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服務 > 巴拿馬養老金多少

巴拿馬養老金多少

發布時間:2024-11-18 10:36:07

A. 世界最佳養老勝地

1、葡萄牙
被譽為歐洲的養老天堂,葡萄牙北部氣候溫和,南部則擁有亞熱帶地中海氣候。這里的海岸線綿延,高爾夫球場眾多,歷史小鎮錯落有致。您可以在此海釣,或在海灘上享受陽光。葡萄牙的海產品種類繁多,海鮮、魚類、麵食、馬鈴薯等都是當地美食的主要原料。此外,葡萄牙波爾多酒也享譽世界。老年人享有豐厚的福利,醫療體系完善。65歲可領取退休金80歲以上還可獲得額外的養老金,多種養老補貼讓晚年生活無憂。
2、巴拿馬
巴拿馬位於中美洲的最南端,國土面積僅為7萬多平方公里。這個國家是全球知名的避稅天堂和養老勝地,生活成本相對低廉。對於熱愛拉美文化的人來說,這里是理想的養老選擇。
3、厄瓜多
厄瓜多位於赤道附近,氣候宜人,住房成本低,養老福利豐厚。這里陽光充足,四季如春。65歲以上的老人在公共交通和購物上都能享受到優惠。雖然這里主要使用西班牙語,但英語並不普及。
4、西班牙
西班牙地處歐洲地中海沿岸,以其宜人的氣候而聞名——夏季陽光明媚,冬季溫和舒適。西班牙交通便捷,網路發達,生活便利。
5、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是一個多元文化的國家,擁有迷人的海灘、美食、熱帶雨林以及宜人的氣候和傳統的中華文化。首都吉隆坡是東南亞知名的友好型城市,生活節奏悠閑,日常開銷不高。豐富多彩的節假日是體驗當地風土人情的好機會。馬來西亞的醫療保健水平世界一流且價格實惠,醫療旅遊是該國吸引外國遊客的一項重要政策。

B. 最容易入籍的十個國家

最容易入籍的十個國家:阿根廷、貝里斯、智利、多明尼加共和國、愛爾蘭、墨西哥、巴拿馬、巴拉圭、葡萄牙、烏拉圭。

1、阿根廷

您將需要通過西班牙語水平測試,而不必擔心服兵役。烏拉圭不需要。烏拉圭是南方共同市場的成員,這意味著其護照可通往所有南方共同市場成員國。

C. 貢獻全部分數跪求一篇有關社會保障制度的小論文,題目、論點自定,3000字左右

略論我國社會保障制度改革
所謂社會保障,是指社會成員在暫時或永久喪失工作能力、失去工作機會,或收入不能維持必要生活水平等狀況時,獲得由國家或社會提供的保障基金。社會保障制度作為對社會保障性財富的分配製度,是社會產權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社會保障制度改革是社會產權制度改革的重要內容。並且,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的任務是由社會經濟發展、產權制度變遷的要求而決定的。
一、我國傳統的社會保障制度的基本特徵和局限性

我國傳統的社會保障制度是建國以來至改革開放初期數十年中形成的社會保障制度。這種保障制度具有以下三個基本特徵:一是社會保障表現為「單位」小社會保障。所謂「單位」小社會保障,就是保障依賴自身所在或在編的「單位」。所謂單位,包括從事生產、經營的獨立核算單元(企業、生產隊或生產大隊)、機關、學校、科研機構等部門。相同的或相似的單位,對所謂人員的保障范圍、保障方式相同或相似,不同的單位對所屬人員的保障范圍、保障方式就有很大的差異。因此,「單位」小社會保障格局導致了傳統的另一特徵,即階梯形保障(見下圖)。

由圖示可知機關、事業人員人數最少,但受保障程度最高,全民企業職工次之,集體企業職工再次之。農民人數最多,但受保程度最低。

我國傳統的社會保障制度的第三個特徵是,失業保險程度很高、所謂失業保險程度很高,就是指社會承諾每一個社會公民有業可就,而且是終身的。受保障最差的農民,只要他願意務農,他就不會得不到務農的權利。其他人員,如企業職工、機關、事業單位人員等,往往是一次就業定終身,沒有失業之憂。

我國傳統的社會保障制度,是計劃經濟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計劃經濟排斥商品經濟,排斥人員流動,生產力水平低,可用於社會保障的財富稀缺,故而產生了等級保障和低失業保障的制度特徵。企業職工以上身份的人員,能夠從單位獲得醫療、養老、喪葬、子女頂職等福利保障;而農民基本沒有養老、喪葬等福利的社會保障,一般要靠子女解決,醫療保障也大打折扣,能夠獲得生產大隊的「合作醫療」就不錯了。由此可見,我國傳統的社會保障制度存在著明顯的局限,即沒有形成社會大一統或許會保障體系,社會成員因身份、單位的不同享受極不平等的社會保障待遇。這種狀況表明,我國傳統的社會保障制度與市場經濟體制格格不入,難以充當新形勢下的「安全網」或「減震器」,因而必須從根本上加以改革。

