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服務 > 指望兒女養老有哪些條件

指望兒女養老有哪些條件

發布時間:2024-02-29 07:52:54

㈠ 我50出頭,不想幹活了,想叫兒子給我養老,法律會支持我嗎

法律上明確規定,子女對父母有贍養的責任跟義務。如果你50多了,你的兒子已經參加工作,按照規定,他是應該對你進行贍養了。

人到五十歲,正是人生的分水嶺,可以選擇減輕家庭負擔為主,身體沒有問題,還要堅持努力工作,實在是老了不能自理,再選擇讓兒子養老也不晚。

㈡ 人到晚年才明白,老人想要住在兒子家,需要滿足3個條件,你滿足了嗎

天道循環,生老病死,這是世間亘古不變的自然規律,人這一生,會經歷好多的事情,有心想事成的,也有遺憾終身的,而到晚年以後,他們最大的夢想應該是身體健康,子女孝順,能夠快樂的安度晚年。

但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的老人和兒女們矛盾重重,他們事事都想插一手,因為他們覺得他是長輩,生育了他們,子女們就應該按照他的想法來做,如果孩子們忤逆了他們,他們就覺得兒女們不孝順,處處對別人閑言話語,這樣長久下去,也讓兒女們傷透了心,和父母間的矛盾更加加劇。

其實,身為老人,想要兒女們孝順,自己也要學會為老只道,也要尊重孩子們,不能一味的去索求。因此,有些老人到了晚年才白,想要兒女們孝順,晚年生活幸福安逸,需要做好以下這三點。


雖然說孝順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做子女的也理應如此。但是,作為父母,我們不應該倚老賣老,應懂得為老之道。更重要的是,為人父母一定要清楚,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生兒育女是父母的自願原則,不應該是你生了誰,誰就欠了你的情,必須得還,父母和子女之間的感情,這是一種緣分,更是一種相互間感情的維系,而不是索取,只有懂得這些,只有學會換位思考,孩子們才會懂得回報父母們的恩情,父母們才能獲得孩子們的尊重和孝順。

㈢ 農村老人靠兒女養老,國家有什麼政策扶持

農村老人靠兒女養老,國家有什麼政策扶持?農村老人一般是指年滿六十周歲以上的農民,關於養老的扶持資源主要來源是他們的兒女們。不過,國家根據不同的人群不同的類別,不同的情況,不同的原因,根據實際情況區別對待,加以扶持。具體在以下幾個方面來體現:

七,退伍軍人有優撫,但是年滿六十周歲的退伍軍人,能根據相關政策,領取額度不等的優撫金。

八,建檔立卡貧困戶有待遇,但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在鞏固期內繼續享受原來精準扶貧期間的各種政策待遇。

以上是屬於我個人的一些建議和想法,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如果你們有其他的想法,可以評論在文章的下方。

老年人是不是都排斥養老院,想依靠兒女養老

其實依靠兒女養老是不可能的,獨生子女,又要延期退休,那時可能還有孫子女了,怎麼可能有時間照顧老人。養老院是自己無法自理了才會考慮,畢竟到了那裡會感覺等下車了。如果能把社區養老與居家養老結合好,是最理想的。或者過幾年機器人保姆流行了,也可以考慮。[捂臉]

目前的養老院有很多人都不滿意,也無可厚非,我們國家發展到現在這個年代,未來的養老院數量會增加很多,服務也會跟上的,分類會細化,全 社會 一起努力,大家期待吧!!

雖然沒有進行調查和統計,缺乏准確的數據支持,但從與許多退休人員的交流中,大體結論應該是,雖然不是所有老年人都排斥去養老院而想依靠兒女養老,但這確實是大多數老年人的想法,有文章說,中國大約有95%的老年人不願住養老機構

究其原因,大抵有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傳統養老觀念所致。中國傳統 社會 ,是一個以家庭為基本生產與生活單位的 社會 ,家庭本位是這種傳統 社會 的基本特徵之一。這種延續了幾千年的 社會 形態,盡管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但幾千年所形成的思想觀念、包括養老觀念卻根深蒂固、難以一下子改變。傳統養老是以「孝」為核心和基礎、以家庭養老主要甚至唯一養老方式的。在傳統家庭中,幾代家庭成員生活在一起(三世甚至四世、五世同堂),年輕的供養年老的,年老的幫助年輕的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或生產勞動。這種家庭本位 社會 形態下的養老方式,老年人不僅會得到子孫在物質上的贍養,又可獲得子孫繞膝、天倫之樂的精神享受。所以,在傳統 社會 中,人們形成了養兒防老的觀念,養兒為防老,兒孫須養老。於是,在家庭中,人們認為多子會多福,因而追求子孫滿堂。

二是因為目前的養老機構難以滿足老年人多層次的養老需求。目前我國養老機構的基本現狀,還存在著一些明顯的不足:一是養老機構的數量不足,尤其是帶有公益性質的公立養老機構數量嚴重不足。而老年人如果選擇在養老機構養老,首選的則是公立養老機構;二是養老機構的市場細分不夠,難以滿足有著不同經濟收入、不同養老需求的不同層次老年人的需求;三是養老機構的收費標准與當前退休人員的退休金水平明顯不符。2021年,全國人均月養老金僅三千多元,最高的只有西藏超過了五千元,還有十個省(自治區)在三千元以下。據有關資料,公立養老院一價格一般為1500元-3000元/月,但「一床」難求。私立養老院一般每月收費在5000~6000元甚至萬元以上。高昂的收費標準是大多數老年人所難以承受的;四是養老機構的設施條件、服務水平參差不齊。條件好、服務好的往往收費標准高,收費標准低的往往條件差、服務差。媒體上時常會曝出有些養老院虐待老人的丑聞。以上現狀,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老年人對養老機構的選擇。

