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征為90高齡老人祝壽詞
由於逢壽必祝,祝詩祝聯難免多且濫,所以有詞家道出其中難處:「難莫難於壽詞,倘盡言富貴,則塵俗;盡言功名,則諛佞;盡言神仙,則迂闊虛誕。」縱觀許多祝壽的詩詞聯話,都離不開什麼「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的舊話,所以即使多得車載斗量也難以流傳。宋代祝壽詩詞最多,辛稼軒有一詞諧戲歡愉被人稱道,這是祝他本家一親戚八十壽,其詞道:
「更休說,便是個,住世觀音菩薩。甚今年,容貌八十,見底道,才十八。莫道壽星香燭,莫祝靈椿龜鶴。只消得,把筆輕輕去,十字上,添一撇。」
在十字上添一撇,成了千歲,這種祝壽詞確實比乾巴巴地祝壽要強許多。
在祝壽上難免有借機諂諛獻媚者,據《東望閣隨筆》中記,南宋奸臣賈似道,曾祝壽謝太後和宋度宗,因為二人的生日僅差一天,其箋上寫道:
聖母神子,萬壽無疆,復萬壽無疆;
昨日今朝,一佛出世,又一佛出世。
所以有人評論說,「文人慧業,此登峰極矣。」壽詩有一些本不是經心之作,卻流傳下來。有一村校書年70,買一妾才30歲,正巧蘇東坡杖藜經過,老校書乞為壽詩,蘇東坡戲為詩,
「侍者方當而立歲,先生已是古稀年」。
以而立對古稀,工整而巧。清代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在他60歲生日時題寫一副自壽聯:
「常如作客,何問康寧。但使囊有餘錢,瓮有餘釀,釜有餘糧。取數頁賞心舊紙,放浪吟哦。興要闊,皮要頑,五官靈動勝千官,過到六旬猶少;
定欲成仙,空生煩惱。只令耳無俗聲,眼無俗物,胸無俗事。將幾枝隨意新花,縱橫穿插。睡得遲,起得早,一日清閑似兩日,算來百歲已多。」
觀此聯不愧是大手筆,舒適閑逸之態躍然紙上。上聯言只要夠吃夠花、身體靈便就心滿意足了;下聯說不想成仙長壽,只有自在不虛度,眼下一日頂兩日,已是活了一百多歲了。
在壽聯上,人們絞盡腦汁使得詞章工巧,構思奇特,清代彭文勤祝乾隆八十大壽,在位五十五年的壽聯可以稱「最」了,其上下聯以「五」和「八」為對,可謂對得天衣無縫:
「龍飛五十有五年,慶一時,五數合天,五數合地,五事修,五福備,五世同堂,五色斑斕輝彩服;
鶴算八旬逢八月,祝萬壽,八千為春,八千為秋,八元進,八愷登,八音從律,八方縹緲奏丹墀。」
乾隆逢八秩大壽,聯以「八」為詞,那麼百歲老人也常以「世上難逢百歲人」為題祝壽。清代一些老人百歲壽誕,嶽麓書院主講王文清送一壽聯:
「人生不滿公今滿;
世上難逢我獨逢。」
在祝壽的詞詩聯語中,也有不少是帶有諷刺意味的。民國初年,有一位縣太爺搜刮地皮,百姓怨聲載道。這一年逢縣太爺生日,要全縣紳商送壽禮,一秀才代紳商寫壽聯道:
「大老爺做生,哪管它高粱、玉麥、黃豆、白花,刮盡地皮收賀禮;
小百姓該死,已吃盡苦蕨、葛藤、樹皮、青草,求天開眼救微軀。」
據傳聞,某奸臣為其母做壽,請人當場書寫壽聯,只見那人開始寫道:「這個婆娘不是人」,滿座見之嘩然,壽星見之欲發作,只見那人從容寫道:「王母娘娘下凡塵」;其下聯是:「養個兒子是盜賊,偷來蟠桃奉至親。」此聯可謂「罵人不吐核」,讓人有苦說不出。
壽詩壽詞壽聯發展到現在已經是強弩之末了。時下老年人是很重視自己的生日的,逢壽誕之日以吃為主的多,但祝壽的詩詞曲聯已是很罕見的了
這個是長了點,麻煩兄台整理下,我還沒吃飯呢,趕時間。本人文筆有限,下面的可參考:
龍耀九旬新紀跨,壽山詩海任飛騰。
龍年賀祖龍,壽比泰山松。
李桃枝葉茂,詩壇不老翁。
九十陽春豈等閑,幾多辛苦化甘甜。
曾經滄海橫流渡,亦賴家庭內助賢。
連日凝神新墨勁,五更著意舊詩鮮。
如今但祝朝朝舞,當信人生二百年。
金沙峭岸一株松,干勁枝遒塑祖龍。
桃李盛時甘寂寞,雪霜多後競青蔥。
根深更愛陽春雨,葉茂猶憐翠谷風。
師表才情堪敬仰,古稀不愧煥神容。
南山信步好逍遙,杖國而今又杖朝
詩苑豐收誇老將,政壇競秀領風騷
陽春白雪抒懷抱,明月清泉尚節操
汝向期頤跨勁足,我來祝福奉蟠桃。
