽面的由來
你好! 長壽面的由來: 民間有生日吃壽面的習俗,這個習俗源於西漢年間。 相傳,漢武帝崇信鬼神又相信相術。一天與眾大臣聊天,說到人的壽命長短時,漢武帝說:《相書》上講,人的人中長,壽命就長,若人中1寸長,就可以活到100歲。」坐在漢武帝身邊的大臣東方朔聽後就大笑了起來,眾大臣莫名其妙,都怪他對皇帝無禮。漢武帝問他笑什麼,東方朔解釋說:「我不是笑陛下,而是笑彭祖。人活100歲,人中1寸長,彭祖活了800歲,他的人中就長8寸,那他的臉有多長啊。」 眾人聞之也大笑起來,看來想長壽,靠臉長長點是不可能的,但可以想個變通的辦法表達一下自己長壽的願望。臉即面,那「臉長即面長」,於是人們就借用長長的面條來祝福長壽。漸漸地,這種做法又演化為生日吃面條的習慣,稱之為吃「長壽面」。這一習俗一直沿襲至今。 此外,面條寓意著「長壽」。 俗語「人生有三面」,即「洗三面」、「長壽面 」、「接三面」。嬰兒降生後三日有洗三儀式,吃洗三面祝願嬰兒「長命百歲」;過生日時照例吃「長壽面」,謂之「挑壽」,寓意「福壽綿長」;人死三日的初祭謂之「接三,以 「接三面」招待來賓表示對死者的悼念之情悠悠不斷。 日常生活中,人們也喜歡吃面,而且還形成了固定的套路。 如圖一:④ 求生日長壽面的做法。
准備材料:麵粉 200克、雞蛋 55克、清水 適量、食鹽 適量、豬油 適量、油菜 100克、對蝦 2隻、醬牛肉 5片、高湯 800克、醬油 5克、食鹽 適量。
1、第一步將麵粉,雞蛋和水揉成面團,發酵60分鍾。
⑤ 怎麼煮長壽面
原料:需要高湯(雞湯、排骨湯)、福安穆陽龍須面、雞蛋2個、蔥回花、生薑、香答菇
1、先將雞蛋煎成荷包蛋(本人建議,蛋其他做發也可以)備用
2、將鍋燒熱,加少許油(不要太多,老人不大喜歡油膩),將生薑香菇等作料煸炒
一下,加點魚露(本人認為魚露是最好的作料)
3、加入高湯煮沸
4、下面(福安穆陽龍須面口感好,可以多煮不易糊)
5、下蔥花、生薑
6、裝碗
7、放上荷包蛋
一碗香噴噴的長壽面就做好了
⑥ 長壽面怎麼煮
用料:寬面條250g;雞蛋50g;火腿30g。輔料:油適量;鹽適量;姜適量;蒜適量;骨頭湯適量。
1、在鍋中加入適量的清水。
⑦ 長壽面應該要加什麼蔬菜啊 為什麼
長壽面只有一根,要一口氣吃完不能咬斷 民間有生日吃壽面的習俗,其由來可有漫長的歷史了。這個習俗源於西漢年間。 相傳,漢武帝崇信鬼神又相信相術。一天與眾大臣聊天,說到人的壽命長短時,漢武帝說:《相書》上講,人的人中長,壽命就長,若人中1寸長,就可以活到100歲。」坐在漢武帝身邊的大臣東方朔聽後就大笑了起來,眾大臣莫名其妙,都怪他對皇帝無禮。漢武帝問他笑什麼,東方朔解釋說:「我不是笑陛下,而是笑彭祖。人活100歲,人中1寸長,彭祖活了800歲,他的人中就長8寸,那他的臉有多長啊。」 眾人聞之也大笑起來,看來想長壽,靠臉長長點是不可能的,但可以想個變通的辦法表達一下自己長壽的願望。臉即面,那「臉長即面長」,於是人們就借用長長的面條來祝福長壽。漸漸地,這種做法又演化為生日吃面條的習慣,稱之為吃「長壽面」。這一習俗一直沿襲至今。 原料:超市買的袋裝長壽面,清水,雞蛋,小番茄,榨菜丁,蔥花,蝦米,骨頭湯各適量,油、鹽、雞精、胡椒粉各少許。 製法:1。將袋裝長壽面煮熟撈入碗中,煮那種細面條幾分鍾就OK了。你可以邊煮,邊撈一根嘗嘗~~~ 2.煮一鍋水,打個荷包蛋,然後撈出來備用。 、3、把滾燙的骨湯(可以去超市買即食的調味包)加入鹽、雞精、胡椒粉、蝦米,調好味,倒入面內,面上再擺上你實現做好的荷包蛋(荷包蛋會做吧?),小番茄,呈一定的造型,最後撒上榨菜丁和蔥花即可。
