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古代叫親愛的怎麼叫
不滿周歲——襁褓2~3歲——孩提
女孩7歲——髫年男孩8歲——齠年
幼年泛稱——總角10歲以下——黃口
13~15歲——舞勺之年15~20歲——舞象之年
12歲(女)——金釵之年 20歲(男)——弱冠
13歲(女)——豆蔻年華
15歲(女)——及笄之年
16歲(女)——破瓜年華、碧玉年華
20歲(女)——桃李年華
24歲(女)花信年華
至出嫁——梅之年
至30歲(女)——半老徐娘
30歲(男)——而立之年
40歲(男)——不惑之年、強壯之年
50歲——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歲——花甲、平頭甲子、耳順之年、杖鄉之年
70歲——古稀、杖國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歲——杖朝之年
80~90歲——耄耋之年
90歲鮐背之年
100歲——期頤
古代年歲的別稱
總角:指童年。
語出《詩經》,如《詩/衛風/氓》「總角之宴」,又《齊風/甫田》「總角兮」。以後稱童年為「總角」。陶淵明《榮木》詩序:「總角聞道,白首無成。」
垂髫:指童年。
古時童子未冠,頭發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潘岳《藉田賦》:「被褐振裾,垂髫總發。」
束發:指青少年。
一般指15歲左右,這時應該學會各種技藝。《大戴禮記/保傅》:「束發而就大學,學大藝焉,履大節焉。」
及笄:指女子15歲。
語出《禮記/內則》「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謂結發而用笄貫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歲。
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稱「待字」。
語出《後漢書/曹皇後記》「小者待年於國」。以後稱女子待嫁的年歲為「待年」。《文選/宋文皇帝元皇後哀策文》:「爰自待年,金聲夙振。」
弱冠:指男子20歲。
語出《禮記/曲禮上》「二十曰弱,冠」。古代男子20歲行冠禮,表示已經成年。左思《詠史》詩之一:「弱冠弄柔翰,卓犖觀群書。」
而立:指30歲。
不惑:指40歲。
艾:指50歲。
花甲:指60歲。
古稀:指70歲。
皓首:指老年,又稱「白首」。
黃發:指長壽老人。
② 古文中50歲還沒結婚的女人是什麼
半老徐娘
不滿周歲——襁褓; 2~3歲——孩提; 女孩7歲——髫年; 男孩8歲——齠年; 幼年內泛稱——總角;容 10歲以下——黃口; 13~15歲(男)——舞勺之年; 15~20歲(男)——舞象之年; 12歲(女)——金釵之年; 13歲(女)——豆蔻年華, 15歲(女)——及笄之年; 16歲(女)——破瓜年華、碧玉年華; 20歲(女)——桃李年華; 24歲(女)花信年華; 至出嫁(女)—— 梅之年; 至30歲(女)——半老徐娘; 20歲(男)——弱冠; 30歲(男)——而立之年; 40歲(男)——不惑之年、強壯之年; 50歲——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歲——花甲、平頭甲子、耳順之年、杖鄉之年; 70歲——古稀、杖國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歲——杖朝之年; 80~90歲——耄耋之年; 90歲鮐背之年; 100歲——期頤。
③ 中國的人從10歲到80歲以上的稱呼是什麼,對應的年齡,比如【弱冠】!!!
讓我來解答您的疑惑吧!
其實這是個小問題,糾結就幼稚了!看來提問者還是個天真的孩子啊,心裡容易產生芥蒂,這可不討好哦!!
你是80末,他們是90初,你們年紀相仿!!想法近似!所以你是不是覺得『80』『90』這個討人厭的稱呼對於你們這些年紀相仿的人是一個小小的阻礙?
其實你們80末 這個年紀段的人,因為集合了一些80,90的各自性格特點,所以不是也有個形容你們這一特殊群體的稱呼叫 『泛90』嘛。所以你們心裡應該多多少少的小驕傲一下,總比我們這些純粹平凡的只能叫80後的好吧?
他們老愛強調自己是90後,說白了無非想顯擺自己年紀輕嘛!強調他們自己是比我們年輕的新生代!!這無可厚非! 只不過你可能只大他們一兩歲,不想被他們說的像隔了個10年一個時代似的! 所以這時候你就大可直接把你心裡所想的告訴他們就OK!! 直接的溝通是最沒有隔閡的!!而且你作為比他們稍稍年長的孩子,你也可以適當給他們一點提點和教導啊!