㈡ 1990年今年多大
29歲。今年是2019年,2019-1990=29歲。
1990年是蘇聯解體前的一年,也是國際局勢風雲變化的一年。這一年,立陶宛、拉脫維亞、摩爾多瓦等國先後宣布脫離蘇聯獨立;
納米比亞宣布脫離南非獨立;斯洛維尼亞全民公投決定獨立;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並宣布科威特成為其一省;東、西德國,南、北葉門則走向統一。在國內,第十一屆亞運會在北京成功召開。
(2)蘇民90歲擴展閱讀:
1990年對應的農歷庚午年有閏五月,全年有13個月,385天(1990年1月27日-1991年2月14日)。
主要傳統節日公歷日期如下:
春節:1990年1月27日,1991年2月15日;
元宵節:1990年2月10日;
清明節:1990年4月5日;
端午節:1990年5月28日;
七夕節:1990年8月26日。
㈢ 唐朝 290 歲是真的嗎
根據歷史記載,我國福建的陳俊,生於唐朝,死於元朝,活了443歲,創造了一項至今尚無人打破的長壽記錄;
高僧慧昭曾活到290歲;
唐代醫學家甄權、王冰和葯王孫思邈,百歲高壽仍能出診治病和著書立說。
巴基斯坦部落首領穆罕默德·阿齊夫活了180歲,他父親曾活到200多歲。匈牙利一對夫婦,丈夫叫約翰羅文高壽172歲,妻子叫約翰沙拉也活到164歲,他們曾共同度過了147年的恩愛生活。英國農民托馬斯·帕爾一生中經歷了9個國王,活了152歲,當他被宮廷召到首都後病死,據說死於飲食過度。
另一個英國人叫弗姆·卡恩,竟然經歷過12個英國國王,死時已達209歲。日本有個叫萬部的農民,194歲被天皇召見,當時他的妻子已173歲,兒子155歲,孫子105歲,堪稱長壽之家。在當代人中,土耳其人托羅·阿加活了156歲,他的一個兒子也活了90歲。原蘇聯有個農民叫罕默德·埃瓦左夫活了152歲,他有23個兒子,其中3個都超過100歲。據說他147歲時的照片被視為高壽人象徵而製成郵票。我國在1953年人口普查時發現,百歲以上的老人有3384人,其中最高齡者達155歲。這些長壽老人都曾活到一百歲至幾百歲,證明人類是可以活到100歲以上的。
㈣ 二十歲,三十歲,四十歲........一百歲在古語里都叫什麼是什麼含義
年齡稱謂
總角:指童年。
語出《詩經》,如《詩·衛風·氓》「總角之宴」,又《齊風·甫田》「總角兮」。以後稱童年為「總角」。陶淵明《榮木》詩序:「總角聞道,白首無成。」
垂髫:指童年。
古時童子未冠,頭發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潘岳《藉田賦》:「被褐振裾,垂髫總發。」
束發:指青少年。
一般指15歲左右,這時應該學會各種技藝。《大戴禮記·保傅》:「束發而就大學,學大藝焉,履大節焉。」
及笄:指女子15歲。
語出《禮記·內則》「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謂結發而用笄貫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歲。
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稱「待字」。
語出《後漢書·曹皇後記》「小者待年於國」。以後稱女子待嫁的年歲為「待年」。《文選·宋文皇帝元皇後哀策文》:「爰自待年,金聲夙振。」
弱冠:指男子20歲。
語出《禮記·曲禮上》「二十曰弱冠」。古代男子20歲行冠禮,表示已經成年。左思《詠史》詩之一:「弱冠弄柔翰,卓犖觀群書。」
而立:指30歲。
語出《論語·為政》「三十而立」。以後稱三十歲為「而立」之年。《聊齋志異·長清僧》:「友人或至其鄉,敬造之,見其人默然誠篤,年僅而立。」
不惑:指40歲。
語出《論語·為政》「四十而不惑」。以後用「不惑」作40歲的代稱。應璩《答韓文憲書》:「足下之年,甫在不惑。」
艾:指50歲。
語出《禮記·曲禮上》「五十曰艾」。老年頭發蒼白如艾。《民國通俗演義》三十七回:「……我年已及艾,還有什麼不滿意的事?」
