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养老金并轨的并轨必要性
(一)从根本上说退休养老金双轨制与宪法和有关法律精神不相符。我国宪法第四十四条明确规定:“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企业事业组织的职工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退休制度。退休人员的生活受到国家和社会的保障。”按照规定,企业事业组织的职工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享受国家和社会的养老保障的权利上是完全平等的。而现行退休双轨制却对不同部门的退休人员执行不同制度、不同标准,给予差别化待遇,退休金收入差距十分悬殊,明显侵犯了养老公平权。特别是由于实行退休养老金双轨制,造成明显的同工不同酬的不合理状况,这些都是有违宪法精神的。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何平在2009年答记者问时也对现行制度的合法性提出质疑:“从法律的角度来讲,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应该和企业一样,个人应该缴费,其他享受的条件和待遇支付的水平都应该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上来制定。”而现行双轨制却是企业缴费,机关不缴费;缴费者的退休金低,不交费的反而比缴费的高出几倍,享受的条件和待遇支付的水平明显不在一个平台上。这种不合法规的状况是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的,否则对社会造成的危害不可低估,实行养老金并轨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需要,也体现了政府维护社会公平与和谐的决心。
(二)退休养老金双轨制与全面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是相违背的。全面小康社会是要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要让亿万人民群众普遍受惠,共同富裕,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而贫富差距过大已经是目前我国社会出现的重要问题之一,基尼系数早已接近0.5,远超0.4的国际警戒线。解决这个问题的前提就必须建立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和养老保险制度,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使越拉越大的收入差距逐步缩小。而现行退休双轨制在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分别实行两种养老保险制度,对同类人员执行双重标准,使退休金差距相差巨大。这无异于是为收入差距的继续扩大加油添薪。照此发展下去,极有可能会形成退休养老待遇的两极分化,出现退休金畸高畸低的不合理状况。其结果只能实现少部分人的小康而不是全面小康,改革发展成果就会仅被少数人分享而与大多数人无缘,这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是完全相背离的。
(三)退休养老金双轨制不利于社会公平原则和社会稳定。双轨制破坏了按劳分配的平等分配权。造成贡献相同而收入悬殊的局面。其实质不是按劳分配,而是按部门分配,按等级分配。在这种制度下,自己掏腰包“买保险”的企业职工相对只得到很低的退休金,而“分文不掏”的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却得到高于前者几倍的退休金。企业职工作为国家物质财富的直接生产者、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创造者,他们的退休金却处于相对偏低的水平,这显然是有违社会公平正义原则的。而自从退休养老金双轨制形成以来,社会上关于是否废除退休养老金双轨制的争论就没停止过。近几年,随着党和政府对社会保障愈加重视,企业退休人员对双轨制表现出更强烈的不满情绪,要求废除退休双轨制的呼声越来越高。对此如不能及时妥善解决,将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对社会的和谐稳定造成威胁。
(四)退休养老金双轨制不利于全社会人才的优化配置。退休养老金双轨制阻碍全社会人才的优化配置。其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造成全社会的人才倾向于退休福利非常好的机关事业单位,这就出现了在公务员考试中“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惨烈场面,每年报考公务员考试的人数屡创新高,而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却找不到其紧缺的人才。另一方面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作为两个并行的没有联系的轨道,人才很难在相互之间进行流动,这就导致了机关事业单位的职工要么呆在机关事业单位,要么为了进企业放弃以前的积累从零开始缴纳社会养老保险。这对哪一方来说都非常的不公平。对国家和社会发展而言,如果这个问题不能解决,人才就不能各尽其用,不能实现全社会人才的优化配置,也就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贰』 今年养老金是怎么调的
第1个趋势,养老金实现全国统筹。2022年1月份开始养老保险,实行全国统筹,主要解决养老金不足的地区,用养老金收入富裕的地区来补助差距养老金的主要结算方式,仍然采取多交费,多交多得长缴费长缴多得的基本原则。
第2个趋势,养老金迎来18连涨。养老金18连涨对于企业退休职工来说,有着利大于弊的好处,养老金18连长将使养老金继续维持在2%~3%左右的增长率,所以养老金的增长对于社会平均岗位工资基数以及在职人员工资标准调整都是联动增长的标志和信号。都是在努力的打造更加幸福的退休生活做出的共同努力和协同,协调联动。
第3个趋势,机关事业单位薪酬标准在2022年的调整把高级职称和中级职称的差距缩小。2022年省级机关事业单位调薪的标准显示起始的时间是从2021年10月份开始补发,5个月大约是1650元进账,也就是说从2022年的2月份执行新的标准。但是这一次调薪涉及到的机关事业单位标准显示高级职称和中级职称的差距被大大的缩小,高级职称大约340~420元之间,而中级职称只相差100元,这是调整的新特点,努力的在缩小职称之间的差距。未来在十四五时期养老金的调整,将直接取消职称的影响力,按照缴费时间缴费档次缴费的基数,是否购买年金年龄因素等综合评定养老金的待遇和调整职称,在退休之后将不起到任何作用。
