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服務 > 農民老有所依嗎依什麼養老嘛

農民老有所依嗎依什麼養老嘛

發布時間:2025-03-28 19:04:02

⑴ 老有所依,老有所養。現在有哪些農村養老保險新政策

隨著養老制度的不斷完善,農村養老保險在政策上也會有所調整,比如繳費的方式、補貼項目等。下面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

4、農村社保查詢

只要有社保卡,可以在省內的各經辦機構、金融網點、定點醫療機構辦理養老、失業、醫療、生育等社保業務,也可以撥打12333社保咨詢熱線進行咨詢。

5、農村社保繳費標准

新農村社保人員繳費標准一共分為八個檔次,從100元至800元不等,參保人員可以根據自己的家庭條件選擇不同檔次的保費,多繳納多收獲。


6、農村社保領取條件

按照規定參加新農村社保的人員年滿60周歲沒有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農村籍居民,只要符合條件就可以領取。

7、特殊人員政府補貼

獨生子女的農村居民,縣政府按照繳費的最低檔次百分之十的補貼。

參保人在服兵役期間縣政府按照個人繳納的最低檔次全額為參保人代繳。

⑵ 農民老了以後怎麼辦農村老人怎麼養老

農民老了以後怎麼辦?農村老人怎麼養老?

全國60歲以上的老人約有2.5億人,繳保險領養老金的人不足一億人,還有1.5億以上的老人,絕大多數是農村老人,沒繳保險,因此就沒有養老金。

近年來,就這不足1億人的養老金,不斷暴料入不敷出了,國家不斷採取措施,確保發放。

1億繳了養老保險的老人都有問題了,何況1.5億沒繳養老保險的老人?這么多人,絕大多數是農村人,以前都是農民,當時生活都困難了,哪裡有錢繳養老保險呢?如果要發,這么大的數目,錢怎麼辦呢?

他們得養活自己,僅憑子女的3~5百元錢和政府發的養老金每月98元,總共加起來不到2000元,這是全年的開支,所以得省這用,能省則省,能不花就不花。

要從根本上解決養老問題,使農村老人真正老有所養,老有所依,這是當前的現實問題。

⑶ 不交養老保險60歲以後能領錢嗎

法律分析:可以。農民不交養老保險,到60歲照樣可以領養老金。農民養老的問題是國家最關心的問題,現在國家對農民的優惠政策越來越多。為了讓農民老了,老有所依,老有所養,農民過了60歲還有三項補貼可以領。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⑷ 農民不交養老金60歲有養老金拿嗎

法律分析:1、可以。農民不交養老保險,到60歲照樣可以領養老金。

2、農民養老的問題是國家最關心的問題,現在國家對農民的優惠政策越來越多。

3、為了讓農民老了,老有所依,老有所養,農民過了60歲還有三項補貼可以領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條 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十一條 基本養老保險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由用人單位和個人繳費以及政府補貼等組成。

第十二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

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分別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

第十三條 國有企業、事業單位職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前,視同繳費年限期間應當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由政府承擔。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出現支付不足時,政府給予補貼。

第十四條 個人賬戶不得提前支取,記賬利率不得低於銀行定期存款利率,免徵利息稅。個人死亡的,個人賬戶余額可以繼承。

第十五條 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⑸ 農村父母怎麼養老

目前農村地區養老都是依靠子女,子女贍養老人佔了絕大多數情況。結合養老實際情況看,單純依靠子女來養老是不現實的,子女不贍養老人的現象在逐年增加。因此對農村老人來說,能多條養老的選擇,就能提高老年生活質量。

對農村老人來說養老無非就是衣食住行,有病能及時送去就醫看病,不會有其它事情需要來完成。
針對現行養老過程中存在問題,提出三條可行的養老路徑供老人選擇:一是年輕的時候努力提高收入水平,存款是養老的基礎,不然在養老過程中缺乏話語權;二是花錢僱傭保姆,農村地區僱傭保姆相對便宜,經濟實惠;三是去養老院養老,現在國內鄉鎮上基本都有養老院,基礎設施建設的很完善,養老院養老能遇到志同道合的老年人。以上提到的三種方法,都是以經濟基礎為基礎,經濟基礎不到位,養老就會有問題。

