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老服务 > 社区养老为什么符合我国国情

社区养老为什么符合我国国情

发布时间:2024-07-06 04:17:00

1. 社区居家养老的我国模式

第一、传统的居家养老
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观念,就是“养儿防老”、“多子多福”、“金家、银家,不如自己的穷家。”生有五男二女,是前世积下的阴德。在自己习惯的家庭养老,享受儿孙满堂的天伦之乐。出门有熟悉的邻里,互致问候,拉呱聊天。环境熟悉,闭着眼睛也不会走错路,闻着厨房的灶烟也能回到家。能有子女的“床前百日孝”,就心满意足了。另外,传统的居家养老在家庭原有的平台之上进行,养老成本相对比较低。
当今家庭规模向小型化发展,子女数减少,加上当前老人与子女共居向分居转变,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的出现使子女对老人的赡养更加困难。对于子女而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就业压力、社会竞争使得不少子女将大部分时间投入到自己的事业中,相应地减少了与老年人的照顾时间,使得不少人陷入事业人士与孝顺子女角色的冲突当中。这就对传统的居家养老发起了尖锐的挑战。
第二、养老服务机构
1、社会福利院
社会福利院是以政府投资为主,并给予信息资源、政策支持。同时募集社会资金,建设、改善相关设施,收养市区“三无”老人,孤残儿童、弃婴,实行养、治、教并举的工作方针,保障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其养老功能微乎其微。
2、敬老院
敬老院是在农村“五保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56年农业合作化时期,农业生产合作社对缺乏劳动能力、生活没有依靠的鳏、寡、孤、独者,实行保吃、保穿、保烧、保医、保葬(儿童则为保教),简称“五保”。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期,对五保户实行集中供养,在全国各地兴办了一批敬老院。1978年以来,随着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和集体经济的发展,敬老院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后来有些城市街道也办起了敬老院。
3、老年公寓
中国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在上海、北京、天津、大连、烟台等地由政府民政部门兴建老年公寓。 老年公寓是指既体现老年人居家养老,又能享受到社会提供的各种服务的老年住宅,属于机构养老的范畴。
4、社会民办养老机构
一是民办老年公寓
中国老龄科研中心政策室曾对北京1600余名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大调查,希望入住老年公寓的人数达1000余人,一些老年公寓还出现人满为患的局面,老年公寓正日益获得老年人的欢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产阶层的人群不断增加,2009年之后,很多老年公寓,已经不再是独立的慈善或者福利机构,反而变成了一种需求,甚至有人在未有退休之前就开始预订老年公寓。这就给民办老年公寓的诞生以契机。一些富商、房地产商、公立、私立医院等,在尚不完善的政策支持下,建设起来具有“福利性事业、市场化经营”特点的老年公寓,各种形式的由个人、社会或企业建立的老年公寓在各地相继出现。在全国各大中城市,老年公寓已经很普遍,并且出现低、中、高档分级。填补了国家办老年公寓的不足。
二是民办敬老院
农村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主动为社会福利事业做贡献。个人出资建敬老院,把无依无靠、病残鳏寡、不能进入乡镇敬老院的困难老人免费收养起来。填补了农村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养老机构的不足。
第三、社区居家养老
我国现阶段国情是人一旦变老,就有一种落叶归根的心理,到了陌生的环境,很容易产生失落、惆怅、孤独的情绪。居家养老可以和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延续以往的社会网络,使老人的心理更健康。当前家庭小型化、空巢家庭和独居老人的增加趋势,家庭赡养功能弱化的特点,使家庭养老走进死角。现代社会多元化的趋向使老年人群对养老的期望值增高,传统的机构养老服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老人对生活品质的高水平需求。以社区村,居委会为核心、社区居家养老为依托、社会化专业服务与非专业化服务相结合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成为新型养老模式。
一是组建“以老助老”互助小组,组织社区老人开展互助活动。一些乐于奉献的老人自愿腾出自己的房子,发挥自己的特长用于助老服务,并相互提供家政、娱乐、体育、医疗等各种帮助。
二是建立健全社区老年福利服务网络,如社区医疗保健站、托老所、养老院、护理院、照料中心、文化活动中心等,把老年社区福利服务网络建设纳入社区建设中。建立空巢、孤寡老人的社会照料系统,对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门服务,组织志愿者为老人看护和日常服务。民政部实施的“星光计划” 是推进社区福利建设的有效形式,以社区为中心的老年服务体系,逐步走上社会化、产业化的道路。
在农村,仍以家庭养老为主,但是近年来,农村家庭养老功能也呈弱化趋势,社会养老功能不断加强,有条件的敬老院建成综合性、多功能、面向农村老人的社会福利服务中心,进一步完善社会救济和五保户的供养制度,倡导村民互助。教育年轻人要孝敬老人,加强法制观念。使农村弧寡老人都能过上有吃有穿有住有医有葬的五保生活,贫困老人通过最低生活保障线获得救助。
但是,社区居家养老作为是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还处在起步阶段,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国地广人密,情况各异。尚需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同心协力,把社区居家养老这项新兴的事业办好。