⑧ 生日為什麼要吃長壽面
為了祝福長壽,是對未來的一種美好願望。
在中國民間傳統歷來就有生日吃長壽面的習俗,相傳與漢武帝有關,長壽面主料為高筋粉,配以各種調料,代表人們對未來的一種美好願望。
臉即面,「臉長即面長」,於是人們就借用長長的面條來祝福長壽。漸漸地,這種做法又演化為生日(節日)吃面條的習慣,稱之為吃「長壽面」。
(8)長壽面的面擴展閱讀
吃壽面由來
第一種說法
民間有生日吃壽面的習俗,其由來可有漫長的歷史了。這個習俗源於西漢年間。
相傳,漢武帝崇信鬼神又相信相術。一天與眾大臣聊天,說到人的壽命長短時,漢武帝說:《相書》上講,人的人中長,壽命越長,若人中1寸長,就可以活到100歲。
坐在漢武帝身邊的大臣東方朔聽後就大笑了起來,眾大臣莫名其妙,都怪他對皇帝無禮。漢武帝問他笑什麼,東方朔解釋說:」我不是笑陛下,而是笑彭祖。人活100歲,人中1寸長,彭祖活了800歲,他的人中就長8寸,那他的臉有多長啊。」
眾人耳之也大笑起來,看來想長壽,靠臉長長點是不可能的,但可以想個變通的辦法表達一下自己長壽的願望。臉即面,那「臉長即面長」,於是人們就借用長長的面條來祝福長壽。漸漸地,這種做法又演化為生日吃面條的習慣,稱之為吃「長壽面」。這一習俗一直沿襲至今。
另一種說法
唐明皇即位後,漸漸冷落原來患難之妻王皇後,有一天,王皇後對唐明皇說華民:「三郎你忘了當後我脫下新做的紫色背心換了一斗面,為你做湯餅過生日的事嗎?」這故事反映了唐代人過生日是吃「湯餅」的。湯餅又叫做「水引」,也就是湯面,可見過生日吃湯面的習俗由來已久。
後代因為它是過生日祝壽用的,所以稱作「壽面」。因為中國食品中面條最為綿長,壽日吃面,表示延年益壽。作壽一定要吃壽面,壽面要求三尺,每束須百根以上,盤成塔形,用紅綠鏤紙拉花罩上面作為壽禮,敬獻壽星,必備雙份。祝壽時置於壽案之上。吃壽面是過生時最要緊的飲食。
⑨ 「長壽面」有什麼含義
民間有生日吃壽面的習俗,其由來可有漫長的歷史了。這個習俗源於西漢年間。
相傳,漢武帝崇信鬼神又相信相術。一天與眾大臣聊天,說到人的壽命長短時,漢武帝說:《相書》上講,人的人中長,壽命就長,若人中1寸長,就可以活到100歲。」坐在漢武帝身邊的大臣東方朔聽後就大笑了起來,眾大臣莫名其妙,都怪他對皇帝無禮。漢武帝問他笑什麼,東方朔解釋說:「我不是笑陛下,而是笑彭祖。人活100歲,人中1寸長,彭祖活了800歲,他的人中就長8寸,那他的臉有多長啊。」
眾人聞之也大笑起來,看來想長壽,靠臉長長點是不可能的,但可以想個變通的辦法表達一下自己長壽的願望。臉即面,那「臉長即面長」,於是人們就借用長長的面條來祝福長壽。漸漸地,這種做法又演化為生日吃面條的習慣,稱之為吃「長壽面」。這一習俗一直沿襲至今。
骨湯長壽面的做法:
原料:高筋粉,清水,鵪鶉蛋,聖女果,尤菜心,香菇,榨菜丁,骨湯各適量,油、鹽、雞精、胡椒粉、湯皇各少許。
製法:1、將精粉倒入盆內加鹽攪拌均勻,加入水調和成面團,和硬扎軟餳30分鍾。
2、將餳好的面放在案上,搓成粗細均勻長條(稍細),然後盤入油盤內,直至將和好的面盤完。
3、將盤好的面直接甩拉進開水鍋內,煮熟撈入碗中。
4、把滾燙的骨湯加入鹽、雞精、胡椒粉、湯皇調好味,倒入面內,面上再擺上熟鵪鶉蛋、聖女果、尤菜心、煨好的香菇呈一定的造型,最後撒上榨菜丁即可。
特點:麵筋利口,營養豐富,是老人過壽的最佳食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