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居家养老的优缺点是什么
中国人的养老观念倾向于选择居家养老。根据有关调研,选择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占90%,只有约10%的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
同时,我国失能老人、高龄老人、空巢老人数量巨大。这部分人多数分散居住在各自家庭中,
其养老不仅有生活照料、精神慰藉问题,更有医疗护理问题。居家养老服务人员具有一定医疗护理知识和技能,能较好解决这些问题。
优点:
1、居家养老服务是一种既不同于家庭保姆、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家政服务的独特养老方式。
2、居家养老服务是专业性强的服务。以上海颐家养老服务中心为例,从事护理的人员都经过专业培训,特别是经过专业医疗护理知识和职业技能培训。
3、居家养老服务是公益性或准公益性服务。家政服务是一种市场化服务,完全按市场规律运作。
4、居家养老服务是经济高效的养老服务方式。同机构养老相比,居家养老服务是一种投入小、经济和社会效益高的养老方式。
缺点:
1、居家养老安全性缺乏
居家养老社区护工并不是24小时的,而且作为一个外人,并不可能对老人做到100%的照顾。
如果身体病发或发生意外,邻居和家人没有发现,很容易出现悲剧。
2、居家养老增加了家庭护理上的负担
虽然说居家养老相对家庭养老来说,大大减轻了家庭照顾上的负担。但根据老年人健康状况的不同,每个家庭都有不同程度的护理压力。
现在社会是繁忙的,子女们因为工作,人情等等忙得不可开交,再加上护理老人,的确是个不小的负担。虽然说护理自已的父母天经地义,但其实作为老年人,也不希望子女们透支自已的身体。而养老院的模式就大减轻了子女们的护理压力,在这方面来说养老院具有很大的优势。
希望可以帮到你
『贰』 现在越来越多老人选择住进养老院,不麻烦孩子,养老行业未来有发展前景吗
今天我们已经是一个深度老龄化的社会,很多人都看中了养老这个产业,但是不知道养老的具体的切入点是什么?
我们作为一个普通人,如何在养老红利的这样的时代浪潮当中抓住自己的一些机遇呢?
我给大家一个非常精准的建议,就是成立一家家政公司,专做居家养老。为什么这样说呢?居家养老实际上顾名思义,就是老人足不出户,在家享受上门养老。
我们都知道老有所养老老有所依,说的就是床前旁边、身边一直有一个人在照顾着他,一直在陪伴着他,一直在照料着他。
那么内心当中的焦虑,对父母的牵挂也能够缓解,不少老人需要有个年轻的人近期上门系统地去陪伴一下、去帮助一下,这个非常非常实用。
大家有没有注意过,在您所在的社区周边有很多的老年活动中心、日间照料中心、社区养老中心,这些都指向一个很重要的一个人群板块,叫作日间照料,这个市场份额是最大的
『叁』 居家养老服务行业前景怎么样
根据预测,我国城市居家养老家政服务与护理服务的潜在市场规模,目前超过了700亿元,预计到2010年将达到1300亿元,到2020年将超过5000亿元。"十一五"期间,市场规模将每年增加约150亿元,2010至2020年间,每年预计增加约370亿元。
居家养老服务属于第三产业,具有强大的就业容纳能力。按照每10名有需求的老年人需要1名服务人员的比例计算,2006年城市大约需要180万服务人员,预计到2020年将增加到650万人,平均每年新增约30万个就业岗位。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据估算,到2020年,城市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约2.6亿,这意味着需要更多的专业护理和服务人员。而目前我国居家养老服务的从业人员数量远远不足,存在着较大的供需缺口。
此外,居家养老服务还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它不仅可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还能促进就业,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同时,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因此,居家养老服务行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加大对这一行业的支持力度,包括政策扶持、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等方面,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居家养老服务不仅能够帮助老年人更好地融入社会,还能促进家庭和谐,缓解家庭照顾压力。随着社会的进步,居家养老服务的重要性将日益凸显。
随着科技的进步,未来居家养老服务将更加智能化、个性化。例如,智能穿戴设备可以帮助监测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提供紧急救援服务;远程医疗可以实现医疗资源的共享,提高医疗服务效率。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升居家养老服务的质量。
总体来看,居家养老服务行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社会需求的增长,这一行业将迎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政府、企业和个人都应该关注这一领域的发展,共同推动居家养老服务行业的进步。
『肆』 智能居家养老平台的优势有哪些
之前回答过居家养老的问题,一个关键是为什么要居家智能养老呢?
