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服務 > 1500萬元怎麼養老

1500萬元怎麼養老

發布時間:2025-02-11 00:43:12

『壹』 養老金個人扣除部分如何計算

養老金個人扣除部分如何計算

按照規定,企業職工,應該按照職工的工資收入作為繳費基數繳納養老保險,個人繳納8%,如果個人工資收入高於社會平均工資300%或者低於60%的,按照300%或者60%繳納,如果個體繳納,按照社會平均工資60%到300%自己選擇基數按照20%繳納,如果是農村和城鎮居民養老保險,按照年繳費100元~1000元自己選擇基數繳納,你看看你自己是什麼情況可以對照,

如何計算個人退休養老金

養老保險待遇計算公式:

月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其中基礎養老金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如何計算養老金

93年前按實際工作時間計算社保工齡,93年開始按實際參加社保繳納社保費計算工齡時間,累積工齡達到15年,基本條件就滿足退休領取月養老金待遇了。
現在是否繼續繳納社保費?未到退休年齡(女:50周歲,男60周歲)的,如果單位工作的,公司自然要繼續給繳納社保費,這是對公司的強制。個人無業的,可以考慮不再繳費,當然也可以個人繼續繳費,多繳社保費,個人養老帳戶累積額當然會增加,將來領取養老金,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參數,可以說是放大作用,也就是繳費多,將來領取更多。
具體到退休時,領取月養老金標准:
月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帳戶養老金+過度性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退休時上年職工月平均工資*20%;
個人帳戶養老金:本人帳戶儲存額/120
過度性養老金:根據當地規定,目前一般是2百元左右不等。

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至於退休能拿多少,有一個公式。您可以自己算:
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50歲為195月、55歲為170月、60歲為139月)
這里要提一下,單位交的放統籌賬戶,個人交的放個人賬戶。辦理退休時,會從統籌賬戶轉3%到您個人賬戶。

例如:

某人47歲,養老保險最少繳納15年才會有基礎養老金,看您當地社保部門能否補交3年費用。可以補交就可以辦理。退休也是根據您本人的繳費基數算的,每一年的社保部門會公布上一年的城市在崗職工月人均工資數目,比如上年度城市在崗職工月人均工資為2500,您定的每月繳費比例為60%,那你本年度養老金的繳費基數為2500*60%=1500,每月養老金繳費為1500*20%=300(單位),1500*8%=120(個人),醫療為1500*8%=120(單位),1500*2%=30(個人)+90元大病統籌=120.

企業扣養老金168元,如何計算

養老金參保所需資料:身份證復印件兩張(驗原件);近期一寸彩色免冠照片一張;城鎮居民戶口本原件;《檔案委託管理卡》。繳納養老保險的基數、比例及金額:
(1)繳費基數:個人所在省份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2)繳納比例:按照當年相關規定執行(3)繳費金額:繳費基數×繳納比例×12四、繳費方式及時限:
持《檔案委託管理卡》到人力資源服務中心以現金方式繳納。參保人員應一次性繳納全年養老保險金,並於每年6月20日前辦理,逾期加收利息,但最遲不得超過12月20日。繳費時間是當年基數出來後每月1—20日。

如何計算養老金?(深圳)

舉個例子,小王55歲退休,退休時買了25年社保,假定退休時上年度月平均工資4000元,小王的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是2000(這是假設的,如果要准確計算,需要小王每個月的社保繳費工資數據),讓我們算一算,小王每月能領多少養老金。
簡化的計算公式:月領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帳戶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 (4000+2000)/2 X25%=750
個人帳戶養老金:80000/170=470(退休時個人帳戶累積額,這里以8萬元來算,也就是平均一年交3200,每月交266元,算中等水平吧;55歲退休的人計發月數為170個月)
上面兩項加起來,小王月領基本養老金大約1220元。
樓主:交社保不是以養老金來計算是否吃虧的,你想想人到了60以上能用多少錢?能吃多少?主要的花銷還是醫療,而社保而提供了這樣的保障

從目前的退休待遇計發辦法來看,退休金的高低主要與職工的繳費年限、歷年繳費工資的高低、退休時上年度職工在崗平均工資的高低等因素都有直接關系。繳費時間越長、繳費基數越高,最終退休待遇就會越多,這也充分體現了多工作、多繳費、多得養老金的激勵機制,具體會不會影響您的養老金,您可將您的相關數據套入下面的公式計算您的退休金,感謝您的參與!
自2011年1月1日起再設三年的過渡期(2011年1月1日起至2013年12月31日),在過渡期內對於按新計發辦法計算的基本養老金仍低於按老辦法計算的基本養老金的,按一定比例發給補貼,2011年退休的補貼額為本人新老計發辦法對比計算的差額部分的80%,2012年退休的補貼額為差額部分的50%,2013年退休的補貼額為差額部分的20%,過渡期結束後(2014年1月1日起)按新辦法計發養老金。
1、按原辦法計算基本養老金
①基礎養老金=2005年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20%。
②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120
③過渡性養老金=2005年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實行個人帳戶前的繳費年限×1.4% ×平均指數。
④過渡性調節金=120+工齡補貼
⑤過渡性補貼=(原辦法基礎養老金+原辦法過渡性養老金)×5%
2、按新辦法計算養老金
①基礎養老金=(退休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退休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平均指數)÷2×繳費年限×1%
②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
③過渡性養老金 = 退休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實行個人賬戶前的繳費年限×1.3% ×平均指數

