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太平自建養老社區有哪些
需求驅動疊加政策紅利,養老服務市場規模近年來持續擴大,多樣化、成體系的養老產品與服務也迎來了更為龐大的需求。以保險公司為重要代表的養老社區供給方,也多點布局、積極創新,力圖以多樣化、分層次、成體系的養老社區產品與服務,不斷滿足老年人日益增長的多層次、高品質健康養老需求。
作為唯一一家總部設於中國香港的中管金融企業,中國太平保險集團(以下簡稱「中國太平」)一直以來高度重視在養老產業領域的布局,明確提出要打造「保險+」現代客戶服務生態圈,其旗下專業壽險子公司太平人壽近年來也在養老社區領域動作頻頻,持續構建涵蓋社區養老、旅居養老、在內的多維度養老服務,成為國內為數不多的可提供體系化養老社區服務的保險公司。
多樣化養老成大勢所趨
人口老齡化是社會發展的重要趨勢,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體現,也是今後較長一段時期我國的基本國情。人口老齡化對經濟運行全領域、社會建設各環節、社會文化多方面乃至國家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都具有深遠影響,挑戰與機遇並存。
在我國,供需兩端正深刻變革,推動養老產業邁向新階段。
在需求端,我國人口結構迅速變化。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老年人口規模龐大,60歲及以上人口有億人,佔比達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佔比達人口老齡化程度進一步加深。
隨著老年人口規模攀升,以及老年人消費意願、消費能力的提升,越來越多老年人的養老需求結構正從生存型向發展型轉變。他們不再滿足於傳統的居家養老,對專業社區養老、旅居養老、個性化養老等多層次、高品質健康養老服務產生了更為龐大的需求。
同時,在頂層設計層面,國家也持續出台相關指導文件,推動養老產業高質量發展。
今年2月,國務院印發《「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明確指出,要大力發展銀發經濟,推動老齡事業與產業、基本公共服務與多樣化服務協調發展,努力滿足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需求;《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劃》也指出,要打造高質量的為老服務和產品供給體系,健全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充分發展、醫養有機結合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多渠道、多領域擴大適老產品和服務供給,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
需求驅動疊加政策紅利,養老服務供給端也發生深刻變革,以保險公司、房地產企業為代表的參與方均重兵入局,以多樣化的產品、服務、運營模式等布局養老社區,滿足老年群體不同養老需求。
由於險企資金規模大、周期長,需尋找穩定的投資回報,而養老社區建設周期長,需低成本、大規模的資金支持,以租賃為主的盈利模式也保障了現金流的穩定,符合險企中長期資金配置需求。同時,險企客戶資源穩定、客群年齡較高、儲備醫療資源豐富,進軍養老社區有著天然優勢,保險公司由此成為國內養老社區建設極為重要的參與者。
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3月,國內已有10家保險機構投資47個養老社區項目,床位數超過萬個,險資在養老及養老產業上下游醫療、健康行業領域布局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已經超過2340億元。
太平人壽打造多維度養老體系