二、外國社會保障制度建設中值得借鑒的基本經驗

現代社會保障制度,從其最初在西方國家萌芽至今已有一個半世紀的歷史。在這長時期中,西方國家積累了社會保障制度建設的許多經驗,其中有不少值得我國借鑒。我們認為最值得借鑒的是以下三點基本經驗:

1.依靠立法手段,逐步將社會保障覆蓋面普及全社會成員。公認的代表社會保障制度萌芽的標志,是英國在19世紀上半葉頒布並實施的新《濟貧法》。英國在工業化初期,貧民日益增多。這些貧民主要來自廣大農村地區的無地、無生活來源的農民、破產的小手工業者和城市失業工人。貧民日益增多,危及工業化所需的正常秩序,為掃除工業化的障礙,19世紀30年代英國政府頒布並實行新《濟貧法》,對貧民實行社會救濟,安定社會秩序。英國獲得19世紀中葉經濟高速發展與新《濟貧法》的頒布和實施有很大關系。但《濟貧法》畢竟只是社會保障制度的萌芽,因為它尚未涉及社會保障的核心——社會保險制度。19世紀80年代,西方社會保障制度建設進入飛躍發展階段。1881年,德國政府出台了世界上第一部社會保險法規——工傷事故保險法草案。1882年,德國政府又提出了疾病社會保險法草案。法案規定,對全體從事工業性經濟活動的工人,一概實行強制性疾病社會保險(農業工人不在其內)。1889年,德國國會又通過了老年人和殘疾人社會保險法,並於1891年1月1日實施。1927年德國國會又通過了失業社會保險法。這樣,德國率先形成了一套較為完整的社會保險體系。美國在社會保障立法方面,起步較晚,但它在1935年通過的第一部社會保障法典——《社會保障法》,吸收了英、德等國家的經驗,並有所發展。《社會保障法》規定的社會保障制度包括五個項目:老年社會保險、失業社會保險、盲人補助(限於貧窮的盲人)、老年補助(限於貧困的老人)、未成年人補助(限於失去親人、出走或殘疾而無人扶養的少年兒童)。20世紀中葉以後,社會保障制度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其標志是通過立法推動「福利國家」即更高層次的社會保障體系的建設。英國於1946年、1948年先後頒布了一系列重要法規:國民保險法(1946年)、國民醫療保健法(1946年)、住房法和房租管製法(1946年)、國民救濟法(1948年)。這些法案施行後加上歷年來的補充修改,使英國建立起一套名副其實的「從搖籃到墳墓」的社會保障體系。繼英國之後,其他西歐國家、北歐國家、北美洲和大洋洲發達國家,亞洲發達國家也都先後宣布實施以「普遍福利」為際準的社會保障法規。

2.依靠社會保障稅的形式徵集社會保障基金,納入預算,專款專用。社會保障稅主要是對薪金和工資課征的稅。自從1889年德國創建了社會保障稅以後,英國於1908年,法國於1910年。瑞典於1913年,義大利於 1919年,美國於 1935年先後開證了該稅種。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不完全統計,徵收不同形式的社會保障稅的國家已有80多個。它們幾乎包括所有發達國家,也包括一些發展中國家,如埃及、阿曼、巴貝多、多米尼加、阿根廷、巴西、哥斯達、黎加、巴拿馬等國。

為什麼要以社會保障稅的形式徵集社會保障基金呢?主要原因有三點:(1)社會保障基金的用途符合賦稅用途的規范。根據賦稅原理,稅收是用以提供社會安全與保障這種公共「產品」的。而社會保障基金正是為了提供社會安全和保障。(2)稅收的法定性可以使社會保障基金的來源可靠、相對穩定。因為法律高於政府的政策,更高於部門或單位的暫時性規定,以法律為後盾徵收社會保障稅,減少了討價還價或人為的不確定因素,使徵集社會保障基金的工作效能大大提高。(3)有利於專款專用,提高實施社會保障制度的效能。社會保障稅作為實施社會保障制度主要的、穩定的基金來源,可以確保專款專用。社會保障制度一旦實施,就不能中斷,這就需要社會保障基金源源不斷,並且不得挪作其他用途。