2. 居家养老的社会意义

空巢既是社会的进步,也是我国人口老龄化当中特别是人们的生活方式、观念转变当中产生的一种客观必然的现象。按比例数据,城市空巢老人49.7%,国外有的已高达80%,甚至更高。从趋势讲,这是必然。像过去那种多子女家庭来共同照顾老人是不可能的。因此随着老人年龄增长,身体功能退化,需要人照顾而身边无人照顾,这就体现了社区居民养老服务的意义所在。身边无子女或者子女照顾不过来,从这个角度,社区对老人、对家庭成员的支援就显得尤为重要。发展居家养老是对这一现象所作出的一个正确选择。
居家养老服务适合我国国情
符合我国“未富先老”的社会特点。我国人口老龄化是在经济还不够发达、物质条件尚不充裕的情况下到来的,因此,单靠政府的力量来发展养老福利事业是不现实的。居家养老服务与机构养老服务相比,具有成本较低、覆盖面广、服务方式灵活等诸多优点,它可以用较小的成本满足老年人的服务需求。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居家养老服务,可以让一部分家庭经济有困难但又有养老服务需求的老年人得到精心照料,从而对稳固家庭、稳定社会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
适应我国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特征。受中华民族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念影响,我国大多数老年人不愿离开自己的家庭和社区,到一个新的环境去养老。居家养老服务采取让老年人在自己家里和社区接受生活照料的服务形式,适应了老年人的生活习惯,满足了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有助于他们安度晚年。