作為金融央企,中國太平一直致力於通過保險主業服務國家戰略,撬動產業鏈上下游資源,以優質的產品和服務助推我國養老產業發展。
在2021-2025年發展規劃中,中國太平明確提出,要打造「保險+」現代客戶服務生態圈,其中,「保險+大養老」將採用「輕重」結合、「東西南北中」廣覆蓋、「醫養、康養、旅養」差異化服務的經營模式。依託央企背景、集團化平台和國際化資源,中國太平於2021年12月正式發布中國太平醫康養生態聯盟,以市場化原則運作,以金融保險服務為核心,致力於打造保險+醫康養生態圈資源聚合平台。在9月20日舉辦的中國太平醫康養生態聯盟第三期交流研討會上,廣東建工投資有限公司和萊佛士醫療正式加盟,代表聯盟在資源融合、協同發展方面的持續提速。
基於整體規劃,中國太平旗下子公司太平人壽將從「享老有社區、服務有平台、照護有資源、支付有保險」四大維度推動規劃落實。
太平人壽自2014年起正式進軍養老產業,2017年確立「輕重並舉」戰略。2021年,太平人壽推出太平「樂享養老」服務品牌,創建多層級養老服務,涵蓋「樂享家」「樂享游」等養老業務,以不同的服務與模式服務太平客戶,打造具有太平特色的養老服務體系。
具體而言,「樂享家」提供社區養老服務。太平人壽力圖整合全國優質養老資源,擴展養老合作項目,解決客戶長短期的養老入住需求,已初步形成「自有+第三方合作」的全國養老社區布局。截至目前,太平「樂享家」共擁有12家社區,包括太平小鎮·梧桐人家(自建)、太平小鎮·三亞海棠人家(自建)、太平小鎮·芙蓉人家(自建)、上海新東苑·快樂家園、廣州保利天悅和熹會等。其中,「梧桐人家」已成太平人壽自建社區的金字招牌,斬獲了美國第51屆「金磚獎」養老社區類最佳建築提名、第十三屆健康中國「十大康養項目」、2021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藍莓評測 2021 最佳高端養老機構(上海)評測冠軍等諸多榮譽。「樂享游」計劃提供旅居養老服務。太平人壽響應集團養老業務發展規劃,於2019年在「樂享家」的基礎上,提出「樂享游」概念,依託全國布局的養老社區網路,為太平各地客戶提供養老服務體驗、候鳥旅居度假服務。「太平樂享游」目前主要面向養老社區所在地的太平人壽客戶,提供健康檢測、健康管理、養老服務等「浸入式」體驗模式,帶領客戶身臨其境地感受內部環境及配套設施。截至目前,「樂享游」共擁有11個項目,包括江西月之泉·宜居康養綜合體、杭州佳源快樂康養社區等。「樂享游」合作的康養社區也將成為「樂享家」養老社區網路的重要儲備。
可以看出,太平人壽針對不同需求、不同老年細分群體,針對性地在社區養老、旅居養老、兩大領域推出不同產品與服務,滿足多樣化養老需求。從整個行業來看,太平人壽也是業內為數不多的可提供多維度、體系化養老服務的保險公司。
供需矛盾催生廣闊機遇
據國家衛健委測算,預計「十四五」時期,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總量將突破3億,佔比將超過20%;2035年左右,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突破4億,在總人口中的佔比將超過30%。由此,一個超過300萬億規模的龐大市場將誕生,養老服務行業有望迎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一般而言,養老服務指的是為老年人提供必要的生活服務,滿足其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基本需求。目前,養老服務產業已經延伸出了包括養老用品、養老保健、養老醫療、養老娛樂、養老地產(社區)、養老金融等多個細分行業,構建了完整的產業體系。其中,養老地產(社區)作為滿足老年人基本居住和照護需求的服務產業,在養老壓力不斷增大的背景下,具有極大的發展潛力。
從需求端看,隨著中產階級人數增加及人均財富提升,尤其是50後、60後等人群逐步步入養老年齡,這部分群體普遍較為接受社區養老觀念,並擁有較好的支付能力,對於醫養結合的養老模式及高品質養老社區的需求將大量釋放,需求結構也由單一的照顧、護理等物質需求,擴展至「老有所樂、老有所為」的精神需求。