隨著市場經濟、城鎮化的發展和 社會 的轉型,傳統的家庭本位已經為個體本位所替代。同時,在計劃生育政策的長期作用下,家庭結構的變化,家庭結構日趨小型化與核心化。另外,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化, 社會 生存競爭壓力日益加劇,人員跨地域流動日益頻繁,大多數家庭中子女都面臨著事業與家庭的矛盾和兩難選擇。以上種種現實情況,使得家庭已經越來越難以承擔養老功能,家庭的養老功能愈益弱化已成一種趨勢。在現實中,我們還可以看到,隨著人口預期壽命的不斷延長,人生七十古來稀已成為過去時,2020年,全國人均壽命已達到77.3歲,八十多歲、九十多歲的高壽老人已經十分常見。由此普遍出現了在家庭中兩代人同時老齡化、老年人贍養老年人的現象,六、七十歲的老年人照顧八、九十歲的老年人。這種情況,固然可以讓人感受到親情、人倫的光輝,但一旦上一代老年人生活不能自理,下一代老年人將要承受巨大的生活壓力,輕者降低退休生活質量,重者不堪重負甚至被生活壓垮。而當一代獨生子女成為贍養老人的主體時,家庭養老將難以為續。所以,老年人必須轉變觀念,破除養兒防老、只靠子女養老和只選擇家庭養老的觀念,自覺適應 社會 和養老現實的新變化、新形勢。

另一方面, 社會 各方面也應該共同努力,以強烈的 社會 責任感,健全和完善 社會 養老機構,滿足老年人多層次的養老需求,改善養老機構的設施條件,提高養老機構的服務質量,使老年住得起養老機構,在養老機構中享受貼心的服務,在養老機構中能夠安度幸福的晚年生活。

養老院做得好,人心化,善待老人,特別務工,養老院有溫暖,有家的味道,待著舒服,老人會在子女工作忙的情況下,去養老院

老人排斥養老院是缺少親情,老人依靠兒女是希望得到親情。親情可以是物質的,但更多是精神的。您想過給老人更多的精神親情嗎?

老年人想依靠兒女養老,是中國人幾千年流傳下來的舊的思維模式,有大部人還是喜歡讓兒女養老,其中有部分人是因沒有經濟來源或儲蓄,無奈等兒女養老,養老院台階也挺高的,沒錢的想都別想,有錢的人,有些寧願在家孤獨終老,也不去養老院。真是不明白去養老院有什麼不好,有錢的去高級的醫養院,錢少的去普通的養老院。

老年人排斥養老院,是因為擔心在養老院過得不開心,擔心養老院條件不好,受到護工的虐待;擔心離去的人太多,造成一定的精神負擔。擔心沒有遇到自己能說得上話的人,會比較孤單寂寞。現在的老年人都比較追求 健康 高端的生活環境,豐富的老年生活,對於他們來說也很重要,選擇一個各方面條件都好的養老院,我想應該不會排斥的,誰也不想給兒女增加負擔。

人老了,最終去養老院,這也是一種迫於無奈的選擇,尤其是我們這代5、60年代出生的,大多實行了計劃生育,只有一個孩子,培養的好的還都出國了,就是在國內的,大都也不在自己身邊,指望他們來照顧好自己,可能也不大現實,現在的養老院,評價好的不多,高端的養老院,一般收入的也進不起,從我個人來說,確實不大願意去養老院,那種環境只會促進更快消亡,我盼望社區居家養老這種模式盡早盡快完善,給行動不便的老人幫助,我想將來大多數人都會以這種方式來養老,這樣也許會更人性化一些,但願自己的身體 健康 長久一些[呲牙]

人老了最怕孤獨,有兒女在身邊是有幸福感的,養老院是沒兒沒女的人去的,並且現在 社會 上養老院國家制度並不完善,進養老院不是活受罪嗎,父母生下兒女啥不的拋棄,兒女怎麼忍心拋棄父母。國家會總有一天給全體老人有足夠的養老金的。

不是老年人排斥養老院,是養老院越來越脫離老年人的實際需求,從辦院理念到收費,從服務質量到員工素質等,都向一個相反的方向走去。

閱讀全文

與指望兒女養老有哪些條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農村60歲退伍軍人補貼 瀏覽:958
開設養老院資質 瀏覽:873
軍人退伍後養老金怎麼交 瀏覽:893
慈銘體檢濱江和江干哪個好 瀏覽:81
十年沒體檢怎麼辦 瀏覽:168
2017年延長退休年齡 瀏覽:234
老人家半夜醒來 瀏覽:174
為什麼人老了要退休金 瀏覽:613
60歲爬四樓 瀏覽:548
遼寧省勞模敬老院 瀏覽:443
360能量養生艙怎麼樣 瀏覽:856
老年人視力不好用什麼葯 瀏覽:289
保定老年大學攝影 瀏覽:168
退休的算國家公職人員嗎 瀏覽:280
怎樣算退休後每月領多少養老金 瀏覽:280
父母不懂如何付出愛該怎麼辦呢 瀏覽:569
濟寧如意老年大學民族舞 瀏覽:575
老年大學教師評優方案 瀏覽:86
下崗人員退休延遲嗎 瀏覽:617
參公人員二等功退休後待遇 瀏覽: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