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两会有没有通过农民养老金问题
法律分析:两会没有通过了关于农民退休金的新政。两会讨论的问题或提案,都是讨论阶段,并不是立刻通过的。所以,今年两会并没有通过关于农民退休金的新政。其实,按照以往的规定,农民需要买养老保险才能领取退休金。
法律依据:《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第三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养老基金结余额,可按照本办法规定,预留一定支付费用后,确定具体投资额度,委托给国务院授权的机构进行投资运营。委托投资的资金额度、划出和划回等事项,要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报告。
B. 中央对65岁以上老人有什么新政策
农民是活到老干到老,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在劳作,但是这样也朝不保夕,无法安度晚年。面对这样的现实,政协委员王学坤提议建立农民退休制度,让65岁农民“洗脚上田,老有所养”。两会农村65岁以上老人养老新政策引热议,来看看详细内容吧。
王学坤认为,将推行农民退休制度作为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 的显著标志,让65周岁以上的农民能够“洗脚上田,老有所养”,充分享受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 带来的成果。该提案提出之后,在 社会 上引起巨大反响,还有很多农村老人老无所依。
那农村退休制度实施的可能性有多大呢?有网友作出分析,我们可以参考一下。目前,中国还有一半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农村老人的数量也是巨大的,如果建立农民退休制度,那对国家财政、现有养老金体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此外,该提案有一个优点,那就是65岁以上的农村老人可以退休领取相应养老金,比城乡居民养老金领取年龄60岁推迟了5年,这也大大缩小了领取人群的范围,减轻了政府财政负担。综上所述,农民退休制度实施的可能性有,但是可能要等待很长一段时间。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实行了一系列的惠民政策,特别是65岁以上的老人享受了很多优惠待遇!
休闲游玩方面:
1、免费进入公园、动物园、植物园。
2、到剧院看电影、进入风景名胜区和 旅游 区实行半价优惠。
3、免费参观展览馆、纪念馆、文化馆、博物馆、陈列馆和纪念性陵园。
学习锻炼方面:
1、免费办理公共图书馆借阅证。
2、免费进入公共 体育 场所进行健身和其它 体育 锻炼活动。
安全出行方面:
免费乘坐市内公共 汽车 。
生活医疗方面:
1、免收普通门诊挂号费。
2、60岁以上的老人可以领取一定数量的养老金,80岁以上的老人除了享受60岁以上的养老金外,还可以每月领取80—100元不等的养老补贴。90—99岁可以享受200元的养老补贴,100岁以上每月三百元。
今年的“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王学坤关于农民的“洗脚上田,老有所养”的提案备受国家和全国人民的关注,如果这一提案能够实施,65岁的农民就可以领取退休金,那么,就可以极大地改善老年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条件,缩小城乡差距,有利于 社会 和谐稳定发展,同时,老年农民的子女可以安心地出去工作,对 社会 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衷心希望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富强,衷心祝愿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能够安度晚年!