花甲:指60歲。
以天乾地支名號錯綜參互而得名。計有功《唐詩紀事》卷六十六:「(趙牧)大中咸通中效李長吉為短歌,對酒曰:『手挪六十花甲子,循環落落如弄珠』。」
古稀:指70歲。
語出杜甫《曲江》詩:「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亦作「古希」。
皓首:指老年,又稱「白首」。
《後漢書·呂強傳》:「故太尉段潁,武勇冠世,習於邊事,垂發服戎,功成皓首。」
黃發:指長壽老人。
語出《詩經》,如《詩·魯頌· 宮》「黃發台背」。老人頭發由白轉黃。曹植《贈白馬王彪》:「王其愛玉體,俱享黃發期。」陶淵明《桃花源記》:「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
鮐背:指長壽老人。
語出《詩經》,如《詩·大雅·行葦》「黃台背」,「台」與,「鮐」通用。《爾雅·釋詁》:「鮐背,壽也。」老人身上生斑如鮐魚背。
期頤:指百歲。
語出《禮記·曲禮上》「百年曰期頤」。謂百歲老人應由後代贍養。蘇拭《次韻子由三首》:「到處不妨閑卜築,流年自可數期頤。」
古代年齡稱謂
不滿周歲----襁褓;
2~3歲-----孩提;
女孩7歲-----髫年;
男孩8歲-----齠年;
幼年泛稱----總角;
10歲以下----黃口;
13~15歲----舞勺之年;
15~20歲----舞象之年;
12歲(女)---金釵之年;
13歲(女)---豆蔻年華,
15歲(女)---及笄之年;
16歲(女)---破瓜年華、碧玉年華;
20歲(女)---桃李年華;
24歲(女)---花信年華;
至出嫁-----梅之年;
至30歲(女)--半老徐娘;
20歲(男)---弱冠;
30歲(男)---而立之年;
40歲(男)---不惑之年、強壯之年;
50歲------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歲------花甲、平頭甲子、耳順之年、杖鄉之年;
70歲------古稀、杖國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歲------杖朝之年;
80~90歲----耄耋之年;
90歲------鮐背之年;
100歲------期頤。
㈤ 30而立 40不惑 50… 60… 誰知道後面是什麼
三十而立:三十歲,知道規矩,能在社會上站得住腳;
四十不惑:四十歲,知識較豐富,聽各種不同議論,不致迷惑;
五十知天命:五十歲,知道大自然賦予人們的命運;
六十耳順:六十歲,一聽別人言語,便能分別真假,判明是非。
不滿周歲——襁褓;
2~3歲——孩提;
女孩7歲——髫年;
男孩8歲——齠年;
幼年泛稱——總角;
10歲以下——黃口;
13~15歲——舞勺之年;
15~20歲——舞象之年;
12歲(女)——金釵之年;
13歲(女)——豆蔻年華,
15歲(女)——及笄之年;
16歲(女)——破瓜年華、碧玉年華;
20歲(女)——桃李年華;
24歲(女)花信年華;
至出嫁—— 梅之年;
至30歲(女)——半老徐娘;
20歲(男)——弱冠;
30歲(男)——而立之年;
40歲(男)——不惑之年、強壯之年;
50歲——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歲——花甲、平頭甲子、耳順之年、杖鄉之年;
70歲——古稀、杖國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歲——杖朝之年;
80~90歲——耄耋之年;
90歲鮐背之年;
100歲——期頤。
豆蔻是十三四歲至十五六歲(【出自】:唐·杜牧《贈別》詩:「娉娉裊裊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故特指女孩子十三四歲)。束發是男子十五歲(到了十五歲,男子要把原先的總角解散,紮成一束)。弱冠是男子二十歲(古代男子二十歲行冠禮,表示已經成人,因為還沒達到壯年,故稱「弱冠」)。