3.社會保障基金的徵集要與社會生產力水平相適應。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其社會保障基金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都是逐步提高的。這一點可以從社會保障稅占政府總稅收的比重變化推測而來。例如,美國1940年的社會保障稅占總稅收的比重為13.3%,1979年這一比重已升為24.1%.巴拿馬1985年社會保障支出占政府總支出的比重為13.5%,1990年這一比重已升至20.26%。當然,如果社會保障基金占國民生產總值或總稅收的比重過高,就會「公平」有餘,效率不足,影響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例如,瑞典社會保障開支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在1983年達到65%,高出其他發達國家幾十個百分點,以致瑞典早已出現經濟停滯或慢性增長症。

三、我國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的現狀、目標及其實現途徑

1.我國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的現狀。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對傳統的社會保障制度逐步加以改革,以養老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為主要內容的新的保障體系正在構建之中。截止1995年,在養老保險改革方面,全國國有企業已全部實行退休費用社會統籌,5個省建立了省級調劑金制度,全國建立企業補充養老保險的職工已達 300多萬人,參加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職工已達6000萬人以上。集體企業的養老保險社會統籌已達2024個市縣。此外,近I000個市縣開展了外資企業、私有企業(合個體戶)職工退休費用社會統籌。全國共有8750萬職工和2032萬離退休人員參加了退休費用社會統籌。農村養老保險方面,到1995年全國已有1000多個縣(市)開展了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有200多個縣(市)已經在全縣(市)范圍內建立了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已有5000萬農民參加了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積累保險基金近20億元。在失業保險方面。截止1995年初,全國參加失業保險的職工總數已達9500萬人,全年共救濟失業職工187萬人次。為了解決特困企業職工生活困難,失業保險機構為360萬人發放了一次性困難補助,一些地方還使用部分失業保險金,對企業安置富餘職工給予支持。

各項保險基金的徵集和使用趨向社會統籌,表明我國社會保障制度已從「單位」或「小社會」保障制向「大社會」保障制過渡。但從目前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的總體情況看,與我國產權改革進一步深入的狀況不夠協調,也就是說,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的深度與廣度還很不夠。具體表現在以下幾點:(1)社會保障覆蓋面仍然過小,保障功能差。目前,各項社會保險主要是在國有企業及城鎮區縣以上大集體企業中實行。區縣以下小集體企業、鄉鎮企業和外商投資企業中方職工的社會保險很不健全;私有企業職工、個體勞動者和廣大農民基本上還沒建立社會保險。並且,社會保險基金的調劑范圍很小,在城鎮仍以「單位」為主。這種狀況不適應我國多種所有制長期並存、共同發展的經濟格局,不能對全部勞動者的基本生活提供保障,限制了勞動力在各種所有制生產單元之間的流動,阻礙了各種企業公平參與市場競爭。(2)政出多門,缺乏完整的立法和統一管理辦法。目前,我國的社會保障事業仍採取多頭分散管理的辦法:勞動部負責城鎮企業職工的各項保險工作;人事部負責機關、事業單位職工的公費醫療;民政部負責農村如城鄉社會救濟;等等。由於缺乏國家統一的立法、不同地區、不同部門制定的社會保障辦法五花八門,社會保險的強制性和權威性難以發揮。(3)社會保障意識明顯淡薄。由於多年來缺乏有關社會保障方面的知識教育,許多公民不能認識到建立社會保障制度的重大意義,不願意繳納任何保障費用,似乎與已無關。許多政府部門工作人員對社會保障也缺乏正確的理解,沒有認識到社會保障是社會的一種崇高的社會責任和政府行為。

2.我國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的基本目標。根據社會保障的一般原理和我國產權改革的總體趨向(多種所有制合理分工、共同發展),並借鑒外國社會保障制度建設的基本經驗,我們認為,我國社會保障制度改革應確定以下基本目標:(1)全方位的保障功能,所謂全方位的保障功能,即根據人的生命周期的不同階段的不同保障需要設定保障對象。凡人都有生老病死,都會碰到一些影響正常生活的不測事件。因此,要將所有涉及人身這個「財產」的風險納入保障范圍。我國奉行社會主義原則,外國能做到「從搖籃到墳墓」的全過程、全方位保障,我國也要逐步做到,並且要做得更好。(2)全社會的保障范圍。所謂全 社會的保障范圍,是指將社會每個成員都納入保障體系。要創造條件,逐步打破身份、地域界限,對所有公民一視同仁。(3)社會保障基金(稅)專款專用,並與經濟發展保持動態平衡。要以社會保障稅的形式 統一徵收保障基金,並將其納入財政預算,明確專門機構,專款專用。為確保社會保障基金與經濟發展水平保持動態平衡,社會保障稅徵收要具有相當的彈性:在經濟增長勢頭較好的年度,社會保障稅率可以適當調高一點,支出少一點,而在經濟增長勢頭較平緩的年度,社會保障稅率可以調低一點,支出增加一點。通過以豐補歉,就可以做到既有充足的社會保障基金,又能保護或促進經濟的發展。