好消息!有新政策!刚刚过去的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王学坤再次对农民养老问题给出议案,他提出:
也就是说,以后65岁以上的农民,也可以像工人一样退休,并且也有退休金了。这个提议一出来,就引发了无数农村人的热议。
一直以来,农民养老的方式是“积蓄养老”和“养儿防老”。但是,由于现在生活水平和物价的不断攀升,这种方式的弊端越来越凸显了。
首先农民本来攒不了几个钱,积蓄不会多,靠积蓄养老越来越鸡肋;其次,子女们的生活压力也在不断增大,尤其是结婚、生子、买房、教育、医疗等等代价的不断攀升,让他们难以拿出余钱来给父母养老。
所以,很多农民老人的真实养老情况是,七八十岁了还要在地里干活,来维持生计。遇到大病时,明明可以治好,但是因为怕花钱多或者没钱,只好主动放弃。两个字形容:很苦。
现在,农村年满60岁的老人,没有城市职工养老保险的,不管之前是否有缴纳养老金,都可以领取一定的养老补贴,但是其子女符合参保条件的必须参保缴费。 目前这笔养老金金额还比较低,每月大概100元左右。
而现在,如果新退休政策落实下来后,就意味着, 以后年满65岁的农村老人,在领养老金的同时,额外还能领取一笔退休金。这将大大改善农村老人的生计问题。
这项新提议像一股暖流温暖了广大农民的心,我仿佛看到,有不少老人在村头围着谈论,眼神中充满着憧憬和希望,就像当年免除农业税那样激动。
关于“农民退休政策”的文件目前还没有正式下发,但如果能真正落实下来,不得不说这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政策,因为这项政策,不仅能使农民的晚年生活有保障,还减轻了当代农民子女的生活压力。
而这才是真正的“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 ”,也才是国强民富的标准。虽然,目前这项政策在实行的过程中还有一些阻力和困难,但我相信,在国家的努力下,用不了多久,这一天就会真正到来。
随着我国逐步迈入老龄化 社会 ,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统计数据显示, 截止到2018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2.4949亿人,占总人口的17.9%,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1.6658亿人,占总人口的11.9%。
也就是说在我国100人中就有12个人是65岁以上的老人 ,对于这部分人群,国家应给予充分的照顾和政策倾斜,以保障他们的晚年生活。
我国对65岁以上老人有哪些照顾和倾斜政策?【1】65岁以上老人免费体检一次。 其实这个政策已经不是什么新政策了,多年前很多地方的社区医院就已经普及了,65岁以上老人拿着有效身份信息可以根据当地发布的通知到就近的社区医院每年免费体检一次,以预防老年病的发生。
【2】65岁老人养老金每月可以多拿几十块钱。 城镇职工养老金调整一直以来都施行“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倾斜调整”三步走的政策,其中倾斜调整的一方面就是向年龄较大的退休人员进行倾斜,当然各省份调整政策都不一样,但是很多省份都是以65岁或者70岁为基点,对于年满65岁或者70岁的老人,养老金每月可以多领取20元或者其他数额。
【3】“两会”上政协委员王学坤提议65岁以上老人“洗脚上田”。 我国农民群体数量庞大,65岁以上农民老人的养老问题一直受到国家的关注。2020年“两会”上就有委员提议65岁以上老人“洗脚上田”,当然这还仅仅是一个提案,尚未通过,但是该提案一旦获得通过意味着65岁以上农民将获得更大的养老保障。
除了上文我们提到的几项针对65岁以上老人的倾斜政策以外, 其他针对60岁或者65岁以上老人的优惠政策还包括独 生子女费、景点免门票、公共出行免费 等等 ,各省份各地相关政策也不尽统一,有需要的老年朋友可以多关注下当地相关政策。
结语:65岁以上老人都是建国后为祖国建设作出过突出贡献的人群,国家对于这部分人是不会忘记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 社会 的不断进步,相信未来对于这部分人群的优惠政策倾斜力度会越来越大。
一个66岁老人亲身体验:社区有个诊所到处撒单说65岁以上老人可以免费检查身体,去了以后免费量个血压,测个血糖,最后一项说交80元抽血化验,看到诊所的卫生环境太差,就放弃了这项优惠政策。
公交公司凭老年证办免费乘车卡,去了一问,办一个卡需要交工本费保险金23元,我有一个老年电动三轮很方便,从来没有挤占乘公交车,这项优惠政策也放弃了。
唯一享受了福利是凭老年证免费到公立景点 旅游 ,曾经享受了二次。
最近到处传说65岁农民可以办退休,我认为这叫望梅止渴。
安慰老年人的话!农村人由于生活艰辛,现七十以上老人从事农业,担当农村劳动力的主力军,农村老人不但要劳动,儿女外出打工后,还要带孙子,接送上学,生活起居等一系列家务事!现农村老人确实很幸苦,他们的辛酸又有谁能知!
农民实行退休制度不太可行,城市里的人退休可以拿钱导致农村老人很羡慕。但是,城里人参加工作起就交养老保险,他们老了拿退休工资是拿自己的钱!农民要拿退休工资就要在18岁后就缴养老保险,那有多少人能按时足额缴呢?
