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城鎮居民養老保險交哪個檔次最劃算檔次有什麼區別
城鎮居民養老保險交哪個檔次最劃算?檔次有什麼區別? 下文就隨我來簡單的了解一下吧。
一、城鎮居民養老保險交哪個檔次最劃算
我們只要城鎮居民養老金是基礎賬戶+個人賬戶組成,前者多是當地的決定,不需要自己交,各地區也不一樣;而個人賬戶包括了自己繳納的部分和 補貼的部分。繳納檔次?分為了100元、500元、1000元等多個檔次,各地方還可以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增設檔次、調整金額,所以籠統的講,繳納檔次高退休後領取的養老金待遇也就高。
綜合考慮的話,要想養老金最劃算,保證長壽也至關重要,這樣交的越多,領取時間就越長。所以我們選擇繳納檔次時,建議主要考慮兩個因素:以收入為參考,繳納不至於給自己造成負擔;以個人消費水平為參考,如果消費水平較高,可以適當轉移一部分用於提高養老保險檔次。
二、城鎮居民養老保險檔次區別
前面提到城鎮居民養老保險給各地繳納檔次和金額可能存在差異,同等條件下,繳納檔次越高,退休後領取的養老金也就越多,具體檔次不同造成的影響主要是:
1、繳費補貼的高低。參保人個人賬戶是包括個人繳納金額+ 補貼的,所以繳納的檔次高, 補貼的相應也就會多,檔次越高補貼越多。而個人賬戶內儲存額對於養老金待遇的多少至關重要;
2、直接 養老金的多少。養老金發放本著“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原則,選擇的檔次越高,也就繳納的養老保險費越多,對應著退休後養老金待遇就越好。建議大家在經濟允許下,盡量選擇高一點的檔次繳納。
Ⅱ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檔次是什麼意思
法律主觀:居民養老保險等級分為12檔,具體如下:
1. 100元:此檔次僅供低保(含五保)家庭成員選擇。
2. 300元、500元、600元、8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2500元、3000元、4000元、5000元:參保人可自主選擇繳費檔次,按年繳費,多繳多得。
3. 最高繳費檔次:個人年繳費額或集體補助(含其他資助)均不得超過最高繳費檔次。
4. 重度殘疾人:市、區(市)政府按500元的標准代繳不超過15年的養老保險費。
5. 基礎養老金:政府對符合待遇領取條件的參保人全額支付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
其中,中央財政對中西部地區按中央確定的基礎養老金標准給予全額補助,對東部地區給予50%的補助。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五十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二十條、第二十二條。
Ⅲ 城鄉養老保險和城鎮養老保險有什麼區別
城鄉養老保險和城鎮養老保險的主要區別如下:
覆蓋范圍:
繳費標准:
待遇:
政策差異:
綜上所述,城鄉養老保險和城鎮養老保險在覆蓋范圍、繳費標准、待遇和政策等方面均存在顯著差異。選擇哪種養老保險主要取決於個人的經濟狀況和養老需求。
Ⅳ 城鎮企業退休職工每月養老金三千元算什麼水平不夠養老怎麼辦
Ⅳ 城鎮居民養老保險交哪個檔次最劃算
對於城鎮居民和鄉下居民而言,在繳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時面臨一個疑問,居民養老保險通常有十幾個檔次,到底交哪個檔次好呢?
本期話題就完全解答這個疑問。
一、居民養老保險常見檔次
居民養老保險常見檔次劃分是:
年交100元、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1500、2000、2500、3000、4000、5000、6000元
最低檔次:通常年交100、200元,只有低保戶、特困供養人員、重度殘疾人等貧困人員才可以投,一般居民最低投保檔次是年交300元以上,有的城市600元或1000元起投。
最高檔次:有的省封頂年繳3000元,有的省封頂年繳6000元。
二、居民養老保險最值得關注的三個檔次
第一個:最低檔次
對於年繳100元或200元的困難人群而言,本身繳費能力比較低,最低檔次壓力比較小,而且有的省市針對特困人群乾脆免除保費,到了退休年齡可以拿養老金。
一年交兩三百,交15年,累計繳費金額1500或3000元,養老金每個月基礎養老金加上個人賬戶養老金,一個月至少100-300多元,一年時間就領回所交的錢,往後都是躺贏。
第二個檔次:滿足基本生活檔次
這一點因人而異,假如生活在鄉下,生活成本比較低,每個月生活費至少600元,當地基礎養老金180元,意味著個人賬戶養老金至少要有420元才能滿足養老預期目標。由此可以反過來算出要交哪個檔次: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繳費+政府補貼)×繳費年限÷139=420元
選擇繳費15年,意味著個人繳費加上政府補貼至少達到3892元
意味著只能選擇年繳4000元,政府補貼400元,那麼個人賬戶養老金肯定大於420元,如果選擇較低檔次,就需要提高繳費年限。
選擇年繳4000元,政府補貼400元,交15年,假設當地基礎養老金180元,可以算出60歲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180+(4000+400)×15÷139=180+474.8=655元
第三個檔次:選擇最高檔次
對於任何有繳費能力的人而言,在任何省份,最有利的就是最高檔次,原因在於:
1、繳費檔次越高,政府補貼越高,比如年交6000,政府補貼600元;
2、繳費檔次越高,個人賬戶養老金越高,退休待遇更高;
3、居民養老不存在吃虧的可能,個人所交部分全部進入個人賬戶,萬一沒有退休就身故,家屬可以全額繼承個人繳費和政府補貼的金額。另外還有若干個月的基礎養老金作為喪葬費。
選擇最高檔次退休待遇:
假設當地基礎養老金180元,個人年交6000元,政府補貼600元,交25年,60歲退休待遇:
基礎養老金180+(6000+600)×25÷139=180+474.8=1367元
最後做個總結:
通常最低檔次適合特殊人群,想要量入為出夠用就行,結合未來每月基本支出來算出合適檔次,有條件的還是選擇最高檔次。
看完有疑問,可以說出所在城市(每個城市基礎養老金不一樣)和期望拿到的養老金,可以幫你算下選擇哪個檔次。
Ⅵ 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待遇是什麼
城鎮居民養老保險是我國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作為城鎮居民的基本保障,城鎮居民養老保險不僅保障了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還為家庭提供了一定的安全保障。本文將介紹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待遇、領取年齡及其檔次選擇等問題。
一、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待遇是什麼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待遇包括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和其他福利。
1、基礎養老金:基礎養老金是城鎮居民養老保險的核心待遇,是根據城鎮居民養老保險繳費年限和當地平均工資水平等因素計算得出的養老金。
2、個人賬戶養老金:城鎮居民養老保險還設立了個人賬戶,繳費人員的養老保險費用可以分為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個人賬戶養老金由個人繳費和國家補貼共同組成,可以用於補充基礎養老金。
3、其他福利:除了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城鎮居民養老保險還可以提供其他一些福利,例如醫療保險、退休生活津貼等。
二、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待遇多少歲以後可以領根據我國現行的政策規定,城鎮居民養老保險的領取年齡為60周歲。在60周歲後,城鎮居民可以申請領取基本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如若居民符合領取條件,每月可以獲得一定數額的養老金待遇。
此外,對於一些特殊情況,例如殘疾、長期失業、失蹤等情況,政府也會給予一定的養老金補貼。具體情況可咨詢所在城鎮居民養老保險經辦機構。
三、城鎮居民養老保險交哪個檔次最劃算城鎮居民養老保險的交費檔次分為1-5檔,每檔費用不同,待遇也不同。以下是各個檔次的繳費標准及待遇:
第一檔:每年繳費約240元,參保人員在退休後可以獲得每月55元的基本養老金待遇。
第二檔:每年繳費約480元,參保人員在退休後可以獲得每月110元的基本養老金待遇。
第三檔:每年繳費約720元,參保人員在退休後可以獲得每月165元的基本養老金待遇。
第四檔:每年繳費約960元,參保人員在退休後可以獲得每月220元的基本養老金待遇。
第五檔:每年繳費約1200元,參保人員在退休後可以獲得每月275元的基本養老金待遇。
綜合來看,第二檔和第三檔的繳費比較劃算。
以上就是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待遇全部內容,我們在繳費的時候,最主要的還是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來,雖然繳費越高,養老金越多,但是壓力也就越大。
Ⅶ 退休工資3500元在全國是什麼水平
以個人來看,3500元的養老金是什麼樣的水平?在全國看來應該屬於中等水平,消費低的地區屬於高水平,消費高的地區(北上廣)屬於低水平。
目前,全國企業退休人員的人均養老金水平尚未超過3000元,對於3500元的退休金來說,略高於平均水平屬於中等偏上一點。
當然,每個城市的平均養老金水平是不同的。如果3500元在不同的城市,養老金水平也會不同。
如果3500元是在北京,那是一個相對較低的溫飽水平,因為北京2019年的養老金已經達到平均4157元,3500元還沒有達到平均通行線,住在北京的3500元有點不情願使用。
如果說在一個平均養老金水平只有一兩千的小城市,一個小縣的地方,那麼3500元顯然是一個高水平,而且是一個小康的水平。住在這些小城市是完全足夠的。
所以說對比的城市不一樣,3500元的退休金所處的水平還是要按照地區來講。
退休退休工資=基礎退休工資+個人賬戶退休工資
個人賬戶退休工資=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退休年齡和當時的人口平均壽命來確定。計發月數略等於(人口平均壽命-退休年齡)X12。目前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統一是120了)
基礎退休工資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每個月交3000養老保險的,退休時領取的養老金數額是:基礎養老金=(退休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乘以平均指數)除以2乘以繳費年乘以1%;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五條
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第十八條 國家建立基本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根據職工平均工資增長、物價上漲情況,適時提高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