養老金缺口如何計算

養老金缺口還用計算?國家已經虧損幾百億了。

2015年退休中人養老金10月份如何計算過度養老金如何計算月增資多少

為何單算10月份,不明白。如果就是咨詢「中人」過渡性養老金如何計算,還能告訴你,單問一個月份的就無從回答了。
中人過渡性養老金計算公式:
過渡性養老金=社平工資x賬戶前工齡x平均繳費指數x1.3%

養老金補貼70周歲如何計算

問你當地的社會保險局。因為各省所定的政策是有一定區別的!

『貳』 農村養老保險交怎麼算退休金

農村養老金計算公式和方法如下:
1、農村養老保險的計算公式為:月領養老金=(55元)+個人賬戶總額÷139。
2、目前,大多數農村人會選擇最低繳費標准100元進行繳納養老保險,如果繳納15年,個人賬戶為1500元,每月則可以領取65.7元。找法網提醒您,如果選擇最高繳費檔次4000元,繳納養老保險,繳費15年,個人賬戶總額為6萬元,每月則可以領取486.6元。
3、月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總額÷139,這是計算公式。
4、基礎養老金的多少取決於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就是自己實際的繳費基數與社會平均工資之比的歷年平均值。
農村養老保險的繳費方式:
1、個人繳費
參加新農保的農村居民應當按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繳費標准設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個檔次,地方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增設繳費檔次。參保人自主選擇檔次繳費,多繳多得。國家依據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增長等情況適時調整繳費檔次。
2、集體補助
有條件的村集體應當對參保人繳費給予補助,補助標准由村民委員會召開村民會議民主確定。鼓勵其他經濟組織、社會公益組織、個人為參保人繳費提供資助。
3、政府補貼
政府對符合領取條件的參保人全額支付新農保基礎養老金,其中中央財政對中西部地區按中央確定的基礎養老金標准給予全額補助,對東部地區給予50%的補助。
綜上所述,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繳費年限養老金三部分組成。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第十七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遺屬可以領取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在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因病或者非因工緻殘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可以領取病殘津貼。
所需資金從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支付。
第二十一條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農村居民,符合國家規定條件的,按月領取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待遇。