3.我國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基本目標的實施措施。根據我國現實狀況,要實現以上所說的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的三大目標,需要相當一段時期,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既要明確目標,又要循序漸進,我們認為,關鍵的步驟或措施有以下幾點;(l)抓緊制定、頒布較為完備的社會保障法,明確社會保障的基本目標和管理辦法。我國的社會保障法應充分吸收外國社會保障法規中的合理內容,並結合我國國情,做到既完備、又簡明、公正。(2)逐步以稅務部門統一徵收

保障稅的辦法取代以單位、部門扣繳各項保險費用的做法。保障基金的來源,在初期階段,由於收入水平仍不高,要從幾個方面獲得:一是對各種勞動報酬,包括各類企業、機關、事業單位職工的工資、農民家庭的各項經營性收入征稅(職工可以個人為納稅對象,農民可以家庭為納稅對象。明確收入起征點,低於一定收入的免徵,對高收入者應當實行累進稅率;農民交納保障稅可在發達地區試行,然後普及到欠發達地區,並且農民交納保障稅的同時,要改變或削減以往的農民負擔);二是對各類企業經營收入征稅(徵收辦法可以根據企業正常使用職工人數,按人頭計征,稅額打入經營成本;個體戶可按戶計征,低於一定收入的免徵);三是國家以往財政支出的有關社會福利、救濟金(這意味著從以往稅收中割讓一塊用於社會保障);四是國有企業改制過程中出售股權的部分收入(國家積累的國有資產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從勞動者勞動收入的扣除形成的;全國國有經營資本約有三萬億元,其中可以出售三分之一左右即一萬億元左右,這部分基金可逐步進入社會保障體系的起動基金)。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幾種來源的社會保障基金,必須專戶儲存,由國家指定的專門機構統一管理,除日常開支外,其餘投入各種「共同基金」,以保值增值。(3)配合社會保障立法過程,大張旗鼓地進行宣傳動員,對公民普遍進地社會保障知識教育,以調動所有公民參與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自覺性、積極性,從而為施行新的保障制度創造良好的輿論氛圍,減少改革的阻力。

