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老人住養老院,國家有補貼嗎
法律分析:具有本地戶籍且入住市內六區養老機構的六類老人(60周歲及以上的特困人員、低保家庭老人、社會孤老、重度失能老人、90周歲及以上高齡老人和計生特殊家庭老人)可與社區居家養老的六類老人一樣,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享受補貼,補貼個人賬戶實行半年清零制度,不結轉、不繼承,過期未發生的服務和未使用的服務額度自動清零。敬老院的收養對象主要是五保老人。有條件的敬老院,還接收享受退休金的自費老人,堅持入院自願、出院自由的原則。敬老院經常組織一些老人參加力所能及的生產勞動和適合老人特點的文娛體育活動。
法律依據:《社會救助暫行辦法》
第二條 社會救助制度堅持托底線、救急難、可持續,與其他社會保障制度相銜接,社會救助水平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
社會救助工作應當遵循公開、公平、公正、及時的原則。
第三條 國務院民政部門統籌全國社會救助體系建設。國務院民政、應急管理、衛生健康、教育、住房城鄉建設、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醫療保障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負責相應的社會救助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應急管理、衛生健康、教育、住房城鄉建設、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醫療保障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相應的社會救助管理工作。
前兩款所列行政部門統稱社會救助管理部門。
第四條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負責有關社會救助的申請受理、調查審核,具體工作由社會救助經辦機構或者經辦人員承擔。
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協助做好有關社會救助工作。
❷ 如果殘疾人低保戶去了敬老院,那麼低保和殘疾補貼還發嗎
如果殘疾人低保戶去了敬老院,那麼低保和殘疾補貼還發嗎?按照《社會救助法》的規定,只有特困供養人員才能入住敬老院或者孤兒院,對其他困難群體比如低保戶、貧困戶等就沒有這項保障。
我們知道,特困供養人員有兩種供養方式,一種是分散供養,一種是集中供養。分散供養就是居家自行生活,集中供養就是入住敬老院。集中供養的五保戶不再領取五保金,敬老院每月發給幾十元的零花錢。
每一項政策都是公平公正的,但是農村的實際情況很復雜。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就這個老太太入住敬老院的處理,在政策運用上可能存在一定問題,但只要是出於公心去解決農民的實際困難,這個責任還是必須擔的。
❸ 農村養老院補貼標准
國家對農村養老院相關補助有:一次性建築補貼,床位補貼,相關稅收減免。 補貼標准: 1、床位必須在30張以上,每張床位資助3000元。 2、撥付方式,三年兩次支付。 3、正式運營滿一年後,入住率達到30%以上,支付首次50%資助金。 4、運營滿三年後,入住率達到50%以上,支付另外50%資助金。 5、市財政給予平常運營補貼,每人每月80元。 6、另外,免徵稅。
《國務院關於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的指導意見》第四條 新農保基金由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構成。 (一)個人繳費。參加新農保的農村居民應當按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繳費標准目前設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個檔次,地方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增設繳費檔次。參保人自主選擇檔次繳費,多繳多得。國家依據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增長等情況適時調整繳費檔次。 (二)集體補助。有條件的村集體應當對參保人繳費給予補助,補助標准由村民委員會召開村民會議民主確定。鼓勵其他經濟組織、社會公益組織、個人為參保人繳費提供資助。 (三)政府補貼。政府對符合領取條件的參保人全額支付新農保基礎養老金,其中中央財政對中西部地區按中央確定的基礎養老金標准給予全額補助,對東部地區給予50%的補助。 地方政府應當對參保人繳費給予補貼,補貼標准不低於每人每年30元;對選擇較高檔次標准繳費的,可給予適當鼓勵,具體標准和辦法由省(區、市)人民政府確定。對農村重度殘疾人等源仔繳費困難群體,地方政搜亂府為其代繳部雹漏汪分或全部最低標準的養老保險費。
❹ 養老院國家補貼政策
法律分析:國家對已經開業的民辦養老服務機構,按入住滿一個月的老年人實際佔用床位數計算全年平均數,每年給予每個床位一百二十元的運營補貼。資金從當地財政和福利彩票公益金中安排。對民辦養老服務機構內安置城市「三無」對象、農村「五保」對象,當地財政可將補助給上述人員的生活費轉入養老服務機構,用於支付其生活所需費用。補助費用低於當地政府規定的生活、醫療、照料服務等費用標准部分,由當地財政補足。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十八條 國家建立基本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根據職工平均工資增長、物價上漲情況,適時提高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