農村地區老人養老最缺錢,沒錢寸步都會難行,很難得到很好的保障。國內農村每個月都會給老人一定生活補貼,各地數額會有不同,金額大致在100-300元之間。很明顯這種金額很難滿足養老需求,不能保障農村老人正常養老。
結合實際情況對我國普遍的農村老人提出四點建議:一是完善農村老人養老基礎設施建設,比如養老院、鍛煉身體設施等的采購和建設;二是提高養老補貼金,根據各地實際情況提高農村老人養老金額度;三是修訂農村老人養老相關規定,保證老人養老能有規定可依靠;四是鼓勵農民到達一定年紀後降低勞動量,能積極樂觀生活。農村老人辛苦一輩子,到達年紀以後需要得到基本生活保障,提高生活質量,不然可能會引發社會問題。

對農民來說,老有所依是養老的重點,子女贍養是最傳統的養老方式。現在農村的實際情況是,年輕人基本都需要外出打工,沒人贍養老人。因此,大力發展農村經濟,吸引農村年輕人返鄉最重要,年輕人返鄉工作就能主動承擔起贍養老人的責任。
城裡老人相比農村老人來說很幸福,起碼不用擔心生計問題,但是農村老人就必須去為生計考慮,甚至還需要下地幹活。土地是生產資料,但需要以生產力為依託,老人的生產力可想而知,再者說現在國內種糧基本上是不賺錢的。

⑹ 日漸老去的農村六零後,以後靠什麼養老

養老,一直是一個關繫到廣大群眾的問題,不管是農村還是在城鎮。但是城鎮老人很多都是有退休金的,另外還有養老保險,而農村不一樣,絕大部分人是沒有退休金的,而且養老保險很多地區也是推進的比較慢。

60後已經五十多歲了,很多人還在城裡打工,因為這個年紀的他們可以說是上有老下有小了,負擔是很重的,如果有兒子的話,需要幫助兒子買房、結婚彩禮等等。再老點的話主要就靠兒子一家的贍養,但是這又有一個問題如果兒子或女兒都是獨生子女的話,下一代的負擔將會更重,因為要贍養四個老人。

好在如今的社保,養老保險都慢慢的在農村推行,這樣讓老人多了一層保障,每年交個幾百塊錢,在滿60歲之後就可以領取補貼了。

另外一種養老就是土生土長在農村的一部分老人,他們很少外出,沒有去大城市打工,一直在地里耕作,但是地里的莊稼作物一兩個老人是種不了多少的,現在也在大力扶持三農,但是能夠賺到錢的基本上都是70,80後,60後因為整體文化程度很低,接受新事物比較難或慢,現代的農業很多是做不來的。這部分人養老是比較累的,因為在種地賺不到多少錢,所以儲蓄也不多,但是他們在還能乾的動的時候還是能夠做的「自給自足」的,另外在加上子女的贍養,解決正常生活還是可以的。

相關方面也正在完善養老制度,也相信會越來越好的,讓老人們老有所依!就拿我們村來說,那些60以後的孤寡老人都安排住進了統一規劃的保障房,或者幫那些不願搬到保障房的老人建造房子,雖然不大,但是比老舊土坯房還是好很多的,而且每個月還有米油等補貼物品,可以說是非常不錯的了。

現狀是:一、靠自己。現在農村50.60多數人仍然外出打工,靠自己雙手求生存。

二、靠兒女。少部分人子女有成,在家幫忙子女帶孫子。

三、靠國家。農村沒有參加社保的60歲以上老人每月可以領取100元養老金。

龐大的農村50.60後靠自已養老的人必競是少數。國家可以拿出20%的國有企業股份補貼城市退休工人,為什麼不拿出10%的國有股補貼一下農村沒有社保的50.60後老人?他們是強制向國家輸送公糧的一代。國家強制壓低糧食收購價格為在城市及工廠的城市人提供口糧,所以國家是否有責任解決60歲以上老人生活保章呢?那怕每月領300元,也至少能解決農村溫保問題了。



我是62年生人,我們種的玉米那些年自己不夠吃還得交公糧,分田到戶還得交上繳(就是每垧地多少錢得交到大隊)。上那說理去自己種地還得給國家錢,到現在個個累得一身病,農活幹不了了,打工沒人要了,辛辛苦苦攢點錢功孩子上學結婚,現在是身無分文,靠子女他們也不寬欲。所以國家應該那出給退休人員的百分之十補給農民,農民才能免強度日。

日漸老去的農村六零後,以後靠什麼養老?