3. 灞呭跺吇鑰佺殑鍙戝睍浼樺娍

閫傚悎鍥芥儏
涓鍥戒汉鐨勫吇鑰佽傚康鍊惧悜浜庨夋嫨灞呭跺吇鑰併傛牴鎹鏈夊叧璋冪爺锛岄夋嫨灞呭跺吇鑰佺殑鑰佸勾浜哄崰90%锛屽彧鏈夌害10%鐨勮佸勾浜洪夋嫨鏈烘瀯鍏昏併傚湪杩欑嶆儏鍐典笅锛屾斂搴溿佺ぞ鍖恒佸吇鑰佹満鏋勫備綍鎶婂吇鑰佹湇鍔″欢浼稿埌灞呭跺吇鑰佺殑鑰佸勾浜猴紝婊¤冻浠栦滑瀵圭ぞ浼氬寲鍏昏佹湇鍔$殑闇姹傦紝鏄蹇呴』鐫鍔涜В鍐崇殑涓涓鐜板疄闂棰樸傚悓鏃讹紝鎴戝浗澶辫兘鑰佷汉銆侀珮榫勮佷汉銆佺┖宸㈣佷汉鏁伴噺宸ㄥぇ銆傝繖閮ㄥ垎浜哄氭暟鍒嗘暎灞呬綇鍦ㄥ悇鑷瀹跺涵涓锛屽叾鍏昏佷笉浠呮湁鐢熸椿鐓ф枡銆佺簿绁炴叞钘夐棶棰橈紝鏇存湁鍖荤枟鎶ょ悊闂棰樸傚眳瀹跺吇鑰佹湇鍔′汉鍛樺叿鏈変竴瀹氬尰鐤楁姢鐞嗙煡璇嗗拰鎶鑳斤紝鑳借緝濂借В鍐宠繖浜涢棶棰樸
鎴戝浗鍏昏佹湇鍔′綋绯诲缓璁捐繕涓嶈兘婊¤冻鑰佸勾浜哄叆浣忓吇鑰佹満鏋勭殑闇姹傦紝缁濆ぇ澶氭暟鑰佸勾浜哄彧鑳介夋嫨灞呭跺吇鑰併傚浗瀹垛滃崄浜屼簲鈥濊勫垝绾茶佹彁鍑猴紝姣忓崈鍚嶈佸勾浜烘嫢鏈夊簥浣嶈佽揪鍒30寮犮備絾鐩鍓嶏紝鍏ㄥ浗鍏昏佹満鏋勪粎鏈夊簥浣390涓囧紶锛屾瘡鍗冨悕鑰佸勾浜烘嫢鏈夊吇鑰佸簥浣嶅彧鏈20.5寮狅紝绂荤翰瑕佹彁鍑虹殑鏍囧噯杩樻湁寰堝ぇ缂哄彛銆傞夋嫨鏈烘瀯鍏昏佺殑鑰佸勾浜哄敖绠″彧鍗10%锛屼絾杩欓儴鍒嗚佸勾浜虹殑缁濆归噺鍦2000涓囦汉浠ヤ笂銆傛墍浠ワ紝鑳藉熷叆浣忓吇鑰侀櫌锛堣佸勾鍏瀵撱佹墭鑰佹墍锛夌殑鍙鏄寰堝皯涓閮ㄥ垎鑰佸勾浜猴紝寰堝氬湴鏂瑰瓨鍦ㄥ吇鑰侀櫌涓搴婇毦姹傜幇璞°
杩樺簲鐪嬪埌锛屼笌鍙戣揪鍥藉跺湪缁忔祹楂樺害鍙戝睍鍩虹涓婃ュ叆鑰侀緞鍖栫ぞ浼氫笉鍚岋紝鎴戝浗鏄鍦ㄧ粡娴庡彂灞曟按骞宠繕姣旇緝浣庣殑闃舵靛氨杩涘叆鑰侀緞鍖栫ぞ浼氾紝鍛堢幇鍏稿瀷鐨勨滄湭瀵屽厛鑰佲濈壒寰併傜敱浜庣粡娴庝笉鍙戣揪锛屼汉鍧囨敹鍏ユ按骞虫瘮杈冧綆锛岀粷澶у氭暟鑰佸勾浜烘敹鍏ユ按骞虫洿浣庛傚眳瀹跺吇鑰佹湇鍔¤垂鐢ㄨ緝浣庯紝閫傚悎涓鑸瀹跺涵鐨勭粡娴庢壙鍙楄兘鍔涖
鐗圭偣椴滄槑
灞呭跺吇鑰佹湇鍔℃槸涓绉嶆棦涓嶅悓浜庡跺涵淇濆嗐佷篃涓嶅悓浜庝竴鑸鎰忎箟涓婂舵斂鏈嶅姟鐨勭嫭鐗瑰吇鑰佹柟寮忋
灞呭跺吇鑰佹湇鍔℃槸涓撲笟鎬у己鐨勬湇鍔°備互涓鍥界孩鍗佸瓧鎬讳細浜嬩笟鍙戝睍涓蹇冨紑灞曠殑鏇滈槼淇濆嗘湇鍔′负渚嬶紝浠庝簨鏇滈槼淇濆嗘湇鍔$殑鍖绘姢浜哄憳閮界粡杩囦笓涓氬煿璁锛岀壒鍒鏄缁忚繃涓撲笟鍖荤枟鎶ょ悊鐭ヨ瘑鍜岃亴涓氭妧鑳藉煿璁銆傚敖绠$幇鍦ㄨ稿氫繚濮嗗拰瀹舵斂鏈嶅姟浜哄憳涔熻佺粡杩囦竴瀹氱殑涓撲笟鍩硅锛屼絾鏇滈槼淇濆嗙殑鍩硅瑕佹眰鏇翠弗鏍硷紝瑕佹眰鎶ょ悊浜哄憳鎺屾彙蹇呭囩殑鍖荤枟鎶ょ悊銆佸尰鐤楁ユ晳鐭ヨ瘑鍜屼笓涓氭妧鑳姐
