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居家養老哪家好
1、泰康之家
泰康之家復制美國成功經驗,結合中國長者身心特徵,從建築到服務,從整體到細節,打造國際標准醫養社區。社區遵循「康養結合」理念,圍繞老年人的實際健康需求,配建以康復、老年醫學為特色的康復醫院,打造泰康國際標准康復體系(TKR),提供包括獨立生活、專業護理、記憶照護。
2、遠洋·椿萱茂
遠洋集團,內地在港上市房地產公司十強之一,遠洋集團堅持以房地產實業為基礎,一並圍繞地產主業進行相關多元化發展,在住宅開發、不動產開發投資、客戶服務業、房地產金融等業務領域蓬勃發展。
長期卧床老人的護理
1、卧床老年人進食時,為防止嗆咳盡可能採用坐位。床頭需抬高45°角,頸下墊入枕,以便於食物下咽。同時可使用跨床小桌,讓老年人能看到飯菜,以便增進食慾。
2、為避免老年人吃飯時撒落飯菜,飯前要給老年人繫上餐巾,這樣老年人就可放心的吃飯,而不會因怕撒落飯菜而精神緊張。
3、藉助輔助用品也要盡可能地鼓勵老年人自己進餐,吃飯不但是生存的需要,而且進餐會帶來精神的愉悅。如果需要喂飯,速度不宜過快,確認吞咽後再繼續喂。
4、進食之初需要喝少量的水、湯等。另外,喝茶或湯汁時,可以使用帶嘴的杯或好拿不易倒的杯子,以防老年人自己進餐時弄濕床單,產生羞辱感。
㈡ 美國著名的養老機構有哪些
一、太陽城中心
在美國,人們不把老年人稱做夕陽,而是叫做太陽,太陽城中心(Sun City Center)因此得名。美國佛羅里達州「太陽城中心」是聞名世界最為成熟的老年社區之一,也是全美最大最好的老年社區之一。該中心坐落在佛羅里達西海岸,現有來自全美以及世界各地的住戶1.6萬戶,並一直處於持續增長的態勢。
在太陽城,無論那種年齡段的老人,選擇哪種住宅,都會享受到積極活躍的老年生活方式。佛羅里達太陽城整個社區由包括「太陽城中心」(獨立家庭別墅)、「國王之殿」(連體別墅)、「湖中之塔」(輔助照料式住宅和家庭護理機構)、「庭院」和「阿斯頓花園」(出租的獨立居住公寓)以及「自由廣場」(輔助照料式住宅和家庭護理機構)六大居住社區。
以上各社區共同享用一個郵局、超市、醫療機構、銀行。每人每年繳納一定費用,就能享受室內和室外游泳池、網球、推圓盤游戲場、草地保齡球、健身和娛樂中心等設施。
另外,在社區內,還有各種各樣的俱樂部,是老年大學的組成部分,開設的課程和組織的活動超過80種,包括木匠活、縫紉坊等,甚至還有中國畫。太陽城的建築、管理、經營一切以老人為中心。
在收益方面,太陽城的收益主要來自於一次性銷售收益和長期性收益,長期性收益包括公寓出租收益及配套設施的使用收益。太陽城中心的長期性收益是太陽城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僅以每年配套設施的收益為例:會所佔用224萬美元,高爾夫球會費900萬美元,相當於賣掉50多套別墅(按均價17.5萬美元計),並且這兩種設施是對社會公開經營。
太陽城現在已經發展成為美國養老地產的著名品牌,保持著年均300個單位的開發速度,開發商已在美國10多個州開發了20多個以太陽城命名的老年社區,所建房屋超過100,000個單位,並由此成功上市,成為美國建設老年社區最專業、規模最大的養老地產開發公司。
二、Terraces護理社區
Terraces是亞利桑那州的一處老舊小區,招進地產商進行分期改建升級後成為富有特色的老人護理社區,專業化老人護理是其特色。這里的護士都是最高級別的注冊護士,儼然一所「醫院+療養院」的「保障型」老年住區。
這里針對老年人的康復護理配套十分完善。除了擁有幾所專為老人服務的大型康復院外,心臟病中心、眼科中心等數百個醫療診所遍布大街小巷,療養所鱗次櫛比,老人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和經濟承受能力選擇各種檔次的服務。