從供給端看,盡管已有諸多保險公司、房地產企業涉足其中,但總體而言我國養老社區供需依然不平衡,養老服務設施、養老機構床位、專業化服務人才供應依然不足,無法完全滿足日益增長的多樣化養老需求。
不過,供需不匹配的矛盾當中潛藏著機遇與潛力。尤其對於險企這一重要的參與方而言,在需求及扶持政策的持續推動下,保險公司在這一領域大有可為。我們預計,未來在養老社區領域形成規模優勢且運營品質高的頭部險企,有望搶占養老產業新興機遇,拓展又一增長曲線。而太平人壽坐擁央企背景、日趨成熟的運營經驗,有望分享養老產業更多發展紅利,助力中國太平打造更為強大的醫康養生態圈。
『貳』 險企辦養老社區 到底咋樣
截至目前,保險機構重資產打造的養老社區已開業近20家。大批長期資金投入之後,如何運營這些養老社區?如何提高入住率?如何更好地為主業服務?都是保險機構必須要思考並解決的難題。
近期,《中國銀行保險報》采訪了多家已運營養老社區的保險機構,發現存在入住率「冷熱不均」的情況。這些險企辦的養老機構在人才培養和提高入住者的支付能力方面都有一些嘗試。
入住率「冷熱不均」 護理區「一床難求」
《中國銀行保險報》了解到,目前,保險機構運營的養老社區入住率呈現「冷熱不均」的狀況,一些養老社區入住率未達預期,運營成本高,帶動保險銷售效果較弱。同時,也存在活力型社區入住率不高,而護理區「一床難求」的情況。
入住率提升是「慢熱」過程
業內普遍認為,重資產的養老社區達到一定入住率時,可以滿足保險資金長周期投資收益的要求。天風證券曾在研報中提到,根據國際經驗,一個養老社區入住率如果能達到65%-70%,就可達到運營盈虧平衡。
截至2021年上半年末,已有部分重資產養老社區的入住率達到這一標准。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開業的泰康之家·燕園一期入住率達99%以上,2016年開業的泰康之家·申園一期入住率95%,2017年開業的新華家園北京蓮花池尊享公寓入住率為70%,2018年開業的泰康之家·蜀園一期入住率超90%。
但是,也存在一些入住率低於預期的情況。「新開業的養老社區普遍存在入住率低這一時期,一個階段後才會上升。保險企業做養老運營能夠盈利的並不多,還處於爬坡期,尤其是養老機構入住率的提升,是一個慢熱過程。養老社區一旦住滿,會處於長期滿員狀態,較少出現入住率大幅起落的情況,盈利性相對穩健。」大家保險相關負責人表示。
業內普遍認為,提高養老社區入住率,一方面可能需要進行機構管理運營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需要時間進行品牌宣傳,並通過口碑機制擴大影響力。
護理型社區是剛需
事實上,當前有些養老社區入住率未達預期,原因之一是,其中的活力型社區(也就是身體 健康 的老人自理區)入住率偏低,而專業護理區往往「一床難求」。
「選擇這里,我最看重的是養老社區內的二級康復醫院,我和先生老了以後,如果有一人生了重病,住在這里既能得到不錯的醫療護理服務,也可以每天見面,多陪在彼此身邊。」已經購買了泰康之家養老社區入住資格的張女士對《中國銀行保險報》表示。
《中國銀行保險報》梳理發現,當前保險機構已經運營的養老社區可以細分為三類:第一類是活力型社區+醫務室;第二類是活力型社區+護理型社區+醫務室;第三類是活力型社區+護理型社區+康復醫院。其中,第三類入住率和需求量都較高。
保險機構當前的運營結果也印證了這一點。新華保險相關負責人介紹,公司已經投入運營2家養老社區,新華家園北京蓮花池尊享公寓樓下配建有二級康復醫院,而新華家園海南博鰲樂享社區是活力型養老 養生 社區,因主要面向新華保險內部客戶、季節性較強等因素影響,年平均入住率不是很高。比較來看,護理型社區較為剛需,入住率更高。
「我們認為,養老社區配備一定水平的醫療資源是非常有必要的。新華保險未來投資建設養老社區時,會充分考慮入住客戶的醫療和 健康 管理需求,根據項目類型和周邊醫療資源情況合理做好醫療 健康 配套。」 上述新華保險相關負責人表示。
合眾人壽相關負責人也表示,公司於2010年率先投資興建養老社區,至今已投資、興建、並正式運營3家養老社區,其中武漢養老社區和沈陽養老社區屬於第二類,南寧養老社區屬於第一類。專業護理型社區一直處於滿載運行狀態。
