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年紀越大,和父母的矛盾越多,我們該如何避免和父母發生爭吵
兒女要想跟老人慎春和諧相處,至少需要做到以下八點。
第一,如果條件允許,老人健康,兒女最好和老人分開住,平時多去看望老人,老人有困難及時幫助,這樣可以避免很多因為觀念和生活習慣產生的矛盾,這就是距離產生美。
第二,作為兒女需要接納老人的各種抱怨,作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過得好一些,當他們忍不住對你指手畫腳的時候,雖然你不喜歡聽,但也不要衡搭頂撞他們,你覺得他們說的對你就聽,如果你覺得他們說的不對你就不聽,千萬別當面頂撞父母,以免傷了父母的心。
第三,多陪老人聊天。人上了年紀最容易產生孤獨,有時候老人的內心是非常苦悶的,所以作為子女一定要抽出時間多陪陪老人,這樣會使老人心情更好。
以上八條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說你能做到,那你跟老人相處一定是非常愉寬攔耐快的,老人也會感到特別幸福的。
『貳』 對收入不高的子女而言,怎麼讓父母更好地度過老年生活
父母需要的不是子女的金錢,他們只不過是想子女能經常陪在身邊,我想當子女兒孫圍繞膝下,父母的老年生活一定是幸福的。
讓父母更好地度過老年生活,不一定要給父母穿金戴銀,也不是說給了父母足夠的金錢,父母的老年生活就會很快樂。如果做子女的能夠多陪陪父母聊聊天,能幫父母多做些家務,讓父母每天的心情保持舒暢。如果能在父母需要子女在身邊伺候的時候,子女毫無怨言的照顧父母,我想這樣的父母老年生活才是最幸福的吧。
我老公一位表哥今年四十多歲了,家在農村收入也一般,可是他的母親(他父親很多年前就去世了)卻是眾所周知最幸福的老人。這位表哥年輕的時候都是隨著別人去遠地方的工地做瓦工。可是這幾年他卻不再出門做工了,他說弟弟和妹妹都在外面打工,他母親年紀大了,他要是再出去了他母親身邊連個照顧的人都沒有。
我記得有一次,他母親沒帶手機出門了,當表哥左鄰右舍沒找到他母親時,急的給每個親戚打電話問他母親的去向,你能想像一位四十歲的人,騎著摩托車心急的找母親的情景嗎?他把他母親常去的地方都找了一遍,找不到急的在那哭,因為他母親有高血壓,他擔心他母親會出現什麼意外。最後他母親回家說她就是去鎮上逛街了。我老公看看他表哥收入不高,還給他找了一份工作,他最後因為晚上沒法回去照顧母親放棄了。
收入高不一定就能讓父母老年生活的幸福,只有用心對待父母,像父母當初愛我們一樣的愛他們,我想即使子女給不了他們富有的生活,那麼他們也是開心幸福快樂的。
『叄』 你們都是怎麼處理父母養老問題的
一般的兄弟姐妹有兩三個的,可以輪 流供養父母,就是說一年中父母每家住幾個月,這樣的話,當父母在誰家居住由誰家負責衣食住行。贍 養父母是我們每個子女應盡的職責,親情所系,我們也應當對父母溫柔體貼。當然如果有兄弟姐妹,但父母或是其中一位子女願意與父母長期居住的,可以與兄弟姐妹商量,由其他兄弟姐妹共同出資,平均分攤父母的開銷和零用。父母將 每個子女養育成人不容易,在共同養老的時候希望每個兒女都不要太過計較。
有些父母是退休有退休金,足夠負擔自己的老年生活,不願意成為兒女的負擔,而願意自己居住的,每個兒女應該輪 流定期去看望老人,帶著孫子孫女,讓他們享受兒孫繞膝的天倫之樂。養老養的不止是他們的生活,還有對他們的關懷和體貼。
如果父母不能自行負擔自己的老年生活,卻因為各種原因不能與兒女們生活在一起的,需要所有兄弟姐妹共同出 資,平攤父母的生活開銷,對父母千萬不可吝嗇,為人子女,百善孝為先,不可因為贍養父母兄弟姐妹之間相互推 諉。
還有一種就是父母需要專業護理人員,而子女的家庭不具備條件的,只能將父母送進養老機構或是護理機構的,各子女需要平攤費用,經常去看望老人,陪伴老人。由於我們國家很多的養老機構服務不像發達國家那麼完善,所以我們作子女的,要經常去照顧父母。
父母老邁之後,我們要照顧的不僅僅是他們的衣食住行,關心他們的健康,愛好和興趣,不要讓他們覺得孤獨寂寞,很多老年人都覺得自己被家庭成員拋棄,這很不利於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要知道,我們今天怎樣對待年老的父母,今後我們的子女將會怎樣對待同樣老去的我們。
