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养老保险的三种模式
法律主观:本文旨在探讨养老保险制度中的三种主要模式。全球范围内,养老保险制度大致可分为投保资助型、强制储蓄型和国家统筹型。以下是这三种模式的详细介绍。
1. 投保资助型养老保险
投保资助型养老保险,亦称传统型,最早由德意志帝国在1889年颁布的养老保险法所设立,现已被包括美国、日本在内的多个国家采纳。此模式下,养老金的缴费率取决于支出,而个人领取养老金的权利与缴费义务紧密相连。养老金水平与个人收入挂钩,基本养老金根据退休前雇员的历年指数化月平均工资和不同档次的替代率计算,并定期自动调整。除基本养老金外,国家通过税收、利息等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实施补充养老保险,普遍实行多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
2. 国家统筹型养老保险制度
国家统筹型养老保险制度分为两种:
- 福利型养老保险,以英国为例,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实行“现收现付”制度,养老金水平由“支付确定”。养老保险费全由政府税收承担,个人无需缴费。享受养老金的对象不仅限于劳动者,还包括全体社会成员。养老金保障水平相对较低,通常只能保障最低生活水平。为弥补基本养老金不足,通常提倡企业实施职业年金制度。该制度的优点在于简单易行,通过收入再分配提供基本生活保障,但缺点是政府负担过重,缺乏个人激励机制,可能导致效率问题。
- 另一类型由苏联创设,理论基础为列宁的国家保险理论。这种模式下,国家包揽养老保险活动和资金筹集,实行统一保险待遇水平。劳动者个人无需缴费,退休后可领取退休金。但与福利型不同的是,仅在职劳动者适用,养老金只有一个层次,不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险,也不定期调整养老金水平。随着苏联和东欧国家的解体以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采用这种模式的国家越来越少。
3. 强制储蓄型养老保险
强制储蓄型养老保险以新加坡模式和智利模式为代表。
- 新加坡模式强调自我保障,建立个人公积金账户,由劳动者和雇主共同缴纳养老保险费。劳动者退休后完全从个人账户领取养老金,国家不再以任何形式支付养老金。个人账户基金可一次性领取或分期分批领取,由国家公积金局统一管理和运营投资。
- 智利模式同样强调自我保障,采取个人账户模式,但个人账户的管理完全私有化,交由自负盈亏的私营养老保险公司管理,规定了最大化回报率,并实行养老金最低保险制度。
法律客观:《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实施细则》规定,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选择转入户籍所在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享受相应待遇。若未转入相应养老保险,个人可以申请终止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并将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
❷ 养老保险的制度模式
世界各国实行养老保险制度有三种模式: 传统型的养老保险制度又称为与雇佣相关性模式(employment-related programs)或自保公助模式,最早为德俾斯麦政府于1889年颁布养老保险法所创设,后被美国、日本等国家所采纳。个人领取养老金的工资替代率,然后再以支出来确定总缴费率。
个人领取养老金的权利与缴费义务联系在一起,即个人缴费是领取养老金的前提,养老金水平与个人收入挂钩,基本养老金按退休前雇员历年指数化月平均工资和不同档次的替代率来计算,并定期自动调整。除基本养老金外,国家还通过税收、利息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实行补充养老保险,基本上也实行多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 国家统筹型(universal programs)分为两种类型:
(1)福利国家所在地普遍采取的,又称为福利型养老保险,最早为英国创设,如今适用该类型的国家还包括瑞典、挪威、澳大利亚、加拿大等。
该制度的特点是实行完全的“现收现付”制度,并按“支付确定”的方式来确定养老金水平。养老保险费全部来源于政府税收,个人不需缴费。享受养老金的对象不仅仅为劳动者,还包括社会全体成员。养老金保障水平相对较低,通常只能保障最低生活水平而不是基本生活水平,如澳大利亚养老金待遇水平只相当于平均工资的25%。为了解决基本养老金水平较低的问题,一般在力提倡企业实行职业年金制度,以弥补基本养老金的不足。
该制度的优点在于运作简单易行,通过收入再分配的方式,对老年人提供基本生活保障,以抵销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但该制度也有明显的缺陷,其直接的后果就是政府的负担过重。
由于政府财政收入的相当于部分都用于了社会保障支出,而且经维持如此庞大的社会保障支出,政府必须采取高税收政策,这样加重了企业和纳税人的负担。同时,社会成员普遍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缺乏对个人的激励机制,只强调公平而忽视效率。
(2)国家统筹型的另一种类型是苏联所在地创设的,其理论基础为列宁的国家保险理论,后为东欧各国、蒙古、朝鲜以及中国改革以前所在地采用。
该类型与福利国家的养老保险制度一样,都是由国家来包揽养老保险活动和筹集资金,实行统一的保险待遇水平,劳动者个人无须缴费,退休后可享受退休金。但与前一种所在地不同的是,适用的对象并非全体社会成员,而是在职劳动者,养老金也只有一个层次,未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一般也不定期调整养老金水平。
随着苏联和东欧国家的解体以及中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采用这种模式的国家也越来越少。 强制储蓄型主要有新加坡模式和智利模式两种。
