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65歲退休攢多少存款,才能「高質量養老」專家建議是100萬
「退休」是很多人都期盼的事情,因為那代表著自己將不用再繼續工作,進入到幸福的「養老」階段。當然,在退休後,大家雖然沒有了工資收入,但也是有穩定的收入來源的,那就是「養老金」。
「養老金」對於老年人們至關重要,甚至有人稱其為「養命金」。因此,為了讓老年人們過上無憂的養老生活,國家在這些年對養老保險基金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不僅在去年讓其迎來了第16次連漲,調高了養老金標准,而且還全面啟動了養老保險的「省級統籌」,增強了省域內養老基金的平衡和調度。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我國的養老基金結余高達4.7萬億元,能足夠保障養老金正常足額發放。更令人開心的是,我國結存的養老基金投資也獲得了不小的成功,人社部在2021年2月26日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目前委託資金達到了1.2萬億元,實現了養老保險基金的保值增值。
由此來看,退休的老人們完全不用擔心養老金的發放問題。相信照此發展,隨著國家對養老保險體系的完善和升級,等到80、90後退休時,將享受到更好的福利。而且,根據人社部在今年所發布的消息,已經確定了「延遲退休」的基本方針。屆時,還會有配套的福利政策輔助。
然而,不得不讓人考慮的是,在我們退休後,光有著養老金「支撐」,就一定「萬事大吉」了嗎?
養老金不夠花,得用存款?
大家都知道,我國的養老保險奉行「多繳多得」的原則,只要人們繳納的養老保險足夠多,那自己的未來所領取的養老金,也是非常多的。不過,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說,迫於生活壓力,顯然無法繳納太多的養老保險,能堅持繳納完15年就已經是不錯了。
所以,我國 社會 保障理論方面的專家預測,未來的80、90後退休之後,其所能領取的養老金,一般只能達到4000元左右。
雖然4000元在現在看來,還是比較「豐厚」的一個數字。但考慮到「通貨膨脹」,未來幾十年後,物價會大幅度升高,而人民幣也會迎來「貶值」。所以,該專家談到,未來人們的養老金很可能會不夠花,為自己的養老生活造成困難。
尤其是80、90後們,要特別注意養老金是否夠花的問題。因為受到「超前消費」的影響,現在很多年輕人都沒有存款。而且目前也有不少年輕人,年紀輕輕便背上了「房貸」。若是按揭30年,那意味著自己要60歲的退休後,才能清空貸款。
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很少有年輕人會養成「存錢意識」,為自己未來的養老生活考慮。有相關專家呼籲,為了自己著想,年輕人們應該早做打算,爭取在退休之前攢下一筆錢,以供應自己的養老生活。當然,有很多人在意的是,究竟攢多少存款,才能保證「高質量養老」呢?
有多少存款,才能實現「高質量養老」?
對於這個問題,我國的經濟學家提出了自己的觀點。他提到,80、90後退休後,領取的養老金標准應該在4000元左右。若是想要實現衣食無憂的生活,那麼最起碼要有18萬元的存款。這樣加上養老金,就能保證自己15年內,每個月都有5000元的「花銷」。
同時,該專家還表示,若是想實現「高質量養老」,那存款還要更多一些,起碼要達到100萬元才行。這樣的話,算上養老金,在自己養老的15年內,每個月就能約有9555元的花銷,已經接近了1萬元。
當然,想要攢上100萬元,對於現在的年輕人們來說,無疑是十分困難的。這意味著很多人以後可能都無法過上「高質量」的養老生活,只能依靠養老金和一點存款,勉強維持。
不過,我們也不用過於擔心將來的養老,畢竟我們還有子女。在他們的幫助下,我們的養老生活一定會過得多姿多彩。此外,相信國家也會努力為人們提供相關福利和保障,讓我們能夠「老有所依」,你們認為呢?