改革開放以來,一些農民開始步入城市務工賺錢補貼家用,之後更是農民工大潮前往城市發展,有不少也賺到了錢在家裡蓋起了樓房。時光流轉,一眨眼老一批外出打工的農民都已經日漸老去, 特別是一些60後,在2019年一些農民已經有60歲了,以後該靠什麼養老呢?聽聽老農怎麼說。

今年一些60後也正是步入了老年了,如果在城市裡有保障的他們,如今已經是可以退休安心養老的了,每個月可以領取不菲的養老金,和老伴出去 旅遊 閑玩了。不過對於沒有保障的農民工們,這顯然是不可能的,活到老乾到老才是他們真是的寫照,能過看到子女成家立業兒孫無憂無疑就是最為幸福的事情了。所以很多人都想聽聽老農是怎麼說的,又是如何考慮養老問題的。

一些老農表示,時代變化了如今養兒防老是不指望了,最大的心願就是能快點抱孫子。至於自己養老問題,老農表示現在還不急,還能多干幾年,等到自己真的干不動了再回去也不遲。到時候回到老家,自己可以繼續種點地, 節約一點還是能湊合著過的,孩子掙錢也不容易,湊合著過就行了,等以後老了實在做不動了,這時再找找孩子。

其實這些也是老農多慮了,在未來農村的發展肯定是越來越好的,如果村裡有一些種植大戶發展起來了,老農也可以將土地流轉過去,這樣每年也能拿到不少補貼。而且國家對於農民老齡化養老問題上也出了不少利民政策,出了繳納養老保險可以領取養老金之外,還有著高齡津貼。當然國家也在著手大規模為老人養老的問題,在農村建設一些集中型養老場所。

▂ ▄ ▅ ▆ ▇ █ 精彩的回答 █ ▇ ▆ ▅ ▄ ▂

大家好,我是三農領域作者豫見新野彭哥,首先非常感謝在這里能為你解答

日漸老去的農村六零後,以後靠什麼養老?帶著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養老問題,不管是在農村還是在城市,都是中國 社會 普遍關心的話題。城裡老人都有退休金可以拿,而且每年退休金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漲。而農村養老保險很多地區推進比較慢。目前一些地方農村的老人每個月只能領取二三百元的養老金。

最尷尬的是生活在農村的60後群體,年齡已經五十多了,絕大部分人沒有退休金,他們以後該如何養老呢? 從目前情況來看,農村60後群體雖然都已經五十多歲,但卻要面對兩大壓力:一方面,如果兒子或女兒是獨生子女的話,下一代的負擔會很重,而上一代老人的贍養義務卻還要盡。如果有兒子的話,需要幫助兒子買房、結婚彩禮,帶孫子等。另一方面,農村六零後群體文化程度低,接受新事物比較緩慢,要推進現代化農業比較困難,所以地里的莊稼作物一兩個老人種不出多少的,每年的收入也非常有限。 那麼,現在問題來了,中國人口主要集中在50後、60後這兩個群體,而作為五十多歲的60後群體,馬上也要進入60歲以上年齡段了,那農村老人的養老問題如何解決?以後他們靠什麼來養老呢?

首先,靠自己、靠兒女、靠國家。我們國家規定農村沒有參加社保的60歲以上老人每月可領取二三百元養老金。如果子女孝順,再補貼一點給老人,老人再種種自留地,賣賣農產品,做點手工活,這樣勉強也能度日。當然,農閑時分也可以到附近的鄉鎮工廠打打工,反正在農村50、60歲的老人此時也不可能閑下來,有的農村老人到80多歲也要下地務農。 再者,農村60後老人可以參加農村養老保險,有些人說自己從沒參加過養老保險,這也不用擔心,因為現在的很多地區還有允許在60歲之前一次性補交完成,所需要15年的費用可直接來辦理,退休後即可享受養老金待遇。所以說,老人只要有參保意願,那一次性可補交15年的費用,這樣的話可以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待遇了。