灞呭跺吇鑰佹湇鍔℃槸鍏鐩婃ф垨鍑嗗叕鐩婃ф湇鍔°傚舵斂鏈嶅姟鏄涓绉嶅競鍦哄寲鏈嶅姟锛屽畬鍏ㄦ寜甯傚満瑙勫緥杩愪綔銆傚眳瀹跺吇鑰佹湇鍔″垯鏄涓绉嶅叕鐩婃ф垨鍑嗗叕鐩婃у吇鑰佹湇鍔★紝姣斿傛敹璐归噰鍙栫殑鏄浼樻儬浠锋牸锛岀敋鑷虫槸鍏嶈垂鍗婂厤璐圭殑銆傚眳瀹跺吇鑰佹湇鍔′箣鎵浠ヨ兘澶熸垚涓轰竴绉嶅叕鐩婃ф垨鍑嗗叕鐩婃у吇鑰佹湇鍔★紝涓昏佸緱鐩婁簬鎻愪緵杩欎簺鏈嶅姟鐨勫吇鑰佹満鏋勩佺ぞ鍖虹粍缁囥佸織鎰胯呯瓑鐨勬棤绉佸夌尞锛屼互鍙婄ぞ浼氬悇鏂归潰鐚鍑虹殑鐖卞績锛屾瘮濡傜墿璧勬崘鍔╁拰鐜伴噾鎹愯禒绛夈
灞呭跺吇鑰佹湇鍔℃槸閽堝圭壒瀹氫汉缇ょ殑鏈嶅姟銆備腑鍥界孩鍗佸瓧鎬讳細浜嬩笟鍙戝睍涓蹇冧簬2014骞5鏈堝湪姹熻嫃鐪佹壃宸炲競鍚鍔ㄧ殑鈥滄洔闃冲叧鐖卞け鑳借佷汉琛屽姩鈥斺旀洔闃充繚濮嗘湇鍔♀濊瘯鐐癸紝鏈嶅姟鐨勫硅薄灏辨槸缁忚繃姘戞斂閮ㄩ棬绛涢夌殑300浣嶇敓娲诲洶闅剧殑澶辫兘鑰佷汉銆傚舵斂鏈嶅姟闈㈠悜鐨勬槸鍏ㄤ綋鏈夐渶姹傜殑瀹跺涵锛屾湇鍔$殑鍐呭规槸鍏ㄦ柟浣嶇殑銆傛洔闃充繚濮嗘湇鍔″垯鏄闈㈠悜灞呭跺吇鑰佺殑鐢熸椿鍥伴毦澶辫兘鑰佷汉锛屼富瑕佹彁渚涘尰鐤楁姢鐞嗘湇鍔″拰浜烘枃鍏虫鏈嶅姟銆備竴浜涘吇鑰佹満鏋勩佺ぞ鍖恒佸織鎰跨粍缁囨彁渚涚殑灞呭跺吇鑰佹湇鍔″唴瀹瑰彲鑳芥洿骞挎硾銆
浼樺娍鏄庢樉
灞呭跺吇鑰佹湇鍔℃槸缁忔祹楂樻晥鐨勫吇鑰佹湇鍔℃柟寮忋傚悓鏈烘瀯鍏昏佺浉姣旓紝灞呭跺吇鑰佹湇鍔℃槸涓绉嶆姇鍏ュ皬銆佺粡娴庡拰绀句細鏁堢泭楂樼殑鍏昏佹柟寮忋備互鏇滈槼淇濆嗘湇鍔′负渚嬶紝瀹冧緷鎵樼幇鏈夌殑鑰佸勾鍏瀵撱佸尰鐤楁満鏋勫拰鎵樿佹墍锛岀粍缁囧尰鎶や汉鍛樺叆鎴锋湇鍔°傚悓鏈烘瀯鍏昏侀渶瑕佸叴寤哄吇鑰侀櫌鐩告瘮锛岃繖绉嶆柟寮忓ぇ澶ц妭鐪佷簡鍩哄缓鍜屽悇绉嶉厤濂楄垂鐢ㄣ傚疄闄呬笂锛屾洔闃充繚濮嗘湇鍔″凡缁忔垚涓烘病鏈夊洿澧欑殑鍏昏侀櫌锛屾槸鐪熸f剰涔変笂鐨勭ぞ浼氬寲鍏昏侀櫌锛屾妸绾冲叆淇濆嗘湇鍔″硅薄鐨勮佸勾浜哄跺涵鑱旂粨鎴愪簡涓涓宸ㄥ瀷鍏昏侀櫌銆傛洔闃充繚濮嗘湇鍔′綔涓烘暣涓鏇滈槼鍏昏佹湇鍔′綋绯荤殑涓绉嶆ā寮忥紝鎶曞叆杈冨皬锛屼絾瑙e喅浜嗕紬澶氳佸勾浜虹殑鍏昏佹湇鍔¢棶棰橈紝鍒涢犱簡宸ㄥぇ绀句細鏁堢泭銆