D. 國外哪些國家適合養老

摘要:隨著老齡化社會的發展,養老的問題成為了討論的重點,許多人會選擇去養老院養老,另外經濟條件不錯的老人家,可能會選擇去國外養老。但是國外的養老機制與我國的養老機制有非常大的不同。那麼,國外哪些國家適合養老?國外養老模式有哪些?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國外哪些國家適合養老哥斯大黎加溫和的氣候,迷人的風景和原始的海灘將退休人員帶到哥斯大黎加,該國歡迎外籍人士,並提供簡單的居住程序。從社會保障或類似來源月收入至少每月1000美元,外國人的生活水平很高,僅為美國的一小部分。
墨西哥由於墨西哥靠近美國,墨西哥吸引了100多萬退休人員前往邊境,蓬勃發展的外籍社區享有海濱生活和與英語友好的當地居民的對話。此外,60歲以上的合法居民可獲得航空公司,雜貨店和餐廳折扣。
巴拿馬華麗的海灘和繁榮的經濟誘使退休人員前往巴拿馬,每月2000美元的收入包括適度的生活費用,海風吹拂全年炎熱的氣溫。此外,一個活躍的外籍人士聚集音樂節,電影和戶外探險。此外,該國還為退休人員提供Pensionado簽證的折扣。
厄瓜多慵懶的沿海城鎮,陽光普照的熱點和充滿自然風光的全景景觀等待外國人尋求無憂無慮的生活方式,這是少數幾個可以通過高空向上或向下移動來選擇氣候的地方之一。此外,厄瓜多的公共交通成本使得擁有車輛不必要。乘坐巴士只需花費0.25美分,而乘坐計程車的費用約為3美元。
馬來西亞選擇在馬來西亞生活的退休人員將欣賞其豐富的文化和異國風情,此外,該國提供廉價的現代化設施。外籍人士享受便利和舒適。你會發現低成本的出租單位,美味的街頭小吃,和壯觀的購物商場。
哥倫比亞想要以低成本生活的高標准退休人員會發現哥倫比亞是適合退休的地方,每月1700美元至2200美元的津貼允許您租用高檔公寓,享受清潔服務,並且仍有剩餘資金進行雜貨和其他活動。除了完美的全年氣候,退休人員享有低水電費。
葡萄牙退休者聚集到葡萄牙享受溫暖的天氣,設施和居住選擇,作為世界第三安全的國家,它是外籍人生活的中心。夫妻不僅可以舒適地享受每月1500美元的預算,還可以享受優質的醫療服務。
尼加拉瓜尼加拉瓜提供了眾多的機會和冒險,由於其熱帶氣候和歡迎外籍人士社區,退休者傾向於美麗的目的地。除了低生活成本外,政府還鼓勵外國退休人員。作為一名退休人員,您可以享受尼加拉瓜以外的任何收入,免稅。
國外養老模式有哪些美國的商業養老模式美國作為發達國家,人均消費水平相對較高,並且在1940年人均壽命也要高出我國很多,正是從那時開始逐步進入人口老齡化社會。2014年,美國65歲以上老年人占總人口的12.5%,預計到2030將達到19%,到2050將更是超過20%,預計達到20.7%。2014年,男女壽命平均值分別達到81歲和83歲,相比較20世紀初的76歲和77歲,超出65歲的部分平均增長了50%。因此,美國的醫養結合養老需求增長迅速,美國的醫養結合商業養老模式覆蓋也最為廣泛。
美國的社保制度最早從20世紀30年代開始,主要緣於美國1929年經濟危機後,將近一半的人都處在貧困與飢餓的邊緣,並產生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1934年由「經濟保障委員會」起草的《社會保障法案》正式生效,這也標志著不同於歐洲的社會保障制度開始產生。在而後的70年中逐步形成並穩固發展,到今天美國已經建立了一個90%以上人口都享有的社會保障體系。
美國主要有三種制度支撐其醫療社保體系發展:
第一種就是美國的社會保障制度。其核心是美國的社會保險制度,分為社會養老保險、補充退休養老保險以及個人養老保險。在美國獲得法定養老金,一般必須是62歲以上同時繳納社會保障稅10年以上的公民。領取養老金的多少也有嚴格的計算方法,跟社會的平均收入水平、人均收入積累、工作年數等方面都密切相關,具體領取申請和執行由美國的社會保障總署負責審批和監管。企業的補充退休養老保險主要分為兩種,分別是DB給付固定型和DC繳費固定型。其中繳費固定型絕大部分都是401K計劃,由雇員和僱主同時按比例繳費,它最大的優點在於雇員可以自由選擇購買對這部分進行投資,包括債券、儲蓄、股票以及基金的多種形式。雖然在總體上有一定的限額,但是這種靈活的方式是養老保險保障和理財投資的有效結合。而個人養老保險更為彈性,主體是任何具有資金收益的人群,同時還能享受一定的稅收優惠政策。
第二種就是美國的醫療保險制度。它分為政府舉辦的社會保障醫療計劃、團體保險計劃以及個人投保的商業醫療保險計劃。三大醫療保險計劃都有各自相應的體系與分支,交織成網路覆蓋,形成較為全面的醫療保險制度。其中,負責主體都不太相同,65歲以上老年人的醫療保障負責主體是聯邦政府,而團體保障和個人保障的主體為僱主和個人。這也體現了美國社保的特點,大部分靠商業經濟,無論是僱主還是個人都是自由選擇,而政府負責特殊弱勢群體和政策調控。