還有1L的朋友說的很對!不管你是哪個後,未來總有2000後,2010後,2020後.....等等等 所以你只要有自己的個性自己的成就,不管你多老,你就會被別人認可,成為別人心中的偶像!!
有自己個性的人,別人是永遠不會把他給忘記的!!
在國外也有按年紀劃分人群,只不過每個地方經歷的時代和文化不一樣,所以劃分別類的稱呼也不一樣! 我只知道韓國是分什麼10代20代這樣子..希望幫助到你
④ 古代形容女人20歲為桃李年華,24歲為花信年華~那22歲呢。求專業的答案
22歲古代稱為桃李年華。
20-22歲(女子):桃李年華,桃李年華指女子成年待嫁,也稱為是雙十年華。
20-22歲(男子):及冠之年,因為在古代只要是男子到了20歲都要舉行「及冠「之禮,所以叫及冠之年也叫弱冠之年。
(4)50歲老徐娘擴展閱讀:
桃李年華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tao li nian hua,指20-22歲女子的代稱。桃李:比喻人的青春年少。語出明徐渭《又啟嚴公》:「誓將收桑榆之效,以毋貽桃李之羞,一雪此言,庶酬雅志。」
⑤ 寫50歲女人的句子
風韻猶存:女人風采姿色,不減當年。(凡40開外的女人,姿色不遜於年輕之時可用。)
[釋義] 風:風度、風采;韻:神情、韻致:猶:還;依然;存:保留著。風采依然還存在。形容中年婦女仍然保留著優美的風姿。
[語出] 清·王韜《淞隱漫錄》:「其母雖屬徐娘;豐韻猶饒;老蚌固宜出此明珠。」
[正音] 韻;不能讀作「yún」。
[辨形] 猶;不能寫作「尤」。
[近義] 風姿綽約
[反義] 人老珠黃 老態龍鍾
[用法] 常和「徐娘半老」連用。一般作謂語、定語。
徐娘半老:徐娘,指梁元帝妃徐氏,指有風韻的婦女已到或已過中年。
[釋義] 指中年婦女雖不再嬌美;但尚有風韻。後泛指有風韻的婦女已過中年。徐娘:梁元帝妃徐氏;泛指婦女。
[語出] 《南史·梁元帝徐妃傳》:「徐娘雖老;猶尚多情。」
[辨形] 娘;不能寫作「狼」。
[近義] 半老徐娘
[反義] 風燭殘年 人老珠黃
[用法] 用於人。一般作謂語、賓語、分句。
[例句] 她雖然~;但是風韻尤存。
⑥ 「耄耋」之年是什麼意思,每個年齡段的名稱都是什麼
耄耋(mào
dié):
八九十歲。耄,音「冒」,耋,音「迭」。耄耋是指年紀很大的人。耄耋之年,年紀十分大的時候。
每個年齡段的名稱如下:
嬰兒:人初生
襁褓:周歲以下
孩提:2至3歲、垂髫:童年
髫年:女孩7歲
齠年:男孩8歲
黃口:10歲以下
舞勺:13歲至15歲
舞象:15歲至20歲
豆蔻:女子13歲
及笄:女子15歲
弱冠:男子20歲
而立:男子30
不惑:男子40
知天命:50
花甲,耳順:60
古稀:70
仗朝:80
耄耋:80-90
鮐背:90
期頤:100
花甲重開:120歲
古稀雙慶:140歲
語出[漢]曹操《對酒歌》:「耄耋皆得以壽終,恩澤廣及草木昆蟲。」
六十曰耆;耆,指也。不從力役指事使人也。
七十曰耄,頭發白耄耄然也。
八十曰耋;耋,鐵也。皮膚變黑色如鐵也。
九十曰鮐背;背有鮐文也。或曰黃耇,鬢發變黃也。
耇,垢也。皮色驪悴,恆如有垢者也。
或曰胡耇咽皮如雞胡也。
或曰凍梨皮有斑黑如凍梨色也。
或曰齯,齯大齒落盡更生細者如小兒齒也。
百年曰期頤;頤,養也。老昏不復知服味善惡孝子期於盡養道而巳也。
老,朽也。老而不死曰仙;仙,遷也;遷,入山也,故其制字人旁作山也。
古時男女稱呼年齡是有區別的,一般來講,男性稱壽,而女性是不稱壽的,一般稱福。
在雲南羅平富樂有一塊古匾「期頤人瑞」,說的是該村王姓一女老人曾經活到一百多歲,所以有這個稱呼。