大家覺得自己要攢多少錢,才夠未來的養老呢?你們認為每月多少錢才夠花?請談談你們的看法吧。
2. 養老錢存多少合適
1. 養老錢的合適數額取決於多種因素,包括養老金的多少、生活成本、健康狀況以及預期壽命等。
2. 按照全國平均水平,如果老人有養老金,大約20-30萬元的存款即可保障舒適的退休生活。假設每位老人的養老金為3000元,兩人合計6000元,足夠滿足基本的晚年生活需求。
3. 存有20-30萬元存款,不僅可以利用利息來適度提高生活質量,還能應對突發疾病等醫療費用。
4. 對於依賴養老金生活的老人來說,並不需要過多儲蓄。
5. 如果沒有養老金,僅依靠存款利息,國內平均養老金約為3000元,國有銀行三年期存款利率為3.25%,意味著老人需要存92.3萬元才能每年獲得3000元的利息收入。
6. 若選擇中小銀行,其3.85%的存款利率使得78萬元存款可提供每月3000元的收入,兩位老人則需存款156萬元。
7. 醫療費用未包含在內,僅考慮日常生活開銷。
8. 為了退休後生活得更舒適,結合存款利息和養老金是理想的方式,這樣可以彌補養老金的不足,提高生活質量。
9. 單純依賴養老金可能會導致生活緊張,而僅依靠存款又會面臨銀行利率波動和通貨膨脹上升的風險,這兩種方式都可能使資金逐漸耗盡。
3. 60歲以後,有房,有退休費,還需要多少存款備用
有房有退休費的話我覺得還要有至少二十萬存款備用才可以吧。因為人過了六十以後,身體更方面功能都開始衰退了,隨便磕了碰了或者感冒了,就需要去醫院,去醫院就意味著要花很多錢。
就算現在國家的福利很好,醫院可以報銷百分之六十,但是還是有百分之四十是需要自己出的。我前幾天有一天半夜的時候肚子很脹,脹到受不了那種程度,可能是因為白天吃的太多了,再加上便秘拉不出來,就去了醫院。本來以為開點開塞露就行了,結果被醫生要求住院洗腸觀察。
要知道我去的還是大醫院,並不是那種莆田系醫院,也不會存在什麼坑錢那麼一說。最後我沒有同意洗腸,然後醫生就說那得住院輸液觀察,就這個小小的脹氣讓我住了三天的院,每天都需要輸六瓶液體,最後醫保報銷完還花了兩千多。
所以老年人一定要多攢一點錢,畢竟現在這個醫院還是太貴了,到了老了的時候,身體有了疾病更不好恢復,也就意味著要住更多天的院,花更多的錢。並且如果碰到了大病,需要手術開刀,到時候手術費,住院費,護工費……二十萬可能還不夠!
而且就算是到了老了以後,一直不生病,身體特別好。那就意味著可能要活到八十歲甚至九十歲一百歲,到了七十五歲以後就得去養老院或者請護工了。這又是一筆很大的費用,養老金可能都不夠,所以還是得多攢點錢。
其實有些人很長壽,能活到一百多歲,除了和他們後天的 養生 得當以外,還和他們基因中的」長壽傾向」有關,並且長壽傾向高的人一般都能活很久,也就需要多攢一點錢了。現在 科技 發達了,通過一個簡單的基因檢測就可以知道長壽的可能性了,畢竟長壽和基因遺傳是有很大關系的。
我知道肯定會有人說,養兒防老,到了自己老了的時候靠兒女就可以了,根不不用攢錢。但是我個人認為為了能有一個幸福的晚年,還是得自己多攢點錢,這也不是說不相信自己孩子是個孝子。只是覺得等到自己六十歲了,兒女們也都四十歲了,他們正值中年,自己的兒女又要上學,又要結婚買房子,還是不給他們那麼大壓力比較好。
總之,六十歲以後,存款還是越多越好,越多的存款意味著越高質量的晚年生活~
人到六十,可能奔波大半輩子的錢已經為了孩子的求學、結婚給折騰光了,只剩下了房子和退休金,一般情況呀,退休金足矣夠支持生活。但是為了今後長遠考慮,一部分人都不願意拖累兒女,一部分人也指望不上,所以一定要存一些錢才能使心裡踏實。