『肆』 【頤和養老】讓年邁的父母舒適安穩的度過晚年,才是孝順該最好的樣子~
【頤和養老】:孝順的真諦在於讓父母安享晚年
近年來,關於子女是否該將父母送入養老院的討論引起了熱議。當「孝順」、「父母」和「養老院」交織在一起,引發的是對如何真正關愛父母的深度思考。
隨著歲月的流逝,父母的衰老是無法忽視的事實。他們需要我們的照顧,無論是飲食、行動還是日常的提醒。然而,生活壓力和工作責任讓許多人難以兼顧,疏忽照顧會帶來內疚,這無疑讓雙方都不愉快。
盡管親自照顧是盡孝的首選,但現實中,全職照料並非人人可及。長期護理需要大量的精力投入,對於生活壓力下的現代家庭,這往往成為負擔。不專業的護理更是可能對老人造成傷害,因此,將父母送到專業且溫馨的養老機構,如頤和老年公寓,可能是更為明智的選擇。
頤和老年公寓不僅提供日常生活的保障,如營養均衡的餐飲和24小時的洗澡服務,而且注重老人的精神生活,有豐富的社交活動和專業的娛樂項目。在這里,父母不僅有伴,不會感到孤單,還能在玩樂中保持心情愉悅。
真正的孝順並非體現在口頭上的承諾,而是看能否讓父母在晚年得到舒適和安心。頤和老年公寓,正是這種孝順實踐的體現,它為父母提供了全方位的照顧,讓父母的笑容成為孝順的最好證明。所以,當考慮父母的晚年生活,讓父母在養老院中過上舒心的日子,可能才是孝順的最高形式。
『伍』 父母不聽我的勸告怎麼辦
1、主動溝通。平時多與父母聊一聊在校的事情和學習上存在的困惑,和父內母說說心理話,讓父容母了解孩子的內心想法。
2、換位思考。不要動不動就和父母頂嘴,多站在父母的角度思考,體諒父母的心情和難處。
3、尊重理解。有事外出,應主動與父母聯系,免得父母擔心,要多聽聽父母的觀點,同時也要提出自己的觀點。當觀點發生分歧時,雙方要冷靜思考產生分歧的原因及解決的對策。達到求同存異的溝通結果。
4、多些寬容。遇事不必斤斤計較,因為父母是最愛我們的人,也是我們最愛的人。
5、有錯就改。不隱瞞自己的錯誤,讓父母幫助我們改正錯誤,父母是我們最好的朋友。
6、主動幫助。幫父母做些力 所能及的事,讓他們開心。
『陸』 怎樣讓老人的晚年幸福快樂
每個人都有年老復的時候,首制先要善待老人,百善孝為先,老人喜歡做什麼事,一定要順從她們的心意,不可篤逆。老年人生活要有規律,要有自己的興趣愛好,老年人最好晚年有伴,才不孤單,還要每天散步,跳跳廣場舞,和你嘮嘮嗑,這樣才老有所樂,晚年才幸福。
『柒』 如何陪伴老去的父母子女要理解衰老、接受失望、靜靜的陪伴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和父母是血脈相連的至親,時而又像天生的仇敵,因性格、代溝、經歷等種種問題,將彼此之間的隔閡越積越深。
我們當然不希望改善與父母關系的契機是疾病,然而卻不得不承認,忙碌如我們只有在父母患病的時候,才有時間去重新了解、陪伴他們,去珍惜和他們相處的時光。
在照護父親的這段時間中,我受到阿德勒心理學的啟發,重新思考了種種關於父母關系的建立和維護,並最終找到了和父親最和諧的相處模式。
不論父親是一位健健康康的老人,還是患有阿爾茨海默症的病患,他帶給我的思考遠比我帶給父親的安慰要大得多得多!
2013年2月,患有認知障礙症的父親去世了,享年83歲。
雖然父親已經走了7年,但他對我的影響一直深深地刻在我生命的骨子裡。
不論你是年輕的子女,還是正在老去的父母,我們都應該學會正確地處理一些必然會來的問題。
願子欲養而親猶在,願天下父母老去時不孤單。
我是岸見一郎,謹將《請迷失在我身旁》獻給我敬愛的父親!
在這里我先分享我的一部分陪護記錄,希望能給與老人相處的你一些幫助。
陪護記錄一
兩個月前,由於父親接二連三地出狀況,我決定陪同父親去醫院進行了MRI檢查,父親確診為阿爾茨海默病。這兩個月來,我一人盡心照顧父親,從剛開始的信心滿滿相信父親能好轉起來,到逐漸不耐煩體會到照顧父親太累,再到目前的心態平和接納父親衰老患病的現實,我終於理性地認識到 家人對於父母的重要性和照護的難度!
去醫院復查時,醫生這樣說:「只能延緩病情惡化,不能質量病症。」那一刻,我的心情簡直無法形容。
那是一種面對現實的理性接受,也是一種對父親未來生活幸福與否的不確定,最多的還是那種 無法預知終點的守護,讓我極度的不安!
拋開一切思考,我還是要勇敢地面對事實——父親生病了, 他成了我心中抹不去的牽掛。我要為父親24小時開機!
