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服務 > 養老金稅前工資怎麼算

養老金稅前工資怎麼算

發布時間:2025-04-28 01:37:01

『壹』 支付寶里的養老金計算器里的「稅前工資」具體指什麼是實際工資還是社保里的繳納基數工資

稅前工資,是社保里的繳納基數工資。沒有扣除你應繳應扣的各種項目;對應的應該是實發工資,就是扣除了你繳納項後的實際領到手的薪資。《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經濟補償金徵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的規定,經濟補償金仍然需要計征相應稅費。 所以,經濟補償金不應當在計發之前先行計稅,以避免雙重計稅的問題。
拓展資料:
1、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基數到底是稅前工資還是稅後工資 《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27條規定,《勞動合同法》第47條規定的經濟補償的月工資按照勞動者應得工資計算,包括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以及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 因此,計算經濟補償金基數時,應當按照勞動者離職前12月應得的平均工資計算。 雖然法律沒有明確規定應得工資是稅前工資還是稅後工資,但是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2001年頒布的《關於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征免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以及《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經濟補償金徵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的規定,經濟補償金仍然需要計征相應稅費。 所以,經濟補償金不應當在計發之前先行計稅,以避免雙重計稅的問題。 (1)繳納養老金基數稅前稅後
解除勞動合同: 第十八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勞動合同法規定的條件、程序,勞動者可以與用人單位解除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或者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協商一致的; (二)勞動者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的; (三)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3日通知用人單位的; (四)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五)用人單位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六)用人單位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七)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八)用人單位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勞動者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 (九)用人單位在勞動合同中免除自己的法定責任、排除勞動者權利的; (十)用人單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 (十一)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 (十二)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 (十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貳』 退休人員的工資怎麼申報個稅

數據電文申報:納稅人可以通過電子方式提交申報信息。
郵寄申報:納稅人可以通過郵寄方式提交申報信息。
直接申報:納稅人可以直接到主管稅務機關申報。
其他符合規定的申報方式:納稅人可以選擇其他符合主管稅務機關規定的申報方式。

退休人員的工資在申報個人所得稅時,應按照以下步驟進行:
獲取繳費憑證:納稅人可以通過國家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台查詢並下載上月的個人養老金繳費憑證。
掃碼錄入扣除信息:使用個稅APP的「掃一掃」功能或「辦稅一扣除填報」中的「掃碼錄入」功能,掃描個人養老金繳費憑證上的二維碼,或手動輸入憑證編碼,以生成當月個人養老金扣除信息。
將扣除信息推送給單位:在個稅APP中選擇「通過扣繳義務人申報」,並選擇相應的扣繳義務人,提交申報信息。
單位辦理稅前扣除:扣繳義務人收到納稅人的申報信息後,將為納稅人辦理稅前扣除。

退休人員的工資薪金個人所得稅計算公式為:
工資薪金個人所得稅=(工資薪金金額-5000-個人負擔的五險一金-專項扣除)*稅率-速算扣除數
在賬務處理上,計提工資薪金個人所得稅時,應借記「應付職工薪酬—工資」,貸記「應交稅費—個人所得稅」。扣繳個人所得稅時,應借記「應交稅費—個人所得稅」,貸記「銀行存款」。

綜上所述是小編對退休人員的工資怎麼申報個稅做出的相關回答,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四條第七款規定: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幹部、職工的安家費、退職費、退休工資、離休工資、離休生活補助費免徵個人所得稅。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提前退休取得補貼收入個人所得稅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1年第6號)規定:個人提前退休補貼按下列規定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1、機關、企事業單位對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正式辦理提前退休手續的個人,按照統一標准向提前退休工作人員支付一次性補貼,不屬於免稅的離退休工資收入,應按照「工資、薪金所得」項目徵收個人所得稅。
2、個人因辦理提前退休手續而取得的一次性補貼收入,應按照辦理提前退休手續至法定退休年齡之間所屬月份平均分攤計算個人所得稅。計稅公式:
應納稅額={〔(一次性補貼收入÷辦理提前退休手續至法定退休年齡的實際月份數)-費用扣除標准〕×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提前辦理退休手續至法定退休年齡的實際月份數。