Terraces護理社區入住率達到92%,每月有許多老人需要更高級別的護理,又興建了幾座高級公寓。亞利桑那州政府的負責人表示,在土地越來越稀缺的市場行情下,養老地產的開發趨勢必將重視「鑲嵌式」養老住宅和老舊小區的升級改造。
三、大學老年村
近年來,美國的養老地產開始走另類化趨勢,比如有人把養老社區搬進了大學。美國1947年以後出生的「嬰兒潮一代老人」們受教育水平普遍較高,針對這個特點越來越多的高等院校參與養老地產開發,掀起一股「返回母校度晚年」的熱潮。
在賓夕法尼亞大學校園里就有一個名為「大學老年村」的退休社區,招收本學校的校友,目前住戶平均年齡77歲。現在,有的社區通過與周邊的知名大學建立合作關系,可使用大學休置的地產建成「大學老年村」,並使用大學的教學設施,提供終身學習項目,從而吸引了大量高知文化的老人,使其老有所為,老有所學。
美國的「大學老年村」現在有多種運營類型,主要模式包括活力老年村、獨立生活老年村、協助生活老年村、專業護理老年村等。若是55~65歲之間的健康老人會進入活力老年村養老,65歲後可進入協助生活老年村養老。獨立生活老年村主要是居家式的自主養老方式,主要包括住宿、餐飲、娛樂活動等功能。
大學內的協助生活老年村與專業護理老年村主要針對75歲以上老人,居民從中得到3個級別的護理,提供包括各階段所需的服務,專門為住戶提供持續照顧服務。村中的護工需要護士執照才可上崗。據調查,居住在持續照護大學村的老人平均壽命比美國其他社區高8歲,且在醫療平均花費上減少30%。
四、老年公寓
在美國,老年公寓屬於養老地產中的公租房廉租房類型。近十年來,養老地產在美國各地城鎮的開發與發展已經進入成熟階段,不僅開發程度與形式多樣,其運營模式也是多種多樣。比如在紐約,大大小小的老年公寓有數百座分布在曼哈頓、布魯克林等5個行政區,大約每三個街道(按國內行政稱呼)就有一棟老年公寓。其中有市政府投資的、區政府集資的、街道合資的、非盈利組織團體私募的與開發商財團建造的。例如曼哈頓黃金地段第九大道54街的柯林頓花園(Clinton Garden)是美國聯辦政府提供援助建造的老年公寓。
負責人哈曼拉·弗里亞斯介紹,柯林頓花園老年公寓有100套房間,根據聯邦房屋條例第202條,該老年公寓接受紐約市收入低於25,100美元/年(夫婦),2,2000美元/年(單身)62歲以上的老人申請。入住之後,每月的房租將占房客月收入的1/3,例如,一位退休老人的每月社保金是750美元,居住在這里每月需付250美元左右。如果你把750美元都交給老年公寓,那麼老年公寓除了提供三餐之外,還會組織外出旅遊、看戲等活動。
又比如紐約斯坦倫島區的喬治花園老年公寓,屬於紐約一個非盈利組織「養老地產基金會」下的一個公寓。這個基金會開發有9座老年公寓。喬治花園是大型老年公寓,有六七棟大樓,中間與四周是草坪與花園。喬治花園的入門處有個數千平方米的老人中心,老人中心有餐飲館、圖書閱覽室、撞球室、健身室等等。該中心除了供應早餐與午餐之外,還開辦健身操班、唱歌班、陶器班、繪畫班、舞蹈班、太極拳班等,滿60歲的老人,只要是該公寓中的老人,不管貧富都可以來參加,享受一到兩美元的早中餐。該花園住了近千老人,形成一個人性化服務的老人社區。
了解國內各地區養老機構信息,建議訪問養老信息網,提供了專業全面的養老信息,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㈢ 關於地中海氣候的移民國家,歐洲地中海國家的養老福利哪個好呢
一提到養老服務,腦中一定會第一時間想到歐洲地區,歐美地區基礎建設相對性健全,地域經濟發達,社會發展可靠性安全指數都比北美地區、東亞部分地區高,是極佳的養老服務佛山,實際提到哪一個國家得話,綜合性老年生活成本費,地域氣候,生態環境保護,移民投資難易度等各個方面充分考慮,我早已擁有心裡最理想的五個挑選,一起來看看吧!