而立是男子三十歲(立,「立身、立志」之意)。不惑是男子四十歲(不惑,「不迷惑、不糊塗」之意)。知命是男子五十歲(知命,「知天命」之意)。花甲是六十歲。古稀是七十歲。耄(mào)耋(dié)指八十歲。鮐背之年指九十歲。期頤指一百歲。
網路-年齡稱謂
㈥ 戈爾巴喬夫接近90歲了,才想起來他自己沒有底線,這老頭不cáo
蘇聯解體是上世紀地緣政治最大的「災難」,15個加盟共和國一夜之間脫離蘇聯獨立,但蘇聯解體已有27年了,這些從蘇聯獨立出來的國家日子過得有好有差。
戈爾巴喬夫的新思維贏得西方歡迎。
在蘇聯解體後27年中,人們還依然探討分析這個超級大國頃刻間解體的原因。隨著研究分析的不斷深入,以及一些秘密檔案解密,人們總結了一大堆原因,但其中一個關鍵人物始終繞不過去,此人便是蘇聯前領導人戈爾巴喬夫。
㈦ 為什麼亞伯拉罕的妻子撒拉已經九十歲 基拉耳王亞比米勒還會喜歡她
創世紀18:12-13
亞伯拉罕和撒拉年紀老邁、撒拉的月經已斷絕了。撒拉心裡暗笑、說、我既已衰敗、我主也老邁、豈能有這喜事呢。
撒拉的笑表明,她覺得接待的這三位客人,一位客人對她說的話不過是隨口說些吉利話而已,同上帝預表和祝福根本不沾邊。她認為自己這樣的老朽婦人如果還能返老還童懷孕生子,簡直就像死人能復活 那樣,是天方夜譚,除非上帝賜下神跡。
盡管撒拉的暗笑是出於無知者無畏,但是上帝還是對她的不恭表示不滿,因為她屬於高層次的信徒,理應對這類神跡奇事充滿信心,至少都應該說:「阿們,但願如此!」
這里指撒拉不相信自己的身體能返老還童、重新生育。也有解經家解釋,這里是說他發現自己年老絕經多年,此時突然來了月經。她顯然沒有聯想到這是表明自己重新具備生育能力的跡象,而僅僅當成了突發以外,否則的話,她怎麼也不會「暗笑」的。
創世紀20:2
亞伯拉罕稱他的妻撒拉為妹子、基拉耳王亞比米勒差人把撒拉取了去。
亞比米勒王看上撒拉,並打算娶她為妻,但是被神阻止了。
撒拉作為90歲高齡的老婦,其美貌竟然能令國王傾倒,只能說明上帝已經把她轉變成一個年輕女子,好讓她能懷孕生子。
(備註:亞比米勒因為不知撒拉是亞伯拉罕的妻子,所以取去撒拉,動機沒有錯,但是在神眼中,這不符合神的心意。無知本身就是一種罪過,一個人有義務尋求正確的指引。亞比米勒身處高位的人更有義務要以身作則,為他人樹立榜樣。所以神攔阻了他,沒有讓他犯下彌天大罪。)
㈧ 古人都活到幾百歲嗎
根據歷史記載,我國福建的陳俊,生於唐朝,死於元朝,活了443歲,創造了一項至今尚無人打破的長壽記錄;高僧慧昭曾活到290歲;唐代醫學家甄權、王冰和葯王孫思邈,百歲高壽仍能出診治病和著書立說。巴基斯坦部落首領穆罕默德·阿齊夫活了180歲,他父親曾活到200多歲。匈牙利一對夫婦,丈夫叫約翰羅文高壽172歲,妻子叫約翰沙拉也活到164歲,他們曾共同度過了147年的恩愛生活。英國農民托馬斯·帕爾一生中經歷了9個國王,活了152歲,當他被宮廷召到首都後病死,據說死於飲食過度。另一個英國人叫弗姆·卡恩,竟然經歷過12個英國國王,死時已達209歲。日本有個叫萬部的農民,194歲被天皇召見,當時他的妻子已173歲,兒子155歲,孫子105歲,堪稱長壽之家。在當代人中,土耳其人托羅·阿加活了156歲,他的一個兒子也活了90歲。原蘇聯有個農民叫罕默德·埃瓦左夫活了152歲,他有23個兒子,其中3個都超過100歲。據說他147歲時的照片被視為高壽人象徵而製成郵票。我國在1953年人口普查時發現,百歲以上的老人有3384人,其中最高齡者達155歲。這些長壽老人都曾活到一百歲至幾百歲,證明人類是可以活到100歲以上的。
㈨ 江蘇省的人均壽命是多少
江蘇人口健康狀況明顯改善 平均預期壽命達74.13歲
中國統計信息網 2006.09.25 10:34:00