1、社會保障醫療計劃。社會保障醫療計劃主要分為醫療照顧(MeDiCare)計劃和醫療援助(MeDiCaiD)計劃。醫療照顧計劃系統在住院保險、補充醫療保險、醫療保險選擇以及處方葯四個方面都有相應的計劃和細分,以下簡稱為ABCD四個部分。其中,住院保險是一項強制性的保險,用於65歲以上老人的住院治理和護理,其來源主要是在職人員的醫療保險稅。而MeDiCarePartB則覆蓋了更廣的部分,也更為細化,包括醫生門診服務、家庭保健服務以及醫療設備使用服務等等,同時也包括了一些特殊病種需要支付的費用。這些細分是我國目前的醫療保障體系遠沒有達到的,也是以後我國醫療保障體系細化的參考。MeDiCarePartD就是處方葯計劃,這項計劃是目前為止,美國醫療保障體系中最大的創新,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患者在自費處方葯上的花費。尤其是對於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群,例如高血壓、冠心病、慢性氣管炎、糖尿病、惡性腫瘤等等,在醫療養老上給予極大的支持。
2、醫療援助(MeDiCaiD)計劃。該計劃只適用於弱勢群體,像老年人、殘障人士以及社會最底層的窮人,給予最基本的醫療幫助。它的資金來源比較廣泛,既包括了政府,同時也包括了僱主和個人。同時,老年人也有一定的自付部分,但是,總體在比例上分配相對均衡,使整個資源達到了相對最優化。
3、商業保險計劃。比較前兩種醫療保障計劃,商業保險計劃競爭性較強。雙藍計劃、團體和醫療保險組織計劃就佔了私人醫療保險的絕大部分。系統性地對客戶多需求的服務進行細分和預估,再由僱主或個人自由選擇。政府同時對商業保險計劃的一部分計劃採取稅收優惠政策。
第三種是美國的失業保險制度,其來源是社會保險工薪稅,而這部分資金由僱主全部承擔,由勞動部下屬的就業和培訓管理局具體實施管理,在此不再具體展開介紹。以上三種制度支撐了美國的養老社會保障體系,主要是以靈活、自由選擇的方式進行,而對於相對弱勢群體由政府撥款,中青年和僱主繳稅,從而達到社會的相對均衡發展。
美國以自由市場經濟為主,在養老產業上也都是以自由市場為主。市場化方式發展的養老產業是我國養老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美國發展養老產業的很多舉措值得我國借鑒。特別體現在老年人的照護上,美國主要強調老年人的自我意願和自由選擇。這是具有高度市場化的一種照護體系(微信:xwgzs998)。在美國,大約有84%的居民選擇採取商業保險的模式,同時也由自我意願決定參選何種保險以及如何保險。
日本的醫療轉型養老模式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日本金融體系大面積崩盤,經濟水平也出現了很大程度的退步。面對眾多戰後的殘障軍人、失業人士以及戰爭遺屬,日本以保護國民為宗旨開始逐步實行社會保障制度。到1961年,基本搭建了比較完善的全民年金全民保險制度體系。隨著日本經濟的高度發展,社會保障制度得到了更好的發展和補充,不僅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全民養老及醫療保險,同時也建立了一些相應的福利制度,1973年是日本社會保障制度的頂峰。兩年後,隨著日本經濟的衰退,面對高負擔的社會保障支付,日本財政不堪重負。日本開始通過修改相關法律和政策來減少社保支出,從而減少財政負擔。從1990年到2017年,是日本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的時期。由於經濟增長緩慢,企業終身僱傭制的改變、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逐步降低,婦女職業化等眾多問題導致財政對於社會保障支付的負擔加重,日本社會保障制度不斷地進行改革與重塑。
日本的社會保障制度較為細致和復雜,對每一類人群的保障都進行了區分,特別是職業的不同,相對的社會保障都會有很大程度上的差距。總的說來,日本的社會保障制度體系主要由5個部分組成,包括年金保險、醫療保險、勞災保險、僱用保險以及護理保險。以下將主要就年金、醫療和護理保險三個部分展開討論。
第一,日本的年金保險體系。該保險按照投保人的不同又分為國民年金、厚生年金和共濟年金,以及企業年金。國民年金也是一項基礎年金,主要有養老儲備的老齡基礎年金、為傷殘賠付的障礙基礎年金、為死亡賠付的遺族基礎年金。針對的主要對象是所有在日本生活的20至60歲的人員。而厚生年金則不同,主要是針對企業員工設置的保險制度,對於已經繳納滿25年的企業員工就可以享受到厚生年金。同時對企業也有一定的要求,自營業者和5人以上的企業都必須加入厚生年金。共濟年金的對象主要是公務員和學校的教職工,企業年金的對象就是企業員工,企業年金相對彈性較大,保費有企業全部承擔的,也有個人部分承擔的,這個與前面提到的美國401K保險制度基本相似。
第二,日本的醫療保險體系。日本的醫療保險制度分健康保險和國民健康保險。兩者針對的對象不同,分別是工薪階層和自營業者、退休人員等。日本的醫療體系發展相對較早,早在1958年日本就實現了全民覆蓋的醫療保險。