你就會發現有一種狀況,便是不論是退休職工或是年青人,都是會午睡,次之會買一杯咖啡坐到公園里閑聊散散心,這一杯咖啡便是一下午的美好時光,進而看得出,也是十分休閑娛樂且慵懶的一個氣氛。依據古希臘法律法規(4251/2014),非歐盟國家中國公民以及親人必須在古希臘選購使用價值超出25萬歐之上房產會獲得金子居留簽證,要想更新真實身份得話,至少需要7年移民監,也有會希臘文。
返回我們講的養老服務褔利上去,古希臘是歐洲國家中社會老齡化最嚴重國家之一,同時又是派發養老保險金最慷慨大方的大國,西方人均發放的養老保險金乃至高過她們退休後薪水。
對一個有40年工作年限、領到平均收入職工而言,養老保險金是退休後的工資105%。古希臘退休年齡規定為男65歲,女60歲;具體均值法定退休年齡是61歲,男61.6歲,女60.5歲。古希臘2010年新生嬰兒人均壽命為79.7歲,養老保險金付款總金額是GDP的11.9%。希臘政府盡管將65歲要求為退休年齡規定,卻也與此同時要求繳夠30年社會養老保險者可自行離休。
總的來說,兩國也沒有什麼比出個所以然,但是小編個人覺得,葡萄牙的寬容度相較於高一些,假如遷居得話,只能英文,日常生活溝通交流大部分沒啥阻礙。可是古希臘就不好說了。總而言之,歐洲地區有著很好的社會保障制度,也是由於人口數量難題,資源豐富,人口少,順理成章褔利便會高。啥也不說了,我要去看看我退休還有多少年,該計劃一下退休後的生活了。
㈣ 美國養老機構叫什麼
美國養老機構通常被稱為養老院或護理院。
一、明確答案
美國的養老機構一般被稱作養老院或護理院。這些機構主要致力於提供老年人一個安全、舒適的環境,滿足他們的生活和健康需求。
二、詳細解釋
1. 養老院:這是為老年人提供長期居住和護理服務的機構。養老院通常配備有專業的醫療人員,如醫生、護士和護理員,以及提供各種日常護理服務,如洗澡、穿衣、喂飯等。此外,養老院還組織各種活動和社交活動,以幫助老年人保持身心健康。
2. 護理院:與養老院相似,護理院也是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護理服務的機構。不同之處在於,護理院更注重老年人的自主性和獨立性,同時提供必要的輔助和支持。這些支持可能包括日常照顧、葯物管理、健康監測等。護理院通常擁有各種設施和活動,讓老年人在保持獨立的同時享受照顧和支持。
3. 其他相關機構:除了傳統的養老院和護理院,美國還有一些社區中心和日間照料中心等,這些機構也為老年人提供各種服務和支持,以滿足他們的特定需求。例如,社區中心可能提供社交活動、健身課程和健康講座等;而日間照料中心則通常在白天為老年人提供照顧和支持,晚上他們可以選擇回家或前往其他住所。
美國的養老機構主要目標是提供一個適合老年人的環境,無論是完全需要照顧的還是能夠獨立生活但需要一些輔助支持的老年人都可以找到合適的服務。這些機構的服務和設施豐富多樣,以滿足老年人的各種需求。
㈤ 高端養老院有哪些
1.北京市石景山區海航·和悅家國際頤養社區(月基礎費用在8800元及以上)。北京和悅家國際...
2.北京市朝陽區雙井恭和苑(月基礎費用在15000元及以上)。北京雙井恭和苑老年持續照料生活...
3.北京市海淀區和熹會老年公寓(月基礎費用在8000元及以上)。北京市海淀區和熹會老年公寓是...
4.北京市密雲縣曜陽國際老年公寓(月基礎費用在9000元及以上)。北京曜陽國際老年公寓是中國...