最後,龐大的農村50、60後群體靠自己養老畢竟是少數人。國家既然可以拿出部分國有企業股份補貼城鎮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漏洞,為什麼不可以變賣一些國有資產來補貼一下農村沒有社保的50-60後的老人?他們是強制向國家輸送公糧的一代人。當年,國家強制壓低糧食收購價格為在城市及工廠的城市提供口糧,所以國家應該有責任解決農村60歲以上老人的基本生活保障。哪怕每人每月領到800元或1000元,也至少可以解決農村的溫飽問題了。

樓主你好,作為農村的退休老人來講,實際上他們也是可以獲得基本養老金的待遇的,所以說讓我們參加一份基本養老保險,就可以讓自己再達到60歲以上的法定退休年齡,獲得一份最基本的養老金的待遇,所以這樣的話就可以讓自己的晚年退休生活有一個最基本的保證,因為這樣的話就會有一個穩定的收入。

農村養老保險有一個好處,就是自己雖然之前曾經沒有參加養老保險,也是不必要擔心的,因為到目前為止,很多地區還是允許在60歲之前一次性補交完成,所需要15年的費用直接來辦理退休享受養老金的待遇,所以說自己只要有參保的意願,那麼一次性可以補交15年的費用,這樣的話就可以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待遇了。

根據個人的經濟條件不同,選擇適合於自己的一個繳費標准,那麼繳費標准越高就意味著自己所能夠獲得的養老金越高,相反,如果說繳費標准越低,那麼所能夠獲得的養老金待遇相對來說也是比較低的。所以說,選擇繳納基本養老保險獲得養老金的待遇,才是我們養老的最,基本的保證。

我是60後,我不想依靠誰,折騰了半輩子了依然清貧,財神似乎與我無緣,年輕的時候時不時的還欠點飢荒,親戚對我也是敬而遠之怕我借錢吧,更是沒有幾個朋友,朋友也只是酒肉朋友,一起喝個酒還行,若淡到錢具都沉默了。

20歲時開始為生活奔波一直折騰到40歲依然是窮,好賴把孩子養大了參加了工作,我想應該想法攢點錢了,好防老啊!於是我來到了孩子工作的城市找一份工作,經過近十年的努力工作加勤儉節約也攢下了2O萬,我想繼續工作兩年再攢下幾萬以防老來貧寒。

作為農村人沒有什麼 社會 保障,所以只能在自己還能勞動的時候不要閑下來,攢下幾個錢,日後有個頭疼腦熱的,想吃點什麼都方便,總比伸手和兒女要方便多了。

我是六零後,當了幾年農民,到不甘心就這樣,後來考學有了正式工作。老婆農村的,沒有工作,婚後我種了幾年地。關於養老問題我有發言權。

我的養老問題就不用說了,退休自然應該有養老金。但是,從結婚開始,我就一直思考,老婆老了怎麼辦?沒養老金,不僅自己生活困難,孩子也要受到拖累。

當然如果夫妻雙方都身體 健康 ,都長壽,是可以用我自己的養老金養老的。但是,關鍵是一般來說男的壽命短,女的壽命長,我中間有個三長兩短,老婆豈不是沒了經濟來源?所以從早我就時不時的想解決這個問題。

我知道養老不能靠國家,國家不會白給誰養老金。靠誰也不如靠自己,沒工作只能自己想辦法。

我上班,給老婆找了個臨時工作,但是那工作不僅收入低,而且也沒養老金一說,幹下去沒有一點前途。於是讓老婆辭去工作,我們夫妻商量著做點小生意,由老婆去主導,我業余時間去幫幫忙。當時就在鎮上開了一個小百貨店,店面超不過四十平。第一年生意並不好,記得有一天只有九塊錢的營業額。盡管不咋地,但是感覺比干那個臨時工強多了,那個臨時工每個月才給二百塊錢。

在經營小店的過程中,不斷有人過來閑聊天,有的也給我的店出主意、想辦法。慢慢的我受到啟發,終於找到了經營的思路。2000年的時候,小超市還是個新鮮的東西,我就大膽的把百貨店發展成小超市。買了新式超市貨架,明碼標價,敞開店面,讓顧客自選。由於在兩個學校附近,人流不小,樣式比較新穎,一下子銷量就上來了。小店經常被學生擠得滿滿的。我記得那時候我月工資也就幾百塊錢,反正到不了一千。而小超市一天就可以掙一二百甚至五六百。於是我們大受鼓舞。小超市不斷發展,貨物品種增多,又換了大店面,營業額不斷攀升。到第三年,又發展了幾個連鎖。幾個店一起盈利,還能時不時接到學校訂貨。到了2003年,一天能夠賺五千六千。幾年下來,真的有了當大款的感覺。但我知道做生意有起伏,賺了錢也應該做長遠打算。

