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养老金双轨制是什么意思
养老金双轨制是指原来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各走一条轨道各有各的退休专养老制度。主要是企业的在职属人员按规定比例交纳五险一金,退休时按规定领取养老金。而机关事业单位在职人员不交纳五险一金,退休时按规定领取机关事业的养老金,由政府财政全包。同时由于两条轨道两种不同的方法计算养老金,各不相同差距很大。造成了一定的矛盾。2014年国家已经将双轨制变为单轨制!正在国实践中。
② 中央什么时候执行养老保险单轨制度
所谓‘双轨制’主要讲的是待遇差的问题,实际上,在中央文件和国务院的工作内安排里面都提出要改革容完善企业和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制度。
我国目前实行的是“养老金双轨制”的退休制度:企业职工实行由企业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的“缴费型”统筹制度;而机关和事业单位的职工本人不用缴费,退休金由国家财政统一发放。但是,机关和事业单位职工的养老金却是企业职工的三倍之多。
“养老金双轨制”形成由来已久。上世纪90年代,我国引入养老保险制度,最终企业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形成“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险格局。而机关和事业单位未纳入社保体系,退休金仍由国家财政统一发放,养老金的“双轨制”自此发轫。
至今,在征缴和计发方式上,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之间,已有了极大不同。企业职工设立养老保险账户,每月由企业缴纳工资总额的20%,进入统筹账户,个人缴纳8%,进入个人账户,进行养老金的账户积累。与此相对,机关和大部分事业单位职工并不设立养老保险账户,不用缴费。
③ 退休35年为一个档次吗
我国退休制度经历了两个阶段,即计划经济时代,不管是机关干部、企业事业单位职工都是按照工作工龄来计算退休金,那时35年工龄和36年工龄都是一个档次,只要是35年以上工龄的,都是按照个人在岗时工资的90%来领取退休金。那时的确有五年或是十年一个档次的区别,这就是退休的老制度,一直到2014年10之前办理退休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也是按照这种方法来办理的。自从2014年10月以后,机关事业单位全面纳入养老保险缴费体系,全民参保已成为新的养老保险制度,即由过去的双轨制完全过渡到单轨制,不管你是机关干部、事业单位还是企业单位职工、城乡居民只要缴纳了养老保险,缴费年限达到规定的缴费年限,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都可以顺利办理退休,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这时养老金的计算方式不再是按照工龄五年一个档次来计算,而是按照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来计算,缴费年限越长,缴费基数越高、个人账户资金余额越高,今后的养老金也就会越高,35年缴费年限和36年缴费年限相比,养老金也是会有差别的。
法律依据
《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规定 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养老保险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单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以下简称单位缴费)的比例为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以下简称个人缴费)的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8%,由单位代扣。按本人缴费工资8%的数额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个人工资超过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00%以上的部分,不计入个人缴费工资基数;低于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当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个人缴费工资基数。 个人账户储存额只用于工作人员养老,不得提前支取,每年按照国家统一公布的记账利率计算利息,免征利息税。参保人员死亡的,个人账户余额可以依法继承。
④ 为什么要实行退休双轨制
这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企业和事业单位的退休待遇相差很大。
所以很多人拼命考公务员。进入政府机关部门。
⑤ 什么是社保双轨制
什么是社保双轨制?这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含义是不一样的。下面和大家分享我的个人观点。
第一,社保的双轨制实际是指退休制度的双轨制。
过去我们常说的双轨制,其实并不是社保的双轨制,而是退休制度的双轨制。所谓退休制度的双轨制,是指在2014年10月1日之前,当时我们国家实行的是两种退休制度。即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不用缴纳社会保险,而是按照退休年龄来办理退休。只要进入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就变成了铁饭碗,只要没有犯大的错误,工作了一定的年限,到了退休年龄,都能按月领取退休金,而且退休金的计算是按照本人在职时实际工资的总额,根据工龄长短的比例来计发的,退休金列入当地政府财政预算,全部由财政来支付;而企业工作人员,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职工在职期间,必须按照社保法的规定缴纳的职工养老保险,养老保险缴费年限达到最低15年,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才能符合办理退休的条件,才能按月领取养老金。由于这两种退休制度并存,不缴纳社保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拿着高额的退休金,而缴纳社会保险的企业职工,需要缴纳社会保险,却拿着比较低的养老金,这就是退休制度的“双轨制”。