4. 为什么要在我国大力发展老年社区工作照顾

老年社区工作是老年人社会工作的三大方法之一,关于其具体定义说法不一,在中国内地,常被称作老年社区服务或社区养老,这里不一一介绍。本文主要检索的内容是关于老年社区服务的现状和问题以及如何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为我国的社区老年服务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所直接引文均取自原作者公开发表的文章当中,无学术抄袭之嫌,本人尊重一切劳动者的一切形式的劳动成果。

一、 我国老年社区服务的发展现状和不足

我国老年人在人口各年龄组中是“穷人”居多的群体。据统计,50% 以上的城镇老年人口在银行中基本上没有存款, 只能依靠子女或社会供养。由此可见, 发展城镇社区养老不仅仅是当代老年人的呼唤, 也是老龄化社会发展的必然, 更是救助我国城镇弱势群体的一个重要举措。

1.社区养老的供需矛盾

有资料表明: 托老所, 18.9%的老人需要, 仅有0.5% 的老人得到服务; 保健指导, 36.8% 的老人需要, 仅有9.3% 的老人得到服务; 家庭病床, 42.5% 的老人需要, 仅有14.8%的老人得到服务; 定期体检, 57.8% 的老人需要, 仅有7.6% 的老人得到服务; 应急服务, 45.1% 的老人需要, 仅有0. 7% 的老人得到服务。这几年,上海各种层次的养老机构纷纷兴起, 已达到约200 多家, 但据人民日报社一位记者的调查, 上海“养老机构纷纷建起, 老人入住并不积极”。

2.老年社区服务专业化薄弱

随着市场体制的改革,原来由国家所承担的包括养老在内的社会福利,正在向由国家、集体(单位) 、个人共同负担的多元局面转型。近些年来非专业人员亦进行一些专业培训,但短期培训的效果及整个服务过程的繁琐导致的监督漏洞,都削弱了专业化色彩。养老服务不仅仅是态度的和善,服务水平更多体现在服务提供者的工作能力上,这些能力既包括对老人的生理、心理及医学护理等知识及技巧的掌握,还包括对相关的法律政策及社会资源的掌握及运用,显然那些靠大妈支撑起来的社区是难以满足老年人的较高层次需求的。

3.政府在老年服务中角色定位不恰当,官僚化倾向严重

我国目前养老方式的尴尬现象明显:一方面是行政化色彩很强的法定社区组织,在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的大的社会背景下,为配合上级的要求而建立起来一些养老机构,由于体制不顺畅与资源紧张等因素,在福利化和经营化取向之间左右为难;另一方面又因为社区本身服务质量欠缺与居民的不认同等因素,使得自身生存举步维艰。因此,从社区定位的角度看,必须淡化它的行政化色彩,克服因行政化而带来的困局。

4.我国社区养老没有调动起社区民众的参与与互助意识

有关资料表明,我国志愿者虽然在数量上很客观,但与我们这个人口大国相比仍然不足,且志愿者大多还是青年学生。社区参与与社区民主是社区照顾的核心原则,只有社区民众热心社区问题,广泛参与社区事务,积极为社区建设献计献策,并能为社区中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服务,社区照顾最高层面上的价值理念才能得以实现,社区照顾才能良性运行、不断发展。

二、 发达国家社区养老状况

(一) 欧美国家养老状况

社区照顾作为动员并联结正式与非正式的社区资源去协助有需要的人士,让他们能和平常人一样,居住在自己的家里,生活在自己的社区中,而又能够得到适切的照顾的模式,以其个性化、多样化、社区化的特征与优势,向老年人提供包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服务、家庭照顾、日间看护、娱乐和教育等内容在内的多项服务,因而能够高质有效地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因此,自社区照顾1960 年在英国建立后,其他许多欧美发达国家均视其为医治养老问题的一剂良方转而加以推广,使社区照顾模式逐渐取代了机构照顾的主导地位成为老年人日常生活照顾的主流。

1. 欧美社区照顾发展的基本原则

⑴向社会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让大众认识全控机构照顾的局限性和社区照顾的意义。了解危机人群的处境与需求;让主流社会更多地倾听弱势群体的声音,关注社区中的失能者及其家庭的困境;说服权力部门运用国家立法的手段制定相关政策等。