㈥ 中國養老和美國養老有何區別
一、國外CCRC養老社區模式
以美國太陽城為典型代表的CCRC模式是一種新型先進的養老社區模式,在CCRC模式下,共將老人分為三種類型:生活能夠自理且有獨立住所的自理型老人,日常生活需要他人幫助的介助型老人和完全不能自理的介護型老人三種。根據老人不同的狀況提供不同的服務類型,提供自理、介護、介助一體化的居住設施和服務。社區內配備完善的醫療設備和醫護人員,還有圖書和影音閱覽室。這種新型的養老模式可以使老人在社區中擁有更好的生活條件和生活質量。
家庭養老
以新加坡和日本為代表的家庭養老模式是一種法律要求孩子必須贍養父母或者長子繼承家產的方式。這一模式是將「在家養老」和「子女養老」結合起來,老人必須由家人贍養,同時當地政府也會根據這一情況推出特定的政策對承擔贍養老人的責任的家庭給予一定的資金和護理人員支持。中國「養兒防老」的傳統思想也是在這一養老模式中產生的。
時間銀行
以瑞士為代表的時間銀行養老模式指的是身體狀況良好的自理型老人,去照顧無法自理的,需要幫助的老人。負責該養老模式的一些責任機構會將老人的服務時間統計出來,老人的服務時間將會被存入到其社保系統的個人賬戶,並且給老人頒發一張「時間銀行卡」,當自己需要他人照顧時,可直接將卡取出使用。如果出現老人無法使用自己存儲的「服務時間」的情況,「時間銀行」便把義務服務的時間摺合成一定的金錢或物質獎勵,返還給老人。
代際學習中心
美國西雅圖有一個組織正在執行代際學習中心的計劃,該計劃指的是養老院和幼兒園合作,養老院每星期有固定的幼兒園開放日,開放日的時候幼兒園會組織孩子到養老院與老人們一起參加活動。這樣一來既能讓老人在和幼兒交流互動中感受到快樂和活力,同時也能讓幼兒園的孩子們學習到很多課外知識。
二、國內養老模式
(一)居家養老
這種養老模式和前文提到的以新加坡和日本為代表的家庭養老類似,都指的是由兒女承擔贍養照顧父母的義務,讓老人在家裡而不是養老機構中安享晚年。受傳統思想的影響,很多老人對養老院或者護理院存在偏見和抗拒心理,他們不願離開熟悉的生活環境,希望能夠與兒女一同生活,這樣的老人大多會選擇居家養老的方式。
(二)居家式社區養老
這一養老模式巧妙的將家庭居住和社區上門化服務結合起來。老人既不用離開熟悉的家庭環境到養老院居住,又可以在兒女無法照顧老人的時候得到社區人員的照顧和陪伴。這一模式彌補了家庭養老的不足,又讓社會資源得到了充足的利用。
(三)以房養老
很多有房產但無子女的老人,會選擇將自己的房產抵押出去,以等量的金額換取養老機構的服務,這種模式稱為以房養老模式。可這種模式在2014年開始試點後,效果並不理想,很多老人認為,這種養老模式是一種「騙局」。在「養兒防老」這樣傳統的養老觀念影響下,很多老人始終無法接受「以房養老」。
總結
國內外的養老模式存在很大的不同,國內老人更偏愛能夠在家和兒女共同居住的養老模式,而國外的養老模式多種多樣,有一些更加人性化的地方值得我們借鑒。
㈦ 出國養老也是一種不錯的新選擇,出國養老去哪個國家合適
葡萄牙坐落於歐洲大陸的西南終點,東邊與北邊與唯一的周邊國家西班牙交界,西邊乃是大西洋,一直以來許多人刻意來到葡萄牙沿岸,體會鄰近大西洋壯觀的景色。
大家都知道,希臘是有著高歷史文化底蘊的國家,奧林匹克的起源地,唯美的自然環境、浪漫愛琴海、湛藍的海水全是希臘的特徵。這里沒有環境污染,交通發達,人們友好友誼,完備的法律和社會保障制度也是一大享有。
申請辦理希臘的身份,只需在本地選購合乎移民法規定的房產就可以,總房子價格門坎為25萬歐元,可以購買一套還可以多套,自己住項目投資均可,永久產權。准備去希臘定居生活的朋友們,一定可以買上一套舒服的房產自身住著,有興趣的話還可以多買一套用以收帳,希臘真實身份也可以輕松取得,在充滿文化內涵和熱情奔放的愛琴海享有屬於自己生活。
盧森堡,坐落於歐洲西北部地區,是現如今歐洲大陸僅存的大公國,也是一個迅猛發展的資產階級國家。盧森堡平均GDP很高、優美環境、發案率低、生活節奏慢、保健醫療系統軟體健全、老人福利多,平均壽命達80歲,是一個很適合養老的國家。
盧森堡也有諸多美麗的景色,最出名的應屬盧森堡市新老市區的天然界限——佩特羅斯風景區,全部峽谷里溪流慢慢流動,國防遺址和自然風光都那麼令人震驚;也有歐洲地域傑出的房屋建築之一的阿道夫橋;也有收看大峽谷﹑橋梁﹑城堡的絕佳地址——憲法廣場;也有能夠遠眺我市,俯覽大峽谷的盧森堡古堡;及其盧森堡王者和比利時小公主曾舉辦過婚禮儀式的聖母院主教堂這些。