目前国内几种几种养老模式的优势和比较:
1、社会福利机构养老,主要适合于孤寡老人或丧偶等情况的老年人,养老的舒适度与养老院的级别息息相关,且养老院的自由度不高,难以保证老年人的安全状况和健康状况。
2、社区型养老,是对社会福利机构养老模式的加强与升级,社区提供专业的陪护人员,让老年人能够在自己的家里养老,与保姆服务有点类似。
3、智能居家养老模式,适合绝大多数家庭和老人,是最适合老年人的养老模式,也是全国老龄办一直推崇的家庭养老模式,兼并了上述两种养老模式的优点,让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理环境的束缚,在自己家中过上高质量高享受的生活。 智能居家养老系统采用电脑技术、无线传输技术等手段,在居家养老设备中植入电子芯片装置,使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处于远程监控状态。如果老人走出房屋或摔倒时,智能居家养老系统中的老顽童手表设备能立即通知医护人员或亲属,使老年人能及时得到救助服务;当老年人因饮食不节制、生活不规律而带来各种亚健康隐患时,智能居家养老设备的服务中心也能第一时间发出警报;智能居家养老设备医疗服务中心会提醒老人准时吃药和平时生活中的各种健康事项。 最重要的是,“智能居家养老”可以在老人身上安装GPS全球定位系统,子女再也无须担心老人外出后走失。
所以说居家养老是最适合老人的亲情养老,它是传统居家养老的升级和优化,继续了中国儒家文化的“孝”道精神,既满足老年人对“家”的需要,又合并了网络远程技术和实时健康管理的优势,配合智能居家系统让子女随时了解父母的健康状况,父母外出时也不必害怕出现迷路或走失等状况,父母出现意外状况时更能第一时间得到通知,充分满足了子女对老人的呵护需要与管理。
像小能伴老人平板完全根据老人的需求开发,更搭载亲情陪伴,娱乐生活,健康管理多种丰富功能,也正在开发居家养老服务事业之中,希望更多的产业合作伙伴一道。
『伍』 中国养老未来六大趋势是什么
一、居家养老:多数人的归宿
无论从情感还是现实来看,居家养老都将是未来“中国式养老”的主流。从民政部获悉,“十三五”期间居家社区养老将成为政策投放的重点。
“落叶归根”“少小离家老大回”。体现出中国人对家的眷恋与坚守,在家养老、享受天伦之乐仍然是大多数人心目中最理想的养老方式。同样是在家养老,未来的居家养老将与以往有所不同。
二、机构养老:让“刚需”老人“有的进”
虽然机构养老不是健康老人们的首选,但却可以为那些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专业化的服务。
近年来,养老机构的“兜底”作用正日益强化。让“刚需”老人“有的进”,也要使更多老人“有的选”,这将是未来中国养老机构担负的“双重职责”。
三、以地养老:为农村养老“破题”
中国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大的农村人口,也拥有世界上最为复杂的农村养老问题。
数据显示,中国农村老年人口已超过1亿,同时,留守老人的数量正逐年增多。除了没有子女在身边照料外,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没有退休金,他们只能靠土地维持生活,一旦失去劳动能力,也就失去了生活来源。
四、老老相助:养老方式的特色补充
“小老人”照顾“老老人”,身体好的照顾身体弱的,邻里乡亲照顾留守、空巢老人……这种更强调普通百姓之间相互帮扶与慰藉的养老模式,将成为未来中国城乡居家和机构养老的特色补充。
五、专业服务:未来养老产业“必修课”
养老护理不是家政服务,养老护理员也不是保姆。目前中国养老服务业专业化水平不高的现实影响着养老服务质量的提高。从发展趋势看,专业化将是养老机构的“必修课”。
六、护理保险:老年人尊严的保障
目前,我国失能半失能老人已达3500万。由于护理费用长期无法纳入医保,“一人失能、全家失衡”成为许多困难家庭的真实写照,也使许多失能老人无力保持最起码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