我一直沒忘老婆的養老金問題。那時非常實行買房。於是我用賺到的錢,03年一百萬買了個商鋪;04年又七十萬買了一輛二十五噸輪式吊車,當時吊車比較賺錢,而且有老婆的弟弟以分股的方式合夥經營;05年還買了兩輛壓路機。去修路幹活,包月兩萬,修路方負責加油和給司機吃住,我們只負責司機工資,一干就幾個月,不算太費心。養壓路機可能一般人發愁門路,其實當你有錢以後,朋友也多了,門路自然也有了。後來還買了商場里的攤位出租。當聽說可以交社保以後,馬上給老婆交了社保、醫保。當時政策比較寬松,是可以一次往前多交幾年的,交夠十五年就可以到年齡拿養老金了。後來進城買了兩套單元樓,自己住一套,另一套出租。

賺錢這種事,說起來似乎比較容易,其實真正做生意的過程也是非常艱難的。我每次利用休息時間去上貨,不僅是周六日,而且有時候中午也利用短暫的時間出去走一趟。過年,大家都放假了,也是我最忙碌的時間。開始出去上貨,只有一輛破摩托車,用後座帶一點,用繩子綁著,多了還怕賣不了。後來銷量大了就僱傭那些市場上出租的汽油三輪車,然後是雇小型貨車,再後來自己買了麵包車。最後,更大銷量的時候就是批發商送貨上門了。想想當年好幾家批發商爭著給我送貨,很爽。做生意開始階段難。俗話說的沒錯,萬事開頭難,關鍵一開始堅持住,敢於創新,不斷想辦法解決問題,到了一定程度就容易多了。看來,凡做事,從零到六十是最艱難的階段,最能檢驗一個人的創造力和意志力的階段。

現在大多生意我們都基本不做了,歲數大了,孩子也成家了,我還幾年就退休。老婆已經拿上了社保帶來的養老金,還不到六十,身體也行,順便做點力所能及的小生意,再加商鋪補貼著,日子也算小康吧。

我要和我們同齡人六零後說的是,你應該早打算養老的事啊。大家都五十多了,再想養老這個問題確實有點晚,但是總比不想好。以前沒有做好養老准備的,我勸你,可以繼續工作,但是千萬不要把錢都給了孩子們花了。你手裡必須有錢,五十多歲,說小不小,說老也不老,你還可以干幾年。找工作不容易,你可以做點小生意,再小的生意也比打工強。我的經驗是,做生意,賺到每個月兩萬到三萬以上不容易,但是月入五千到一萬並不難,而且一般小生意也沒什麼風險。當你攢下足夠的錢了,其他的事也好說了。如果有機會,不要拒絕社保醫保。交社保醫保你吃不了虧。僅僅憑你交過公糧是不可能有養老金的,因為公糧只是相當於農業稅。其實不論工人農民是都交了稅的,只有社保和養老金掛鉤。 原則上說,社保不是國寶,也就是說,社保是自己交的,不是國家給的。養老金來自社保,社保的錢來自交社保人,你和國家鬧,不管事。 即使國家財政對社保有補貼,也主要是對有社保賬戶的人補貼。我們這里有的五十多了,也開始交城市靈活就業的那種社保了,當然可能要交到六十多歲甚至七十歲,有點不劃算。當你真的老了,沒有了勞動能力的時候,有養老金,和啥也沒有的比,那不僅僅錢的問題,那是心理上就大不相同的問題啊。有養老金,過日子的心裡踏實的,坦然的!

早點自己做養老打算吧,六零後們。不靠天,不靠地,不去靠子女,國家也不可能白給你。自己努力才是硬道理。

養老問題,不管是在農村還是在城市,都是中國 社會 普遍關心的話題。城裡老人都有退休金可以拿,而且每年退休金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漲。而農村養老保險很多地區推進比較慢。目前一些地方農村的老人每個月只能領取二三百元的養老金。最尷尬的是生活在農村的60後群體,年齡已經五十多了,絕大部分人沒有退休金,他們以後該如何養老呢?