對外經貿大學保險學院教授王國軍認為,活力型社區入住率不高,而護理型社區「一床難求」的情況比較普遍,所以保險機構也在調整服務結構,因時而變,以適應市場的需要。而從目前的情況看,醫養結合的養老社區才有前景,而且這種趨勢未來會越來越明顯。
養老護理:留住人才是關鍵
一位考察了多個養老社區,最終決定入住國壽嘉園的長者感慨地說:「這兒環境好,社區工作人員很專業,看著一群年輕人在身邊,覺得自己都變年輕了。」
據了解,加速布局養老社區之際,保險公司日益察覺養老護理專業人才缺失的壓力,已將培養養老護理人才提上日程,特別是加大年輕護理員的培養,以期在未來的康養產業競爭中占據優勢。
缺口巨大
我國已進入新一輪老齡化加速時期。
日前,國家衛健委相關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老年護理、社區護理、居家護理、安寧療護等一直是我國護理領域的短板弱項,我國目前2.64億老年人中有4000萬左右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對養老護理員的需求多達600多萬名,但是我國目前僅有50多萬名從事養老護理的服務人員,遠不能滿足需求。
另外,養老護理員目前並未作為專業的職業設置,從業人員整體文化水平偏低,缺乏職業認證和專門的職業培訓,無法滿足群眾多層次的護理服務需求。
根據民政部 社會 福利中心一項課題組的調查分析,全國養老機構專業護理人員僅佔12.21%,養老護理員學歷水平集中於初中以及中專學歷,教育水平較低且接受的培訓不足,護理人員隊伍整體文化素質較低。
從實際情況來看,我國現階段的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基本以40歲、50歲人員為主。在北京,很多養老機構護理人員的主要來源為外來農民工,且用工形式以臨時工與合同工為主。
定向培養
鑒於當前養老服務業人才的嚴重缺失現狀,除了外聘關鍵人才,保險機構運營的養老社區均採取自行培養人才的方式,構建人才梯隊。
「我們提前6年就開始儲備養老護理人才了。」國壽嘉園相關負責人對《中國銀行保險報》表示,中國人壽從2013年開始布局核心城市養老產業,2015年,即與保險職業學院啟動了養老人才儲備培養計劃,共建養老 養生 服務與管理訂單班。從2018年開始,訂單班畢業生開始在中國人壽養老社區工作,目前已有200餘名訂單班畢業生和實習生分布在中國人壽各個養老社區中。
此外,國壽嘉園·樂境在與保險職業學院合作養老服務訂單班的基礎上,與國內率先設立老年護理專業的天津中醫葯大學護理學院、設立國家級護理專業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培訓基地的天津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等兩家醫學院校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進行專業人才培養。
其他公司也採取了類似的方式。據泰康保險集團介紹,公司已經與全國數十家大中專職業學校形成合作關系,通過與這些院校簽訂定向人才培養協議來支持泰康各地的養老業務發展。
「因為每個養老社區的定位、服務內容和要求都不同,所以我們需要根據社區的運營情況和服務標准進行具體的培訓及管理。」新華保險相關負責人介紹,公司的護理員團隊中有30%來自大中專院校畢業或即將畢業的學生。
留住人才
養老護理相關專業的畢業生即使進入養老機構工作,崗位流失率也較高。據統計,從全國養老職業教育發展來看,學生到崗第一年的流失率可能達到30%,第二年50%,第三年70%。
將年輕的養老護理員「定製」到養老社區中,如何留住這些人,是保險機構運營養老社區面臨的一道必答題。
上述國壽嘉園相關負責人認為,薪酬、福利、考核、評價等是必要條件。基於這一理念,他們給護理人員提供了一個從最初的護理員、資深護理員到管理崗位的職業發展通道,隨著職級的不斷提升,收入也會相應增加。此外,隨著工作經驗的不斷積累,也可以根據自己的職業規劃選擇到中國人壽集團及旗下公司從事其他工作。
