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公務員退休工資有多少
公務員退休工資的具體數額因地區、職務級別、工齡等因素而異。以下是根據不同地區和職務級別的大致情況:
1、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公務員退休金可能每月能達到8000到9000元。副廳級幹部的退休金在經濟發達地區如上海,可以達到8000元左右,而在廣東的廣州和珠海,平均薪資待遇較高,工作40年的公務員每個月領取的退休工資可以達到1萬元左右。
2、小城市或鄉鎮:退休金可能就只有2000到4000元。
3、經濟不發達地區:正科級公務員退休金普遍在4500元左右。
4、職務級別:退休工資與職務級別有關,級別越高,退休金和養老金所發放的數額就越多。例如,工作41年的公務員,退休之後已經達到處級幹部,每個月能夠領取9200元的退休金。
Ⅱ 公務員退休工資有多少
公務員退休後的工資稱為退休金,其數額取決於多個因素,包括所在地區、職務級別和工齡。以下是根據不同條件的大致退休金情況:
1. 大城市:
- 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正廳級公務員退休金可能每月在8000到9000元之間。
- 副廳級幹部在經濟發達地區,如上海,退休金可達8000元左右。
- 在廣東的廣州和珠海等經濟發達地區,工作40年的公務員退休金每月可能接近1萬元。
2. 小城市或鄉鎮:
- 在小城市或鄉鎮,退休金可能較低,大約在2000到4000元之間。
3. 經濟不發達地區:
- 在經濟不發達地區,正科級公務員的退休金普遍在4500元左右。
4. 職務級別:
- 退休金與公務員的職務級別緊密相關。級別越高,退休金和養老金的數額通常越多。例如,一位工作41年達到處級幹部的公務員退休後,每月可領取9200元的退休金。
請注意,上述數字僅供參考,實際退休工資會根據國家和地方的最新政策、個人工齡和職務等因素有所不同。
Ⅲ 正處級公務員退休以後,每月能領多少養老金,會超過1萬元嗎
正處級公務員退休後,如果是在一二線經濟發達地方的話,是可以拿到每個月1萬元的養老金的,而如果是在經濟欠發達地區的話,養老金也就只有六七千元左右的水平。
我們可以來看看幾位網友分享的數據:我是1960年生人,1981年參加工作,工齡39年,退休前是機關單位正處級,現在到手的養老金有6243元;遼寧朝陽,1956年正處級,工齡46年,退休金6000;我是1960年生人,退休前是副處級,我的工齡(含軍齡)加起來有41年,拿到手的養老金大概是9000元左右,坐標江蘇。我是1956年出生,工齡44年,退休前是副處級幹部,現在拿到手的養老金有7000元左右,建築考試備考就到來學網坐標四川成都……
大家可以看到,處級公務員的養老金待遇,整體來說都是相對比較高的,而在社會平均工資水平高的地方退休的話,養老金也會更多一些。
Ⅳ 我是80年出生,2002年參加工作,估計什麼時間退休,退休金能拿多少
現在改革正當時,不好說,
按照當下的標准,60歲退休,如果你一直是有交社保的話,三四線小城市一個月大約養老金是1800-2200左右。公務員和事業單位不好算,。
Ⅳ 什麼職業退休工資最高
退休工資在生活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了,比如現在的相親市場,通常都會強調自己的父母有穩定的退休工資。Ⅵ 哪些行業退休金比較高
哪些行業退休金比較高?
1. 公務員
公務員的平均退休工資屬於最高類別。在養老金並軌改革前,公務員退休工資按在職工資的80-90%計算。例如,江蘇、浙江地區退休公務員的退休工資普遍超過8000元。改革後,公務員退休金計算方式變化,根據工作年限繳納對應養老保險。如今,大部分公務員擁有30-40年工齡,且養老保險繳納基數高,使得退休工資較之前更高,即便是小城市,退休金也很少低於4000元。
2. 優質國企員工
優質國企如煙草、電網、銀行員工,退休後薪資待遇良好。在職期間,福利優厚,退休金按所在地社平工資的300%為基數計算,因此退休工資較高。此外,國企內部退休工資差距大,退休級別不同,領取的退休金也有所差異。一些管理層退休金以萬為單位,還能獲得額外「補充養老金」。效益不佳的國企退休金可能較低,但基本也在3000元以上。
3. 教師
教師退休金也較高,因屬於事業編制。2014年之前,退休金按在職工資計算。退休金與繳納基數、年限相關,工齡越長,領取越多。盡管教師工資普遍低於公務員、優質國企,但教師評高級職稱較容易,因此領取高退休金的不在少數。如廣州地區教師退休金過萬,而河南地區可能不到4000元。大型國有企業如石油、電力、煙草行業員工,因壟斷條件,工資性收入理想,提高社保繳費基數,使退休後養老金待遇水平超過社會平均水平。反之,非壟斷行業如普通化工、輕工業員工,市場競爭大,工資性收入不高,社保繳費基數有限,養老金待遇相對較低。
實際上,個人養老金待遇與所在行業無直接關系,而與工作崗位相關。壟斷行業工作穩定,長期工作工資水平較高。
Ⅶ 工齡19年退休金能拿多少
公務員一般4000至5000
企業在3000左右
各地的都不同,主要看養老交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