楼主你好,对65岁以上老人,有什么新政策呢?65岁以上老人也好,还是刚刚退休的60岁老人也好,那么享受到的待遇和政策几乎是一样的,因为都属于老年人口,比方说你可以享受到老年人正常的这个免票政策,或者说一些优惠政策,那么基本上都是没有太大的区别。
就算是作为养老金的增长,那么对于养老金的增长来讲也是针对于高龄退休老人,那么70岁以上有着倾斜调整待遇,也就是说65岁这样的一个年龄阶段还不具备倾斜调整的条件,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那么我们65岁的老人和60岁的老人实际上是完全一致的,二者之间几乎是没有太大的区别。除了上海以外,认定65岁的年龄为高龄退休老人可以获得倾斜调整之外,全国绝大多数地区那么都只能够获得和正常退休老人,相同的这个增长待遇。
而且高龄补贴政策也是针对于70岁以上老人,或者说80岁以上的老人,最起码要达到70岁以上的门槛,才符合高龄补贴的条件,所以说65岁的老人没有专项的政策,那么我们要说的这个公交卡,或者说是门票的免费政策,基本上很多地区直接针对于60岁老人,而不需要等到65岁,所以说65岁老人和60岁老人几乎是一样的。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第一,现在社保制度并未排斥农民,城市人打工上班开始就交社保费,交到他退休时,从社保那儿领养老金,农民也可以从18岁开始就交养老金,到60岁后办退休领养老金,法律规定是中国居民就可以参加社保
第二,鼓吹农民要有养老金的人不要忘了,只要农民交社保金,将来他就可以有养老金,不存在农民无养老金的问题,当然你上半辈子不交社保金,还要下半辈给你发养老金那是不可能的事了
第三,国家在调整养老金上涨时,各地都有超过65岁的人多涨二三十元钱的惯例,很多地方景区规定65岁以上人免门票或门票减半,这都是针对65岁以上人的优惠,至于65岁以上人应还有特权似乎不可能
第四,治安法规定殴打60岁以上人,加重处罚殴猪,还有超过70岁人如有行政违法一般应拘留处罚的,保留拘留处罚,但一般不实际实施拘留本人
C. 农民退休制度引争议,两会建议发放养老金,农民退休后谁来种地
养老金问题一直是国家关注的方向,一旦有新的消息出现,相关的养老金制度就会引起广泛关注。在两会期间,一些政协委员提出建立农民退休制度。不过,2020年两会农民退休制度引发国民激烈讨论,农民该不该领取退休金已是个争议话题。引起了人们的热议。
当然目前,让中国所有的退休农民都缴纳养老金还是一个不现实的想法。然而,提议已经提出,剩下的工作是艰巨的。一旦农民退休金制度建立起来,整个社会就会更加繁荣和谐。农民作为最底层的劳动人民,应该得到应有的待遇。目前,这项建议仍处于初级阶段。毕竟,中国有大量的农民。根据人大代表的建议,65岁以上的农民都要领到养老金,这对于国家财政来说,也是一笔庞大的支出。
近年来,国家也为农民做了很多努力,不仅免收农业税,而且还实施了农村医疗保险,老年人每月还有百十元左右的生活费。有些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养老制度的提案已经有了,我们需要的就是耐心等待。
D. 黑龙江省农村老人退休后可以拿工资吗两会是怎么诀的
退休之后是可以领取养老金的 。
两会讨论60岁以上农民退休金方面的相关问题是非常多人关注的。其实,中央也非常关心这个问题,所以每年想方设法来提高农民的收入。按照规定,如果农民退休之前买够15年的养老保险,退休之后是可以领取养老金的。
农民的养老问题一直都是国家重点关注的事情之一,现如今农民的养老政策也在不断的完善中。在这几届两会,都有一些代表提出关于农村六十岁以上农民免费领取养老金的提案,只是每个农民都免费领取养老金,国家负担是非常大的。
E. 给农村60岁以上老人每月发1000元生活费可行吗
在2023之前的两会期间,代表王学坤提出的关于为农村65岁以上老人建立退休金制度的提案,引发了广泛关注。这一提案提出了让老农民“洗脚上田,老有所养”的愿景,并将农民的养老问题提上了国家议程,认可了他们对国家的贡献。尽管这一提案的实施尚需时日,但它标志着农民养老问题受到了重视。
经济学家王福重曾对农民的贡献提出质疑,认为农民的劳动是懒惰的象征,并主张取消农民以实现国家富强。这种观点受到了全国农民的强烈反对,特别是因为王福重自己也是农民出身。事实上,农民的劳动是支撑国家从建国前到现在繁荣的基础。城市的每一座建筑、每一条街道都凝聚了农民的辛勤汗水。
关于给农村6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发放1000元生活费的问题,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来看,这一举措是可行的。然而,我国的财政状况是收入高、支出也高,去年财政支出已超过20万亿,导致入不敷出。我国是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需要全面考虑各个方面的问题。因此,目前向60岁以上的农村老人每月发放1000元还不可行,需要在国家财政更为雄厚时才能实现。
