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體制內退休和體制外退休的人,會有哪些區別呢
第一,退休金差距大。
體制內人員的退休金,遠遠高於體制外的人。鄰居中,體制內處級退休人員,養老金超過1萬元。民企退休的中層,養老金不到5000元。他們之間,差一倍還多。如果是國企(體制內)退休人員,大國企的中高層人員退休金也超過1萬元,還有不菲的企業年金。
差距多大呢?這么說吧,全國就業人口中,退休金平均值是2900元。很多地方的企業人員退休金不到2000元。當地的體制內退休人員,普遍要高2倍左右。比如,企業人員退休金2000元,當地的教師退休金4000以上,處級以上幹部退休金高達10000元以上。
第二,社會待遇不一樣,
民企退休的老頭,每天自娛自樂,也沒有啥朋友。體制內的退休老頭,單位經常組織活動,老年大學辦得也不錯,逢年過節都有福利發。三大節日,春節、中秋和老年節,都有座談會,更有禮物。比如,處級退休老頭,老年節發了2000元的慰問品,春節前夕,單位領導來看望,送來3000元慰問金。民企退休的老頭,只有羨慕嫉妒恨啊。
第三,生活待遇不一樣。
體制內退休的處級,享受單位的補充醫療保險,正常報銷之外,剩餘的拿到單位,還能報銷90%。體制內退休的老頭,只有基本的醫療保險,沒有補償醫療保險。處級老頭生病了,單位工會還來慰問,給了2000元慰問金。體制外老頭病了,只有兒女來照顧。
第四,生活態度不一樣。
體制內退休處級老頭,玩攝影,玩旅遊,玩健步走,單位還給發設備(照相器材和一些耗材),單位也組織退休人員出去旅遊。他們沒有後顧之憂,愛生活,愛玩,愛旅遊,捨得花錢,因為他們有國家養老制度托底,膽子就大一些。相反,體制外退休老頭,退休金只有處級老頭的一半,也沒有單位噓寒問暖、定期慰問,生活就沒有那麼瀟灑。
❷ 為什麼事業編制退休金很多
為什麼事業編制退休金很多,因為事業單位他是財政撥款,他的五險一金交的也多,所以他退休退的就多。
❸ 編制外與編制內退休金的差別
編制內退休金是指在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等編制內工作人員退休後領取的養老金,而編制外退休金則是指其他單位或個人參加的社會保險制度,兩者的發放標准不同。
編制內與編制外退休金的主要差別在於其發放標准和計算方法不同。編制內退休金是指在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等編制內工作人員退休後領取的養老金。這個養老金的計算方式主要是根據工作年限、職務級別、基本養老金和各種津貼來確定的,發放標准較高,一般情況下可以達到工資的70%~90%。而編制外退休金則是指其他單位或個人參加的社會保險制度,比如企業年金、社保和商業保險等。這些退休金的計算與發放標准都不盡相同,但總體而言,發放標准較低,一般情況下只能達到工資的30%~60%。此外,編制內與編制外退休金還存在著其他的差別,比如繳費期限和條件、是否繼承權等。因此,在選擇退休金方式時,需要考慮自己的實際情況和需求,並進行權衡。
在個人退休金計劃中,編制內與編制外退休金如何選擇?個人退休金計劃中的編制內與編制外退休金選擇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確定。如果是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等編制內工作人員,那麼優先考慮編制內退休金;如果在企業或其他組織工作,可以考慮參加企業年金或社保等編制外退休金計劃。此外,還可以通過商業保險等方式進行個人養老金的積累,以維護退休後的生活品質。
編制內和編制外退休金存在較大的差異,發放標准和計算方法不同。在選擇退休金方式時,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具體考慮。此外,個人可以通過參加企業年金、社保、商業保險等退休金計劃來積累養老金,以維護退休後的生活品質。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十條 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