『叄』 45歲不工作,無其他生活負擔,有150w存款,能不能生活到60歲拿退休金

身為銀行工作人員,就接待過這樣一個客戶,45歲的他僅靠150萬存款存進我們銀行,就辭去了自己的工作,整天活的非常瀟灑。

放在國內能有150萬存款的人少之又少, 80%以上的人平均每月收入在幾千塊錢徘徊。

而每年的收入大概在5萬至10萬元之間。

如果真的沒有任何生活負擔的情況下,想過上普通中等生活標准,那麼可以靠存150萬可以生活到60歲領退休金。

我國對退休年齡規定男性60歲,女性55歲。

所以要想靠150萬,從45歲生活到60歲,在這中間要生活15年。

150萬存款,首先要考慮它的安全性,所以要選擇國有四大行。

就拿農業銀行來說,大額存單定期三年,一般利率在3.85%,但是150萬存款能將利息拿到4%。

也就是說150萬,按照4%的利率來計算的話,每年利息分別是: 150(萬) 4%(利率) 60000(元)。

平均每個月也就是: 5000元。

按照這樣的利率來計算的話,一年6萬元,那麼15年就是:15(萬元) 6(萬元) 90(萬元)。

在沒有任何生活負擔下,根據2019年,一線城市人均消費水平4500元來看的話,每個月5000塊錢的利息,足夠你在一線城市過上普通生活。

在三四線城市,根據2019年人均消費水平2400元來看的話,每個月5000塊錢的利息,不僅能過上普通生活,而且還能夠有所保留。

所以在15年內,靠著銀行的利息和150萬的本金足夠,已生活到自己退休領退休金那一天。

(前提不考慮本金流動性的情況下)。

就拿現在的民營銀行來說,定期五年的利率能達到5%。

而銀行對於存款保險條例,本金在同一家銀行,不得超過50萬,一旦銀行發生倒閉,這樣才會本金退還。

所以150萬可以分為四份,三份40萬,一份30萬。

分別存入不同的中小銀行,孕期達到五年,利率5%。

按照這樣的利率來計算的話,150萬分4份光每年的利息就可以達到: 150(萬)四份 5%(利率) 75000(元) 。

每月平均: 6250元,這樣的收入水平放在國內工作崗位上,可以說是中上等收入水平。

現在很多人每個月也只有五六千塊錢的工資,依然夠一家人過上普通人的生活。

所以45歲不工作,無論將100萬存入哪個銀行,都夠支撐自己生活15年到退休那一天。

不少朋友會覺得15年時間銀行存款利率不會一直保持在,4%的利率有可能下降,有可能上調。

再一個就是現在物價上漲,通貨膨脹的幅度,一旦超過銀行給的存款利息,那麼你存的錢在銀行就會大大縮水。

還不如將這筆錢購買理財,基本都能達到6%的利率,每年的回報也將盡: 9萬元左右,平均每個月也就是:7500元。

45歲已經辭去工作。就意味著沒有,任何的收入來源,150萬就是他僅有的存款,在沒有任何生活負擔的情況下,存款的安全是最重要的事情。

雖然理財回報高,但是銀行大部分理財都是不保本不保息,所以這是有一定的風險,每個人根據自身的情況來選擇。

①、每個人對生活的追求不一樣,選擇也就不一樣。

在目前國內還有一大部分人。每個月的工資就在幾千,一天工作在十個小時左右,不僅累,而且掙得又少,對於這樣的人來說,150萬存進銀行靠每個月拿著6000塊錢的利息,好好享受生活,足夠自己支撐15年到60歲退休那一天。

②、很多人考慮到現在通貨膨脹速度,物價上漲和貨幣購買力下降的因素。

他們覺得45歲,想靠150萬存款不工作,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一旦通貨膨脹速度達到銀行給的利息,那麼150萬的購買力只有幾十萬。

再加上家庭各種的開銷人情禮節,孩子等等,根本無法靠150萬支持生活個15年。

有的人對生活的追求,每個月有個5000塊錢就已經滿足,而有的人對生活的追求,每個月有個五萬塊錢就已經滿足。

不同的人,不同的追求,這150萬放在這群人當中,肯定有不同的區別。

所以對待這個問題,我們要理性看待,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自己該怎麼辦。

所以這個問題主要核心點就是自己45歲不工作,而且家庭沒有任何生活上的負擔,好,150萬存款能否,生活到15年,靠自己退休領養老金那一天。

如果你對生活的標准沒有太大的追求的話,150萬就按照4%的利率,每年也就是6萬,每個月也就是5000塊錢。

足夠讓你過上普通的生活標准。

如果你對生活標准追求太大,就算每個月給你10萬20萬,都不夠你自己生活到退休。

所以這個問題屬於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根據自身的因素來決定選擇,這樣才能最大的利益化。

總而言之,45歲在生活方面沒有太大的壓力,超150萬和利息生活15年是完全可以的,雖然現在通貨膨脹和貨幣貶值,速度增長的非常快,但是在15年以內不會出現太大的問題。

(感謝各位朋友觀看和支持)。

如果對生活的期望值不高,150萬的本金生活15年肯定夠了,現在45歲,到60歲退休應該還有餘款。

150萬用來理財,保守估計一年能產生6萬多元的利息,這錢用於交社保一年大約兩萬元,富富有餘,就是養老險年年遞增,對你來說也不是什麼負擔,剩下的用於生活,不夠再用些本金,一年有個七,八萬一個人生活足夠了。由於你無其他負擔,估計也不用養別人。

45歲的年紀不想工作,可能對職場不適應,又因為你要坐等60歲退休,看出來你對生活沒有多高的要求,想過優閑自得,與世無爭的生活,這些錢夠了。

這是完全可以的。

首先說最簡單的懶人式規劃。

45歲到60歲還有15年要過,150萬平均到15年,那就是每年10萬這樣。上海有位美女,有自己的房子,但她每個月給自己規劃1500元花費的極簡生活,全年的花費不到2萬。從視頻看,她的精神狀態甚好,也對當下的生活感到滿意。所以,以10萬元的儲備來度過一年,無論你是在哪一線城市,都還是可以的。

備下10萬元過一年,其餘的140萬可以做點存款,比如民營銀行的存款利率都還行,存點定期的,賺點利息 ,跟通貨膨脹做點慢跑,即便是跑不過了,也還算是跑了。

其次說周全型的規劃。

有點存款,再有處自己的住房,到60歲拿退休金,那生活的基本面就齊全了。45歲至60歲的15年間,每年的花費少些,比如一年三萬這樣,那麼15年就要備下45萬,餘下105萬可以買一處房子。買房子可以注重性價比,反正沒有其他的生活負擔,也沒有什麼其他的追求,房子有個兩室一廳左右即可。這相當於退休生活的提前演習,現在也有一些人一年退休養老金是少於3萬,他們有自己的房子,所以日子也過的安逸。只是不要生大病。『

