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日本人的祖先是中國人嗎
只能說有部分日本人的先祖是古代的中國人。並不是全體日本人都是古代中國人的後裔。除了日本原住民外,古代蒙古人、朝鮮人、中國人也曾飄洋過海從大陸來到日本。
公元前219年徐福來到秦始皇宮前,聲稱自己能找到不死葯,說是《山海經》中有記載的蓬萊、方丈、瀛洲三座仙島中有一種不死葯。
然而第一次東渡徐福並沒有帶回來什麼不死葯,他告訴秦始皇,東方確實有仙葯,但是神仙需要三千童男童女,各種人間禮物,同時海上航行有鯨魚擋路,還需要強弓弩擊退大魚,秦始皇都答應了,結果徐福卻一去不復返。
徐福去了日本後沒有回來,反正那時秦始皇已經死了。徐福帶去的人在那繁衍生息,他們就是日本人的祖先。
至今日本還保存著不少徐福活動的遺跡,如歌山縣徐福和他的船員七人墓,九州島佐賀縣徐福上陸地紀念碑等。
(1)東北90歲擴展閱讀:
中國也是日本的宗主國。
據王充論衡說,遠在西周初年,倭人與越裳氏早已相率入貢了,他們也受漢文化薰陶與扶翼,中國一直哺育著倭人(白臉狼)。在南朝時代,中國佛教從朝鮮半島上的百濟間接傳入日本,其他如儒家經典和醫、卜、歷、算諸書,以及一切工藝技術,向日本大量傳播。
隋唐時代,尤其唐代,日本極其仰慕中國文化,派遣大量使者、留學生、留學僧侶到中國學習,盛況空前。唐代的政治、宗教、經濟、制度、法律,乃至文學、歷法、醫葯、美術、書法、繪畫、音樂、建築,一切工藝、風俗、禮制,幾乎無不自唐代學習移植。
日本文化是中國文化主幹上的一個嫩枝,是中國文化系統的附庸。宋、元、明、清繼續著這個趨勢。西洋文明打進日本島後,日本很快接受之,但根子深處依然脫不了中國文化之潛勢力。
日本受到中華文化很大的影響,日本建築風格,飲食上有很多很像中國,而且日本的文書古籍大多都是漢語書寫,足以表明了漢語的強大之處。現在探討誰是誰的祖先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日本需要正視歷史,才能與中國一起發展,合作才能共贏。
㈡ 從東北農業大學走出過哪些名人
從東北農業大學走出的名人有許振英、王金陵、余友泰、駱承庠、周琪等名人。版
許振英,國家級重權點學科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的創建人、中國畜牧學家。
王金陵,中國大豆雜交育種開拓者、大豆遺傳育種學家和農業教育家教授。
余友泰,中國農業機械化學科和事業有傑出貢獻帶頭人。
駱承庠,中國乳品工業的創始人之一、乳品專家教授。
周琪,中國科學院院士、幹細胞與生殖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科學院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
東北農業大學,簡稱為「東北農大「」,位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是一所以農科為優勢,以生命科學和食品科學為特色,農、工、理、經、管等多學科發展的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師資力量:
截至2019年3月,學校有專任教師1386人,其中教授311人、副教授475人;具有博士學位者837人,具有碩士學位者465人;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萬人計劃」入選者14人(含青年拔尖人才1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
校旗:學校的校旗主色調為綠色,以橄欖枝托起學校標志核心圖案。
校慶日:學校的校慶日為9月15日。
㈢ 紅軍長征途中他們和誰戰斗
長征發生在1934年-1935年,抗日戰爭是1937年爆發,所以不跟日本鬼子打,37年之前只有東北有鬼子,長江以內南沒有,只跟容國民黨打。
國民黨內部派系林立,互相之間勾心鬥角,老蔣只不過在名義上是中國的領袖,對於很多省份都沒法控制。1934年老蔣用自己的中央軍對當時以瑞金為首都的根據地進行了第五次反圍剿,由於各種原因紅軍丟掉了根據地,被迫進行戰略轉移,也就是所謂的長征,多次試圖重新建立根據地,但都沒有成功,很大的原因是因為各省軍閥都害怕紅軍在自己的地盤建立根據地,所以集中精銳部隊試圖把紅軍趕走,比較典型的是桂系(廣西)白崇禧,湘軍(湖南)何建,貴軍(貴州)王家烈,川軍(四川)劉湘,滇軍(雲南)龍雲。同時,跟紅軍作戰的還有蔣介石中央軍薛岳的嫡系部隊,他們的任務是全殲徹底消滅紅軍,跟地方軍閥的作戰目的不大一樣。所以紅軍一路到處作戰,主要就是這些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