对于农民而言,他们为国家的成立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应该得到相应的回报。农民的劳动不仅在过去支撑了国家的发展,现在城市的建设也离不开他们的辛勤工作。因此,为老农民提供每月1000元以上的养老金是合理的。
自90年代初,我国开始实行农村养老金制度,2017年以后,农民可以通过缴纳社会养老金来保障自己的退休生活。但对于老一辈农民,他们应该享有更高的养老金待遇,或许可以从目前每月平均100多元提高到四五百元,以体现对他们过去贡献的认可。
有人可能会质疑给老农民发放高额养老金的合理性。但是,城市里的同龄老人,在90年代之前并没有缴纳社会养老保险,却能领取较高的退休金。这种情况下,为什么不能同样照顾到老一辈农民呢?因此,提高老农民养老金的标准,增加到每月1000元是可行的,也是应该的。
F. 李宏塔的两会提案
2013年3月,在京参加“两会”的全国政协委员李宏塔将目光瞄准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李宏塔介绍,截至2012年12月,安徽省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350.6万,接近安徽省人口的50%,其中802.6万人领取养老金,累计基金结余84.5亿元。
李宏塔认为,中央财政对60周岁以上的城乡老年居民每人每月补助55元的基础养老金,不仅低于国家最新的农村扶贫标准,更是远远低于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假设参保居民按每年300元标准缴费,地方政府每年补助30元,连缴15年,个人帐户累积总额为4950元,个人帐户养老金为每月只有36元,加上中央财政补助55元的基础养老金,总的养老金标准为每月91元。这一养老金水平低于国家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的最新扶贫标准,更是远远低于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李宏塔建议从2014年起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进行大幅调整,至少每人每月达到100元,力争到2020年,达到每人每月200元以上。他还建议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建立基础养老金与物价上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标准、农村最新扶贫标准挂钩联动的长效增长机制,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逐年适当调整增加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金标准,同时进一步健全缴费激励机制,引导城乡居民多缴费、长缴费,提高养老金水平,从而真正实现老有所养的目标。
G. 2022年国家养老新政策有哪些
备受瞩目的“两会”正式拉开帷幕,来看看今年与会的代表委员们又有哪些养老相关的提案。
01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
发挥基本保障功能 建议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正式启动。
根据人社部的消息,从今年1月开始,已在全国范围内对地区间养老保险基金当期余缺进行调剂,用于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随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工作的逐步推进,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是否调整也引起关注。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在接受《中国经营报》采访时表示:
全国城镇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几乎是每年调整一次。
而全国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上次调整时间是2020年7月1日,从每月88元涨到了93元,至今已快接近2年。
因此我们呼吁国家要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
“根据我们的调研,目前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和统筹层次均低,还达不到‘保基本’的要求,因此今年两会我提交了相关建议,希望国家把该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