第三生活總在不斷追求中精進的。

45歲就不工作,這確實算比較消極。沒有欠債,而有150萬存款,這就是個良好的開端。有這樣的良好開端,去做一件自己興趣的事,並且在做的過程賺些生活費或養老備用金,那是人生非常好的打開模式。畢竟,人不能僅僅是有個住處,然後睡了吃或吃了睡,像那些網吧大神一樣。

樓主你好,45歲不工作,沒有其他的生活負擔,但是有150萬的存款,能不能生活到60歲拿退休金呢.這個問題我認為45歲讓自己提前退休,但是你擁有150萬的存款,實際上你即便是去參加工作,那麼在這15年當中,你每個月擁有10萬塊錢的年收入,也是很正常的,所以說擁有150萬的存款可以讓自己提前退休,沒有問題.

你就把這150萬當成你正常的一個工資性的收入,因為畢竟工資性的收入也只不過這么多,甚至還沒有這么多,所以說你擁有150萬的存款讓自己提前退休沒有問題,只不過就是在這15年當中,我認為你還需要繼續的來繳納自己的個人社保,保證自己的社保繼續參保,那麼將來它可以獲得更高養老金。

同時150萬塊錢不能夠一次性花完,我們盡量還是要通過投資理財的方式,讓自己的這部分存款實現增值保值。比如說我們可以去投資一些定期理財產品,因為定期理財產品相對來說它的收益是比較穩定的,雖然是比較少,但是不會讓你的本金產生一定的風險,所以這樣的方式是比較合理的,定期理財一般情況下一年可以達到5%,所以說對於你150萬的存款來說,基本上每年可以獲得七八萬左右的一個收益.

45歲不想工作,手裡有150萬存款,又沒有其他生活負擔,想等到60歲拿退休金,說明社保已經繳滿了15年,也就是說,想看看150萬的存款能否支撐自己生活15年的時間。


如果把這150萬元存在銀行,每年按照4%的利率計算,一年可以獲得利息收入為6萬元,平均一個月有5000元的利息收入。沒有其他生活負擔的話,意味著沒有什麼房貸車貸之類的,也不用為孩子的教育問題擔心,那麼每個月用5000元來生活,自然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根據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66元,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55元,增長1.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下降2.0%。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13347元,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19617元,增長0.4%,中位數是平均數的90.6%;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6682元,增長1.2%,中位數是平均數的82.8%。


從數據可以看出,全國城鎮居民一個月的可支配收入中位數3269.5元,那麼每個月有5000元的收入,已經超過了全國城鎮的中位數水平,全國那麼多人,別人都能生活,自己為啥不能呢?這個收入已經算是中等偏上的水平了。

當然,這也需要看具體在什麼地方,如果在一二線城市,那麼生活壓力可能要大些。但是在三四線城市,一個月5000元的利息收入,已經比很多人工作的工資收入還要高了,在不少三四線城市,月工資也就三四千的水平,所以用這筆被動收入生活沒什麼問題。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貨幣會不斷貶值,現在每個月5000元的利息收入可能足夠生活,但是十年後,如果貨幣貶值了,到時候的5000元就遠不如現在5000元的購買力了,而且以後的利率可能還會下降,不一定還能有那麼多利息收入,這意味著僅靠利息收入的話,隨著時間的推移,生活水平會下降。

不過我們僅是算了利息收入,還沒有看本金。比如說過了五年,5000元的利息收入用來生活如果感到緊張了,那可以動用本金,每年動用幾萬的本金,到60歲的時候本金也還沒有用完,到時候領退休金之後,又多一筆被動收入。


因此,總的來說,如果不是追求很高的生活質量的話,150萬元存款從45歲用到60歲是沒有多大問題的。但考慮到貨幣會貶值,以及銀款利率可能會下行,最好可以用這筆錢進行一些低風險的理財,獲取比銀行存款更高的收益。如果不想工作了,有其他愛好或技能,可以發揮自己的所長,找些自己喜歡的事情來做,既充實又可以多一筆收入,那樣生活會更加從容。

40歲其實是相當尷尬的一個事情,按理來說40歲到50歲是人生當中最巔峰的一個時期,因為處於這個年齡段的人,一方面擁有資金人脈資源上的積累,另一方面也有經驗上的積累,所以在工作生活方面都應該更加游刃有餘。

但在現實當中,所謂的巔峰只針對那些成功人士來說,對於大多數人來說,40歲其實是一個比較尷尬的年齡,因為到了40歲之後,如果你還沒有在事業上有一定的成績,比如當上公司的高管或者是自己創業,那是相當尷尬的。

比如我身邊看到有一些40歲的人,現在去找工作已經很難了,因為超過了40周歲之後你根本沒法跟年輕人拼,如果你沒有能力沒有資源,別人是不會錄取你的,結果很多人只能去跑外賣跑滴滴,或者打一些零工來維持家裡面的開支,這是挺悲催的一件事情。