健康是生活質量的基礎,已日益成為社會發展與進步的重要標志。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在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中,堅持以人為本,貫徹落實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江蘇經濟社會有了長足發展,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有了進一步提高,人口健康狀況有了明顯改善。
一、江蘇人口健康基本狀況
(一)全省人口平均預期壽命達74.13歲
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資料,江蘇省人口預期壽命已達74.13歲,比1990年的71.62歲增加了2.51歲。其中男性人口預期壽命71.88歲,增加了2.46歲,女性76.47歲,增加了2.65歲;城鎮人口預期壽命75.54歲,鄉村人口預期壽命72.48歲,都比1990年有所增加。
(二)全省居民對身體健康的自我評價總體較好
2005年人口抽樣調查顯示,在被調查的人口中,身體健康和基本健康的佔97.0%。其中,身體健康佔92.0%;不能正常工作或生活不能自理的人數只佔2.7%。對健康狀況的自我評價,男性人口身體健康和基本健康的佔97.5%,其中,身體健康的佔93.2%;女性人口身體健康和基本健康的佔96.5%,其中,身體健康的佔90.8%。男性人口分別比女性人口高1個百分點和2.4個百分點。
(三)城鄉居民對身體健康的自我評價存有差異
調查結果表明,城鄉差異的存在,包括收入水平、醫療條件、保障制度等,也最終反映到人口的健康水平上來。在調查的人口中,城鎮人口身體健康和基本健康的佔97.9%,比鄉村高2.1個百分點。其中,城鎮人口身體健康的佔93.7%,比鄉村高3.9個百分點。為進一步證明這種差異的存在,我們又對城市和鎮的情況作了比較。結果同樣說明這種差異對人民健康水平的影響。城市人口身體健康和基本健康的佔98.3%,其中,身體健康的佔94.3%。分別比鎮高出1.1個百分點和1.7個百分點。見表1。
表1 分市、鎮、鄉人口健康狀況
單位:%
合計
市
鎮
鄉村
健康和基本健康
97.0
98.3
97.2
95.8
#身體健康
92.0
94.3
92.6
89.8
基本健康
5.0
4.0
4.6
6.0
生活不能自理
2.7
1.5
2.5
3.8
從上表可以看出:人口健康狀況與城鄉區域分布高度相關。身體健康人口比例按照市、鎮、鄉順序由高到低排列,基本健康和生活不能自理人口比例則按照市、鎮、鄉順序由低到高排列。
(四)經濟相對發達地區居民對身體健康的評價較高
通過人口調查發現,人的健康狀況與經濟發展水平密切相關。分地區的調查結果表明:經濟越發達,人們的收入水平高、城鄉社會保障體系相對健全、醫療條件較好,人口健康程度就高。據調查,蘇州市身體健康的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為94.9%,居13個省轄市的首位;無錫市為93.7%,居第二位;常州市為93.4%,居第三位。身體健康的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排最後一位的是宿遷市(89.7%)、最高的蘇州市比最低的宿遷市高出5.2個百分點。
(五)老年人口健康狀況亟待關注
按照國際通用的人口年齡類型標准,60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10%以上,或者65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7%以上,屬於人口老年類型社會。據2005年人口抽樣調查資料,江蘇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為811.73萬人,占總人口比重為10.86%,這表明江蘇省已進入老齡化社會行列。老年人的身體健康狀況就成為一個重要的社會問題。調查顯示,在被調查的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中,身體健康和基本健康的佔84.7%,其中身體健康的佔61.1%;不能正常工作或生活不能自理的佔14%。在分年齡段老年人口中,不能正常工作或生活不能自理人數所佔比例,60至69歲為5.6%,70至79歲為18.3%,80至89歲為38.1%,90歲及以上為54.2%,可見隨年齡增長,老年人對健康狀況的自我評價越來越低,健康和基本健康的人數減少,比重降低。需要社會給予更多的關注,完善醫療服務網路體系,解決好老有所養的問題。資料見表2。