第二,我国退休制度的并轨制度。
2015年1月,国务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即国发(2015)2号文件,作为国务院2015年的2号文件,就是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说明国家对以前退休双轨制改革的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根据改革的方案,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从2014年10月1日起,全部纳入社保缴费体系,但是本着平稳过渡,有序推进的原则,将不同时期参加工作和退休的人员,实行分类管理,即老人老办法,中人中办法,新人新办法。改革前退休的人员,按照老办法办理退休,制度实施前后参加工作和退休的人员,按照中人的办法办理退休,在按照新办法办理退休的同时,要给予一定的过渡期;新办法实施后参加工作的人员,完全按照新制度办理退休。按照新办法办理退休的人员,其性质和企业职工办理退休的方式完全一致,都是需要按照社保法的规定缴纳职工养老保险,缴费达到15年以上,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退休金的组成和计算方法和企业职工退休完全一致,退休金变成了养老金,这就是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由双轨制变成单轨制的进程。
第三,养老保险制度的并轨,并不能完全消除养老金的差别。
养老保险制度并轨后,对于所有的城镇职工都是实行一样的缴费制度,一样的退休政策,一样的养老金的计算方法。这里所说的城镇职工,既包含了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也包含了企业单位职工。养老金并轨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企业职工一样,都必须要按时缴纳养老保险,今后才能办理退休,领取基本养老金。但是由于缴费基数、缴费指数、缴费年限、个人账户余额的不同,其实二者的养老金水平还是存在差别的。虽然存在差别,但是在同一种制度、同一种缴费模式中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别,这种差别永远会存在。同时由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缴纳的职业年金属于强制性的,而企业单位的企业年金是属于自愿模式,所以在年金的差别更是巨大的。在职工养老保险体制机制改革的基础上,国家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也进行了改革,将原来的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合并为新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由于缴费方式、养老金的计算方式等不同,职工养老保险和新的居民养老保险成为我国当前最主要的养老保险种类,给城乡居民增加了选择养老保险种类的余地,这是我国养老保险体现“多层次、广覆盖”具体体现。由于职工养老保险和居民养老保险的存在,很多人将这成为新形势下“社保双轨制”,这就是不同历史时期双轨制不同含义的原因所在。
综上所述,我国社保的双轨制,实际就是退休制度的双轨制,随着2014年10月1日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全面纳入城镇职工社保体系,标志着我国退休制度双轨制模式的终结,统一的职工的养老保险制度开始形成;同时由于职工养老保险和居民养老保险两种养老制度的并存,新的“双轨制”也在同时运行。
⑥ 已退休人员当初的视同缴费年限的计算方式企事业是否相同
己退休人员当初视同缴费年限的计算方式,企事业单位能否相同?我认真考虑后以为,这是时间差非常明显的一个理想问题,也是在视同缴费年限的计算方式上,企事业单位存在较大差别与不同的一个实践问题。
非常分明,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在视同缴费年限计算方式上的不同与差别,主要表如今:一是在视同缴费指数的权重上,突破了企业单位长期依照整数1执行的根本现状;二是将视同缴费指数细化、合成为职务指数、级别指数和调理指数;三是进一步拓展并加大了视同缴费指数的权重占比,大大进步了过渡性养老金的核定规范,进步了退休中人根本养老金的替代率程度。
⑦ 为什么事业单位退休中的人,养老金要设置十年过渡期呢
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政策,往往要先推行后出文,通常是有了公司养老保险规章制度做为参考,最基本的目地或是要把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列入缴纳养老保险改革创新的范畴当中,将以往退休制度中出现的双轨变为单轨制,也是中国养老保险政策改革的最终目标。
依照这种观点,2024年10月之后退休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计算是完全按新方法进行计算的,不会再和老办法挂勾和比照,尽管也有视同缴费年限,也需要测算过渡性养老金,但视同缴费年限是缴费年限的范畴之一,过渡性养老金也是新方法计算的养老金的构成部分。但凡依照新方法计算养老金得人,都应当归属于离休新手。
总的来说,对于在十年缓冲期内办理退休的人员,归属于退休中人,这个部分由于有国家人社部发(2015)28文档做为政策依据,大伙儿的立场都是一致的。
异议比较大2024年10月1日之后退休的人,有的人认为是人士,有的人认为是新手,依照养老保险计算方法来衡量属于离休新手,依照也有视同缴费年限和过渡性养老金来衡量归属于退休中人。
大家还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我们下期再见。