當然對於一些人來說,他們在年輕的時候努力賺錢,結果存下來一筆巨額存款,即便45周歲丟掉工作了,他們仍然能夠順利地度過去,等到60周歲的時候正常領取退休金。



至於一個人在45歲的時候有150萬存款,不工作也沒有其他生活負擔,能不能生活到60歲拿退休金,這個正常的人都知道,完全沒問題的。

有150萬的存款你完全可以通過合理的理財獲得可觀的利息,依靠這個利息,你不僅可以順利等到60周歲的時候領取養老金,即便你沒有養老金,仍然可以保證你過一個比較滋潤的老年生活。

我們先來看下150萬通過合理理財大概能夠產生多少收益。

150萬你可以做一些組合投資,具體如下:

1、100萬放在銀行存款。

你可以在那些中小銀行存個100萬三年定期或者5年定期,按照目前銀行的存款利率來看,小銀行5年定期至少可以獲得4.5%左右的利率 ,相當於100萬一年的利息就有4.5萬,5年時間累計的利息就達到22.5萬。

2、30萬用於購買一些股票型基金。

通過觀察各大基金的表現,從長期來,基金的收益率實際上還是比較可觀的, 大家以2~3年為一個周期,將30萬投入到股票型基金當中,給自己設定一個合理的預期收益,比如三年之內要達到25%的收益 ,當收益達到目標之後就趕緊把它賣掉,然後等到股票回落到低點的時候才買入基金, 這樣通過反復的操作獲得年化收益率7%以上,我認為還是有很大的可能性的。

這意味著30萬塊錢每年的收益就有2萬塊錢左右。

3、20萬用於購買一些靈活性比較好的貨幣基金。

除了考慮投資理財之外, 大家還要保持一定的流動性用於支付日常的生活開支 ,所以我建議可以將20萬用於購買一些流動性比較好的貨幣基金, 我們就按照7日年化收益率2.5%計算,那麼20萬一年可以獲得的收益大概是5000塊錢左右。

通過以上合理組合投資,總體算下來,每年的平均收益率大概在7萬塊錢左右。

每年7萬塊錢的收益,保證你日常的生活開支基本上是沒有什麼問題的,目前大多數城市一年的人均消費也只不過是3萬塊錢左右。

即便對大城市來說,如果你沒有其他生活負擔,比如沒有房貸車貸,那麼一家三口每個月5000塊錢的生活消費,我認為應該是足夠的,這樣你每年的消費支出也只不過是6萬塊錢左右, 如此一來,每年7萬塊錢的收益,你還剩1萬塊錢左右繼續投入本金當中進行投資。

但考慮到未來消費水平的上漲,你每年的支出肯定會相應的上漲, 就算按照每年4%的漲幅計算,150萬存款通過合理的投資理財後,光靠利息保障你兩口子生活到60周歲絕對沒有任何問題。

如果你們生活稍微節儉一點,比如每個月的開支處於中等偏上的水平,那麼我覺得即便你沒有養老金,150萬存款保障兩個老人過上一個普通的養老生活都沒有什麼問題。

順利活到60歲的前提是「智商不滑坡」。在我老家,好多勤儉節約一輩子的小鎮上的人,到老了都守不住財富。這其中有老師、醫生、商人,包括我的父母。有借外債收不回的,有理財平台爆雷的,有投資股市失敗的,還有被騙子騙走的。很多人年輕的時候理性自律智商高,年紀大了會變的。人性中貪婪的一面,輕信一本萬利和葯到病除,遲早付出代價。

完全沒有問題。

一、從45歲開始不工作的話,離60歲退休還有15年。把150萬元存款均攤到15年,等於每年有10萬元,再加上銀行存款和購買理財產品的收益,相當於每年有12萬元,即每個月有1萬元可用於生活開支。

每個月有生活費1萬元,以一個3口之家為例,有自己的住房,沒有房貸,即使生活在北上廣深這樣的一線城市,平時節省一點,維持正常的生活也沒有任何問題; 如果生活在三四線城市,有自己的住房,沒有什麼經濟負擔,可以生活得衣食無憂; 如果生活在中西部貧困地區,可以過上小康生活。

二、把這150萬存款用來理財,即使去購買比較安全的銀行理財產品,每年最起碼可以有6~7萬元的投資收益,相當於每個月有5~6千元,再加上150萬元存款每個月可以均攤開支9千元,相當於每個月有1.4~1.5萬元的生活費。

每個月有1.4~1.5萬元的生活費,也是以一個4口之家為例,如果生活在北上廣深這樣的一線城市,沒有房貸,也可以生活得衣食無憂;如果生活在二三線以下的城市或中西部貧困地區,可以穿講名牌、吃講營養,過土豪般的生活。