表2 分年齡老年人口健康狀況
計算單位:%
年齡別
健康和基本健康
比重
其中:身體健康
生活不能自理
比重
60歲及以上合計
84.7
61.1
14.0
60-64歲
95.5
82.4
4.0
65-69歲
91.5
70.7
7.6
70-74歲
83.6
53.4
15.0
75-79歲
75.1
41.1
23.1
80-84歲
60.9
27.9
36.2
85-89歲
53.4
23.0
43.1
90-94歲
38.9
18.7
54.2
95歲以上
39.7
14.3
55.6
二、影響人口健康的因素
影響人的生命和健康的因素很多,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人的健康從主要依賴自然環境逐漸轉向更多地依靠社會經濟因素,如經濟發展水平、醫療衛生條件、社會保障體系、收入分配製度、生存環境等等。
(一)經濟發展水平是影響人口健康的決定性因素
經濟的發展是推動各項社會事業發展的基礎。只有經濟持續較快發展,社會保障事業和醫療衛生事業才能發展,城鄉人民的收入才能得到增長,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才能得到提高。上述分析也可看到,人的健康水平是同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密不可分的。蘇、錫、常地區是全省經濟發展的領頭羊,其人口健康水平也據全省領先位置,而蘇中、蘇北經濟的發展水平相對滯後,其人口健康水平也相應落後。
(二)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是保證人口健康的必要條件
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醫療衛生條件的改善,醫療技術水平的提高,使城鄉居民從根本上提高了抵禦疾病危害的能力,有效地保證了人口健康水平的提升。近年來,全省醫療機構數、衛生技術人員數、床位數、每萬人擁有醫生數及每萬人擁有床位數都在不斷增加。到2005年,全省醫療機構數15007個,遍布了全省城市和鄉村;每萬人擁有執業醫師數達14.5人,比2002年增加了0.2人(從2002年起,每萬人擁有醫生數改為執業醫師數);每萬人擁有床位數25.6張,比2000年增加3.3張。十五期間,全省甲、乙類法定報告傳染病年平均發病率1.56‰,比"九五"期間年平均發病率下降17%,屬於全國發病率最低的五個省(市)之一。
(三)健全的社會保障體系是提高人口健康水平的有效手段
社會保障是安定民生的基礎,更是維系社會穩定的根基。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建立健全全民社保體系,是使全體公民充分享受改革開放發展的成果、保障人民最基本權利的重要手段。自江蘇全面推行社會保障制度以來,一個以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五項社會保險為主要內容的多種類、多層次的社會保障體系已初步形成。按照「低水平,廣覆蓋」的原則,主要險種逐步覆蓋非公經濟組織從業人員和進城務工農民。參保率不斷擴大,基金征繳額增加。養老、醫療保險等參保總人數和新增人數均居全國前列。特別是農村養老保險和農村新型合作醫療保險制度的推行,使病有所醫、老有所養的政策逐步惠及廣大農民群眾,從而推動全省人口健康素質提高。