⑵合理分配社会资源。立足于社区中有困难而得不到照顾的大多数人的需要,避免机构照顾造成的资源浪费和受益面小的缺陷。

⑶充分发挥社区非正式网络的作用,配合正规的社会服务。建立以社区为基础的有效照顾网络;区分不同网络所具有的功能,为社区居民提供不同种类的服务与支持,使受助者的困难真正能够在社区中得到解决。

⑷提倡自助与互助精神,培养社区居民独立自主的意识。使受照顾者在社区照顾的过程中减少依赖性,不断提升自我的价值,也使社区更具凝聚力。

⑸从受助者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实际需要确定照顾方案,使计划切实可行。计划既要发挥非正式照顾的特长, 又不能排斥机构照顾的必要性,而应使照顾能更有效地满足受助者的需要。

⑹发挥民主精神。鼓励社区居民为社区照顾献计献策。

2. 欧美社区照顾发展中面临的困境

⑴社区照顾向家庭照顾的转化。社区照顾原初的理念是指让案主在社区中得到照顾,即通过把与专业或专门人员安排进社区之中,为居住在自己家里的案主提供服务,但在发展中却出现了偏差, “在社区中照顾”逐渐演变成“由社区照顾”,也就是说由非专业人员与非专门人员志愿地或半有组织地提供服务,而家庭作为最基本的非专业照顾力量, 使社区照顾最终演变成为“由家庭照顾”,由此社区照顾的推行在一些地区反而使家庭、朋友和邻居等非正式系统的照顾压力加重了。

⑵服务过程中“机会不平等”问题。这种不平等表现在社会各阶层之间、性别之间、种族之间的不平等。经济收入富裕的老人可获得所需的、质量较高的服务,而经济条件差的老人只能通过个人收入调查系统“歧视性”调查得到救助性服务,这已不容他们自己选择。在性别之间,男性获取的服务要优于女性。而在种族之间,在欧美国家,白种人所获得的服务要普遍优于黑种人和其他族群。

⑶照顾者的角色一般都是由女性来承担。许多女权主义者认为“社区照顾是家庭责任不平等的合法化”“照料活动限制了女性进入公共领域中有价值的社会性角色的机会”。

⑷社区照顾的重点转向支持家庭照顾者。社区照顾为老年人服务似乎是一个不言自明的道理,社区照顾也一直以能够有效回应老年人需求而特别加以宣扬。但在实际的操作中,我们却发现许多与之相背离的事实:许多社区照顾的内容是针对照顾者的。照顾者面临很大的压力,实施支持照顾者的计划本无可厚非,但如果社区照顾的重点转向支持照顾者就有悖于社区照顾的理念了。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许多学者批评日间照顾政策是从照顾者利益出发,而不是为满足老年人需求设计的,研究表明,老年人接受日间照顾服务的原因有相当一部分是考虑子女的利益而不是出于自愿, 因此批评者得出结论认为社区照顾实质上是照顾照顾者而非老年人。

⑸ 协调问题。虽然社区照顾整合了许多资源,但同时也带来了各服务主体间的协调问题。不同的服务主体隶属于不同的体系、不同的领域,这加大了彼此之间协调服务的成本,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医疗卫生保健和社会福利服务之间的协调问题,两者各自有不同的主管部门,且资金来源也互不相同,故在开展服务时容易“各自为政”,造成服务内容和项目出现重复或不全面,致使服务效率的降低。因此我们在发展社区照顾时,应明确提出一个服务中心,以整合各种资源,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

(二) 日本国老年服务状况

日本传统的老年福利服务体系是以1963年建立的服务体系为核心不断修订而成的,走过了一段公费医疗——老人保健——护理保险制度的演变之路。1980年日本政府开始推行以居家养老服务为重点的社会福利政策,颁发《高龄老人保健福利推进10年战略计划》(“黄金计划”),提出依托社区建立多种服务设施,使老年人借助社区力量在家养老。1989年的《高龄者保健福利发展10年战略计划》以居家养老、居家看护为发展方向,强调建立以家庭或亲属的护理为前提,以公共福利服务与市场服务为补充的养老服务方式。至此,依托社区的家庭养老方式占据了主据了主导地位。