由此可見,45歲不工作,無其他生活負擔,有150萬存款,無論在全國任何地方,都可以衣食無憂地生活到60歲拿退休金。

我多年從事過社保管理和理財相關工作,根據你說的情況,給你介紹一種兩全其美的方法,不但可以拿到退休金,而且60歲後的生活預期還是非常好的。

我們知道,現在沒有工作的人也可以參加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像你這種情況,我覺得最優方案就是,用150萬元進行理財,用理財收益購買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從45歲到60歲,剛好交滿15年,60歲的時候可以領取養老金,還可以用150萬元理財收益補充養老。

我們來分析一下這種方案的可行性和優越性。

現在市場上比較安全的理財方式主要是國債和銀行存款,穩定的收益率在年化4%以上,如果我們按這個利率計算,150萬元一年收益為6萬元。

假如你所在的城市 社會 平均工資為5000元,靈活就業人員繳納社保的比例可以在60%~300%之間,也就是說可以按照3000元到1.5萬元的基數交納,靈活就業繳納比例為20%,每月需要交納600元到3000元,每年需要交納7200元到3.6萬元。

通過上面的計算可以發現,你每年可以收取6萬元的穩定理財收益,如果每年的生活費在3萬元左右,那麼你還有3萬元的資金可以參加社保,我認為比較好的方法就是按兩倍 社會 平均工資的比例繳納養老保險,每年需要2.4萬元,剩餘6000元可以購買基本醫療保險。

按照這樣的方案,到你60歲的時候就可以領取養老金,每月的養老金估計可以達到2200元以上,而且也有基本醫療保險,更重要的是你還有150萬元的本金,如果仍然按4%的投資收益率,每年還會有6萬元的理財收益用於養老。

這種方式最大的好處是,養老金的發放會根據 社會 物價情況進行調整,能夠有效對抗通貨膨脹,如果你依靠150萬元理財收入養老,15年後如果物價上漲一倍,你的收入相當於下降一半,但是你的養老保險收入卻相當於保值了,這就是養老保險的優越性。

由此可見,我們不要把理財和養老保險對立起來,而是要把兩者進行有機的結合,充分利用現有的資金理財,用理財收入購買 社會 基本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這樣不但能夠在60歲的時候獲得退休金,還保住了150萬元的銀行存款,應該說是一件兩全其美的事,希望回答對你有幫助。

正巧我今年45周歲,每天忙忙碌碌的,心為形役,不止一次暢想過早日實現財務自由,不用上班了。看見這個話題很感興趣,特意進來回答一下。

我的觀點是肯定的,可行!只要理財得當,完全沒問題!

題主說沒有其他生活負擔,那麼可以理解為沒有房貸車貸子女教育及醫療壓力,那麼生活中也就剩下了衣食住行的簡單需求,這部分的支出每個月6000塊錢足以覆蓋了,150萬存款是完全可以的。

比如,把錢存入銀行買大額存單,按照大額存單每年4%多的利息收入,每年有60000多元收入,分配在每月有5000多元,基本夠生活開銷了。

但是,有點不理想的是,存款的絕對數字一直維持在150萬元沒有增長,實際上就會隨著通貨膨脹的變化逐漸貶值,畢竟現在通貨膨脹很厲害,物價越來越高,錢越來越不值錢了,15年後每月5000元的生活支出有可能會變得有些捉衿見肘。

其實,我們完全可以採用變通方法,靈活做好投資組合。

如果把150萬分成兩部分,一部分以指數和債券基金組合的形式投資(比如140萬元),另一部分10萬放在余額寶里,按照每月5000元的節奏取用。基金組合的部分會隨著市場波動而出現漲跌變化,每年按照最初指數基金和債券基金的比例進行一次調整,無論指數基金還是債券基金都嚴格按照最初的比例賣掉多餘部分補齊不足的部分。

在花完最初的10萬元以後,從基金組合里每年取出6%用於生活支出,也可以每月取出0.5%。這樣15年下來,150萬的存款不僅不會減少,反而會多出來。

至於多出來多少,要看股市債市的波動情況,按照過去的數據來看,15年平均下來每年會有2%以上的增長。也就是說,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而本金會越來越多,每年的6%提現額也成逐年上漲之勢。15年後,題主領到的退休金或許只是這筆投資的補充而已。

當然,也可以一開始就把150萬按照一定的比例分好,然後每月領取0.5%,情形基本一樣。

這樣做能夠成功的原因在於: 歷史 經驗表明,在長期指數基金組合投資過程當中,本金會以8%-12%年化增長率增長,在每年提出6%的情況下,這種 健康 增長的態勢不會被破壞,即本金不會被完全消耗掉。

需要說明的是,銀行存款是所有投資方式中收益率最穩定的,但這種穩定的收益,也恰恰會被通貨膨脹穩定的吃掉。有心的朋友可以留意一下超長時間存款的相關報道,比如幾十年前存了一筆錢,取出以後本金加上存款利息總額的購買力遠不及當年。這就是通貨膨脹給存款帶來的最大風險。

