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城鎮無業人員60歲後如何養老
城鎮無業人員60歲後養老方法如下:
1、靠社保:城鎮無業人員可以在年滿60歲時申請領取基本養老金。此外,還可以享受醫保和失業保險等福利待遇;
2、依靠積蓄:城鎮無業人員可以通過存款、股票、債券等方式積攢一定的財富,以備養老之需;
3、搭建社交網路:養老不僅是物質上的問題,更是心理上的需要。城鎮無業人員可以通過參加社區組織、志願者活動等方式擴大社交圈,增加生活樂趣;
4、子女供養:雖然現在子女獨立較早,但一些人仍可依賴子女長期供養,尤其是住在近距離的地區。總之,城鎮無業人員60歲後的養老方案需要根據個人實際情況進行綜合考慮和選擇。
養老保險劃分如下:
1、城鎮職工養老保險:是強制用人單位為員工購買的基本社保之一,由用人單位和員工共同繳納保費,通常是用人單位承擔16%,員工承擔8%,在法定退休年齡達到之前,參保人累計繳納城鎮職工養老保險滿15年的,則可在退休後開始享受養老待遇,每月領取養老金。除此之外,參保人身故後,城鎮職工養老保險還可以給付撫恤金、喪葬費;
2、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是具有當地戶籍的、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非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和沒有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居民,可以自願選擇參保的一種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在60周歲之前累計繳費滿15年,則可享受養老待遇;
3、靈活就業養老保險:靈活就業人員可自願選擇參保,在法定退休年齡達到之前,參保人累計繳納保費滿15年的,則可在退休後開始享受養老待遇;
4、商業養老保險:由保險公司銷售並承保,消費者可自願選擇投保,具有盈利性質。比如養老年金險,需由投保人繳納保費後,等到被保險人平安生存至年金領取年齡,如50周歲、55周歲、60周歲後,則可按照保險合同約定開始領取年金。
綜上所述,對於城鎮居民,沒有工作,又沒有繳社保,自然沒有退休金。但國家有一個政策,專門針對60周歲以上的三無老人,即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無法定贍養人的老年人,只要符合上述條件的老人及家屬,每月10日前向戶籍所在地社區居委會申請居家養老服務補貼,申請時應提交審批表、身份證、戶口、低保證、殘疾證或醫院診斷書復印件各一份。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二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
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分別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
『貳』 沒工作的人怎麼繳納個人養老保險
1. 法律允許無業人員參加養老保險:無業人員可以直接到社保局購買養老保險。根據法律規定,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有權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個人需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2. 申請購買養老保險:無業人員應前往當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交申請,並提供必要的證明材料。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在收到申請後,有義務為申請人辦理社保登記手續。
3. 社會保障號碼的確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會使用申請人的身份證號碼作為其個人社會保障號碼。
4. 按時繳納養老保險費:無業人員應按時前往社保局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如果選擇通過銀行扣繳,則需提供相應的銀行卡號,以便每月自動扣繳。
法律依據:
-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條:規定了職工應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並明確了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個人需繳納保險費。
-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五十八條:規定了用人單位應在用工後三十日內為職工辦理社會保險登記,同時也適用於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的社會保險登記。
『叄』 無業人員如何辦理養老保險
具體操作流程如下:1、本市戶籍人員:參保人攜帶身份證、社保卡、戶口簿到原單位參保社保經辦機構或戶籍所在地社保經辦機構接續參保。2、具有居住證的外地戶籍人員:參保人攜帶身份證、社保卡、居住證等資料到原單位參保社保經辦機構或居住證登記所在地社保經辦機構接續參保。3、未辦理居住證的外地戶籍人員:參保人員攜帶身份證、社保卡、銀行賬號到原單位參保社保經辦機構接續參保手續。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和個人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有權查詢繳費記錄、個人權益記錄,要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供社會保險咨詢等相關服務。
個人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有權監督本單位為其繳費情況。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二條
『肆』 城鎮無業人員怎麼交養老保險
城鎮無業人員可以通過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來交納養老保險。
對於城鎮無業人員來說,他們並沒有固定的單位或僱主來為他們繳納養老保險。但是,他們仍然可以選擇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這是一種為沒有固定工作單位的居民提供的養老保險制度。參加這一制度,無業人員需要前往當地的社保機構或指定的銀行網點進行申請和繳費。
在申請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時,無業人員需要提供一些必要的材料,如身份證明、戶籍證明等。同時,他們還需要選擇適合自己的繳費檔次。繳費檔次通常根據個人的經濟狀況和未來的養老需求來確定,一般分為多個檔次,供參保人員選擇。一旦選擇了繳費檔次,無業人員就需要按照規定的時間和金額進行繳費。這些繳費將會匯入個人的養老保險賬戶,成為未來養老金的重要來源。
以某個地區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為例,假設該地區設置了五個繳費檔次,分別為每年100元、200元、500元、1000元和2000元。無業人員可以根據自己的經濟狀況選擇其中一個檔次進行繳費。假設某位無業人員選擇了每年繳費500元,他需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將這筆錢匯入指定的賬戶。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繳費將會積累起來,為他未來的養老生活提供一定的保障。
總的來說,城鎮無業人員可以通過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來交納養老保險。這一制度為沒有固定工作單位的居民提供了養老保障的機會,使他們能夠在未來的養老生活中獲得一定的經濟支持。通過選擇合適的繳費檔次並按時繳費,無業人員可以為自己的未來做出積極的規劃和准備。
『伍』 城鎮無業人員怎麼交養老保險
可以通過以下方式購買社保:
1、個繳納社保,可以以自由職業者的身份上社保(養老+醫療)養老+醫療;
2、參保條件:城鎮戶口或農轉非戶口養老+醫療;
3、辦理地點:當地社區街道的社保服務點,或區縣一級的社保局(勞動保障局)養老+醫療;
4、個人如何繳納社保問題中所需基本資料:戶口本、身份證和復印件,2張1寸照片;
5、繳費標准:以上一年本地社平工資為基礎,養老繳費比例是20%,醫療約9%,目前尚有80%和100%兩檔可以選擇。
無業人員養老保險報銷比例:
養老保險可按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總額的60%(最低標准)確定繳費基數,繳費比例為28%,如上年工資總額為12000元*60%*28%=元。醫療保險比例一般不超過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總額的8%。
綜上所述,具體無業人員辦理養老保險時,符合參保條件的居民,需攜帶居民身份證、以及本人頁,特殊參保群體有效證明原件以及復印件,到戶籍所在地社區提出申請,並填表繳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條
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