該村何姓有一匾「冀衍耄耋」,是女兒送的,其中冀是期望、希望的意思,衍在這兒有延長、達到的意思,耄耋的本意是八九十歲的人,在這兒引申為高壽。整個的意思為期望父親身體健康,永享高齡(壽),活到八九十歲。
部分農村地區在人去世時稱呼年齡
0——20歲為夭折
21——30歲為短壽
31——40歲為強壽
41——50歲為艾壽
51——60歲為周壽
61——70歲為稀壽
71——80歲為耋壽
81——90歲為耄壽
91——100歲為期頤
⑦ 「耳順」指的是什麼年紀
孔子生前有句抄名言:「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這里的「順」,即「不逆」。邢昺疏曰:「耳順其言,則知其微旨而不逆也。」也就是說,年紀到了六十歲,已開始進入了晚年。按孔子自己說,六十歲是一個「進德之序」,凡聽聲入心通,無所違逆。它告訴老年人,到了這個年齡,不管聽到什麼話,都不要激動,要冷靜思考,順應自然,順應客觀,順應規律,不要暴躁,不要強辯,切忌「逆耳」,聽了人家的議論,不管對與不對就反感,就反駁,這就會引起身心失調,生理上不順暢。
《千金翼方》中把「耳順」視為「養生之要,耳無妄聽,姑且妄聽,便聽之任之,無須為一點點小事而與人爭得臉紅耳赤。」孫真人在《衛生歌》中也有「順耳順理,修身除慮」可去煩惱的內容。所以說,若能做到「聞過則喜,聽之順之」,對晚年生活大有好處。
⑧ 惹了一個大自己20歲的已婚心機女 我30未婚她50歲,感情糾葛
回復你:你招惹了不該招惹的人,你是青春青澀的年齡,但是人家是半老徐娘。所以,及時全身退吧,不要繼續糾纏過去。或者可以外出打工,離開農村到另一個世界重新開始,忘掉不應當記得的。
⑨ 50歲是半老徐娘
故事出自南朝梁元帝妃子徐昭佩的故事。徐昭佩年輕時確是一個艷光四射的大美人,但她始終敵不過歲月催人老的事實,妙齡一過,姿色已大不如前,但仍濃妝艷抹的她,卻猶存一點風韻。故後世以「徐娘半老」來形容中年婦女風韻猶存。
所以半老徐娘並沒有一個確定的年齡,而是用來形容風韻猶存的中年婦女。
⑩ 「而暮之年」是多少年
「暮年」只是一個大概年齡,相當於「晚年」的意思,所謂晚年即是指不參與勞動的年齡,五十以後。
出處:
1、三國 魏 曹操 《步出夏門行》之四:「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這句話意思是英雄到了晚年,壯志雄心並不衰減。
2、唐 杜甫 《詠懷古跡》之一:「 庾信生平最蕭瑟,暮年詩賦動江關。」
這句話意思是梁代庾信的一生處境最凄涼,到晚年作的詩賦轟動了江關。
(10)50歲老徐娘擴展閱讀:
其它年紀的別稱:
襁褓指不滿周歲。
孩提指兩至三歲。
始齔、髫年指女孩七歲。
始齔、齠年指男孩八歲。說明:根據生理狀況,男孩八歲、女孩七歲換牙,脫去乳齒,長出恆牙,這時叫「齔」,「齠年」或「髫年」。
總角指幼年泛稱。
垂髻之年指指兒童。(古代小孩頭發下垂,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
黃口指十歲以下。
幼學指十歲。
金釵之年指女孩十二歲。
豆蔻年華指女子十三歲。
志學指十五歲。
及笄指女子十五歲。
碧玉年華、破瓜之年指女子十六歲。
弱冠指二十歲。
桃李年華指女子二十歲。
花信年華指女子二十四歲。
而立指三十歲。
不惑指四十歲。
天命指五十歲。
知非之年指五十歲。
耳順、花甲之年指六十歲。(我國自古以來用天乾地支互相錯綜相合紀年,可組成六十對干支,因而稱作「六十干支」或「六十花甲子」,所以六十歲又稱作「花甲之年」。)
古稀指七十歲。
耄耋指八十、九十歲。
期頤指百歲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