第三,日本的護理保險,也就是日本的介護保險體系。由於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識的提高,日本的人口平均壽命在世界上位居前列。低死亡率加之低出生率,使得日本在老年人的照料上困難日益加重。對於罹患慢性病的老年人、年紀過長的老年人,醫療保險只解決了治病的問題,但對於日常的出行、飲食、洗浴等基本問題卻沒有得到解決。為應對這種情況,2000年,日本針對40歲以上老人出台了護理保險制度,具體的保費標准,根據各個地方的實際情況,由地方政府制定相應的標准。
隨著時間的推移,日本也在財政給付和負擔之間平衡過渡改革,在國家財政負擔和個人與企業靈活負擔上平衡過渡改革,也同時逐步實現碎片化的政策整合,在現在以及未來逐步實現醫療診治到預防的過渡轉型(微信:xwgzs998)。
以英國為代表的稅收籌資體制醫養結合養老模式基於國家的文化、政治、經濟等因素,歐洲的醫保養老模式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以英國為代表的,像義大利、西班牙等南歐國家的稅收籌資體制,另一類是以德國為代表的社會保險體制。其中也有一部分國家保留著兩種體制混合發展。
經過上百年的歷史發展,英國已經形成了一套由政府主導的國民醫療服務體系,也就是Na-tionalHealthService,簡稱NHS。在1948年正式實施了NHS法案,主要是通過國家稅收籌資體制,相關的醫療費用由政府直接和提供服務者對接,也類似於政府購買服務,其中包括診治和葯品,並不向個人收取費用。稅收政策一出台,極大地鼓舞了英國的民心和士氣,也很好地解決了戰後人們承擔的壓力。
NHS制度在醫療診治上,是由公民個人選擇全科醫生進行診治,再根據疾病的不同類型及嚴重程度確定就診的先後順序,這些全科醫生的相關費用和獎金都由政府負責出資。
NHS制度的優點就是公民可以免費享受醫療而不用個人承擔一點費用,這是英國公民的福利,同時也為基礎醫療的保障奠定了基礎。但是,任何一種制度都有相對性,缺點也分幾個方面。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資金全部來源於稅收,對於國庫的支出相對較大,但由於每一年的資金受經濟影響不盡相同,所以出台了「等待」政策,等待的人群是基於疾病的嚴重程度先後採取免費診治。而對於一些相對不嚴重的疾病,不論患者的財力與權利,都不在平衡的范圍內。
另外,就是在相對偏僻的農村地區,全科醫生為了更高的收入以及更多的患者就診,往往忽略診治,這也就導致了就診的資源不平均,為社會的不平衡發展埋下了伏筆。全科醫生和公民之間建立一定的約定關系,當然也存在個別醫生為提高公民後續續約帶來的獎金,而故意放棄一些續約高風險的患者。
況且,全科醫生和政府合作通常都是固定的工資,工資水平較低,這也往往導致英國國內的全科醫生經常移民美國等地區去尋求更高的收入和發展,美國醫生的薪資要高於NHS制度下的全科醫生3倍,這也是全科醫生醫療水平近些年下滑的原因。
總體說來,NHS支付制度還是廣泛地受到人們的認可,NHS制度以及英國未來的醫養結合產業的發展也趨於疾病預防和居家照料。
以德國為代表的社會養老模式歐洲的另外一種相對完善的社保制度就是德國的醫養結合養老制度。德國是目前歐洲最「老」的國家,也是世界上第一個立法實施社會保障制度的國家。
1883—1889年,德國先後頒布了疾病保險法、意外傷害保險法以及傷殘老年保險法,這也為以後德國醫療保險體系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但是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隨著人口的老齡化,同很多發達國家一樣,德國進入了醫保機構入不敷出的階段,2006年財政額外補貼高達42億歐元,德國醫保不得不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開始推行政府為主體、私人醫療保險為補充的醫療保險政策,隨後幾年引入市場機制,形成個人、社會和國家相互協作的醫保體系。在這種體系下,法定的醫保機構有權同市場競爭下的醫院、醫生和制葯廠進行合作,形成聯合醫療。這樣就大大地節約了成本,減輕了財政的負擔,改革的這種收權和放權也體現了政府的宏觀調控和市場的自我約束。
德國目前實施的是以國家醫保為主、私人醫保為輔的醫保政策。到2013年,德國現有人口8184萬,其中60歲以上老人為2178萬,佔26.6%,預計到2030年,60歲以上老人將達到2850萬人。德國需護理的老人約230萬人,其中150萬人以居家養老為主,80萬人選擇機構養老。德國共有1.24萬家養老機構(養老院),其中54%為慈善組織所辦,40%為私人養老院,其餘為公立養老院。
在長期照護和家庭養老方面,德國在養老發展中最有特色的就是通過「儲蓄時間」計劃獲得社區養老及居家養老的上門護理時間。長期照護的問題除了財政的壓力以外還有照護人員的缺失。
為了解決照護人員短缺的問題,政府規定凡是在德國年滿18周歲的公民可以通過培訓申請對老年人提供無償的照料服務,這種照料時間的積累由社區及相關機構進行記錄,將用於未來個人的照料服務時間積累。這項計劃在德國廣受歡迎,大量義工的加入也緩解了德國醫療人員短缺的現狀。