㈧ 國外哪些國家適合養老 國外養老模式有哪些
哥斯大黎加憑借溫和的氣候、美麗的風景和原始海灘吸引退休人士。外國人在該國的生活水平僅為美國的一小部分,每月只需收入1000美元即可享受高生活品質。
墨西哥靠近美國,吸引了眾多退休人士。邊境地區的外籍社區繁榮,居民可享受航空公司、雜貨店和餐廳的折扣。60歲以上的合法居民可獲得多種優惠。
巴拿馬擁有美麗的海灘和繁榮的經濟,退休人士每月只需2000美元即可滿足生活成本。此外,活躍的外籍人士聚集地提供音樂節、電影和戶外探險活動。
厄瓜多提供舒適的公共交通,乘坐巴士只需0.25美分,乘坐計程車費用約3美元。退休人士可享受低成本的生活方式,同時享有優質醫療和戶外活動。
在馬來西亞,退休人士可享受豐富的文化和現代化設施。低成本的出租單位、街頭小吃和購物商場為外籍人士提供便利和舒適。
哥倫比亞適合退休人士低成本高品質的生活,每月1700美元至2200美元的津貼足以租用高檔公寓,享受清潔服務,並有餘錢進行雜貨和其他活動。
葡萄牙提供溫暖的天氣、設施和多樣化的居住選擇。作為世界第三安全的國家,退休人士可舒適地生活,每月1500美元的預算足以享受優質醫療服務。
尼加拉瓜提供低生活成本和免稅收入。熱帶氣候和歡迎外籍人士的社區吸引退休人士,政府鼓勵外國退休人士在尼加拉瓜投資。
美國作為發達國家,醫養結合養老需求增長迅速,商業養老模式覆蓋廣泛。社會保障體系覆蓋90%以上人口,醫療保險制度包括政府舉辦的社會保障醫療計劃、團體保險計劃和個人投保的商業醫療保險計劃。
日本的社會保障制度包括年金保險、醫療保險和護理保險。年金保險分為國民年金、厚生年金、共濟年金和企業年金。醫療保險分為健康保險和國民健康保險。護理保險為40歲以上老人提供日常生活護理。
歐洲國家的醫保養老模式主要分為兩類:以英國為代表的稅收籌資體制和以德國為代表的社會保險體制。英國的國民醫療服務體系由政府主導,醫療費用由政府承擔。
德國的醫保體系包括國家醫保和私人醫保,目前有1.24萬家養老機構,其中54%為慈善組織所辦,40%為私人養老院。長期照護和家庭養老通過「儲蓄時間」計劃提供上門護理時間。
㈨ 國外哪些國家適合養老
摘要:隨著老齡化社會的發展,養老的問題成為了討論的重點,許多人會選擇去養老院養老,另外經濟條件不錯的老人家,可能會選擇去國外養老。但是國外的養老機制與我國的養老機制有非常大的不同。那麼,國外哪些國家適合養老?國外養老模式有哪些?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國外哪些國家適合養老哥斯大黎加溫和的氣候,迷人的風景和原始的海灘將退休人員帶到哥斯大黎加,該國歡迎外籍人士,並提供簡單的居住程序。從社會保障或類似來源月收入至少每月1000美元,外國人的生活水平很高,僅為美國的一小部分。
墨西哥由於墨西哥靠近美國,墨西哥吸引了100多萬退休人員前往邊境,蓬勃發展的外籍社區享有海濱生活和與英語友好的當地居民的對話。此外,60歲以上的合法居民可獲得航空公司,雜貨店和餐廳折扣。
巴拿馬華麗的海灘和繁榮的經濟誘使退休人員前往巴拿馬,每月2000美元的收入包括適度的生活費用,海風吹拂全年炎熱的氣溫。此外,一個活躍的外籍人士聚集音樂節,電影和戶外探險。此外,該國還為退休人員提供Pensionado簽證的折扣。
厄瓜多慵懶的沿海城鎮,陽光普照的熱點和充滿自然風光的全景景觀等待外國人尋求無憂無慮的生活方式,這是少數幾個可以通過高空向上或向下移動來選擇氣候的地方之一。此外,厄瓜多的公共交通成本使得擁有車輛不必要。乘坐巴士只需花費0.25美分,而乘坐計程車的費用約為3美元。
馬來西亞選擇在馬來西亞生活的退休人員將欣賞其豐富的文化和異國風情,此外,該國提供廉價的現代化設施。外籍人士享受便利和舒適。你會發現低成本的出租單位,美味的街頭小吃,和壯觀的購物商場。
哥倫比亞想要以低成本生活的高標准退休人員會發現哥倫比亞是適合退休的地方,每月1700美元至2200美元的津貼允許您租用高檔公寓,享受清潔服務,並且仍有剩餘資金進行雜貨和其他活動。除了完美的全年氣候,退休人員享有低水電費。
葡萄牙退休者聚集到葡萄牙享受溫暖的天氣,設施和居住選擇,作為世界第三安全的國家,它是外籍人生活的中心。夫妻不僅可以舒適地享受每月1500美元的預算,還可以享受優質的醫療服務。
尼加拉瓜尼加拉瓜提供了眾多的機會和冒險,由於其熱帶氣候和歡迎外籍人士社區,退休者傾向於美麗的目的地。除了低生活成本外,政府還鼓勵外國退休人員。作為一名退休人員,您可以享受尼加拉瓜以外的任何收入,免稅。