村裡的王大爺70歲,三個兒子兩個女兒都早已結婚,老人獨自生活,有房有退休金,但是沒有什麼積蓄,後來得了醫院檢查得了癌症,手術費兒女均攤,每個兒女十萬左右,老人很是內疚,農村人攢十萬塊錢是多麼不容易啊,可是也只是無奈。但是這種情況還是比較完美的,萬一有的兒女拿不出這筆錢呢,有人不願意出怎麼辦,在農村,這也不是什麼新鮮事,為了不出現這種尷尬,老人一定要有存款。
老人已經為兒女做完了應盡的義務,那麼存款也只是為了自己的養老,那麼存多少錢合適呢。我覺的三十萬已經足夠,有養老金可以維持日常的生活,有了疾病之後,二十萬用來治療,我個人覺得如果二十萬元治不了的疾病,那麼基本上也很難治癒了,沒有必要花那麼錢給醫院填坑。剩下十萬是用於自己不能自理的狀態下,請護工的費用。
有了這三十萬塊錢,心裡就有了底,就可以安安心心的安享晚年。但是作為一個六十歲以上年齡的老人,去哪裡存下這三十萬呢?這才是養老最核心的問題。
60歲後,有退休金,有房還需要多少存款備用?
這是老年人值得深思的問題。按照正常死亡壽命來說,現在老人都在80歲左右離世,也就是說還有20年左右在世時間。
有房,首先居住沒問題。有退休金,要看你老伴是否也有退休金,如果都有的話,存款多少就無所謂了。從退休開始,除了自己開支外,餘下的錢存起來,以防老了生活不能自理時之需。這是必須的。
作為退休老人,日常生活開支不需要多少錢,一般在退休金30%就差不多。退休了,在一個家庭來說,己經是長輩了,所以人情禮節,各種風土習俗那是要應對的,這個項目是一筆不小開支。
如果身體還硬朗,沒其它大病的話,每月退休金還是有點結余的。即使有病了,都有醫保,自己花的錢也並不太多。
但是人一老了,身體機能逐年下降,到時候生活不能自理,就要考慮是否到養老機構去養老,還是請保姆或護工在家養老了。這是筆不小的開支,具體數目要根據當地的生活水平和本人的經濟承受能力,量力而行吧!
估計大家會說,你不還有子女嗎,他們難道就不會去照顧你們?當然,會的。但你要考慮他們也不年輕了,我們都到了八、九十歲了,兒女也到了六十歲左右了,也都進入老年行列,他們也都心有餘而力不足。加上他們也有自己事情,有的可能還在上班,有的還不一定在自已身邊,有的可能還在為他們的子孫操勞,也沒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天天來照顧你們。加上現在生活水平提高,醫療水平不斷完善,有個病呀疼的一下也不會終結生命。這就有個很長的護理過程,老話說得好"久病床前無孝子"。一點沒錯。只要是護理過長輩的兒女都知道,一年半載的,兒女護理,還可輪流照顧父母,如果是獨生子女,那負擔特別重。加之三年五載這樣拖著,任何人都吃不消,過來人一定懂得其中的辛酸。
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請人護理照顧,目前請人照顧老人護工,工資不低,而且包吃包住,開支不小了。另外年紀大的人,病痛在身,脾氣自然不是很好,護工,保姆很難容忍,經常換人,工資自然得高。養老機構費用也不低。所以這個時候用錢如流水,如果自已不存好這筆錢,靠兒女出這筆開支,他們又要出力,又要出錢,自然也負擔不起。
老人要想到死活得有尊嚴,一定得存點錢,至於多少,那要根據你自身條件而論。
不過,隨著 社會 不斷發展,國家對養老也會作出相應的政策,真正政府能做到老有所養,老有所醫,到時候養老就不需要存太多的錢,不知我們是否能趕上?
