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失地農民養老保險怎麼補交
去當地縣一級的社保局就可以補繳的。現在,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可以向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轉軌。也就是說,到法定退休年齡後,被征地農民只要補足繳費額,就可以像職工一樣享受退休待遇。
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繳費標准:
A檔(已取消).
繳費標准(每人):4000元待遇標准(每月):180元
B檔 繳費標准(每人):7000元 待遇標准(每月):250元
C檔 繳費標准(每人):10000元 待遇標准(每月):300元
D檔 繳費標准(每人):18000元 待遇標准(每月):380元
E檔 繳費標准(每人):26000元 待遇標准(每月):470元
如果你已經超過了法定退休年齡,想要補繳也是可以的。考慮到參保人員的承受能力,60周歲以上人員一次性補繳的標准適當有了降低。每增加1周歲,一次性補繳標准降低5%,依次遞減到70周歲。補繳後,能領到的退休金大概是1300元上下浮動。
除去取消的A檔,目前共有4檔失地農民養老保險,加上轉軌後的5檔,一共9種選擇。多繳多得,可以根據自己的經濟實力來選擇。
(1)征地農民養老保險中斷後怎麼補交擴展閱讀:
社保補繳所需的材料
(1)各地區政策不同,要求的材料不同;
(2)補繳的時間不同,要求的材料也不同。一般來說,補繳的月份越早,所需要的材料越多。
具體所需材料,建議登陸當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官網查看,或撥打12333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電話咨詢。
以北京市朝陽區為例:
1.《北京市補繳基本養老保險費申辦單》一式兩份。
補繳2011年7月(含)以後超過近三個月的需持相關材料先到社保中心業務核查科進行核查,憑簽章後的該表辦理補繳。所需材料為:
①申請補繳人員戶口本首頁及本人頁復印件;
②補繳期間相應工資收入明細復印件;
③與用人單位簽訂的《勞動合同》復印件;
④《個人納稅信息查詢》結果(另附登錄北京市地方稅務局個人納稅信息查詢系統的申請補繳人員個人查詢密碼);
⑤《北京市補繳基本養老保險費申辦單》(一式三份)。
2.《北京市社會保險費補繳明細表》(表四)一式兩份。
3.《基本醫療保險基金補繳情況表》(表十)一式兩份。
4.補繳2011年7月以前或跨此期間社會保險的需同時提供經由朝陽區行政事務受理中心審批的《朝陽區補繳養老保險審核表》及《補繳通知書》。
5.企業版子系統(五險合一)軟體生成個人補繳信息報盤文件。
㈡ 農民失地養老保險可以補辦嗎
農民失地養老保險可以補辦。
失地農民參加的社保繳費年限同樣不能少於15年。到退休年齡繳費不足15年的,允許補繳。
參加失地農民養老保險的對象限於被征地時男16至59周歲、女16至54周歲的人員。根據國家現行政策,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或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個人均應按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其中,被征地後在用人單位就業的,應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
被征地時男60周歲、女55周歲及以上的未參保人員,統一納入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被征地農民身份確認應符合下列條件:
1、土地被依法批准征地後,人均耕地面積不足0.3畝(以村民小組為單位)的農業人口。
2、被征地時年滿16周歲且未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的被征地農民,同時提供能夠證明是被征地農民身份的原始材料,包括戶籍、征地協議或合同及聯產承包責任制土地承包合同書等。
更多相關內容:http://www.gov.cn/zwgk/2014-02/26/content_2621907.htm
㈢ 被征地農民補繳養老保險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一般是不可以了,從硬體條件來說,專你辦的保險屬於「被屬征地農民」養老保險,首要條件就是農民,你現在都是城鎮戶口了,已經不屬於農民了。第二,戶口所在地,你的戶口都已經不在當地了,這個有點懸。
建議先看能不能拿到《被征地農民證》再說,畢竟辦理養老保險必須以這個為准。
㈣ 國家規定中斷的失地農民養老保險不可補繳個人部分嗎要補繳一定要將
1、是的: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屬於有參保時間限制的階段性優惠政策,只有在政策出台時符合享受條件的特定人員才可以參保,不能補繳;
2、在當事人失地時的年齡符合條件的前提下,可以選擇參保職工社保(不是轉入,此前已經參保職工社保的,不再享受失地保險待遇);
3、具體條件:男不滿60周歲、女不滿50周歲的被征地人員,按照自願原則,可選擇參加被征地人員養老保障或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
《溫嶺市被征地人員基本養老保障暫行辦法》的規定:
第四條 保障方式
被征地人員參加養老保障分二種方式:
(一)男滿60周歲、女滿50周歲的被征地人員,參加被征地人員養老保障。
(二)男不滿60周歲、女不滿50周歲的被征地人員,按照自願原則,可選擇參加被征地人員養老保障或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
第二條 實施范圍和對象
(一)自本辦法頒布之日起,本市范圍內土地被徵用的行政村中年滿16周歲、持有第二輪土地承包權證家庭中在冊農業人員。但男滿70周歲、女滿65周歲的村民可以自願參保。本辦法頒布之前土地被徵用的村可以參照執行。
(二)已經批准"村改居"的原行政村和集體土地80%以上被徵用的村已滿16周歲以上人員應當一次性整體參保。
(三)已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被征地人員,不納入本辦法的實施對象。
㈤ 征地補償15年社會保險後續的怎麼交
申請人首先向縣社會保險局的城鄉居保科提出申請,並附上相關文件資料。城鄉居保科將對申請進行審核,確認符合條件後予以受理。接著,城鄉居保科將根據相關法規計算折算月數,確定個人賬戶的退還金額,並列印出折算支付表。此過程由養老科進行復核,最後由養老科負責人審核。按照審批許可權完成審核程序後,財務科將辦理繳費事宜。
依照《土地管理法》,國家在法律上規定,土地補償歸於村集體,安置補償歸失地農民,地上物補償歸所有者。然而,不同省份可能有各自的政策,比如將部分土地補償分配給農民。針對達到城市人口退休年齡的農民,提供養老金待遇。對於失去全部土地的農民,則給予最低生活保障費。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構成。基本養老金的計算取決於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以及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多因素。具體而言,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若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且累計繳費滿十五年,將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若累計繳費不滿十五年,可選擇繼續繳費至滿十五年,然後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或者,可將養老保險轉至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