E. 退休養老國家哪個最好

一、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的悉尼,墨爾本,珀斯和堪培拉絕對會讓您有一種賓至如歸的感覺。
二、奧地利

維也納成為了歐洲最具生活質量的城市。調查表明維也納市中心的一間單身公寓每月的租金約750歐(約合人民幣6127元),而巴黎每月的房租就高達1050歐(約合人民幣8578元)。除此以外,奧地利還坐落著許多優良而實惠的滑雪場。
三、比利時

迷人的布魯塞爾距離巴黎大約80分鍾的車程,距倫敦也只有2小時,卻擁有著比倫敦和巴黎更低廉的生活成本。據說比利時也會啟動對財產稅的徵收,但對工薪階層的外來退休者來說卻完全不用擔心。
四、貝里斯

貝里斯有著茂密的熱帶雨林,連綿的山脈和美麗的沙灘。除此以外,當地政府還對45歲以上每個月至少擁有2000美元退休金的外來退休人員實行了免除個人所得稅的政策。
五、哥斯大黎加

遍布著火山、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沙灘的哥斯大黎加是一個生態友好型北美國家。除了常規的社會檢查外,當地政府對外來退休人員退休後的經濟收入也設置了一定的關卡,其中外來退休人員每月最低的養老金不得低於1000美元(約合人民幣6231元),而投資者則不得低於2500美元(約合人民幣15576元)。
六、厄瓜多

位於安第斯山腳下的厄瓜多有著美麗的小鎮美景,在平日的交流中人們多用西班牙語對話,生活成本低廉。但當地由於貧困所引發的犯罪可能會影響您的選擇。
七、法國

2012年匯豐銀行在對外籍人士的研究調查中發現,同西班牙一樣法國也成為了人們在退休後最樂意居住的國家之一。
八、印度

在印度您會感受到完全不同的文化氛圍,而當地低廉的生活成本和具有異域風情的各種景觀一定會令人嚮往。
九、愛爾蘭

愛爾蘭是歐洲房地產業發展蕭條的國家之一。沿著風景秀美的凱裏海岸如今您僅需要100000美元(約合人民幣623053元)便可將一座鄉間別墅據為己有,而在2006-2008年的銷售高峰時期這里的一套設備齊全的房產大約要賣到500000美元(約合人民幣3115265元)。
十、義大利

義大利的迷人風情吸引了數量眾多的外來退休人員,一眼望去佛羅倫薩韋奇奧宮附近的街邊咖啡館中坐滿了銀發的老人。但你需要注意的是,與其他歐洲國家一樣,義大利也實行了特留分繼承權,這就意味著您的財產會在法律的強制下成比例的分給妻子和兒女。
十一、紐西蘭

遍布著沙灘、山脈和森林的紐西蘭是一座擁有著優美風景的島國。但當地除了對外來退休人員的收入作了明確的要求外,您可能還要面對復雜的簽證問題。
十二、巴拿馬

巴拿馬政府為外來的退休人員提供了從公用事業到電影票等內容繁多的退休金領取計劃。除了潮濕的空氣外,相信當地較低的生活成本和高質量的醫療服務一定會令您滿意。
十三、新加坡

新加坡成為了亞洲生活質量最高的國家。在多民族的新加坡到處都遍布著美味的特色小吃,除此之外您還能搭乘短途的航班前往南亞的緬甸、越南、柬埔寨和寮國等地進行觀光旅遊。
十四、西班牙

盡管歐元區陷入了嚴重的經濟危機,卻完全沒有影響湧入西班牙數量眾多的外國退休人員。在西班牙經濟的疲軟時期大面積的房產被銀行以2007-2008年間三分之一價格出售。如今,您僅需要100000美元(約合人民幣623053元)就可在西班牙的陽光海岸上購得一套兩室兩衛的房產。
十五、泰國

除了近些年政治上的動盪,泰國可謂一處旅居海外的理想勝地。北部的清邁有著數量眾多的廟宇和山脈,而與喧囂的首都曼谷相比這里的生活成本則要低廉許多。

閱讀全文

與巴拿馬養老金多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70歲大叔老來得子你知道存了多少錢 瀏覽:921
長壽面的面條怎麼做 瀏覽:151
70歲老人骨折住院 瀏覽:363
重度老年痴呆會非常能吃嗎 瀏覽:118
報答父母有什麼好處 瀏覽:369
贍養父母規定多少錢 瀏覽:962
老年人快活照 瀏覽:186
重慶長壽補牙哪裡好還便宜 瀏覽:62
單位拖欠退休職工供暖費 瀏覽:461
從黃帝內經中漫話冬季如何養生 瀏覽:745
女的社保退休年齡是多少歲 瀏覽:563
長壽花長的雜亂怎麼修剪圖解 瀏覽:226
企業養老多少歲退休 瀏覽:701
退休人員醫療保險卡上有錢嗎 瀏覽:754
關於孝順的古文初中 瀏覽:975
80歲老人老是流血 瀏覽:976
北京安貞醫院退休金這么算 瀏覽:359
怎麼開品牌養生總店 瀏覽:839
老年人拔牙後注意亊項 瀏覽:679
父母死得早心裡有陰影怎麼辦 瀏覽: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