1. 日本社区老年服务的内容

⑴访问指导工作。对于40岁以上卧床病人、痴呆孤寡老人及其家人,社区服务人员定期上门服务:了解病因、康复手段、对事物的理解能力、言语表达能力等,观察病人有无褥疮、肌肉萎缩、精神异常、视力与听力障碍及生活自理程度等情况,并做详细评估记录。对家庭中的照顾者也要进行全面了解,并给予饮食、活动、康复锻炼等指导。

⑵访问护理服务。包括对家中病人与老人进行生活护理、输液、注射、换药、送药品、病情观察等多项服务。

⑶机能训练。服务对象包括因疾病或负伤导致肢体功能低下、有孤独症倾向者。在指定时间地点,服务人员将他们组织起来进行体格检查、功能锻炼、集体进食和各项娱乐活动,锻炼服务对象的身体机能,更重要的是促进病人的心理健康。

2.日本老年人服务特点

⑴确认目标,职能清楚。日本政府明确提出20世纪的老人中心工作职能是向社会上的每一位老人给予最大限度的生活援助。通过社区活动,加强居民之间的联系,使他们有困难时,知道应该到什么地方能够得到帮助,使老人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精神上能够安心愉快度过晚年。

⑵内容广泛,方便老人。通过上述内容可看出其之广泛,另外在日本,各街道的医疗护理中心有访问护士,每日定期走访用户,了解他们在家的情况,出现问题能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将社区内可利用的资源介绍给用户。对长期卧床不起者介绍其向有关部门申请和租用医疗用具,介绍使用方法,解决病人的实际困难。

⑶护理人员及福利士技术精、素质高。不管做什么事情任何时候、他们始终精神饱满、精力充沛地工作。总之,他们把娴熟的服务技术与良好的职业道德看得非常重要,因此,也得到社会的普遍尊重。

⑷注重社区康复服务,促进回归社会,以保持正常生活。社区非常注意功能的锻炼,组织各种适合老人的活动,如绘画、书法、插花、茶道、听书、舞蹈、手工、陶瓷制作、野炊、郊游、参观等活动,不失时机地将锻炼寓于每日的娱乐活动中。根据个人特点,教会老人和指导好家属做好配合工作使老人不管是入住日托中心还是在家,都能较好地照顾自己,提高老人生活的质量。

⑸老年服务实施护理保险制度。护理保险制度成立前,由于提供服务的机构间没有竞争机制,服务的种类与特色缺乏,加之机构的床位数不足及社会工作者的缺乏,服务效率和质量不尽人意;护理保险制度成立后引入了市场竞争机制,服务机构间为争取市场份额必然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

三、发达国家经验对我国老年服务的启示

社区养老是植根于西方的社会、文化、经济与政治背景中的一种养老模式,在我们把社区养老移入我国的过程中,必须考虑我们的现实国情。具体说来我们的国情有两个:一个是我国的中介性社会服务组织的缺乏。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城市居民的福利由政府一手包揽,这种强大的政府力量使得公共领域特别是公共服务领域萎缩。改革开放以来,政府逐渐退出一部分社会福利领域并剥离了企事业单位的福利职能,将之回归社会,这时就需要一个社会实体或社会机构来承接这些分离出的职能。在西方这一职责是由非政府或非赢利部门承担的,然而在我国由于上述原因,这一职能更多的是由具有半政府半民间性质的社区来承担,这一事实就向我们展示出在我国发展社区照顾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我们的社区养老要以社区建设为中心。另一个国情是我国深厚的家庭养老传统。我国是一个文化传统悠久的国家,“孝的观念根深蒂固。一方面, 老人愿意居家养老;另一方面,子女也视不赡养老人为耻(陈树强,2003)”。这一基本事实向我们昭示出另一个基本原则: 我们的社区照顾要注重家庭照顾的完善。

1. 我国的社区照顾要以家庭照顾为主,辅之以社区和非营利部门的支援,即在家庭层面整合正式与非正式的服务资源。由于我国传统的家庭养老观念仍有普遍的社会心理认同,在主观上就要求我们仍需以家庭养老为主,继续发扬我国的养老传统。另外客观经济条件的限制也要求我们不得不选择家庭养老。“西方国家进入老年社会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达4000 美元,而我国却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800 美元的水平来迎接老年社会的到来”,所以,将老年人完全推出家庭,由社会来养老是不现实的。家庭养老可以说是在我国经济还不发达的条件下的一种过渡模式。