『叄』 補充養老保險稅前扣除比例

法律分析】:補充養老保險根據工資總額5%來扣除。補充養老保險的稅前比例如下:1、在企業任職或者受雇全體員工支付的補充養老保險費、別在不超過職工工資總額5%標准,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准予扣除,超過的部分不予扣除;2、實際支付出去才考慮稅前扣除;3、計算5%扣除額的基數應該是享受人群的工資總額。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肆』 杭州能拿多少養老金

每月稅前工資為1.6萬,繳納養老金的比例為單位繳納14%、個人繳納8%。繳存基數和社會平均工資未知,無法確定具體數值,因此以下計算中將繳存基數和社會平均工資設為不變數值。
計算養老金的方法是將每月的繳存基數乘以繳納比例得到每月的養老金繳存額,然後將這些繳存額累加起來,乘以當地的養老金系數得到退休後每月領取的養老金金額。
根據杭州市的養老金計算方法,每年養老金系數為個人實際繳存年限所對應的系數乘以社會平均工資,具體系數可以在當地社保局或人社部門查詢。
假設每月的繳存基數為1.6萬,單位繳納14%,個人繳納8%。每月繳存養老金的金額為:
1.6萬 × (14%+8%) = 3840 元
每年繳存的養老金金額為:
3840 × 12 = 46080 元
如果交20年,累計繳存的養老金為:
46080 × 20 = 921600 元
退休後每月領取的養老金金額,需要根據當地的養老金系數來計算,假設養老金系數為30,那麼退休後每月領取的養老金金額為:
921600 × 30 ÷ 12 = 23040 元
因此,假設繳存基數、社會平均工資等不變,從現在開始交20年,在杭州退休後能拿到的養老金為每月23040元。

『伍』 自己交養老保險40年退休時每月能領多少錢

計算方法:

1、退休後每月領取的養老金 = 基礎養老金 + 個人賬戶養老金

2、基礎養老金 =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 ×繳費年限×1%

3、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 本年繳費工資與上一年本地平均工資之比相加 ÷ 實際繳費年限

4、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

四、舉個例子

小明在北京25歲入職,65歲正常退休,活到了80歲,每月稅前工資10000元。已知北京市2015年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6463元

繳納滿15年

1、退休前個人繳納的費用:個人繳納費用=10000×0.08×12×15=144000

2、退休後每月領取養老金:6463(1+1)÷2×15×1%+10000×0.08×12×15÷101 = 2395元

繳納滿40年

1、退休前個人繳納的費用:個人繳納費用=10000×0.08×12×40=384000

2、退休後每月領取養老金:6463(1+1.2)÷2×40×1%+10000×0.08×12×40÷101 = 6646元

(5)養老金稅前工資怎麼算擴展閱讀

社會保險的客觀基礎,是勞動領域中存在的風險,保險的標的是勞動者的人身;

社會保險的主體是特定的。包括勞動者(含其親屬)與用人單位;社會保險屬於強制性保險;

社會保險的目的是維持勞動力的再生產;保險基金來源於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的繳費及財政的支持。保險對象范圍限於職工,不包括其他社會成員。保險內容範圍限於勞動風險中的各種風險,不包括此外的財產、經濟等風險。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社保(計算方法)

閱讀全文

與養老金稅前工資怎麼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長壽簡介 瀏覽:253
老人70大壽賀詞怎麼寫 瀏覽:410
老年人眼底出血吃什麼食物好 瀏覽:836
長壽到宣恩有多少公里 瀏覽:895
偃師養老保險每個月 瀏覽:425
駕駛證到期了去醫院體檢體檢什麼 瀏覽:127
工傷回家休養老闆怎麼支付工資 瀏覽:92
隨州養生哪裡做得好 瀏覽:367
養老院實驗 瀏覽:150
天地長壽丸 瀏覽:520
敬老院志願者表演節目 瀏覽:485
社保基數2739退休能領多少錢 瀏覽:815
退休人員可以報工資嘛 瀏覽:729
長壽村蕉嶺 瀏覽:836
老年人血糖特點 瀏覽:100
贍養父母一人和四人可以抵多少稅 瀏覽:575
國企女幹部退休年齡的依據 瀏覽:837
沈陽哪裡賣養生設備 瀏覽:970
天津漲養老金 瀏覽:182
老年痴呆受損部位 瀏覽: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