國外養老模式有哪些美國的商業養老模式美國作為發達國家,人均消費水平相對較高,並且在1940年人均壽命也要高出我國很多,正是從那時開始逐步進入人口老齡化社會。2014年,美國65歲以上老年人占總人口的12.5%,預計到2030將達到19%,到2050將更是超過20%,預計達到20.7%。2014年,男女壽命平均值分別達到81歲和83歲,相比較20世紀初的76歲和77歲,超出65歲的部分平均增長了50%。因此,美國的醫養結合養老需求增長迅速,美國的醫養結合商業養老模式覆蓋也最為廣泛。
美國的社保制度最早從20世紀30年代開始,主要緣於美國1929年經濟危機後,將近一半的人都處在貧困與飢餓的邊緣,並產生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1934年由「經濟保障委員會」起草的《社會保障法案》正式生效,這也標志著不同於歐洲的社會保障制度開始產生。在而後的70年中逐步形成並穩固發展,到今天美國已經建立了一個90%以上人口都享有的社會保障體系。
美國主要有三種制度支撐其醫療社保體系發展:
第一種就是美國的社會保障制度。其核心是美國的社會保險制度,分為社會養老保險、補充退休養老保險以及個人養老保險。在美國獲得法定養老金,一般必須是62歲以上同時繳納社會保障稅10年以上的公民。領取養老金的多少也有嚴格的計算方法,跟社會的平均收入水平、人均收入積累、工作年數等方面都密切相關,具體領取申請和執行由美國的社會保障總署負責審批和監管。企業的補充退休養老保險主要分為兩種,分別是DB給付固定型和DC繳費固定型。其中繳費固定型絕大部分都是401K計劃,由雇員和僱主同時按比例繳費,它最大的優點在於雇員可以自由選擇購買對這部分進行投資,包括債券、儲蓄、股票以及基金的多種形式。雖然在總體上有一定的限額,但是這種靈活的方式是養老保險保障和理財投資的有效結合。而個人養老保險更為彈性,主體是任何具有資金收益的人群,同時還能享受一定的稅收優惠政策。
第二種就是美國的醫療保險制度。它分為政府舉辦的社會保障醫療計劃、團體保險計劃以及個人投保的商業醫療保險計劃。三大醫療保險計劃都有各自相應的體系與分支,交織成網路覆蓋,形成較為全面的醫療保險制度。其中,負責主體都不太相同,65歲以上老年人的醫療保障負責主體是聯邦政府,而團體保障和個人保障的主體為僱主和個人。這也體現了美國社保的特點,大部分靠商業經濟,無論是僱主還是個人都是自由選擇,而政府負責特殊弱勢群體和政策調控。
1、社會保障醫療計劃。社會保障醫療計劃主要分為醫療照顧(MeDiCare)計劃和醫療援助(MeDiCaiD)計劃。醫療照顧計劃系統在住院保險、補充醫療保險、醫療保險選擇以及處方葯四個方面都有相應的計劃和細分,以下簡稱為ABCD四個部分。其中,住院保險是一項強制性的保險,用於65歲以上老人的住院治理和護理,其來源主要是在職人員的醫療保險稅。而MeDiCarePartB則覆蓋了更廣的部分,也更為細化,包括醫生門診服務、家庭保健服務以及醫療設備使用服務等等,同時也包括了一些特殊病種需要支付的費用。這些細分是我國目前的醫療保障體系遠沒有達到的,也是以後我國醫療保障體系細化的參考。MeDiCarePartD就是處方葯計劃,這項計劃是目前為止,美國醫療保障體系中最大的創新,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患者在自費處方葯上的花費。尤其是對於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群,例如高血壓、冠心病、慢性氣管炎、糖尿病、惡性腫瘤等等,在醫療養老上給予極大的支持。
2、醫療援助(MeDiCaiD)計劃。該計劃只適用於弱勢群體,像老年人、殘障人士以及社會最底層的窮人,給予最基本的醫療幫助。它的資金來源比較廣泛,既包括了政府,同時也包括了僱主和個人。同時,老年人也有一定的自付部分,但是,總體在比例上分配相對均衡,使整個資源達到了相對最優化。
3、商業保險計劃。比較前兩種醫療保障計劃,商業保險計劃競爭性較強。雙藍計劃、團體和醫療保險組織計劃就佔了私人醫療保險的絕大部分。系統性地對客戶多需求的服務進行細分和預估,再由僱主或個人自由選擇。政府同時對商業保險計劃的一部分計劃採取稅收優惠政策。