(1)新加坡模式是一种公积金模式。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强调自我保障,建立个人公积金账户,由劳动者于在职期间与其雇主共同缴纳养老保险费,劳动者在退休后完全从个人账户领取养老金,国家不再以任何形式支付养老金。个人账户的基金在劳动者退休后可以一次性连本带息领取,也可以分期分批领取。
国家对个人账户的基金通过中央公积金局统一进行管理和运营投资,是一种完全积细小的筹资模式。除新加坡外,东南亚、非洲等一些发展中国家也采取了该模式。
(2)智利模式作为另一种强制储蓄类型,也强调自我保障,也采取了个人账户的模式,但与新加坡模式不同的是,个人账户的管理完全实行私有化,即将个人账户交由自负盈亏的私营养老保险公司规定了最大化回报率,同时实行养老金最低保险制度。该模式于20世纪80年代在智利推出后,也被拉美一些国家所效仿。强制储蓄型的养老保险模式最大的特点是强调效率,但忽视公平,难以体现社会保险的保障功能。
❸ 哪种养老保险是大多数国家选择的养老保险责任承担模式
法律分析: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实行的养老保险类型是投保资助型社会保险。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二条 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陵斗、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法律分析:责任分担型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条 职工应激伍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尺铅磨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第十一条 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和个人缴费以及政府补贴等组成。
❹ 美国养老金制度是怎样的
美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社会保障养老保险制度,在这个板块中,公务员与非公务员没有区别,其资金来源于社会保障税。社会保障税由全国强制性统筹,雇主和雇员各缴纳50%。
第二层次是雇主养老金计划,包括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
第三层次则是个人储蓄养老金计划,即在个人自愿,联邦政府提供税收优惠的情况下,设立养老金账户。
美国的雇主养老金计划主要有两种模式:
一种是缴费确定计划。即雇主和雇员都固定缴纳一定比例的费用,形成养老金账户。最后获得的养老金由缴费时间、数量和投资收益高低来决定,例如知名的401(k)计划。
另一种为待遇确定计划。这种养老金一般只由雇主缴纳,雇员退休时享有的待遇是一样的。美国的公务员在20世纪后期一般都采用这种计划,只有少数地方政府只提供缴费确定计划。
在雇主养老金计划中,公共部门养老金计划,是美国联邦、州和地方政府为公务员制定的养老金计划,分为公务员退休金计划和联邦雇员退休金计划。前者是为1983年以前参加工作的公务员制定的,后者为1984年后参加工作的公务员制定。
据美国劳工统计局数据,联邦公务员养老金收入大幅领先于普通工人。
1995年,美国联邦政府公务员月均养老待遇为1369美元,而普通工人为720美元。2008年,美国联邦政府公务员月均养老待遇上涨至2550美元,普通工人上涨为1153美元,前者为后者的2.21倍。
❺ 当前世界实行的退休保障制度主要有
第一类社会保险模式,是针对19世纪源于德国俾斯麦政府的以传统保险行为主体的一种社会保障模式的概括。目前使用的国家有美国,日本,法国,新西兰等国家,这是世界上的主流养老模式。
社会保险模式覆盖对象主要以工薪劳动者为主,像日本、美国等国家还通过保险保障其家庭成员。主要通过个人和雇主筹集资金,政府给予适当的补贴。相应的保险待遇,主要跟履行缴费义务和在职时的工资收入多少相关。这种社会保险强调的是社会共济责任,未参保者不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我们国家现在的模式属于社会保险模式,主要包括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两大类。
第二类福利国家模式,主要是英国模式,制度覆盖以全民为对象,这是以充分就业和收入均等化、消灭穷为目标,国家会通过各种措施强力引导你就业。资金筹集以税收为主,需要一个强大的税务征收系统。主要是通过累进税率制,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目前我们国家只有6,600万人个人缴纳所得税,豁免范围太广,也代表了我们国家无法实现这种模式。
第三类国家保险模式,是苏联首创。通过法律规定职工的养老保险权利,所有的养老保险待遇由国家无偿提供,个人无需缴费。退休待遇水平取决于在职时工资的多少。但是,这种模式必须要企业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进行强有力的计划干预,如果实行市场化原则,很容易就导致制度的崩坏。90年代以前我国采取的就是这种模式,但是是对于国家和企业的负担太重,现在正处于向社会保险模式的过渡。因此,也就出现了有的人说为什么之前一些老工人或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不需要缴费,也能享受养老金待遇。
实际上,这些人领取的待遇都是国家保险的待遇。国家通过视同缴费的模式,将国家保险引导为社会保险。同时国家通过《社会保险法》规定的养老保险履行兜底义务,当养老保险基金出现支付困难时,国家财政予以补贴。确保了对视同缴费年限期间的退休人员增加社会支出的一种责任。
第四类是强制个人储蓄模式。这是以新加坡等国创立的公积金制度和智利私营化养老金模式的概括。这些国家强调养老的自我责任,没有户籍性或者户籍性较弱,强制储蓄情况下,自己给自己攒养老金,相当于我们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制度。特别是这些养老金,实行的是完全积累,年轻时积攒的多,未来养老待遇就会高。但问题在于这些积累投入到资本市场进行保值增值,很容易出现贬值的情况。特别是我国在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每年大家的工资收入都有8%~10%以上的速度递增,因此我国短时间内不适合强制个人储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