所以,150萬現金跨越15年,想以存款方式保值增值萬萬要不得,投資指數基金是個不錯的理財方式。

『肆』 退休金大概多少

有些人每月能領取8000元的退休金,但是也有人每個月的退休金只有300元。全國大部分退休人員的退休金是多少呢?退休金4000元算不算高呢?
可能很多人覺得,根據每年各個地區給出的養老金水平來看,像西藏地區養老金人均都達到了5000元,很多地區也都超過了2000元,而自己每月的養老金不到1000元,是不是很低了?
其實只要你明白養老金的計算方式,就能清楚的知道自己的養老金到底處於一個什麼水平,那麼接下來我們來一一解答。
大部分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是多少,答案可能會讓你大吃一驚
我們都知道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以及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組成。養老保險也分為兩種,一種為居民養老保險,另一種為職工養老保險。
選擇不同的養老保險,繳費情況以及退休金的計算方式都有所不同,退休後的待遇也是差別很大。
居民養老保險
對於居民養老保險來說,參與者個人繳納的費用以及政府的補貼都會進入個人養老金賬戶,而且居民養老保險是一年繳費一次。
居民養老保險的繳費也是從200到1萬甚至更高,參與者可以靈活的自主選擇,繳費的基數越高政府的補貼也就越多。
對於絕大多數選擇繳納居民養老保險的人來講,一般都會選擇一個較低的基數。因為參與居民養老保險的絕大多數都是在農村生活的農民,他們沒有過多的錢去選擇更高的繳費基數。
在一些比較貧困的地區,一整年的收入也沒有多少,如果居民養老保險每年繳費1000元,那麼就會給家庭帶來沉重的負擔。
如果按照最低繳費200元補助30元,每年以這個情況繳費來進行計算的話,繳納15年的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累計的錢也不過230×15=3450元。再加上歷年來個人賬戶的收益,滿打滿算也就是4000元左右。
而且居民養老保險的參與者退休年齡都規定在60周歲,那麼個人賬戶養老金能發放出來,每月的金額為4000÷139=28.78元,連30元都不到。
而且對於居民養老保險的參與者來講,他們的基礎養老金都是一個定額,每繳費多一年,基礎養老金能多一部分。哪怕按照多繳費一年,基礎養老金增加3元計算。很多居民養老保險的參與者,繳費年限也僅僅維持在15年。
按照基礎養老金55元,個人賬戶養老金每月30元,對於一個居民養老保險的退休人員來說,每個月能領取的養老金也不過100元左右,而且還要加上高齡補貼。
因此對於絕大多數農村地區的退休人員來講,哪怕是加上高齡傾斜的部分,每月養老金能領取在500元以上的就已經很不容易了。
而要想每月領上千元的退休金,對於他們來講,只能寄希望於自己身體健康壽命足夠長,養老金不斷增長,且拿到最高的高齡補貼才有可能。
職工養老保險
職工養老保險是個人繳費8%,企業繳費20%每月繳費一次的。但是職工養老保險中還有一種情況,靈活就業人員參與職工養老保險,就是需要個人繳納所有的費用,這里我們就不做過多的討論。
對於職工養老保險的參與者來說,退休後養老金的多少是與當地的社平工資有關,還和個人的繳費年限以及社保的繳費基數有著緊密聯系。
根據公式,我們可以知道,
基礎養老金=(當地社平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余額÷計發月數(60歲退休計劃月數為139)
前段時間剛剛公布,江蘇社平工資10000元,如果退休人員的工齡為30年,繳費基數也為1萬元,那麼我們可以簡單估算出這個人的退休金大約有多少?
基礎養老金:(10000+10000)÷2×30×1%=3000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如果按照1萬元的繳費基數進行繳納職工養老保險,個人繳費8%來計算的話,那麼每個月能繳費800元,30年能繳費800×12×30=28.8萬元,再加上歷年來個人賬戶養老金的收益,那麼個人賬戶養老金的余額差不多有30萬元。
30萬÷139(按照60歲退休計算)=2158元
這樣我們就能大致估算出,在社平工資為1萬元的地方,有30年工齡每月繳費基數為1萬元的退休人員,大致每個月能領取養老金5158元。
可是真實的情況並不是這樣的,對於絕大多數企業來說,給職工繳納職工養老保險並不會嚴格按照國家的相關規定,他們只會選擇更節省的方式。
對於絕大多數私企來說,他們給職工繳納職工養老保險都是選擇最低基數,比如這個城市的最低工資水平來給員工繳納社保。
這樣就會導致職工的養老保險繳費基數,是最低的基礎,養老金部分會受很大的影響,個人賬戶養老金的余額也不會有多少。
舉例,如果最低社保繳費基數為2000元,同樣為30年繳費年限60歲退休,同在是一個地方,根據上面的公式,我們可以計算出退休工資