第三種是美國的失業保險制度,其來源是社會保險工薪稅,而這部分資金由僱主全部承擔,由勞動部下屬的就業和培訓管理局具體實施管理,在此不再具體展開介紹。以上三種制度支撐了美國的養老社會保障體系,主要是以靈活、自由選擇的方式進行,而對於相對弱勢群體由政府撥款,中青年和僱主繳稅,從而達到社會的相對均衡發展。
美國以自由市場經濟為主,在養老產業上也都是以自由市場為主。市場化方式發展的養老產業是我國養老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美國發展養老產業的很多舉措值得我國借鑒。特別體現在老年人的照護上,美國主要強調老年人的自我意願和自由選擇。這是具有高度市場化的一種照護體系(微信:xwgzs998)。在美國,大約有84%的居民選擇採取商業保險的模式,同時也由自我意願決定參選何種保險以及如何保險。
日本的醫療轉型養老模式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日本金融體系大面積崩盤,經濟水平也出現了很大程度的退步。面對眾多戰後的殘障軍人、失業人士以及戰爭遺屬,日本以保護國民為宗旨開始逐步實行社會保障制度。到1961年,基本搭建了比較完善的全民年金全民保險制度體系。隨著日本經濟的高度發展,社會保障制度得到了更好的發展和補充,不僅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全民養老及醫療保險,同時也建立了一些相應的福利制度,1973年是日本社會保障制度的頂峰。兩年後,隨著日本經濟的衰退,面對高負擔的社會保障支付,日本財政不堪重負。日本開始通過修改相關法律和政策來減少社保支出,從而減少財政負擔。從1990年到2017年,是日本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的時期。由於經濟增長緩慢,企業終身僱傭制的改變、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逐步降低,婦女職業化等眾多問題導致財政對於社會保障支付的負擔加重,日本社會保障制度不斷地進行改革與重塑。
日本的社會保障制度較為細致和復雜,對每一類人群的保障都進行了區分,特別是職業的不同,相對的社會保障都會有很大程度上的差距。總的說來,日本的社會保障制度體系主要由5個部分組成,包括年金保險、醫療保險、勞災保險、僱用保險以及護理保險。以下將主要就年金、醫療和護理保險三個部分展開討論。
第一,日本的年金保險體系。該保險按照投保人的不同又分為國民年金、厚生年金和共濟年金,以及企業年金。國民年金也是一項基礎年金,主要有養老儲備的老齡基礎年金、為傷殘賠付的障礙基礎年金、為死亡賠付的遺族基礎年金。針對的主要對象是所有在日本生活的20至60歲的人員。而厚生年金則不同,主要是針對企業員工設置的保險制度,對於已經繳納滿25年的企業員工就可以享受到厚生年金。同時對企業也有一定的要求,自營業者和5人以上的企業都必須加入厚生年金。共濟年金的對象主要是公務員和學校的教職工,企業年金的對象就是企業員工,企業年金相對彈性較大,保費有企業全部承擔的,也有個人部分承擔的,這個與前面提到的美國401K保險制度基本相似。
第二,日本的醫療保險體系。日本的醫療保險制度分健康保險和國民健康保險。兩者針對的對象不同,分別是工薪階層和自營業者、退休人員等。日本的醫療體系發展相對較早,早在1958年日本就實現了全民覆蓋的醫療保險。
第三,日本的護理保險,也就是日本的介護保險體系。由於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識的提高,日本的人口平均壽命在世界上位居前列。低死亡率加之低出生率,使得日本在老年人的照料上困難日益加重。對於罹患慢性病的老年人、年紀過長的老年人,醫療保險只解決了治病的問題,但對於日常的出行、飲食、洗浴等基本問題卻沒有得到解決。為應對這種情況,2000年,日本針對40歲以上老人出台了護理保險制度,具體的保費標准,根據各個地方的實際情況,由地方政府制定相應的標准。
隨著時間的推移,日本也在財政給付和負擔之間平衡過渡改革,在國家財政負擔和個人與企業靈活負擔上平衡過渡改革,也同時逐步實現碎片化的政策整合,在現在以及未來逐步實現醫療診治到預防的過渡轉型(微信:xwgzs998)。