陪護記錄二
最近父親的記憶力明顯地下降了,昨天剛學會的東西今天就忘得一干二凈!一遍又一遍地重復強調一些不能做的危險事情,父親卻一次又一次重復上演,這讓我很無奈!
他的大腦就像運行空間不足的CPU,只能選擇性地關閉一些「記憶」,來保證現存記憶的「運行」順暢。
這對於我來說是件痛苦的事情,但對於父親來說,卻有著別樣的意義—— 過去不是被遺忘了,而是被改變了,他在千千萬萬的記憶中,只保存了有印證他觀點的那一部分。
我要如何心平氣和地理解父親的行為呢?
第1, 父母老了, 這個衰老的過程正好和養育孩子相反 !衰老帶來的影響會讓父母的行為、思想、認知都慢慢地衰退,讓他們逐漸喪失掌控的能力,表現出來就是越來越讓子女失望!他不會像孩子一樣每一天都不進步!所以照顧父親要有面對失望的心理准備。
第2, 父母一旦衰老,那麼曾經印象中無所不能,不堅不催的父母和眼前忘東忘西、不能獨自生活的真實父母之間的 差距不斷在拉大!這個進一步放大了兒女心中的失望。所以理解父母要先理解衰老!
第3, 父母的自尊心迫使他們不願意承認自己目前的無力感 !從父母的角度來看,他們也無法接受自己老去的事實,不想成為兒女的負擔,所以他們會想方設法證明自己還有價值。子女必須通過這些行動了解父母本質上的需要。
陪護記錄三
父親的脾氣總是讓人琢磨不定。准備好飯菜晚了5分鍾,一樣飯菜不可口甚至我們陪伴他去方便,都會成為他發脾氣的導火索。
我總是在與他一次次較真之後,才明白他是一個病人!無論我怎麼生氣,他終究是我的父母。
慢慢地我發現, 理解父母的言行以及他們不安和害怕背後真正的意圖才能有效地避免我們之間不必要的沖突。
父母這樣做只是為了 引起子女的關注 ! 他們總是處於一種不願給子女添麻煩但又希望子女陪在身邊的矛盾心態中。 這種矛盾的心態導致了父母言行不統一。作為兒女的我們有的時候也總是無法在激烈的對抗中明白父母的真正用意。
今天父親說:「以後你別做飯了!」。初聽是他嫌棄我做飯不好吃,當我平靜下來思考:「他真心表達的卻是工作忙,沒時間就別做了!」。
所以,當父親向我發脾氣,言語無論如何刺耳,我都要淡定地面對,聽他慢慢說話!
我需要思考怎麼做,而不是父親為什麼這樣!
陪護記錄四
父親住院這么久,我一個人照護著父親, 我每天只是靜靜地坐在病床邊的椅子上,卻遠比徹夜不眠的工作疲憊。我無法找到讓我可以專注的事情,連看手機也無法緩解這種惶惶不安。
我這種「 逞強照護 」讓我突然有種身心俱疲的感覺!甚至覺得多一天我都堅持不下去了!
正如澤木耕太郎所寫:「 深而沉,鈍痛般的疲憊。」,是不知道等什麼,知道等待解決不了問題的疲憊。
我想自己獨自地離開一會,靜靜地讓我抽根煙,喝杯飲料……放空自己!
最終,我決定請專業的護工來幫忙照顧父親。
護工的加入沒有我想的那樣糟糕,不僅我可以有時間來調節自己的狀態,父親也不用只面對我們幾個人而感到煩躁。
生病住院期間,只要有親戚來探望,父親的狀態就格外的好,飯菜都能多吃一些。
人畢竟是社會性的,無法脫離與他者的關系而孤立存在,他需要肯定自己的價值,需要肯定自己依舊被別人記住,沒有被忽略!
所以有必要讓父母保持和他者的關系,而只有我和家人,很難做到這一點。
總結
父親對自己的病症心知肚明,卻沒有因此而頹廢。他和我說:「忘記過去是沒有辦法的,我想珍惜現在和以後的時光。這是不是放棄,而是面向未來,好好生活!」。
每一個人都有無法改變的事實和過去,卻又不同程度地被它們禁錮,我們能做的就是不能迷失在懊惱和悔恨中,只有活在此時此地,才是我們的理想生活方式。「回首往事不後悔,展望未來不忐忑。」,這是父親教給我的第一條道理——活在當下!
每一個人都有掌控自己幸福的能力,哪怕是像我父親這樣的認知症患者!在人生中的任何階段,都不能靠別人得到幸福。孩子不能靠父母得到幸福,而父母也不能靠子女得到幸福。父親教給我的第二條道理——自己的人生需要自己做主。
沒有不辛苦的照護,但能陪伴年老的父母身邊又是多麼幸運的事情,希望我的經歷能給照護路的上你減少一些負擔!
願子欲養而親猶在,願天下父母老去時不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