上述只是影響人口健康水平的主要因素,其他如收入分配製度、人類生存環境、飲食衛生習慣、公共衛生預防控制體制等都對人口的健康素質產生影響。
三、對提高人口健康水平的幾點認識
人類身體健康是社會發展的根本目的之一。關注人類自身的健康狀況,完善醫療服務體系,完善社會保障制度,提高人口健康素質,是構建和諧社會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內容。
(一)加快推進全面小康建設進程,提高人民群眾生活水平
要始終堅持科學發展觀,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繼續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加快推進「兩個率先」的進程。要統籌考慮經濟與社會的協調發展、南北地區的協調發展、城市和農村的協調發展,始終把提高城鄉居民的收入水平和人民群眾物質文化生活水平作為"兩個率先"的根本目的,為提高全民健康素質打下堅實的物質基礎。
人口健康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生活水平,而生活水平的高低由取決於收入水平。在當前的收入分配製度改革過程中,要著力縮小城鄉差距、南北差距和不同群體收入分配的差距,努力提高低收入人群收入水平,擴大中等收入人群比重,建立相對公平的社會收入分配體制,是建設和諧社會的應有之義。
(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提高城鄉居民抗風險能力
我國目前的社會保障制度,從根本上看還不完善。一是地區分割,限制了人才自由流動和農村勞動力的轉移;二是城鄉分制,社會保障僅限於城鎮單位和職工,對廣大農村居民的社會保障尚未健全,雖然江蘇已經推行農村養老保險和農村新型合作醫療保險,但與真正意義上的社會保障相去甚遠;三是覆蓋率偏低,由於各種因素而造成實際參保率不高。據2005年底抽樣調查,在所有就業人員中,參加養老保險的僅36.3%,參加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分別只有18%、10.5%。對城市低收入的貧困人群,尤其是農村的貧困階層,抵抗風險的能力極其低下,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現象甚為普遍。
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最重要的是打破城鄉分制,建立健全初級社會公平保障體系,將廣大農村居民納入社會保障范圍,提高農村居民和城市貧困居民抗禦風險能力,符合中央提出的「當前要更加關注社會發展問題,更加關注民生問題,更加關注人與自然和諧問題」的精神。
(三)加強醫療衛生服務網路建設,改善農村醫療衛生條件
相對來說,農村的醫療衛生條件、醫療衛生服務網路以及醫療衛生技術與城市相比均有相當的差距,因而,要將農村的衛生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一是要加快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建設,解決農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問題;二是要加大農村衛生經費投入,加快農村衛生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村衛生服務條件,減輕農民醫療費用負擔,提高農民健康水平。同時,加強農村疾病預防控制網路建設,加強預防控制工作;三是要加強農村衛生技術人員隊伍建設;四是要充分關注農村飲水安全問題。
(來源:江蘇省統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