題主的這個問題我是這么認為的,首先中國現今的 社會 狀況已經趨勢於老齡化了,老年人養老的問題不光是國家政府也是現在即將步入黃昏的中年人所考慮的。當我們老了以後要有房子?有車?有退休金?有存款備用?這些都不是重中之重的,當然也是自己安度晚年必不可少的條件,我覺得最重要的是 健康 的身體。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適量運動 眾所周知愛運動的人都有一個好身體,人適量的運動不但有益身體 健康 還有益心裡 健康 。 適量的 活動會使心情愉悅。 過量運動 造成身體超負荷運轉,不但不利於 健康 還會對身體造成傷害。就拿跑步舉例,跑步是一項很好的健身運動,每天跑個幾千步都沒事的,但是有新聞報道就說,某人為了健身減肥每天跑步 兩萬步以上 ,是直接結果就是退步膝關節損傷嚴重。具體就不多說了,運動只要適量就好,因個人身體素質的不同強度也不同的。
合理膳食 戒煙戒酒 合理膳食就要營養均衡,有些老年人特別愛吃肉,我爸爸就是這樣,而且有時會晚上吃很多的肉類食物,造成他身體有些肥胖,就有了一些因胖而生病,最明顯的就是高血壓了。所以我會建議他中午吃肉類的,晚上吃著清淡的,控制飲食吧。煙酒他就更是不能碰了。
老有所伴 這就像人們說的少年夫妻老來伴吧。看到周圍很多老年人有老伴的就會不一樣,無論是出門溜達了買東西了,都會彼此相攜。老人最怕什麼?我想應該是寂寞吧,兒女不在身邊,沒有聊得來的朋友,沒有老伴。。。所以很多老年人都是故土難離的。 最後送出一首飲食 健康 歌給所有的老年朋友。 【個人一點不成熟想法不喜勿噴謝謝。】
目前我們國家的家庭生活模式:跟兒女一起住,負責孫輩的日常起居,有房,有退休費一千左右都足夠花了,老年人生活沒什麼慾望了,也沒有太多的欲求了。除了吃一口飯其他沒啥開銷,看病都走社保了,偶爾買葯的錢也夠了。結余的給小孩買點玩具,零食啥的。
而且大多數老人還能存點錢,結余點錢踏實,也可以買買花草,養個小動物之類,休閑之餘下個棋,跳跳廣場舞。退休費都夠用了。
但是也有很多老人花銷比年輕人都多,比如全球打高爾夫,聽音樂會,參加高檔酒會,全球 旅遊 等等。這樣的老人隨便一月都花幾萬,一年花幾十萬,上百萬的非常多。
我國現在的人均壽命83歲算。六十歲你還能活23年,那麼每年花五十萬,你需要至少800萬的存款。虧空的用理財收益補足。
老人與老人不同,各有各的活法,有些老人喜歡粘著兒女,有些老人喜歡獨立生活,享受生活,參與生活。
你屬於哪類就准備哪類的錢,我現在每年在高檔養老社區,存入100萬,這個養老社區是一家保險公司的,他們在全國15個宜居的城市有高檔社區,我老了可以全國輪流入住。享受高檔社區服務。這就是我對我老年生活的規劃。
這種看你的身體如何,如果身體好,沒啥大病,有五六千的退休金,根本用不完,你能吃多少。但是如果你連飯都煮不好吃,瘓在床上要人侍侯著,兒女天天來照顧你那是不太可能的,他們有自己的工作要做,中國有句俗話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那就只有請保姆,一線城市要好幾千,你那幾千就不算多。
在說有醫保,得傷風感冒躺在醫院報了來要不了多少錢,還可以扛得住,要是得了大點的病,在定點的醫院醫,就那幾樣葯,不死不活的吊著你,你要想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