2. 我国的社区照顾要以加强社区建设为中心,辅之以培育和发展非营利组织。社区由于在当代中国承担了大量的福利服务职能,因而加强社区建设尤其是社区服务方面的建设对于社区养老的发展至关重要。社区养老本身便可以被看作是社区服务的核心内容,社区服务如果不落实到社区养老上,至多只是一些初级的便民利民服务(钱宁,2002)。另外由于我国的非营利部门发展还不成熟,而社区在政府的支持下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加上政府的福利又基本上通过社区作为发送体系传递到民众,因此社区就成为了目前中国民间组织中掌握资源最多,发展最完备,也最有能力为大众提供正式服务的社会主体。但是我们不能忽视非营利部门的发展,欧美及日本的社区养老内容繁多,其中很大一部分的工作都是由非营利组织提供的。非营利组织利用自己的资金、技术及所动员和组织的义工在政府逐渐退出的背景下为老年人提供了许多服务。

3. 养老保障需要法律化。日本政府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就开始通过立法解决养老问题,1959年的《国民年金法》解决了老年生活的经济来源问题;1963年的《老人福利法》和1982年的《老人保健法》解决了老年医疗保健的后顾之忧,确立了居家养老的老年福利方向;2000年4月的《护理保险制度》在解决老年人护理照料负担的同时,构筑了社会参与的家庭养老体系,由此形成了多方位的老年福利体系。在这方面中国应该向他们学习。

4.加强专业队伍建设。1987年日本政府颁发了《社会福利士及看护福利士法》,规定看护福利士应具备的工作能力和专业技术知识能力,并推出资格证书制度。1992年制订《福利人才确保法》,从法律上对福利人才的培养及其应有的经济、社会地位予以保障。这样,日本的社区老年服务在置身于一整套的法律制度保障下,具备技术知识及能力的专业人员的大力推动下,顺利地开展和不断优化。而我国要想向高水平老年服务方向发展,必须也要建立相应的资格证书制度,从而推进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发展

5. 居家养老服务有什么好处

一、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能减轻子女压力,使子女既能尽孝,又可以腾出精力干事业。

现在好多人都说把父母送进养老院是不孝顺的,让老人没有家的感觉。那么社区居家养老将会是您最好的选择,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符合我国“未富先老”的国情,适合老年人养老不离家的传统观念,并可充分利用老人自有资源和社会的各种养老资源,具有方便高效、成本低廉等特点,同时还能起到发展社区服务业,促进社区就业与再就业等一举多得的效果,有利于解决全市老年人的民生问题,成为破解养老难题的最有效途径之一。最重要的是家庭事业两不耽误。

二、养老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理环境的束缚,在自己家中过上高质量高享受的生活。

智能居家养老系统采用电脑技术、无线传输技术等手段,在居家养老设备中植入电子芯片装置,使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处于远程监控状态。如果老人走出房屋或摔倒时,智能居家养老系统中的老顽童手表设备能立即通知医护人员或亲属,使老年人能及时得到救助服务;当老年人因饮食不节制、生活不规律而带来各种亚健康隐患时,智智能居家养老设备的服务中心也能第一时间发出警报;智能居家养老设备医疗服务中心会提醒老人准时吃药和平时生活中的各种健康事项。 最重要的是,“智能居家养老”可以在老人身上安装GPS全球定位系统,子女再也无须担心老人外出后走失。

阅读全文

与社区养老为什么符合我国国情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无锡退休职工养老金公众号 浏览:388
藏机诗勤共醉重阳节 浏览:74
私企退休金计算器 浏览:773
邯郸入学体检去哪个三甲医院 浏览:548
养生馆注册起名怎么起啊 浏览:434
我们如何改变父母 浏览:885
最新四川社保退休政策规定 浏览:475
南京老年大学小品 浏览:963
老年大学品牌定位 浏览:629
老年人喝的什么咳嗽药 浏览:961
退休职工补助几个月取暧费 浏览:805
如何判断老人晚上睡觉打呼噜 浏览:104
养老金不算工资的法律依据 浏览:327
女生内服养生的东西能吃多少种 浏览:835
哈尔滨老年大学健身 浏览:343
上海长寿路舒适堡健身 浏览:617
体检请假不给批怎么办 浏览:333
老年人全身浮肿是什么原因 浏览:238
孝顺的简单手抄报 浏览:624
明光市19年退休人员公示 浏览: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