基礎養老金:(10000+2000)÷2×30×1%=1800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2000×8%×12×30=5.76萬元,加上歷年個人賬戶的收益,那麼個人賬戶余額差不多有6萬元。6萬÷139=431元。
由此可以得出,按照最低社保繳費基數2000元進行繳費同一個地區,那麼退休的時候,每月差不多能領取1800+431=2231元。
這個數據卻是大部分企業職工退休人員的實際養老金水平。
然而這還是在一個社平工資較高的地區,如果當地的社平工資每月只有6000元,那麼基礎養老金部分就會少一大截,(6000+2000)÷2×30×1%=1200元。
由此我們可以知道,絕大多數企業退休人員每月領取的養老金大多都是在2000元左右,這個佔比是非常大的。
可能有些人會疑問,如果按照國家相關規定,養老保險的繳費基數是根據上年平均工資來進行確定的,如果嚴格遵守,那麼退休時候養老金會有多少呢?
根據相關數據表明,現在全國的職工工資大概是低於5000元的。因為根據個人所得稅的繳費情況可以發現。全國繳納個人所得稅的人數不到10%,也就是說絕大多數人的月工資都低於5000元,哪怕按照5000元計算的話,也要考慮當地的社平工資。
如果當地社平工資還是以1萬元進行計算,那麼大致可以估算出基礎養老金有(10000+5000)÷2×30×1%=2250元。
在一些一線城市或較發達的地區,社平工資較高,那麼基礎養老金領取的也較多,而在一些二三線城市,社平工資較低,個人工資也較低,那麼基礎養老金也比較少。
如果當地社平工資以5000元,進行計算,可以估算出基礎養老金(5000+5000)÷2×30×1%=1500元。
根據我們這些計算的結果,可以發現絕大多數退休人員的養老金,而且還要是參與職工養老保險的退休人員,他們的養老金在2000元左右的人數最多。
為什麼有些退休人員的養老金能達到7000甚至1萬元?
所以全國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水平平均都能達到2000元,在個別地區能達到5000元,這主要是事業和編制單位退休人員將總體水平拉高。
對於一些在事業和編制單位的人來說,他們的社保繳費基數都是按照最高來進行繳費。而且這些單位工作的人員也很少會出現辭職提前退休的情況,一般的公民都能達到40年以上。
如果當地社平工資水平較高,那麼他們的退休金達到7000元甚至1萬元也是有可能的。
同樣如果還是按照當地社平工資10000元,個人繳費基數15000元,工齡40年計算
基礎養老金:(10000+15000)÷2×40×1%=5000元。
僅僅基礎養老金部分就能達到5000元,再加上個人賬戶養老金,那麼他們每月退休金能領取7000元甚至也很正常。
也正是因為退休後待遇好,在這兩年才會出現很多人湧入這些事業編制單位,甚至出現了一些北大清華博士研究生畢業後爭先應聘當地社區崗位的情況。
再加上事業編制單位退休人員,除了養老金之外,還有相應的企業年金這兩部分加起來,每個月領取1萬元左右的退休金也是比較正常的,也正是由於這部分人的存在,將當地職工退休人員的人均養老金水平拉高了。
但是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如果每個月能領取4000元左右的退休金,這絕對是比較高的。
想每月領取4000元的退休金,那麼個人賬戶養老金的余額就比較高,並且繳費年限也比較長,當地的社平工資也比較多。除此之外工作的單位還需要嚴格按照國家的規定進行繳納養老保險,一般情況下這樣的人每月的工資也比較高。只有同時滿足這些情況,每個月才可能領取4000元的退休金。
你身邊的朋友退休金最高每月能領取多少呢?他們又是在什麼單位工作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閱讀全文

與1500萬元怎麼養老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養生堂怎麼治療結石 瀏覽:640
平江龍門鎮到長壽街的路程有多少 瀏覽:742
關於被征地農民購買養老保險 瀏覽:976
孝敬日記300字作文5篇 瀏覽:256
養老金平均繳費指數是怎麼來的 瀏覽:176
長春中老年大學慢四教學視頻 瀏覽:768
90歲老年人漏腸該怎麼治療 瀏覽:937
老人吐血拉血是什麼症狀 瀏覽:137
結婚父母為什麼要墊黃鞋墊 瀏覽:822
夢到父母生了個女兒怎麼回事 瀏覽:960
2015養老金改革 瀏覽:283
七星關區養老保險查詢網站 瀏覽:822
2018年養老金上調基數6 瀏覽:990
養老保險分幾個檔次如何選擇 瀏覽:756
50歲的男人能找什麼工作嗎 瀏覽:321
長壽花的生長環境 瀏覽:10
老年大學形休舞基本步 瀏覽:62
父母如何幫孩子戒煙 瀏覽:989
天津市西青區老年大學招生網 瀏覽:985
奶奶80歲沒癱瘓但 瀏覽: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