合眾人壽表示,為了調動年輕護理人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公司針對一線員工專門設立「護理師星級員工評定製度(1級 5級)」,每年進行考核評定,並與薪酬掛鉤;同時在薪酬待遇上,對於年輕的員工,在工資上給予年齡補貼,從而吸引鼓勵年輕護理人員。
通過護理員星級評定,基層護理人員可晉升為護理組長、護理主管、護理經理等,建立了明確的職業晉升體系。同時,該公司開發了一套完善的職業素質培養體系,設置養老護理專業課程,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定期開展護理規范、康復訓練心理疏導等技能的交流、培訓及訓練,全面提升護理人員綜合能力。
「泰康之家的年輕護理員在內部上升有兩個通道,專業通道和管理通道,雙通道發展。」泰康保險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經過專業的培訓,她們的工作內容不僅僅是生活護理,更多包含文娛活動組織帶動、運動康復實施、營養管理、 健康 宣教等等,她們是有專業技能的、備受尊重的、有職業前景的專業人才。
如何跨越支付門檻 長護險來幫忙
當前,保險機構投資興建的養老社區絕大多數屬於高端產品線,與特定保險產品結合,獲得入住資格,而入住「門檻」基本都在百萬元以上。此外,還需負擔一定的入住費用,包括房費、餐費、護理費以及醫療費用等,一般活力型社區每月收取的費用就達萬元,護理區的費用則要在此基礎上根據服務項目增加收費。
如何提高入住者的支付能力?保險機構在積極 探索 。
年金保險所產生的生存金及紅利,可以用來支付退休後入住養老社區所需的部分費用。2012年泰康推出國內首款將虛擬保險產品與醫養實體相結合的綜合養老計劃。泰康曾表示,客戶入住泰康之家養老社區後,可選擇將保險利益直接支付養老社區的月費或護理費等,解決養老社區服務支付問題。
業內普遍認為,通過長期護理保險、醫療險、重疾險等可對接養老社區的部分費用和服務。此外,配套醫院能否介入醫保支付也是影響入住率的重要因素。
我國自2016年起開展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根據國家醫保局數據,截至目前,全國49個長期護理保險試點城市參保人數達1.34億人,累計享受待遇人數152萬人。
「國壽嘉園·樂境是天津市長期護理保險試點機構,參保老人如果符合相關失能標准,每個月可以領取一筆費用,但是這筆費用遠遠不夠支付這里的花銷。」中國人壽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商業護理保險還未與養老社區銜接。
事實上,我國商業護理保險一直發展緩慢。中國保險行業協會與中國社科院聯合發布的《2018-2019中國長期護理調研報告》顯示,66%受訪的成年人對自身失能風險持過於樂觀的態度,低估了未來的護理需要。與失能風險直接相關的長期護理保險在各類商業人身險中的購買率最低。
業內普遍認為,商業護理保險的發展有賴於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的完善,以及護理服務規范和質量評價標準的統一。因此,從長期來看,提高入住養老社區的支付能力,需加速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落地,鼓勵發展商業性護理險,還可以對保險公司開展商業性護理險給予一定的稅收優惠,撬動商業護理險的需求杠桿。
同時,當前政府對民營醫院的醫保資格認定條件逐漸放鬆,且養老機構內的醫院限制更少,因此,養老社區配套的醫院也在積極申請醫保定點。
「在已開業的7家養老社區配套醫院中,已經有6家醫院是醫保定點,7月剛剛開業的大清谷醫院也在積極地申請。」泰康保險相關負責人介紹。
新華保險相關負責人表示,新家園北京蓮花池尊享公寓樓下配建有北京新華卓越康復醫院,是二級康復醫院,目前正在申請成為醫保定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