從目前情況來看,農村60後群體雖然都已經五十多歲,但卻要面對兩大壓力:一方面,如果兒子或女兒是獨生子女的話,下一代的負擔會很重,而上一代老人的贍養義務卻還要盡。如果有兒子的話,需要幫助兒子買房、結婚彩禮等。另一方面,農村六零後群體文化程度低,接受新事物比較緩慢,要推進現代化農業比較困難,所以地里的莊稼作物一兩個老人種不出多少的,每年的收入也非常有限。

那麼,現在問題來了,中國人口主要集中在50後、60後這兩個群體,而作為五十多歲的60後群體,馬上也要進入60歲以上年齡段了,那農村老人的養老問題如何解決?以後他們靠什麼來養老呢?

首先,靠自己、靠兒女、靠國家。我們國家規定農村沒有參加社保的60歲以上老人每月可領取二三百元養老金。如果子女孝順,再補貼一點給老人,老人再種種自留地,賣賣農產品,這樣勉強也能度日。當然,農閑時分也可以到附近的鄉鎮工廠打打工,反正在農村50、60歲的老人此時也不可能閑下來,有的農村老人到80多歲也要下地務農。

再者,農村60後老人可以參加農村養老保險,有些人說自己從沒參加過養老保險,這也不用擔心,因為現在的很多地區還有允許在60歲之前一次性補交完成,所需要15年的費用可直接來辦理,退休後即可享受養老金待遇。所以說,老人只要有參保意願,那一次性可補交15年的費用,這樣的話可以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待遇了。

最後,龐大的農村50、60後群體靠自己養老畢竟是少數人。國家既然可以拿出部分國有企業股份補貼城鎮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漏洞,為什麼不可以變賣一些國有資產來補貼一下農村沒有社保的50-60後的老人?他們是強制向國家輸送公糧的一代人。當年,國家強制壓低糧食收購價格為在城市及工廠的城市提供口糧,所以國家應該有責任解決農村60歲以上老人的基本生活保障。哪怕每人每月領到800元或1000元,也至少可以解決農村的溫飽問題了。

⑺ 很多農民都沒有交保險,沒有退休金的人晚年靠什麼養老

我國有很多的農民工都沒有交保險,按照我國的相關規定,所有的人都必須要去繳納15年的養老保險,那麼在退休之後才能夠獲得一些退休金。而大部分的農民沒有交保險,沒有退休金,晚年生活靠什麼呢?第一是靠自己的子女,在年齡大了之後,一般老人都是跟自己的兒子在一起生活。如果說老人自己的身體情況比較好的話,那麼一般都是兒女給一些錢,然後老人自己生活在年齡大了之後,就會跟著自己的兒子一起生活。如果只有一個獨生女的話,那麼一般都是跟著自己的女兒一起生活。

購買養老保險還是非常有必要的一件事情,我們如果不想再老了之後去伸手找自己的子女要錢的話,那麼小編覺得最正確的方法就是在自己年輕的時候去購買一些養老保險。購買養老保險能夠更加的保證大家老了以後的生活,避免出現一些意外。

閱讀全文

與農民老有所依嗎依什麼養老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商業養老金規模 瀏覽:358
社保是退休了再補繳嗎 瀏覽:171
網上簽名寄語重陽節 瀏覽:358
體檢我的血怎麼是黑色 瀏覽:220
長壽站到上下九 瀏覽:585
有養老院手續動遷怎麼賠償 瀏覽:545
50歲男人右小腹痛 瀏覽:119
60歲以上老人一孩補貼 瀏覽:114
動車票老年人有優惠嗎 瀏覽:320
法院異地怎麼劃扣養老金 瀏覽:875
養老金扣稅嗎 瀏覽:710
徐聞什麼時候徵兵體檢 瀏覽:443
五十歲人怎麼樣養生 瀏覽:925
養生館營業執照需要哪些證書 瀏覽:611
老年人的發卡有哪些 瀏覽:28
老年痴呆症吃安理申有用嗎 瀏覽:17
老人腦干梗塞發燒了怎麼辦 瀏覽:73
28歲小夥子如何養生 瀏覽:149
招遠女幹部60歲退休 瀏覽:980
黨建引領社區重陽節 瀏覽: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