第4个趋势,企业年金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根据世界银行的建议的养老金代替率,基本职工养老保险提供42%的比例的基础上,要让职业年金和企业年金在补充提高33%左右达到养老金替代率75%的最低保底标准,只有这样退休前拿到1万元的工资,退休以后就可以拿到7500元以上的退休金,这是保证退休生活质量不降低的红线和底线。所以我国把职业年金作为第2支柱养老体系,重点发展重点推进,2022年最重要的新趋势还包括提高企业年金覆盖率,提高年金的缴费比例和缴费积极性,让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在退休金的代替率方面做出最重要的最大的贡献率和贡献度。
第5个趋势,养老保险统一缴费比例调整为个人缴费的2倍关系。根据此前的规定,湖南省已经统一调整了个人养老金缴费基数为8%,单位缴费比例为16%,养老金缴费基数和职业年金缴费基数单位的缴费部分都是个人缴费基数的2倍关系。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提高了个人的缴费比例,相对中和缴费负担,毕竟社会平均工资基数不断的上调,工资标准的不断的上涨,给部分单位的缴费和给企业的缴费造成的压力是需要平衡和缓解的。
第6个趋势,限高保低。超过8000元的养老金一定要得到限制,重要照顾那些退休金不足于2000元的人和限制那些养老金超过8000元的人,只有限高保低才能解决养老金领域的共同富裕才能促进全领域的幸福指数的提升,才能解决老龄化社会加剧的今天养老金更多的是解决大多数人的养老刚需资金问题。
法律依据
《国务院关于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的通知》第二条 基本原则
促进公平。通过实行部分养老保险基金中央统一调剂使用,合理均衡地区间基金负担,提高养老保险基金整体抗风险能力。
明确责任。实行省级政府扩面征缴和确保发放责任制,中央政府通过转移支付和养老保险中央调剂基金(以下简称中央调剂基金)进行补助,建立中央与省级政府责任明晰、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
统一政策。国家统一制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逐步统一缴费比例、缴费基数核定办法、待遇计发和调整办法等,最终实现养老保险各项政策全国统一。
稳步推进。合理确定中央调剂基金筹集比例,平稳起步,逐步提高,进一步统一经办规程,建立省级集中的信息系统,不断提高管理和信息化水平。
『叁』 2023年企业退休职工涨多少
目前,我国主要有三个退休群体。第一类是公务员和事业编人员,与企业退休人员实行 " 双轨制 ",他们的退休金是企业退休人员的 2 倍,大约在 6000 元左右。第二类是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的全国平均水平在 3000 元左右。第三类人是城乡居民退休人员,养老金全国平均水平只有 188 元。
社保专家预测,2023 年养老金上涨的幅度将下滑至 3.5% 左右。不少退休老工人说:养老金 2023 年上调 3.5%,按照定额、挂钩、倾斜的 " 三结合 " 模式,依然会出现——养老金越高涨得多,养老金越低涨得少,贫富差距不会缩小,而是会越来越大,与 " 共同富裕 " 的方向背道而驰。
所以,从 " 共同富裕 " 的理念出发,从体现弱有所扶的初心出发,2023 年养老金上涨应该按照收入水平进行 " 分级 " 上涨:3000 元以下的涨 20%、3000-4000 元的涨 10%、4000-5000 元的涨 5%、6000 元及以上的涨 3.5%。
退休工人这个呼吁,让很多社保专家感到不爽!社保专家很多都留学归来的经济学家,满脑子是市场经济,满脑子都是嫌贫爱富,满脑子都是不公平临安,他们的反对理由永远是这三条:
第一条:让低收入的多涨、高收入的少涨,违反养老金 " 多缴多得、长缴多得 " 的市场经济规律。
第二条:让低收入的多涨,对高收入群体不公平。高收入的社保缴费多,就应该多涨养老金,养老金水平低的人历史贡献小,凭什么还多涨钱?
第三条:现在的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是社平工资的 60%-300%,工资高的缴费多,退休之后多发养老金这是天经地义的,如果让缴费低的人多涨养老金,工资高的人也不愿意多缴费了。
社保专家的反对意见,从当下的市场经济体系来看,似乎很有道理。但是,从底层逻辑来分析,社保专家的立场不对,违背了初心和使命,结论就不可能正确。按照社保专家的理念,完全按市场经济规携袜律走,富人把喝不了的牛奶倒掉,穷人就活该被饿死。
从国家的初心和使命来看:如果一个社会上大量的做出历史贡献的退休老工人只有一两千元的养老金,连蔬菜和猪肉都买不起," 共同富裕 " 到哪里去了?社保专家的良心被谁吃掉了?
PS:也请有关部门听一听退休老工人的心声:
【1】社会保障的前提是保障,而不是市场。
无论是哪个国家,福利是福利,社保是社保谈隐碰,市场是市场。比如,有些发达国家满街都是流浪汉,吃救济也不工作,说明社会保障体系好。养老金是社会保障,是退休人员的最后一道防线,应该是坚守社会保障的底线,而不应该走市场化道路,要吸取教育市场化和医疗市场化的教训。
【2】不敢涨这么高比例的原因是社保基金没钱。
不敢给低收入群体多涨,归根到底是因为养老基金没钱。养老基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在职人员的缴费,远远不够。比如,美国只有 3.3 亿人,养老金规模是 GDP 的 150%;我国有 14 亿人,养老金规模是 GDP 的 10%。我们就要反思养老基金缺钱的问题。
【3】要考虑养老金低的群体的历史贡献。
含谈如果社保专家说,他们养老金水平低是因为他们以前没本事、文凭低、工资低、缴费低。这种人看不见历史,只看见了金钱,眼里只有不平等,心里没有同理心。高收入群体的既得利益也是建立老一辈产业工人 " 牺牲 " 利益的基础上的。当年,一穷二白,是老一辈产业工人无私奉献、打下的江山。现在的高收入群体吃的就是老一辈退休工人的 " 无私奉献 " 的红利。
【4】不损害既得利益群体的利益,有利于促进共同富裕。
养老金低于 4000 元的退休老人,多是一些当年支援国企建设、支援边疆建设、支援重工业生产的老工人,他们年轻时实行 " 低工资 ",中年时赶上下岗失业,老年时又领取很低的养老金。所以,给低收入群体多涨一点养老金,本来就是在弥补历史对他们的亏欠,并不损害高收入群体的利益,因为高收入群体已经吃了双重红利——在职时高工资,退休后高养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