以英國為代表的稅收籌資體制醫養結合養老模式基於國家的文化、政治、經濟等因素,歐洲的醫保養老模式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以英國為代表的,像義大利、西班牙等南歐國家的稅收籌資體制,另一類是以德國為代表的社會保險體制。其中也有一部分國家保留著兩種體制混合發展。
經過上百年的歷史發展,英國已經形成了一套由政府主導的國民醫療服務體系,也就是Na-tionalHealthService,簡稱NHS。在1948年正式實施了NHS法案,主要是通過國家稅收籌資體制,相關的醫療費用由政府直接和提供服務者對接,也類似於政府購買服務,其中包括診治和葯品,並不向個人收取費用。稅收政策一出台,極大地鼓舞了英國的民心和士氣,也很好地解決了戰後人們承擔的壓力。
NHS制度在醫療診治上,是由公民個人選擇全科醫生進行診治,再根據疾病的不同類型及嚴重程度確定就診的先後順序,這些全科醫生的相關費用和獎金都由政府負責出資。
NHS制度的優點就是公民可以免費享受醫療而不用個人承擔一點費用,這是英國公民的福利,同時也為基礎醫療的保障奠定了基礎。但是,任何一種制度都有相對性,缺點也分幾個方面。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資金全部來源於稅收,對於國庫的支出相對較大,但由於每一年的資金受經濟影響不盡相同,所以出台了「等待」政策,等待的人群是基於疾病的嚴重程度先後採取免費診治。而對於一些相對不嚴重的疾病,不論患者的財力與權利,都不在平衡的范圍內。
另外,就是在相對偏僻的農村地區,全科醫生為了更高的收入以及更多的患者就診,往往忽略診治,這也就導致了就診的資源不平均,為社會的不平衡發展埋下了伏筆。全科醫生和公民之間建立一定的約定關系,當然也存在個別醫生為提高公民後續續約帶來的獎金,而故意放棄一些續約高風險的患者。
況且,全科醫生和政府合作通常都是固定的工資,工資水平較低,這也往往導致英國國內的全科醫生經常移民美國等地區去尋求更高的收入和發展,美國醫生的薪資要高於NHS制度下的全科醫生3倍,這也是全科醫生醫療水平近些年下滑的原因。
總體說來,NHS支付制度還是廣泛地受到人們的認可,NHS制度以及英國未來的醫養結合產業的發展也趨於疾病預防和居家照料。
以德國為代表的社會養老模式歐洲的另外一種相對完善的社保制度就是德國的醫養結合養老制度。德國是目前歐洲最「老」的國家,也是世界上第一個立法實施社會保障制度的國家。
1883—1889年,德國先後頒布了疾病保險法、意外傷害保險法以及傷殘老年保險法,這也為以後德國醫療保險體系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但是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隨著人口的老齡化,同很多發達國家一樣,德國進入了醫保機構入不敷出的階段,2006年財政額外補貼高達42億歐元,德國醫保不得不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開始推行政府為主體、私人醫療保險為補充的醫療保險政策,隨後幾年引入市場機制,形成個人、社會和國家相互協作的醫保體系。在這種體系下,法定的醫保機構有權同市場競爭下的醫院、醫生和制葯廠進行合作,形成聯合醫療。這樣就大大地節約了成本,減輕了財政的負擔,改革的這種收權和放權也體現了政府的宏觀調控和市場的自我約束。
德國目前實施的是以國家醫保為主、私人醫保為輔的醫保政策。到2013年,德國現有人口8184萬,其中60歲以上老人為2178萬,佔26.6%,預計到2030年,60歲以上老人將達到2850萬人。德國需護理的老人約230萬人,其中150萬人以居家養老為主,80萬人選擇機構養老。德國共有1.24萬家養老機構(養老院),其中54%為慈善組織所辦,40%為私人養老院,其餘為公立養老院。
在長期照護和家庭養老方面,德國在養老發展中最有特色的就是通過「儲蓄時間」計劃獲得社區養老及居家養老的上門護理時間。長期照護的問題除了財政的壓力以外還有照護人員的缺失。
為了解決照護人員短缺的問題,政府規定凡是在德國年滿18周歲的公民可以通過培訓申請對老年人提供無償的照料服務,這種照料時間的積累由社區及相關機構進行記錄,將用於未來個人的照料服務時間積累。這項計劃在德國廣受歡迎,大量義工的加入也緩解了德國醫療人員短缺的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